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97500000002

第2章 轻骑兵旅冲锋(1)

(英)威廉·拉塞尔

作者简介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战地记者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19世纪初就在欧洲诞生了,是随着近代报业与军事的发展而出现的,迄今已经有200年的历史。战地记者贯穿了整个近现代新闻史,也贯穿了200年来的战争史。战地记者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独特的新闻史,也是一部独特的战争史。从美国南北战争到20世纪初的这段漫长的时期是战地记者存在的黄金岁月。其中肴丘吉尔们凭着当随军记者的辉煌经历平步政坛,克里尔曼们则因煽动不义战争而臭名昭著。

威廉·拉塞尔(1820-1907),英国著名战地记者,曾因报道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而长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在战场上报道战争的职业新闻人。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自1842年起在《泰晤士报》担任临时性的议会报道记者,后一度离开《泰晤士报》,以至新闻界,去攻读法学,但在新任主编约翰·德莱恩的力邀下重新回到了《泰晤士报》,并于1850年赴丹麦,开始了他在炮火中当战地记者的经历。

拉塞尔所处的时代正是大英帝国开始进入鼎盛的时期。为争夺奥斯曼帝国的遗产,制止沙皇俄国向西南扩张,从1853年开始,英、法两国与土耳其联手,同沙皇俄国兵戎相见,在克里米亚半岛进行了一场持续三年的战争。作为英国报界“大力神”的《泰晤士报》,当然不能无视这场战争,全面详细地报道这场颇得英国人心的战争,成了它义不容辞的职责。于是,在1854年2月,约翰·德莱恩派遣34岁的威廉·拉塞尔作为特派记者随皇家近卫军前往马耳他。

在拉塞尔作为随军记者对战争进行报道之前,欧洲的报纸主要依靠部队中的低级军官来报道战况,其效果自然不会令人满意。因为,军人往往无法鸟瞰战争的全景;没有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军队严格的保密制度也极大地限制了战争新闻的采写和发表。那时,英国的报纸不是从外国报纸上偷取战争新闻,就是靠少数军人通讯员发回可靠性值得怀疑的消息,因此,拉塞尔可以说是第一位职业随军战地记者,他既没有住处,也没有口粮证。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立即投入采访,几乎完全凭借自己的所见所闻,在马鞍上或在用两只木桶架上的一块木板做成的桌子上,发回来自战争第一线的报道。

这样,从克里米亚战争起,拉塞尔就成为人们瞩目的媒体人物,他对英国远征军的卫生状况、疾病和伤亡的报道引起了整个英伦三岛的悲伤和震惊。他的文章产生了以下的巨大影响:英国内阁倒台、英军司令易人;由于他的报道打动了南丁格尔,南丁格尔组织了一支有38名护士的队伍加入英国远征军走上前线,创立现代战地护理制度;英国桂冠诗人丁尼森在其作品中大段大段引用拉塞尔的文句。拉塞尔因他的战地报道而成为“拯救一支军队的人”并被封为爵士。他一生采访过十余场战争,当他于1883-1884年在埃及报道他的第10场战争时,他已是64岁高龄了。报道战争当然也让拉塞尔获得了众多的荣誉:铁十字勋章、奥地利弗朗茨·约瑟夫骑士勋章、皇家维多利亚勋章、土耳其战争奖章、印度战争奖章、南非战争奖章等等。

事件背景

克里米亚半岛又称克里木半岛,面积2郾7万平方公里,人口250万。目前是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首府辛菲罗波尔。克里米亚半岛属地中海气候,这里风景优美,气候温暖潮湿,曾是苏联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半岛名城雅尔塔曾是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的地方。在这里,不仅有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轻骑兵被歼灭的遗迹,还有俄罗斯的9个圆顶教堂也位于高高的悬崖之上。

从18世纪中期以来的历史看,克里米亚一直隶属俄罗斯,是俄罗斯帝国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为夺取它所付出的代价可谓不小。为了将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版图,沙俄17世纪同土耳其进行了9次战争。19世纪中叶,这里爆发了以俄罗斯为一方,英国、法国、土耳其和奥地利为另一方的漫长而艰苦的“克里米亚战争”。虽然这场拉锯战以西方盟国最终艰难取胜而告终,但沙俄军队在著名的巴拉克拉瓦战役里击败英国轻骑兵也算挽回了一些颜面。

1854年底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1855年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加入这个同盟。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作为特派记者,威廉·拉塞尔被派往战地。

1855年10月25日,一支由25000个步兵、34个中队骑兵和78门火炮组成的俄军向巴拉克拉瓦而来。联军措手不及,只能就地展开防御。法军在左翼,英军在右翼。另外一小部分土耳其军队防守中央堤道高地上的多面堡。俄军首先拿土耳其军开刀,并成功将土军击溃,拿下了堤道高地。当俄军继续冲下高地进入谷地的时候,他们发现面对的是英军93高地团和由拉坎指挥的英军重骑兵。

重骑兵是骑兵的精华,他们是那个时代唯一装备甲胄的部队。每个骑手拥有头盔和胸甲,衣着华丽。英军重骑兵旅共计6个中队800人。尽管骑兵师指挥官拉坎一再命令重骑兵加速冲锋,但重骑兵却排成整齐的仪仗队形前进。俄军骑兵看到这个景象十分困惑,不知英军的意图。英军重骑兵旅指挥官斯卡莱特爵士十分满意自己部队队形整齐,当双方距离非常接近的时候他才下令冲锋。双方骑兵如飓风一样搅在一起,使用马刀相互砍杀。两个中队英军骑兵冲进俄军中心,5分钟后,俄军开始混乱。英军炮兵的炮弹落在俄军骑兵的后部,侧面山丘上93高地团的密集子弹让俄军更加难受。又过了8分钟,俄军骑兵掉头撤退,翻过堤道高地消失了。

联军总司令拉格伦决定让轻骑旅在没有步兵支援的情况下进攻。英军轻骑兵旅长卡迪根子爵奉联军总司令拉格伦之命“快速前进”,以防止敌人夺走大炮,而轻骑兵旅面对的是俄军的火炮,卡迪根则全然不知。轻骑兵旅开始了最后的冲锋,联军从各个方向看到了这可怕的一幕:俄军的火炮和滑膛枪从谷地的三面向轻骑兵旅射击。卡迪根命令部下继续接近,最后伤亡惨重的第一线骑兵冲上高地,他们大肆砍杀看见的每个敌人。俄军骑兵赶来助战,卡迪根只能下令撤退,他想活着回去控告那个无知的上尉。幸存的骑兵不得不又一次穿过弹雨。673人参加了这次冲锋,直接冲下1.6公里长的峡谷,113人阵亡,134人负伤,近500匹战马被杀。随同英军进攻的法国骑兵也遭受了惨重损失。拉格伦看到这出悲剧十分愤怒,但他尽力为拉坎辩护,不可否认,命令是他下达的。卡迪根撤下阵地喝完酒就睡了,后来他自己提出申请离开了克里米亚,而拉坎也被召回英国。

对英军来说,战斗失败了。俄军在英军防线上打入了一个钉子,依然控制着堤道高地,沃龙佐夫大道落入俄军之手。英军依赖这条路向北面的围城部队运输给养,现在英军后勤形势恶化。

这一次,拉塞尔得以进入位于俯瞰战场的一个台地上的英军指挥部,如他所说,他仿佛在戏院的包厢里目击了这一场灾难。

报道原文

现在发生了使我们感到极为忧伤和悲痛的灾难……堂·吉诃德袭击过风车,但也没有像这些英勇的士兵那样鲁莽和轻率,他们连想都不想就向前猛冲,几乎肯定是白白送死……他们披着朝阳,在壮烈的战斗气氛中豪迈地向前冲锋。我们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感官了!这寥寥无几的人决不会是在向掘壕据守的敌人冲锋吧?啊!千真万确是在冲锋……他们分两队前进,在接近敌人时加快了行进速度。

人们无力支援,亲眼看着英勇的同胞投向死亡的怀抱,再没有比这幅情景更可怕的了。在1200码外,敌人突然全线开火,30门大炮泻出潮涌般的烟雾和火焰,从中穿梭着嘶嘶作响的致命的炮弹。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 实用社交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社交文书写作大全

    这是一套以促进现代应用文写作规范化为主要目的,以当代常用且新颖的应用文写作为主要内容,以企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的文书写作者和使用者、普通高校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兼具教材性质的工具书。
  •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韩国中小学教育概述,全力推行教育公平政策,实施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课程,确立“以人为本”的教改方向等。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 云龙舞

    云龙舞

    文登首部以文学形式反映家纺业发展史的全景式史诗般长篇纪实文学,本书共有八个章节,二百零四个个性鲜明的主题。从文登家纺的源头说起,结合家纺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详细描述了驰名中外的工艺品“云龙绣”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枪神纪之枪神天团

    枪神纪之枪神天团

    枪神的道路,枪神来走;枪神的追求,枪神去寻;枪神的逆转,让我实现;枪神的世纪,有我谱写!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球面临更大的危机---邪恶科学家的变态实验使得部分动物变异,邪恶组织的暴动。。。于是有一种人顺应时代的呼唤横空而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组织--特工天团,他们都向往着加入枪神天团,因为那象征着巅峰的力量!人类的荣耀!
  • HP之一至于斯

    HP之一至于斯

    当正太脸腹黑攻爱上冷面毒舌大叔受;当带着记忆穿越自以为可以改变结局结果却处处碰壁;当本以为山穷水尽却又突然柳暗花明。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霍格沃茨,一个轻松爆笑,一个没有悲剧的霍格沃茨。cp:林一(Ian.Lin)vs西弗勒斯.斯内普莱姆斯.卢平vs西里斯.布莱克盖勒特.格林德沃vs阿不思.邓布利多
  • 说话办事 左右逢源

    说话办事 左右逢源

    该说话时说话,该沉默时沉默。说话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会说话的人,往往令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本书博采百家众长,援引中外古今学者的名家典范,编成一本人手必备的实用处世手册,它能让你在各个领域左右逢源!
  • 杀手玩失踪

    杀手玩失踪

    一不小心我穿越了而且……而且……我居然穿越到人家新娘的身上。不过,新郎看上去好帅哦。等等……他居然正眼都不看我,难道我的相貌不好看?就这样也就算了,没想到第二天他居然把我打入了冷宫。不行,不能这样就屈服,我要他替我暖床……
  • 太虚仙尊

    太虚仙尊

    今世得造化,巅峰还会远吗?登上界巅,体悟天道,终悟道果。而这一切,不过是刚刚开始。
  • 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

    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

    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不是随意落笔,而是尽可能地广泛阅读和查找,然后用心思考,倾情写作,花费了大量心血,并不时进射出思想的火花。当然,由于经历、阅历和知识面的局限,她对中国现当代史尚未来得及系统研究,对文化名人的经历了解得还不够全面,无疑影响了某些文章的深度和厚度。但是,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在一个基本为零的起点上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十分难得与可贵的,没有一份对文化的热爱与献身精神,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从《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的压卷之作——《论大变局时代与向阳湖文化的内在联系》,也足可以看出小女子独立的研究已渐人佳境。
  • 尘埃天地

    尘埃天地

    隔断岁月之河,弹指指尖诸天万界毁灭,一眨眼万古踌躇,一念之间诸天神灵陨落……大千世界最初始的地方走着一扇门连接着这片星空之外的世界……原来这世界只是一粒尘埃,这只是一个被遗弃和诅咒的世界……在这里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为了走向更为辽阔的世界……
  • 婠婠来袭:倒追男神365天

    婠婠来袭:倒追男神365天

    第一次见面,女扮男装的迟婠婠亲了他,引起轩然大波,外界从此传闻他是GAY。第二次见面,迟婠婠冲进浴室看光了他,最后,流鼻血晕倒在他的面前。第三次见面,他在厕所解手她突然出现指着他下面“那是什么,好丑的东西”国民老公宫熙默再也忍不住了,把某只一脸无辜的小白兔壁咚在墙上“你说这是什么,恩?”
  • 重生之墓

    重生之墓

    一个从远古坟墓之中爬出的人,一段尘封的岁月。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处处充满神秘,悬疑的剧情,铁血的故事。重生之墓!
  • 灌篮之侦探流风

    灌篮之侦探流风

    这是一部灌篮与名侦探结合的同人小说,偏向于都市生活多一些,故事开始于1994年3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