登陆注册
8321700000242

第242章 群雄并起(28)

“高将军,我们来晚了。”当年统帅河北大军的马林早就被调回京城担任左屯卫将军,虽然执掌的兵力少了十倍,但地位却反而上升了。

“高应,死了没有啊,没死就吭一声。”霍悼领着亲卫三千骑杀开一条血路直接往高应将旗处杀来,他们两人是同时从云州被杨信带走的,感情要比其他几人更加深厚一点,虽然六年没见但说话依然随性。

“霍悼,你死了我都不会死,老子在这,赶紧给我滚过来。”高应大喊一声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位置。

镇殿军与麒麟卫,左屯卫里应外合大败颍州军,陈宁被追的丢盔弃甲乔装打扮才逃过一命,三十余万颖军再度大败,号称百万大军的颍州经此三役伤筋动骨,没有十年八年想要恢复都不可能,更重要的是颍州人对周军已经产生了恐惧,至此颍州前后战死大军已经接近四十万之众,纵然是有百万大军也已经折损了小半,有不少人已经卸甲归田,以往的百万颍州再也回不来了。

在颍州退出京城大战后剩下的反王压力大增,尤其是河北反王,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他们所有的大军都集中到了京城,此战队他们而言只能胜不能败,可颍州的退出无疑让天枰开始往周庭倾斜。

前后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京城大战让反王损失惨重,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保存了百万大军,而周庭在集中所有力量回京之后也只有四十余万,其中有不少都已经负伤。

高应等人从颍州回来之后并没有进城,而是选择和南面的大军对峙着,有了高应等人的加入再加上闻积的枭龙骑打断粮道高京军和在这边的四家氏族的攻城行为已经无足轻重。

“上皇,您终于回来了,急死老臣了。”于晋在宫门处等着杨信,看着许久不见的这个孙女婿于晋也说不上是什么感觉。

“辛苦祖父了,静初已经去首阳宫看博儿了,等这边议事结束祖父也随我去看看吧。”没有外人在的时候杨信还是习惯称于晋为祖父。

“是。”

“六府军怎么样了?除了穷奇营另外五营有没有踪迹?柳传青,裴敏。”杨信纵马在宫中奔驰,他胯下的火狮王别说是在空旷的皇宫,就是是闹事也十分显眼,杨信直接纵马来到议政殿,除了守城的几位大将剩下的人都赶到了这里。

“禀上皇,穷奇营在五日前已经返回萧府,至于剩下的五营根本就没有出过领地,如今在东边攻城的是只是六府的普通士兵。”柳传青先行开口。

“嗯,敌我双方兵力几何?”杨信在议政殿一呆就是三个时辰,其间恰逢午膳杨信干脆就在大殿中和众臣进食,如今京城粮食紧缺,就是他们也只能吃一些普通的大米,吃惯了精米的大臣们这时候却是皱了皱眉,可杨信却是大口大口的吃饭,就好像是在吃人间美食一般,这也让众臣汗颜。

结束了议政殿的事杨信立马就往首阳宫赶去,于静初还在和杨博闲聊,杨信突然闯了进来让两人出现了那么一瞬间的错愕,尤其是杨信身上还穿着铠甲,身上满是血腥味,这让养尊处优的杨博十分不适应。

“儿臣参见父皇。”杨博在短暂的错愕之后还是起身行礼,虽然他是皇上,可杨信是太上皇,见了杨信他依然要行父子之礼。

“博儿,这些日子睡的可好?”杨信笑笑直接走到于静初身边坐下。

“有父皇在,儿一切安好,最近看书习武一切照旧,只是太傅来的少了。”杨博缓缓说道,话语之中平静自然。

“臣被国事所拌失礼之处还望皇上恕罪。”

“太傅这是哪里话,要不是太傅忙里忙外哪有朕的安稳日子,朕感谢还来不及呢,怎么会降罪,太傅坐下说话。”

杨信看着杨博行为举止言行谈吐已经有了为君者的模样心中也是高兴,唯独自己常年在外不能和亲子相处心中愧疚。

“静初,我还有事要办,你就在这陪陪博儿吧。”杨信坐下没一会就起身准备离开,“博儿,今日你母亲回来允许你偷懒一天,明日一切照旧不可荒废。”

“父皇,你往来奔波再休息会吧,我已经命人备下人参汤,你喝了再走。”杨博说道,以往他确实怨恨杨信丢下他出走,可是当杨信那一封家书送来的时候杨博就想明白了,这一切都因为他们生在帝王家。

“好,我再坐一会,顺便考校你的功课,我问你,为君之道几何?”杨信心中一暖虽有万般要紧事他也要留下再陪自己的儿子说几句。

半个时辰之后于静初哄着杨博去了内屋这才让杨信脱身,如今京城局势紧急,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拐点。

“既然六府这么自信不派六营,传令将麒麟卫和左屯卫调回陈兵北境,将城内大军主力掉到东线,孤要和六府决一死战。”之前反军势力众多兵多将广,可现在高京,河北等军依然不足为虑,倘若六府军败反军不战自溃。

“上皇不可啊,如果将兵力都集中到东线,南线的数十万大军就可能突破我军防线,再者镇殿军历经两次大战,元气未复,死伤惨重,恐怕难以抵挡。”赵庆说道,这一个多月来他镇守京城深知各方实力,高京等军虽然比不上六府精兵,但战力也不容小觑,尤其是以往杨天斗留下的底子战力堪比禁军。

“我军兵力不到敌军一半,再者城内粮草不足半月,无法久守,倘若不趁现在主力尚在击溃六府等他日主力尽失就更不可能扭转战局了,此战实属无可奈何,各位将军当效死力才是。”杨信高声说道。

“臣等愿以死报国。”

“好,各将轮流休整,三日后大军一起出击,夏仪,林节,萧进,谁拿下此三人就地封侯赏万金。”

杨信这份奖赏可不小,就地封侯也就是说封地就在擒获敌人的地方,而现在战场在京城,要想拿下这三人也必定是在京城附近,而这一片的土地都是上等良田,非权贵皇族不可封,此次就是那些普通将领一飞冲天的大好机会。

同类推荐
  • 平阳侠盗

    平阳侠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梦,执剑天涯,快意恩仇。在隋唐乱世,诸侯并起的时代,是王道的的纵横,也是侠道的奋起。以军礼送别,却不入丹青的平阳昭公主;以大盗为名,却劫富济贫的侠道楚天问。不一样的历史,一样的慷慨激昂……
  • 兵殇

    兵殇

    无穿越、非架空,还原真实的历史,刘邦非痞子、项羽真英雄,以一个士兵的眼光看待秦灭六国、楚汉争霸的风起云涌。
  • 乱世狂枭

    乱世狂枭

    千古词帝,万世千秋,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个现代特种兵灵魂,附着在柔弱的李煜身上。乱世之下,看他如何扭转乾坤,执宰天下,成就一代枭雄,醒掌天子剑,醉卧美人膝……【三组主编内签作品,作者已经完成《美女图鉴》130万字,《神道人途》200万字等多部作品,请放心收藏】
  • 至尊神战将

    至尊神战将

    青龙白虎朱雀玄冥四大神战将?二十八星宿战将?周天三百六十五星战将?刚醒来的苏三愣住了,这是什么情况?战将是什么东西?单人匹马可以一剑断山凿穿万人部队瞬间破城,这怎么看似乎都不科学吧?这是那里?神话吗?苏三唤出自己觉醒的战将,尼马居然是一个破石鼎,这算战将吗?一鼎在手,天下我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让我为炎族杀出一个朗朗乾坤出来。
  • 风苍云紫

    风苍云紫

    本书主要讲述民国期间一户普通商人的人生,一个普通人在经历了极端的艰难之后的复仇之旅。书中有友情、亲情、爱情,你一个人只有从高峰跌入低谷时,才知道什么才是最真挚的······本书剧情跌宕起伏,既有抒情也有悬念,民国期间各式人等如政客、军人、商人、东家、伙计、僧人、道士、王爷、土匪各色人等陆续出场,展现了一幅民国期间的人生百态图。
热门推荐
  • 转生动漫

    转生动漫

    意外得到一个系统的炎焰,成为了系统的实验者,而系统则传送他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动漫世界,但在炎焰都靠着自己的运气,闯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其实很简单)。几个世界后,主系统开启了一个让炎焰顿时吓坏了的决定......
  • 营养健康每一天

    营养健康每一天

    本书从不同的月份论述了包括妇女、儿童、老人等各类人群所需的营养,提出了重视吃饭问题,讲求营养供应,注意膳食调配;重视科学配餐等日常生活中个人、家庭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本书通俗易懂、取材新颖、可操作性强,十分便于推广,具有一定的知识性、科学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是一本有价值的营养参考书!
  • The Game

    The Ga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伪魂

    伪魂

    这是一个神的故事,一个有点宅的神,一个毫无节操的神;这是一个充满阴谋的故事,一个充满吐槽的故事,一个充满欢乐的故事……从最高的起点迈向更高的终点,这一切是必然还是偶然,一切必有因,一切必有果!欢迎到本新人作品一探究竟!
  • 硬币花

    硬币花

    本书由37个独立完整的故事构成,以古代民间传说故事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情为题材,表达了“感恩报恩”“扬善惩恶”“溢美讽丑”等体现社会发展进步正能量的主题。
  • 无罪的真凶

    无罪的真凶

    一个小小的资料管理员卷入连环杀人大案。谜中谜,案中案,连老刑侦都束手无策,他有什么手段能对抗黑暗中的真凶?
  • 管理智慧

    管理智慧

    管理成功学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领导力的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功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从而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路线图得以深化、具体化、可操作化。
  • 穿越之人妻难为

    穿越之人妻难为

    相公说:为人妻者得奉行三从四德,熟读女戒,擅女工。最重要的两点是会带孩子,还得带的出去。苏小鱼白白眼,不屑的说:“你丫直接说做人家娘子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就得了!”掀桌,谁说做娘子这么简单的?这还得斗得过小三,养得起崽子,留得住相公!!!
  • 探陵

    探陵

    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们无法用科学去解释的事情
  • 做农民朋友的私人医生

    做农民朋友的私人医生

    从古到今,农民朋友们一直用双手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只有农民健康了,国家才会有稳定的粮食来源,我们才会有“衣食无忧”的日子。然而由于农民身份的特殊性,当他们在身体以及心理上出现一些病变时,无暇顾及,又苦于没有简便的“土”方法,只好置之不理,以至于“小病”变“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