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0000000004

第4章 散文(3)

就因为有了那么一条小渠,那么一条宽不足二尺、深不过足踝,漂着树叶草棍驴粪蛋的小渠,二百户就成了方圆百里条件最好的地方。提起二百户,四周的山民们会无比羡慕地说:“二百户么,那可是个好地方,有水呀!”

在广大的西北农村,尤其是“三西”即定西、陇西、西海固地区,窖水几乎是这里唯一的水源。

在地下挖一个土窖,瓷瓷地夯上黄胶泥,这就是水窖了,待到下雨下雪的时候,把雨水雪水存进去,这就是窖水。因此,下雨下雪的日子,对于西北人来说,那简直就是节日。大人小孩高兴地欢笑着叫喊着,下雨啦!下雨啦!一家一村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们全体出动,拿着铁锹、洋镐,拿着扫帚、簸箕,在房前屋后,在路边崖畔挖出一条条小沟,把雨水引流到自家的水窖里去。把院里院外,把山峁上沟洼里的积雪扫到自家的水窖里去。虽然大人小孩被淋得浑身精湿,冻得瑟瑟发抖,却是一个个都欢天喜地。待到水窖里灌满了雨水,装满了白雪,当家的汉子们倚在炕上心满意足地熬一罐酽酽的罐罐茶,一口一口慢慢地品。婆姨们会擀一顿长面来庆祝这个好日子,连孩子们也可以放肆地顽皮一下,而不用担心挨板子。他们知道有了满满的一窖水。爹妈就不会再唉声叹气,他们也不再为没水吃而与爹妈一起发愁了。这个时候,整个村子一片喜气洋洋。

在西北农家,水窖是最宝贵的财产。水窖设有固定的木盖,木盖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而钥匙是时时刻刻挂在家里主事婆姨的腰上的。在这里,水窖成了财富的标志,去串亲戚看朋友,提一罐水上门,那你就是最受欢迎的客人了。甚至,讨饭的到了门口,宁可给他一碗油也不舍得给他一碗水。这说的还是正常年景,是每年还多多少少落上几场雨的时候。若遇到旱年,那就是连续半年几个月,甚至是整年不降一滴雨水,整整一个冬天不飘一朵雪花。连那年均200毫米的降水也了无踪影。这样的连年大旱,在西北地区是常有的事情。

“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是祖祖辈辈的西北人流血流泪的总结。

西北的天空,阳光无遮拦地毫无保留地喷射到地面上,空气被烤得噼啪作响,散发出焦煳的味道。云,那饱含着水分的云,能够降雨的云,远远地躲开这里,绕道而行,偶尔有那初出茅庐不知厉害的小云朵,一不小心路过这里,“哧啦”一声,就被天空和地面蒸发得一干二净。

旱年里的山峁塬头一片红褐惨白,让人想到刚刚燃尽的一炉炭火,似乎,你触摸一下就能够烫出一手燎泡;似乎,一阵风过就能够吹出火星来。

在这焦渴得冒火的年成里,土地颗粒无收,水窖像土地一样干枯着。“家家水窖里,只有重叠的干枯的梦和凄苦”。人只能挑着担子到几十里外,那小小的半晌才能渗出一点点水的泉眼去排整天的队,然后挑回一点点救命的水。真是顶着星星走,戴着月光回。等到连那小小的泉眼再也渗不出一滴水的时候,就只能等毛驴车来,买那从上百公里外拉来的水。此时,水价要比油价贵。说滴水贵如油,那是毫不夸张的。

焦渴的嗓子冒烟的西北汉子,被阳光蒸烤得满脸紫黑嘴唇爆裂的西北汉子,嘶哑着喉咙吼出那让人心酸的“苦花儿”:

沟岔里的水干了。

我的嗓子干得冒火了。

人在这里活一辈子,一辈子只能洗两次澡,出生时一次,去世时一次。大姑娘也只有在出嫁时才能真正地彻底地洗一次脸。

还得看地方志,那是记载,是历史。不看史志,很难认识水在西部的意义与位置。

地方志载:

民国十五年(1926年)夏,大旱加冰雹,夏苗枯死,秋禾歉收,逃荒者络绎不绝。

民国十八年(1929年),继上年,又遭特大干旱,赤地千里,人相食,大批灾民逃离家园,求乞为生,每百斤面粉涨至银元20余。旱魅为虐,全年未雨,秋夏田禾颗粒无收,四乡民众有乏食之虑,虽欲食糟咽糠,尚不可得,尸骸暴露,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民国十九年(1930年),旱情继续,整户、整族、整村死绝者比比皆是,惨不忍睹。

民谣:“人吃人,狗吃狗,鸦儿老鸹啃石头。”

而与干旱的记载相矛盾的却是连篇累牍的关于洪灾和雹灾的记载:

1916年5月,海原麻春堡洪水深6尺,冲毁上湾及陶家堡湾耕地40多亩。

1935年7月13日,雷雨大作,冰雹如卵,历时三小时,厚积尺余,夏粮秋禾毁于一旦,房屋倒塌,牲畜伤亡甚多。

1955年秋,雨涝受灾28.4万亩,倒塌房屋77间,土窖167孔,冰雹打死一人,伤三人,打死驴二头。

1973年8月17日至9月5日,县境各地连降几场大雨,特别是9月5日雨势猛急,山洪暴发,造成洪灾。冲垮水坝工程10处,渠道1.2万多米,道路18公里;冲走秋天作物141亩、水淹185亩、冲毁梯田1573亩、坝地480亩;损失小麦27.3万斤、豌豆3.56万斤、油料2.1万斤、禾草60余万斤;倒塌畜棚16间、窑洞41孔、墙490丈;霉烂粮食30.85万斤。

……

这就是西部的水,老天对西部是如此苛刻与不公,它要么连年干旱,让你赤地千里,要么就是暴雨倾盆。它能把一年200毫米的降水在一天甚至几小时内一口气泼洒干净,冲得你路断桥塌,冲得你山体滑坡。更要命的是,七八月间,在西北正是小麦黄熟、等待开镰收割的时节。也是胡麻糜子土豆荞麦等秋庄稼扬花灌浆茁壮成长的关键时候,这时候最怕下雨,可就偏偏是这当口,就在我们最不需要它们的时候,带着雨的云团蜂拥而至。居心叵测的黑压压的云团里阴险地躲藏着冰雹,它们能把人等待了一年的收成在几分钟之内砸得遍地狼藉。因此,在西北又有着龙口夺食这句似乎与干旱十分矛盾的农谚。麦收时节,火炮被搬上山头,一发发炮弹射向厚厚的云层,去炸散那带着雨也带着冰雹的云层。雨不来时盼雨,雨来时又怕雨。如此大幅度的忽热忽寒,忽旱忽阴,使西部这块土地严重地阴阳失调,营养不良,使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子民们难以温饱,世世代代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

苦甲天下。

贫甲天下。

不适合人类生存。

这就是人们对西部,尤其是对陇西、定西、西海固“三西”地区的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从旧制度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却难以摆脱恶劣的自然条件,十年九旱使他们长期吃着国家的救济粮,穿着国家救济的衣服,在“三西”地区,人们编了几句顺口溜这样自嘲:

吃的是救济粮,

穿的是黄军装,

喝的是拉运水,

住的是茅草房。

在西部,其实流淌着几条大河。母亲河黄河发源于西北大地,一路东流,途经七省,其中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都是西部的土地。还有新疆的塔里木河,还有青海的大通河,还有流向额济纳旗的黑水河。但是由于长期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一直沿用几千年来的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使宝贵的水资源被白白浪费了很多,致使大河变得日渐消瘦,水流日渐细小。著名的壶口瀑布,自古以来以它的汹涌激荡著称于世,如今由于来水锐减,使主瀑布以外的为数众多的小瀑布几近消失。从而使“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宏大气势难以再现。由于上游的过度开垦,塔里木河明显萎缩,致使下游大片土地被荒废,大片胡杨林因干渴而枯死。几年前,曾有一支漂流队,在黄河长江都漂流过了之后,准备在塔里木河这个中国最西部的大河上一试身手。出发前,又是告别,又是宣誓,个个斗志昂扬,人人激情浩荡。谁知仅仅漂了一天,早晨下水,傍晚时分就垂头丧气,草草收兵。原来塔里木河的水浅得已经很难让那几只船再“漂”起来了。还有黑水河,沿途的不断被分流,被堵截,已经使它很难再循着往日的足迹走到目的地,因而使本就十分干旱的额济纳旗因为缺少了这条唯一的水流的滋润而更加干旱,使这里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

一方面是极度的干旱少雨,一方面又是对珍贵的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这就是西北地区在水的问题上所面临的极端矛盾的现状。

这种现状正在被改变。

在宁夏海原县,有一位名叫黄正武的农业科技人员,土生土长的西海固人,从小吃着国家的救济粮长大,从小就挑着比他矮不了多少的铁桶,翻十几里山路去挑水。缺水带来的贫困,伴随着他长大成人。因此当他长大成人,掌握了科学文化认识后,他就立志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他在当地原有水窖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把原来黄胶泥夯筑的水窖,改为水泥抹平,把小水窖改为大水窖,把多少年来仅供人们日常饮用的水窖,挖得更深更宽更长,把水窖由农家小院搬到田间地头,使窖存量增大了几十倍、上百倍。这样,一只水窖就相当于一只水塘,水窖里的水开始用来浇灌农作物。同时,他大力推广滴灌微灌技术,于是,在干旱的西海固的土地上,有了成片的果树,有了绿油油的玉米,有了圆滚滚的西瓜。在他的帮助下,很多农户由穷变富,很多村庄果木成林,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他为“窖神”。

现在,西海固地区已打窖近18万眼。

同为“三西”之一的甘肃定西地区打窖20万眼,再加上小流域治理,再加上退耕还牧还林,涵养水分,保持水土,还是200毫米的降水量,干旱的面貌已经有所改观。

在宁夏,20世纪80年代修造的“固海扬水工程”,三级扬水,把黄河水引上黄土高原,如今这片“有水赛江南,无水泪也干”的千百年来的不毛之地,早已是一派嘉禾遍野、绿树成荫、炊烟袅袅的祥和富足的田园风光。

更大规模的“1236”工程,于1997年春天在宁夏中宁红寺堡破土动工,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为这一造福人民、荫及子孙的工程铲开了第一锹土。在不远的将来,在西北将又有一大片黄土高原为绿色覆盖。

还有贯通宁夏盐池、甘肃环县、陕西定边的盐环定扬水工程;还有把青海的大通河引入甘肃的“引大入秦”工程。

塔里木河管委会制订了控制上游用水的措施,被泥沙淤塞了多年的河道重新注入了天山雪水。

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区千百年来任黄河水大水漫灌的粗放耕作方式将改为精耕细作,改为微灌滴灌。河的子孙们从此将更加珍视黄河母亲,爱护黄河母亲。让母亲河更加丰腴,更加宽闲自在,更加浩浩荡荡,让母亲的乳汁一点一滴,滋润大地。

文章至此,恰逢世界水日,有两条消息,都是关于西北的风和西北的水的。其一是:中国科学院派出由中科院院士组成的小分队,一支由北京出发到河北张家口及坝上一带;另一支由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到额济纳旗。这些科学院院士们将调查沙尘暴的起源。其二是:国务院制定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政策,并采取了一些对西部水资源的抢救性措施。

西部的风,西部的水,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相信,在西部大开发中,关键性的问题必将得到关键性的解决。

阿拉善散草

阿拉善,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一个盟。腾格里、毛乌素、巴丹吉林三大沙漠从南、北、西三个方向拥裹着它。它东枕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平原仅一山之隔。

盟所在地名巴彦浩特。

银川——巴彦浩特

一个在山的前边,一个在山的后边;

一个在山的左边,一个在山的右边。

一道贺兰山,横在两个城市的中间。

于是,我看到了——

贺兰山是一道门槛,两个城市是巨人的两只巨足;

贺兰山是大地的鼻梁,两个城市是大地的两只眼睛;

贺兰山是副肩膀,两个城市是一副担子的两头,担在这副肩膀上。

若说贺兰山是一竖呢,两个城市,就是“小”这个字的左右两点。

隔着贺兰山,两个城市相望,相连。

虽说分属两个不同的自治区,却又是密不可分。远亲不如近邻嘛。

车过三关

三关,在贺兰山口之中,是银川通往阿拉善盟的必经之地。

一个关字,使人想起“关口”“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等诸如此类险峻的词句,连带着便也想起了刀光剑影,想起了金戈铁马。

三关,果然是古代征战之地。历朝历代,都曾在此设置关卡,驻军布兵。

曾有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词句,曾有过传说是穆桂英点将台的土堆。

亘古如此的蓝天,亿万斯年的峰峦,使人顿生地老天荒的慨叹。天上的那轮太阳,温暖过唐宋明清的守边将士吧?瑟瑟的秋风,曾在清冷的月夜里,飘送过悲凉凄切的胡茄吧?这里曾有过沙场秋兵点兵的壮阔么?这里曾有过尸横遍野、血染黄沙的酷烈么?白沙衰草间,时有小股旋风掠过,那可是白骨缠草,不得还家的士卒不甘的魂灵么?

恍兮惚兮间,我眼前浮现出牧羊的苏武,浮现出出塞的昭君。又恍兮惚兮间我看见自己宽袍大袖一身古装,骑着一匹瘦马,缓缓而行,到了三关口,翻遍襟袖行囊,却不见了过关的关谍文书。

悚然一惊,汽车和频簸使我从恍兮惚兮中醒来。抹抹额头渗出的汗水望着窗外掠过的高压电线杆,不由为我不是古人而庆幸。

如今三关,再不会同室操戈,再不见烽火狼烟。一条柏油公路,如一条吉祥的哈达,从银川平原飘向大漠深处。三关,已成为两个城市的交通枢纽。这里,每天有大大小小的汽车来来往往。向西去的,车上装的是大米白面,蔬菜瓜果;向东去的,车上满载着牛羊骆驼,矿石水晶。当然,更有穿蒙古袍的,戴小白帽的,或是西装革履、美服丽裙的人们熙来攘往,像从家里的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一样自如便当。

当然,三关的那道边墙还在的。只是它残缺不全,时断时续,像风烛残年的老人的牙齿。这应该是历史老人的牙齿,它向着万古蓝天,开怀大笑,为了山两边的富足繁荣,为了今天的安宁吉祥。

圆圆的天空

这里的天空好大。

这里的天空好圆。

久在都市居住的人们,见不到天空的本来面目。在那里,成群的高楼,成林的烟囱,蜘蛛网一般横七竖八的电线,刺猬一般的电视天线,把一个好端端的天空切切割得破碎而凌乱。闪闪烁烁猫头鹰眼睛一样的霓虹灯,又剥夺尽了天空那本应华贵如宝石的湛蓝澄澈,使她苍白憔悴如同刚从手术台上下来的产妇。在那里,上帝赐给人类的天空被人类肆意糟蹋,她被扭曲,被异化,被变形,被污染。

来到这里,这沙漠中的浩特,抬头望一眼头顶的天空吧,你立刻便会感到新生般的清新爽快与舒展顺畅。

这才是真正的天空啊。

这才是天空的本来面貌啊。

她博大,博大到无垠无际;她清纯,清纯如尚未涉世的少女;她碧澄,碧澄如一泓秋水;她健康,健康如刚从上帝身边飞来的天使。她不含一丝杂质,她没有半滴杂色。她纤尘不染,她保持着原始的童贞。

极目望去吧,没有任何东西会挡住你的视线。你顺时针转一个东南西北,周边是蓝蓝的天空;你再逆时针转一个北西南东,周边依然是蓝蓝的天空。你脑子里立刻会蹦出“天高地阔”这四个字。你嘴里会不觉间念出“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诗句,你便会由衷佩服古人的高明,写出这关于天空的绝美好句。

同类推荐
  •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名学者,一名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字数近200万字,且字字珠玑,句句秀美,或清秀隽永,或激进深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遗产。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时差党

    时差党

    本书根据这次活动整理其中的信件联系到当事人做采访,讲诉了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经历和种种有趣见闻。留学生并非和大部分人想象的那样,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过着优越的生活,在留学期间出去游玩、交友,其实真实的生活远非看起来那样轻松美好。诚然他们可以见识到异国风情,开阔眼界认识更多有趣的人,收获一段特殊的经历,但是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满了真实的爱与恨,悲与喜。
  •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是我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作家。她的文学创作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三者的交织融合,既充满了女性的温柔婉丽,又有学者式的聪慧睿智,同时还隐含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忧时伤世情怀,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简单与复杂、宁静与喧哗、婉约与雄浑、静态与动态多元化的审美风格。
  •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本书收集了《红楼梦》的所有诗词,按原书章回编排整理,对每首诗词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和评析,力图使读者在领略“红楼”诗词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关于《红楼梦》中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启示。
热门推荐
  • 我在海大

    我在海大

    那个下午,我遇上了杨老爷子,我写下我和他之间的故事打算投稿给校报,可师傅并不满意,于是我将我的经历改成了小说。请允许我从那个下午开始,将我的经历娓娓道来
  • 溺爱娇妻

    溺爱娇妻

    在那天缱绻的夜色下,夜城最奢华高端的露天吧台里。他羞辱她在先,她愤怒地将红酒泼在他描金深邃的俊脸上,于是他与她结仇。他是商界之骄子,名流之翘楚,却在他身上发生过那般可笑的事。在几年前,他的订婚宴上,未婚妻莫名消失,令他在一时成为夜城最大的笑柄!自古有云,红颜祸水。于是在那之后,他对女人淡心,绝情。面对身体日渐虚弱的奶奶逼婚,他岑冷的唇勾起了一丝淡淡的弧度。在几次让他很不爽地邂逅后,或许,他心里已经有一个目标了.....她是家道中落的落难千金,妈妈病重急需几十万手续费。当他找到她,提出用五百万买她的婚姻的时候,她只知道自己已别无他法.....他曾送给她一对同心圆钻戒,却没有告诉她其中的寓意。钻石代表永恒,同心圆则代表相遇!他深爱过她,失去过她,她亦是如此,不过依然深爱。但幸好,在爱了千回百转之后,他与她在五年时光的情虐里,相遇、相爱、终于相守,此生无憾。
  • 恶魔超正义

    恶魔超正义

    星空王庭女王:“色狼哥哥别跑!今天你必须要跟我结婚!”黑色炼金术士:“达令,快试试我刚调配的魅药九三八号!”黄铜要塞新任矮人王:“少年仔,你跟偶女儿到底是是咋回事情?!”精灵王庭冠军武士:“宿敌呦!来决斗吧!”被大票传奇追逐的那人,冲向了已退休的吸血鬼领主丹尼尔·冯·莫卡维的城堡:“小白,吾家中过不下去了,快快随吾再去冒险哇呀呀呀……”仆人们看向丹尼尔,发现领主眼角有翔划过。然后他一咬牙,拿起一个药瓶直接灌了下去。紧接着露出吃错药的表情,对着众人跑远的方向喊:“队长莫慌,小白在此哇呀呀呀……”仆人捡起药瓶看了一下。只见上写着三个大字:脑残片这是一个神经病,带着一群神经病,把多元宇宙玩的神经病了的故事。书友群:160901212
  • 王妃是个女骗子

    王妃是个女骗子

    林迟很悲催,一睁眼就要被人拿去祭旗,这怎么可能?老娘跑跑跑……楚琰运气很好,出去溜达一圈就捡了个女……半仙……骗子……神医……呃,她到底是干啥的?她是邻国的郡主……其实是那王爷的私生女啦,一天老爹的福没享到却总被那破爹拖累,想甩,甩不掉。他是这什么国的少王爷,正宗的,爹疼娘也爱,可摊上个老想造反自己干的爹,他也是够操心,嗯,能反悔不认他不?一个清冷淡漠——女的。一个貌美如花——男的。一个事不干已也要理它——女的。一个满腹经纶心怀天下——男的!嗯,这一点蛮正常!呱唧鼓掌。咦,你问男主是怎么个貌美如花?看过古剑奇谭里的方文生不?对,就像他!啥,女主是穿越过去的?你小心她给你两个大耳叉!!!
  • 队长,末日来了

    队长,末日来了

    她是名扬天下的医疗专家,一夕之间,世人唾骂,千古罪人。她是无赖撒泼的市井小人,一夕之间,好运接连,流传千古。他是刻板,睿智的特种兵,战场上杀伐决断,可偏对她,宠溺有加。他是流氓,耍宝的老狐狸,战场上运筹帷幄,可偏对她,死心塌地。“林尔,我再一次爱上你了。”“小狐狸,我没想过会爱上你。”
  • 冷血三公主校园复仇

    冷血三公主校园复仇

    家族的尔虞我诈,友谊的背叛,爱情的虚假,她们因为有着共同被伤害过的经历而走到了一起。她们发誓,要用自己的力量让那些伤害过她们的人后悔。三年的魔鬼训练,让她们在杀手界里名声大噪。可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一次任务中,她们与他们相遇,一次次不分上下的交手、被迫的合作,是敌是友分不清的界限,让他们兜兜转转。摩擦的火花中,谁对谁暗生情愫?最后,她们能否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呢?求采纳!!!
  • 顾北南城安之若素

    顾北南城安之若素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追随你左右的那个人从此刻消失,你才会发现原来她是那么珍贵,直到没了她后才会发现,未来的某一天,再也不会有一个人上学放学粘着你,再也不会有一个人缠着你,再也不会有一个人,让你爱的不知不觉……
  • 华山下的传说

    华山下的传说

    在《陋室铭》中有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们对华山的了解,除了它是“五岳”中的“西岳”之外,那就是沉香救母的故事。《华山下》讲述的就是沉香救母的故事,不过当沉香拥有了穿越者的记忆,那么这个故事又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敬请期待这个全新的故事……
  • 守护灰姑娘

    守护灰姑娘

    她,只是个连亲生父母放弃了的存在。只想谨小慎微的维持了自己来之不易的关怀。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