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0000000020

第20章 纪实(6)

上午在七楼会议室举行“中国文联千名文艺家万里采风团宁夏分团出发式”,自治区有关领导前来送行。

组织这样大规模的活动,多年来在文联还是第一次。

5月23日

早8点,我们乘坐的大轿车准时离开银川,一路向南驶去,开始了为期一周的采风活动。

我们一分团是个综合团,成员有作家、演员、书画家共三十四人,加上两名电视台随团记者共三十六人。我们将到“1236”工程将要经过的两地四县的工地和农村进行采风。

11时抵中宁。旋即去参观固海扬水工程的泉眼山泵站。山名泉眼,其实无泉,只见一片乱石荒坡。倒是山下的泵站,由七星渠(多么美丽的名字)、高干渠,把黄河水提升到高高的坡地,使千古荒原变成了沃野良田。

固海扬水工程,于1986年建成。灌溉面积62万亩地,解决了20万人的饮水问题。使灌区内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变,从山区搬迁农户2.5万户,12万人。这些深受干旱之苦的山民们,从此有水有粮,从世世代代的贫困中走了出来。固海扬水工程,是扬黄提灌的一次成功演试。

泵站旁那用汉白玉砌成的方尖塔,是这一工程的纪念。塔身镌刻着七个大字“千年黄河上高原”,在春日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下午去“1236”工程红寺堡一泵站工地。

十一天前,我和谭书记、杨秘书长刚到过这里。那天,这里彩旗飘扬,鞭炮齐鸣,“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奠基典礼”在这里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为这项跨世纪的工程铲下了第一锹土。今天,这里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几名大型挖土机地动山摇地轰响着,正在挖掘泵站的基坑,不远处两间草房,几顶帐篷,是工人们的住处了。

采风团的艺术家为工人们表演了秦腔、京剧清唱、男声独唱、宁夏坐唱、手风琴独奏。没有任何舞台设备,甚至连个坐处也没有,就那么面对面地,演员们为工人献上了自己的歌声。

下午,采风团与中宁县领导和县文艺界朋友一起,召开了“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4周年座谈会。”采风团团长、文联党组书记谭积洪及县领导讲话,“1236”工程有关负责人介绍工程情况。

晚间,书画家们为县里作画,其他人与县文艺界同行联欢。

5月24日

向同心县去。

途中访问河西区淌坊村。

这是一个吊庄移民点。十七年前,固海扬黄工程把黄河水引上这片干渴了千年的工地,几十户村民也随即从干旱到极点的喊叫水乡搬迁过来。他们拉着小毛驴车,他们的全部家当连个小小的毛驴车也装不满。他们携妇将雏,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垦荒地,垒墙盖屋,在这片终于有了水的土地上一切从零开始。如今,十七年过去了,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了?

未进村,但见大片大片的麦田在和煦的春风里涌动着绿浪。进了村,是成排成行的白杨树。沿村道走进几户农家,农家的住房一概是瓷砖贴墙、瓷砖铺地的新屋。屋内有沙发,有带遥控的大彩电,有高级音响,和城里人家的摆设几无差别。而住房的宽阔敞亮却是城里人无法相比的。院子足有两亩地大,院角有栅栏,栏里有十几头大大小小的黄牛。主人讲,小黄牛养上不到半年便可出栏,每只可卖得五六百元钱。牛栏旁停着小手扶,是主人跑运输用的。这几户人家,有一家在村子里开着油坊,有一家开着碾房,还有一家的男主人外出做买卖。当然,首先是村外那大片的麦田,保障着每人二亩水浇地,这些都是农家的经济来源。

最让我羡慕的是那两亩大的院子,院子里种满苹果梨杏桃,和一架一架绿茵茵的葡萄。满院的果树,渲染出满院浓浓的绿意与宁静,不时有一声两声鸟鸣自果林中传出。“赶明儿我要住到你们家来呢!”我握住头顶小白帽的女主人的手说,虽是玩笑,这安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倒真是我倾心已久的呢。

二十年前,我曾乘车从此处经过。那时这里遍地黄沙,满目荒凉。是黄河水,使这片千古荒原变成了绿野;是黄河水,使十七年前从喊叫水乡走来的连口甜水也没喝过的穷汉子们,变成了富足的庄稼人。

这神奇无比的水啊!

下午去王团乡大湾村。这是个躲在大山旮旯里的小村子。

这里没有一条小河,这里没有一条小溪,这里甚至没有哪怕一个小小的山泉。这里的人世世代代吃窖水——就是把天上落的雨雪水存在窖里,人畜的吃喝洗刷全靠它了。这里的人们自古以来只能靠天吃饭。这里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不到200毫米。这里十年九旱。眼下,是连续四年的大旱大荒之后,这已是第五个年头了,开春以来依然不见雨水。正是庄稼生长的季节,塬上却是燃烧过的灰烬般一片惨白。有星星点点的绿色,那就是山里人种下的庄稼了,指望这星星点点的庄稼能有怎样的收成呢?白花花的太阳照着白花花的地坪白花花的土崖,崖畔凿着幽黑的窑洞,这便是大湾人的居所。一盘土炕,一个灶台,炕上两床破被,灶台上一口铁锅,这便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家当。也有粮缸,却缸中空空,因为已经几年无粮可装;也有电线,却被剪掉了灯头,因为交不起电费。连年大旱,粮食绝产,颗粒无收,大湾人只能靠救济粮度日。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抓发菜挖甘草另找生路去了,几个老汉娃娃伴我们由村东走到村西。

马老汉,说是九十岁了,穿一件脏旧得辨不出本色的女式西服,腰里扎着草葽子,头上一顶破草帽,诉说着山里人的艰辛。天不下雨,庄稼不成,缸里没粮,窖里没水,吃没吃的,喝没喝的,山里人活得孽障咧。老汉知道固海扬水,知道“1236”工程,老汉急切地盼望能早日搬下山去,搬到有水的地方:“活了几十年了,能到个有水的地方,过几天好日子,也不枉一辈子,只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一个小女孩,自我们一进村便寸步不离地跟在左右。问她,叫尔舍,是经名吧?十岁了,小女孩圆圆脸蛋,大大眼睛,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地甚是可爱。秦腔演员马桂芬老师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问她,可愿意跟奶奶到城里去学唱戏么?小姑娘抿着嘴唇不吭声,眼睛里却分明满是向往,马老师拉着她的小手往她家窑洞里去了。这小姑娘眉眼竟然长得很像马老师,也许这一老一少果然有缘?也许这真是小姑娘命运的一个转机?我们正为小姑娘庆幸时,马老师却一个人回来了。小姑娘的父母很高兴女儿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女儿其实也想,却是终于舍不得破窑洞里的妈妈大大和奶奶。傻丫头啊,我为小姑娘惋惜。

看身边围着的孩子们,不论男娃女娃,全都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长得都很心疼。问他们,却都没有上学,是啊,连吃的粮食都没有,哪来的钱读书。今天是星期六,城里的孩子们也许正在计划去吃肯德基还是去吃麦当劳,在讨论中国的巧克力和外国巧克力哪个味道更好。这里的孩子们却没钱读书,甚至没有粮吃,没有衣穿,甚至没有一点点水洗洗他们那脏兮兮的小脸。其实他们长得不比任何一个城里孩子差,也不比任何一个城里孩子笨。只是因为他们生在这个穷山沟,他们便只能脏着小脸,穿着破旧的衣服,喝着黑乎乎的也不知用什么东西搅成的面糊糊,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

这里穷,是因为这里没有水,这是一片干渴得冒烟的土地,这是一片被遗忘的土地。我想起了喊叫水,这个地名令人触目惊心,让人想起仰首苍天、杜鹃啼血般的呼喊。那不是一个乡的喊叫,那是这一片土地对于水的喊叫。那是生命的呼喊,前些天,我写了散文《喊叫水》,此刻,站在这极度干旱的大湾村,站在这因为极度干旱而极度贫困的老老少少们中间,我不仅仅用笔,而是用我的心,与这里的乡亲们一起呼喊——水!水!水!

由大湾回来后,听丁玲县长介绍情况,在同心县,如大湾一样极度干旱极度贫困的乡村,遍布于这个县的大部分地区。

同类推荐
  • 机智老爸机灵儿

    机智老爸机灵儿

    爸爸课实用读本《机智老爸机灵儿》主要呈现的是一个作家父亲的生活体验和教育体验。在表现形式上,刻意选用较自由的手记体,似小说,似散文,似随笔。初看似乎杂乱,但在这似那似中,充分展示出其独具的文学才华以及极富参考价值的教育思考。幽默机智当然是《机智老爸机灵儿》的最大特点之一。不管从何页开始,读者获得的最鲜明印象都是:这家伙,挺机智,很幽默。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情况,这位老爸总可以“机智”起来或“幽默”一嘴,使事情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使老爸嘴里的“少爷”也“机灵”起来,长此以往,“少爷”想不是“机灵儿”都不成了。
  • 寸草痴心

    寸草痴心

    我很清楚,其实自己谈不上写作,只是出于对文学的一种爱好,善于读书,又勤于记录,把自己心里想说的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不同的人,不同的际遇,都会秉持不同的视角,作为我实践中的感悟和体会,记录了我的心路历程。也许很不完善,也许还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但至少是我真实、坦荡与光明的记述。
  • 故乡是一段岁月

    故乡是一段岁月

    本书是一部有关童年、儿童、儿童文学的论文集,分为四辑:写给春天的文学、天籁之音、他山之石、文学与家园。
  • 煽

    本书为随笔集。书中收入了海岩关于做人、处世、谈情及成功的的文章,配有图片。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本书分为知青再教育的兴起、北京知青奔赴延安、全国知青扎根农村、中央加强知青工作四部分,内容包括:老三届兴起上山下乡的热潮、周恩来支持侄子赴延安插队、广州知青林超强拒绝诱惑、中央号召做好知青下乡工作等。
热门推荐
  • 仙莅

    仙莅

    小叫花:“花哥……你总说自己是神仙,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要讨饭啊~”“神仙是神仙,讨饭是讨饭,我堂堂一个神仙难道就不能讨饭了吗?”小叫花:“那你总该变出个金银财宝,好让我们去买它个一斤八两的肉包子来吧!”“哼!神仙的法力是用来降妖伏魔的,哪里是来变东西的!”“嘘!别说了,人都上街了,快哭……快哭,哭的像一点,我现在就装死……”小叫花:“呜呜呜呜呜……至小无依无靠,如今哥哥你又先我而去……做弟弟的该如何活下去……”路人:“好可怜的小孩。”“是啊,相公,这两银子都给他罢。”“……”这是一个关于行乞的故事……停停停……(笔误)这是一个关于神仙的故事……“那为什么不变出金银财宝来啊……”“就你话多!”
  • 执爱如茧

    执爱如茧

    这是一本关于爱与执着的书,里面的爱情并不完美,所以渴求唯一的请绕开,因为唯一这个词太沉重,这本书无法做到。希望唯美温馨的也请绕开,因为那样的爱,书中的他们无法给,他们都承载着这样或那样的压力,犯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一次次与对方错过。但,他们努力着,学着更坚定地守护在对方身边。用他们的执着,缚一张茧,护住那个最爱的人。
  • 这个世界有点萌

    这个世界有点萌

    “苏季,你爸又在银河联盟卖萌了,快去领回去啊!”“这种事怎么是找我的,老妈怎么又没管好老爸!”“苏季,沫沫在到处帮你收集水晶宫,我们地球同萌会顶不住了!”“不要总是用这种事来烦我!天龙人都要来进攻地球了,你个情报部长不去打探军情就算了还到处八卦!”苏季大手一挥,“来人,把情报部长拖走!罚他一周不能看动漫!”苏季看着窗外无所事事的酱油们,眼角抽搐,“为什么我要为了这些家伙守护地球啊!”
  • 阴阳眼:仙界传说

    阴阳眼:仙界传说

    人生在世,又有多少人能够超脱生死轮回,是人?是鬼?还是仙?阴阳眼作为与天眼齐名的存在是唯一能够超脱生死的能力。拥有阴阳眼的人凤毛麟角,但各个都是至强者。夏明是世间最后一个拥有阴阳眼血脉的人,或许这是一个新的轮回。
  • 魔鬼图腾

    魔鬼图腾

    他只是一个普通少年,战争夺走了他的一切,家庭、母亲还有自由,他被卖入大家族被训练为一名杀手,成为了世界黑暗规则中的一部分,他千仓百孔的心早已冷漠无情,每一次挥刀都不会犹豫,但一次次的际遇又让刺激着他的心让他变得渴望挣脱身负的黑暗。彷徨与挣扎,腐朽与救赎,饱受劫难的他,万劫过后终将成神,还是万劫过后堕落成魔?
  • 倒十字的誓约

    倒十字的誓约

    我们是什么,是活着的血肉,或者死去的灵魂故事无关正邪,不讲对错,只是一个希望您能慢慢读的故事而已
  • 你是星星光芒万丈

    你是星星光芒万丈

    “你说我该打110呢?还是120?”昏黄的灯光下,她蹲在满身是血的他的身旁,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严肃的样子像是真的在去他打着商量。“滚。”他面色冰冷,艰难的吐出这个字后,陷入昏迷。醒来时,他却在医院。再次相见,她被人冤枉,明明是受害者,却似是不屑解释,众矢之下,面无表情的站着,不发一语。他走到她身边,手搭在她肩上,冷冷的看着对面的一群人道“怎么?你们好像对我女朋友有很大的意见啊?”
  • 背包中国

    背包中国

    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本书专为以下人群准备:不愿受旅行团的约束,但又对陌生的地方无所适从;追求灵魂自由,只为放逐一下自己仍然拥有的那一点点不羁之心;只能利用节假日外出,又不想所到之处都人满为患;厌倦了远远地眺望,希望置身其中静静地行走,寻找一种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安慰:总之,这是一本为真正渴望发现旅游乐趣的人准备的圣经。当你在寻找启程目的地时,它详尽的内容是个绝佳的出行指南针;在旅途中失去头绪时,它又成了一位指导吃喝住行的店小二,厚实的身板甚至还能在夜里客串当个枕头;当苦于没时间旅行时,它又化身为让人解闷神游的高手,让一个人的旅行也可以很省心、很安心、很精彩。一本书,一场旅行,一种人生。
  • 清朝那些事儿

    清朝那些事儿

    本书以时间为序,全方位地对清朝各个年代的政治、军事、制度、文化、艺术乃至礼仪、饮食文化等,作了全面详尽的解析,以正史为第一手材料,以小说的文本方式,详尽讲述了一个个短小却血脉清晰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又分门别类地堆积起每个君王时代的逸闻秘史,系统、完整,塑成了一个个君王清晰立体的帝王生涯轮廓。局部文本貌似戏说,却有铁的史实为依据、 “靠山”。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无论宏大抑或卑琐,全都穿越时间的大幕而来,清晰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深刻而不失生活况味,轻松又携带着史料的真实面具。于是,阅读在对冷漠森严的历史书卷想像中展开,却在极尽享受的故事体验的尽兴中结束——读本的价值无须赘述!
  • 华严经疏钞玄谈

    华严经疏钞玄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