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0000000016

第16章 纪实(2)

她常为别人的歌词谱曲。词与曲,是一首歌的躯体与灵魂,二者要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才能成为一首好的歌曲。词作者与曲作者,是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要一起讨论,一起争议,在一起享受成功的欢乐。当然,必不可少的,是频繁的来往和交谈。这些来往和交谈,若在同性之间,大约谁也不会注意。可如果是两个性别不同的作者呢?

不幸的是,与安妮合作的大多是男性词作者,(我们有多少女诗人呢?)而安妮又是一个和丈夫离异了的独身女子。于是,流言蜚语,不胫而走。详尽,细微,比真实还要真实。好像在这个独身女人的院门口,有人一天24小时施行着监护权。谣言,抓不住,摸不着,本是好事者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是无聊者们淡而无味的生活中的一点盐分。

“人言可畏”,阮玲玉的哀叹已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但对别人的隐秘有着特殊爱好的人,大概再过两个世纪也不会绝迹。不过,毕竟是半个世纪后,安妮也毕竟是安妮。她打开院门房门,大声宣布:

“前后左右关心安妮的人请注意,今天我这里有人来,各位请盯紧着点。”当然“关心”她的人这时候都销声匿迹了。

变外界压力为自己的动力,是强者之举。潜心研究“花儿”多年,何不自己写词。不是为了躲避谣言,而是为了使自己更全面一些。她试着自己写了一首“花儿”,自己谱上曲子。弹起钢琴,唱起自己作词谱曲的“花儿”,一时间,什么谣言,什么烦恼,全离她而去了。她沉醉在音乐的王国里……春雨,春风,如烟,如梦,呵,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安妮,她将美好的艺术献给人们,为这贡献,她付出了艰辛和感情的代价。人们啊,如果互相多一些同情,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我们这个世界该多么美好!

奋斗篇

春秋更迭,二十七番寒暑。安妮,当年的金发少女,如今已是人到中年了。

二十七年,为了挖掘发展民族艺术,她踏遍宁夏的山山水水,她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艰辛、挫折,都莫奈她何。她不折,不弯,奋进着,搏击着。她把“花儿”从山野里采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心地栽培它,扶植它,使这朵民族艺术之花,在祖国的大花园里灼灼盛开。

宁夏川(哪)两头儿尖,

东靠黄河(呀)西靠山。

鲤鱼满舱花果满山,

金川银川米粮川。

安妮以质朴写实的语言,歌颂美丽富饶的宁夏山川;

川牡丹花开(哟)千万朵(哟)。

回族姑娘呀唱新歌。

安妮以多彩热烈的形象,唱出回族姑娘的欢乐;

火红(的个)太阳照山崖,

四化的红花呀遍地(者嗨嗨)开。

安妮以满腔激情,歌唱祖国的四化伟业。

《山川遍地金灿灿》,热情、亲切;《公社的羊群上了山》,辽阔、豪放,《乐呵呵》,风趣、活泼。

笔触所及,安妮从《抓发菜的姑娘》写到《李大伯贴春联》,从《宁夏川》写到《矿山小路》。她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谱写了一支又一支风味浓郁的“花儿”。这些“花儿”,飞往古城西安,飞往天山南北,飞往伟大祖国首都,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盘旋。

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乌兰牧骑会演期间,安妮作为回族代表,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唱一曲“花儿”,表达心中的喜悦。她的照片在地方画报和《人民画报》上登载;她的事迹,被地方和中央电台播送。

艰辛的劳动,换回了成功,换回了荣誉。

该满足了,可安妮并不满足。

改革,前进,开放。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在腾飞。

安妮,怎能满足以往的那点成绩。回族艺术的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紧密配合祖国的建设事业。

安妮挑头,组织起了“回族艺术演出队”;她调动自己近三十年的生活积累,创作节目,制作乐器,设计服装;她把农村娃娃的“泥哇鸣”搬上舞台,创作了哇鸣独奏曲《俏皮的尕娃子》;她改造了牧羊人的“角笛”,写出了角笛独奏曲《啊,美好的生活》;她使回族妇女喜爱的口弦弹出了《星月映辉》;她设计、制作了铃环,环鼓、三环钗、羊头弦子等乐器。

她根据回族妇女爱花、爱美、爱小铃铛的心理,设计了多种纱裙、靴子、头巾。她坚持要有民族特色,要符合回族人民心理特征的原则,使这个“回族艺术演出队”的节目,服装、乐器,是“别人没有,唯我独有”的。她还计划制作回族民间的各种工艺品,作为演出队的副业搞起来。

安妮,她有着那么多的设想,那么多的计划,也有着那么多的困难和烦恼。

全部经费,只有别人一个舞剧的四分之一。服装、道具、乐器的制作费在里面,二十多个演员的工资在里面,演出的费用在里面,聘用专家的酬金也在里面……真是捉襟见肘啊。

安妮开玩笑地说:“常从广播里听到某某人挖到多少多少银元、金块,怎么我就碰不到呢?”这话很有点财迷的味道,可谁知道,她有一大包无处报销的发票、单据。有买塑料纸的,有买各色流苏的,还有买珠子、铁皮等的。这些,全是为了制作乐器、服装,合计起来,有三四百元之多,这,全是她自己掏的腰包。在有些人惯于一切向钱看,把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时候,她却拿出自己的钱用在发展艺术事业上。

为了省钱,安妮带着演员们,自己动手制作服装道具。当人们坐在剧场里,欣赏回族演出队的节目时,谁能想到,闪烁在女演员脸颊旁的耳环,是用可口可乐的铁筒制作的;而那飘逸曳地的彩裙,是用十几元一条的被面,自己缝制的呢。还有那舞台上的纱幕,买一条,要花上千元钱。她们用白纱布代替,只花了几十元钱。安妮像一个精细的管家婆,绞尽脑汁,小心翼翼地使用着仅有的那点资金。

回族艺术队,没有自己固定的地址,怎么排练?他们只好利用别人的排练厅。话剧团,越剧团,歌舞团,见缝插针,利用别人排练的间隙插进去。用一次就是几十元的租金,没有那样多的钱。常常,安妮的那两间陋室,就成了演出队的排练场。她那唯一像样的家具——大衣柜里,挂满演出服装。自己的衣物,只好塞在一个大纸箱里。演出队的许多衣料、乐器、道具,也只好堆在她那两间小屋里。

别小看安妮的这两间陋室,这是回族演出队的办公室、道具房、排练厅。安妮,她一身而兼数职——队长、导演、作曲、服装设计、乐器制作。她把她全部的身心,全部的精力,扑在了她为之献身的事业上。

她庆幸的是,她有那么好的队员,这些十八九岁,二十出头的姑娘、小伙儿,别看一个个长得眉清目秀,可工作起来都十分泼辣,他们齐心协力地共同奋斗着。

她更庆幸的是,她如今有一个好丈夫;他叫莫建成,是个很不错的男高音。他理解她、支持她,分挑着她的担子,为了共同的事业,他们并肩而立。在安妮工作紧张的时候,他默默地承担起更多的家务。安妮珍视这种理解,珍视这可贵的爱情,她感到,自己是幸福的。

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她。一个“回族艺术队”,招来了多少非议,骂她是“野心家”的有之,骂她搞分裂的有之。更甚者,有人竟将避孕套放在她家的饭锅里。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她不过是要干点事情,并没有损害到任何人的利益。

她觉得气愤,觉得委屈,但她决不心灰意冷,她像只皮球,拍一下,蹦得更高。难怪有朋友称她为“安铁头”呢。

塞上9月,稻香鱼肥,“回族艺术演出队”也以那风格独特、风味浓郁的节目,赢得了国外来宾的掌声,得到观众们的承认。

演出结束了,安妮的奋斗在继续,困难也在继续,大概各种谩骂也会继续。她不停地奔忙着,为资金,为场地,为人员……这一切,都是为了她心中那个最大的心愿:

“五十六朵花都尽自己的能力开放了,祖国的大花园才会更加美丽;五十六个民族都奋发了,中华才能振兴。”

已是下午6点多了,烤羊肉的香味早已飘散。我的思绪依然沉浸在安妮的谈话里。看着她收拾起满茶几的各种口弦、哇鸣、角笛。还有各种花花绿绿的绣制品(都是谈话中她拿出来让我看的),再打量眼前这两间凌乱、破旧的小屋,我又想起了《陋室铭》。在这两间小屋里,没有彩电,没有冰箱,没有成套的家具,甚至没有一个家庭基本应有的东西。但我觉得,这屋子的主人是十分富有的,因为她拥有自己的事业,拥有一种执著的追求。

男女主人送我出来,热情地邀请:“下次再来。”

我会再来的。但愿我下次再来的时候,主人已搬出现在的陋室。像这种在事业上做出贡献的人,理应受到更好的待遇。

我也愿她的回族艺术演出队,能有自己的排练场地,能有足够的资金,把安妮从这些不必要的困扰中解脱出来,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花儿”的创作,从事回族艺术的研究。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为有辛勤的育“花”人。愿“花儿”和育“花”人的艺术生命,灼灼怒放,永葆青春。

寻找精神的家园

“一度被冷落了的革命圣地延安,如今又红盛起来了。”

这是《陕西日报》在1990年8月6日头版头条刊登的消息。

“7月下旬,记者在此间采访时看到,尽管仲夏带给延安的也是一片火热,但满载着国内外参观宾客的各种轿车、吉普、面包车,仍潮涌般地驶向延安。延安城的大小宾馆、旅社、招待所,几乎日日爆满。”这位敏感的记者压抑不住心头的惊讶,一反平稳的新闻文体,激情洋溢地报道。“一笔笔数字里显示着延安的红盛状况;延安革命纪念馆今年1至7月共接待参观者十一多万人次……”

这则消息在全国报刊中的反响可能是出乎这位记者的意料的,在不长的时间里,不少报刊都进行了转载。而且,大都放在醒目的位置,以提示读者。

其实,读者也同样敏感。

这是一种讯号!这是一种信息!

毕竟,稍有经历的人,都知道延安,都知道关于延安的那首歌儿:“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

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延安绝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它早已和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且不要说作为“人文始祖”的黄帝及其部落就兴起在这块土地,在完成统一中原大业后,又落叶归根,安葬于桥山之巅;且不要说秦王巡视,汉武驰骋;且不要说生于斯、长于斯,叱咤风云的英雄李自成、张献忠;当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从江西一路遥迢,转战到达吴起镇,至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转向华北,延安就和中国现代史紧紧联结在起。它已经成为一种象征。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那是老诗人贺敬之唱的,他自己就属于延安把延安当母亲,因此唱得真切而动情。

后来又有人唱着他的《回延安》奔赴延安,那是“文化大革命”中串联的青年、红卫兵,一群群,一队队,从祖国四面八方,奔向这座陕北名城。那时,那是一派狂热,又有一腔真诚……

再后来,去延安的,则是知青了,他们一汽车又一汽车地从京城,从毛主席的身边,来到这黄土塬,在“信天游”的旋律下,他们生活了一年又一年,然后就是离别。他们中的史铁生,成了一名作家,极为留恋他插队的地方。《我遥远的清平湾》,既是一曲颂歌,又是一支绵绵无尽的哀婉长箫。

知青离开后的若干年内,陕北沉默了,延安沉默了,几乎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块地方,整个社会的注意力,都有了新的目标:南方,广东、深圳……

被遗忘的北方。被遗忘的延安。

在改革的大潮中,延安真的被冷落了。特别是在当代青年中,那些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延安对于他们,既没有上辈人的亲切熟悉,也没有像史铁生这样年纪的一代人的那种情愫,他们在延安之外的世界里,徜徉太久。1990年暑期之前,有关部门号召大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考察。他们几乎是一致的步调,把视线投向了延安,投向了革命的老区。

奔向延安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到陕西延安的公路,全长六百余公里,其间山高沟深,路况极差。

正值炎夏7月,在这条公路上出现了一支二十三人的自行车队。领头的自行车上,一面红旗呼啦啦迎风飘舞,分外引人注意。

这是宁夏工学院的学生组成的“赴延安社会实践考察队”。大概也是这条公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幸作为中国年轻大学生的征途。

灵武、盐池、定边,五十公里,一百公里,黎明起程,黄昏时,他们才能在便宜的小旅馆里歇息。一路骑下来,他们脚肿了,腿酸了,待晚上躺在床上,浑身骨节像散了架一样胀痛难忍。这帮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什么时候吃过这种苦呢。

前面的路还很远,前面的路更艰难。

从定边到吴旗,二百公里路程,典型的高原地貌,多少亿万年的雨水冲刷,把黄土切割成了山和沟。山不峻拔,但浑厚高大,沟里无水,深不可测。公路是从大山上切出来的一条,右边,是高不见顶的大山;左边,是深不见底的深沟。前不久的一场大雨,把大量泥土冲到路面上,天晴了,车碾人踩,泥水变成了三十多厘米厚的尘土。在这样的路上骑车,只能骑一段,推一段,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否则,不是撞到山上,就是跌到沟里。没过脚面的浮土被脚和车辆搅动起来,飞扬起来,落了满脸满身,二十几个精精干干的小伙子成了二十几个土人。

高原的天空,没有一丝云,火一般灼热的阳光无遮无拦地喷射下来,烤炙着这支自行车队。汗像水一样流进了眼睛,湿透了衣服。在落满尘土的脸上身上冲出一道道泥沟。原来在教室里捂得白皙的面孔,被高原的太阳晒黑了,晒红了,晒脱皮了,嗓子干得像要冒烟,多想喝口水,润润焦干的喉咙。可是前面还有八十多公里的路途呢,水壶里的那点水还是留到最最需要的时候吧。

学生杜桐和王吉胜,本来从定边买了个大西瓜带着,一路上也没舍得吃,却在刚才爬山时掉到了沟里。气得杜桐直拍大腿,这一个西瓜,在此时此地简直于仙果无疑,更何况,对他们这几个回族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呢。一路下来,他们几乎没有正正规规地吃过饭,白天要行路,自然只能啃干粮;待晚上住下来,其他学生好好歹歹还能到饭馆里吃顿热乎饭,他们却仍然只能吃干饼子,喝开水。出了宁夏地界,几乎就没见过清真饭馆。

检查一下自行车,前闸的螺母不见了,挡泥板松了,包歪了,胎爆了,一辆自行车能够出现的毛病,全都出现了。几天的辛苦,人快散架了,车也快散架了。

人困马乏,前面的路真难走,可也只能向着前面的路走下去。想想有多少同学争着参加这支长征队却因名额有限没有加入进来,想想临行前那隆重的欢送仪式。院里的党政领导来了,自治区的宣传部长来了,教育厅长来了,甚至还请来了有名的贺兰山军乐队为他们奏乐,以壮行色。这次远行,是社会考察,是学习革命传统,也是体力的锻炼,意志的锻炼。当年的两万五千里,不是被先辈的双脚一步一步丈量过来了吗?

胜利在前面,延安在前面。这帮自小在优裕的环境里长大的90年代的大学生们,修好自行车,擦擦额上的汗水,舔舔干裂的嘴唇,继续着艰难的旅程。

六百多公里的路程,他们用了六天的时间骑到了。沿途,他们还拜谒了盐池的烈士陵园。在志丹、吴旗等地他们还走访了老红军,听他们讲述了当年的战斗故事。

未进延安,他们已在接受延安精神的教育。

远远地,看到那有名的延河大桥了。看到那电视上,书本上无数次出现的宝塔山了。历尽艰辛的远征队员们,欢呼着向前飞驶,车轮生风,红旗漫卷。

延安,伸开双臂,迎接着他们。

同类推荐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诗词鉴赏:烟月不知人事改

    诗词鉴赏:烟月不知人事改

    "本书是第一本将词作鉴赏与词人生平完美结合的读本。全书共分八卷,包括:明日落红应满径,梦里不知身是客,人生自是有情痴,相思已是不曾闲,流光容易把人抛,任是无情也动人,歌尽桃花扇底风,人间有味是清欢"
  • 芳草集

    芳草集

    作者以亲身经历撰写了二十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我军战士历经艰险、团结一致、顽强杀敌的英勇事迹。同时纪实了作者自己不忿日寇的残酷铁蹄而奋起杀敌,千辛万苦投奔新四军的故事。其中部分内容以诗歌反映了战争年代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遭遇的艰险,也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换个阅读角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谜。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玩·镜花》分为文心解疑,奇国探秘、异物寻踪、人物趣谈、技艺索考、丛论杂谈六部分,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镜花缘》的异想世界。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五月天

    你是我的五月天

    李可爱,可木子。两个青梅竹马的欢喜冤家注定了会纠缠一生。因为李可爱,注定爱可李(木子)。
  • 星痞

    星痞

    曙光女神的宽恕,号称冻结万物;凤凰的咆哮——火神翼斩,号称焚天灭世!水瓶座、凤凰座的结合,至冰、至炎,我乃冰火凤凰!三界逍遥,自风流,振翅凌天!
  • 冰雪儿

    冰雪儿

    身残志不残,这是一个励志故事。冰雪儿一个聪明伶俐的残疾女孩儿。她坚强勇敢地面对现实,走进校园生活,用自己的努力成为全校同学的好榜样。也是冰雪儿让许多身体健全但学习贫瘠的孩子们开始醒悟,努力的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 绿茵大盗

    绿茵大盗

    19岁的高阳混迹于荷甲鹿特丹精英俱乐部青年队,眼看就要英年退役之际,却得到了神奇的球衣交换技能,就此改变职业生涯的故事。
  • 奉旨休夫:魔眼王妃

    奉旨休夫:魔眼王妃

    身怀异能,一朝穿越,容颜已毁。伤势未愈又被一堆人抓情在闺房,奸夫是堂堂的风流侯爷,他许诺娶她为妻,却为另一女人的幸福;而他,风华绝代,却被送去邻国为质子,在异国忍辱偷生,冷酷无情,遇到她却是他一生的劫。他说“竭尽所能,我要许你一个自由国度。”她轻笑,“那我便助你得天下!”谁言女子该以夫为天?拿圣旨休侯爷夫,她便要谋一世笑傲江湖!……【新书上路,请大家顺手收藏一个,多多支持哦。】
  • 穿越之前是世界第一杀手

    穿越之前是世界第一杀手

    她,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冷酷、最无情、最冷血的杀手凡事被他盯上的猎物无一存活,而就在一次任务中她却葬身火海中……
  • 怎样从女孩变成女人

    怎样从女孩变成女人

    少女如春天的花蕊,美丽而含蓄、羞怯。当春风掠过原野时,也悄悄吹醒了少女的心,花季的少女刚刚告别猴皮筋儿,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诗情化的日记中藏进了几许遐想和浪漫,骑白马的王子与青春痘,凭添几分莫明惆怅,什么时候喜欢上了月夜登楼?花季也会苦恼,因为昨天阳光明媚,今天却阴雨霏霏。
  • 异世之四剑传说

    异世之四剑传说

    我叫陈晓东,身为一个地球人死后却重生在星空大陆,好死不死居然还是重生在丰夜城,成为了奴隶营其中的一员。奴隶,什么是奴隶?起最早的人,却要睡最晚,干最累最重的活,却要吃别人吃剩的剩饭,做不好会被奴隶总管用鞭子抽打,或者是吊起来痛打,关在水牢里狠打,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性命不是自己的,他们可以把你当成货物一样卖来卖去,可能哪天看你不顺眼,就会直接把你干掉,这就是奴隶!我之所以忍受各种不公平待遇,是为了有一天能够拥有主宰人们生死的力量。因为在我的脑子里铭刻着可以召唤位面强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却需要十万精神力作为支撑。因此我每天冥想,冥想,坚持,坚持,坚持到绝望。直到有一天,我拥有了这种能力……
  • 封神结魔

    封神结魔

    封印之神的道路。无法凝聚查克拉的从惊云,如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无人喜欢到万众爱慕,从废材到封印之神,在修炼之路上,在魔物、黑暗、叛魔……的来袭中,成就辉煌少年。尽请期待!!等级:封印学徒、封印者、封印师、封印大师、封印宗师、封印之王、封印之皇、封印天使、封印之神(简称印神)
  • 重生之九轮回

    重生之九轮回

    风华一瞬,笑看君怀她笑颜,一念之间看万世繁华尽落,谁人能知我心,前世姻缘今世情,九人九生九世愿以永世为注,只为换得一人一世一心。我重生归来,历经九轮回,寻九血莲。我早已不是前世的我,我觉醒之日,便是我复仇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