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97500000003

第3章 轻骑兵旅冲锋(2)

第一道战线被打垮了,第二道战线的人马又参加进去,他们一刻不停,也一刻不放慢速度。在俄国人设置的密度极高的30门大炮的轰击下,这支队伍的人数逐渐减少,他们的许多杰出的同伴临死时的呼叫声像是喝彩,于是他们飞快地冲进了枪林射出的硝烟中。但是,在他们尚未越出人们的视野以前,平原上已布满了人和马的尸体。他们除了面对滑膛枪的正面射击,还受到两边小山包上炮群的夹击。

透过烟云,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骑马向枪口冲去,在其间左冲右突,马刀闪闪发光,砍倒了站立的射手。我们看到他们冲垮了俄国人的一个步兵纵队,把敌人像干草一样驱散,然后又返回的情形。此时小山包上的侧翼炮群的火力向他们泻下,他们又像早先那样溃不成军。伤兵和摔下马背的人向我们飞奔而来,讲述了这件令人悲痛的事---我们没有做到的事,换成神仙也是做不到的。就在他们即将撤退的那一刻,众多的骑兵持矛向他们冲来。

……

11时55分,法国人像一群蜜蜂,从他们的战壕中拥出,接近在劫难逃的马拉科夫……他们越过了那将他们与敌人分隔开的七米地段,在纵队的领头人从壕沟冲出一两分钟以后,三色旗就飘扬在科尔尼洛夫棱堡上了。

……

现在大雨瓢泼---天色像墨一样黑---大风在摇摇欲倒的帐篷上呼啸---战壕变成了排水沟---帐篷里的水时而深达一英尺---我们的士兵既没有保暖服,也没有防水衣---他们陷入冬季战役的不可避免的苦难之中---然而似乎没有一个人关心他们的冷暖,甚至他们的生命……同他们相比,成天在风雨中流浪于伦敦街头的可怜的乞丐过的则是王子般的生活。

……

死者毫无遮掩地被扔在那里,紧挨着活人躺着,而活人则呈现一种无法想象的情形。医院缺少最普通的辅助设备,恶臭几乎毫不费力地穿过墙壁和屋脊上的裂缝,钻出来污染周围的空气。我所看到的一切是,这些人未曾接受一点抢救就死了……似乎是病人照料病人,垂死者照料垂死者。

报道评析

敢于揭短,敢于揭露

毫无疑问,敢于说真话,揭露事实真相是这篇报道的最大特色。

威廉·拉塞尔是英国公众心目中长盛不衰的崇拜偶像。近年的研究表明,已有若干英美记者先于拉塞尔活跃于战场上。如美国革命期间,著名的革命报纸《马萨诸塞侦探报》主编艾塞亚·托马斯恰好目睹了战争的第一幕---列克星敦和康科德之战,写下了震撼美洲殖民地的不朽名篇。因此,托马斯被认为是战地记者的先驱之一。

1807年,曾任《泰晤士报》主编的亨利·罗宾逊零星报道过拿破仑战争。1837年,亨利·罗宾逊的同胞、《晨邮报》的查尔斯·格鲁尼森赴西班牙报道了卡洛斯战争。英国学者认为这两人是最早的战地记者。在1846年至1949年的美国-墨西哥战争中,投入采访的美国记者达数十人之多,其中的佼佼者是乔治·肯德尔。在两年的战地生涯中,他将竞争意识引入新闻采访,源源发回激动人心的现场报道,将后方读者与战争进程密切联系起来。因此,他被誉为“独家新闻之父”。但如果说以上这些报人只是转瞬即逝的明星,那么作为战地记者的威廉·拉塞尔则是自始至终、一直坚守战地的巨星,并因此而永垂战地新闻史。

而他的这种地位和声誉与由他所确立的战地记者的角色定位分不开。

拉塞尔的战地报道表明,作为体现社会公信力与良知的媒体战地报道,应当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要敢于揭露。

在英国,拉塞尔以敢于揭短、敢于揭露闻名,并因而开创了战地记者与战地指挥官不睦的传统。当时,幽默杂志《笨拙》有一幅漫画生动地表现了英国公众对拉塞尔战地来信的反应:一名绅士读报后怒目圆睁,挥舞手杖,全无体面可言;淑女们则或眉头紧锁,或捶胸顿足。

可以说,自从威廉·拉塞尔始,作为战争这种重大社会事件的见证人,战地记者中的大多数人都以其诚笃和勇气向世人揭示战争的残酷本质和血腥细节,无论是毒气战、空袭战、闪电战、丛林战、原子战等何种现代作战形式,还是在每一场战役的决定性瞬间,都有无所畏惧的战地记者在离炮火足够近的地方以生命为代价摄录着目力所及的一切。

拉塞尔的战地报道往往采用给主编德莱恩写信的形式,侧重于报道战场全景,向同时代的观察家提供战役胜败的叙述。他没有过分渲染容易使人陶醉的胜利,因为在随军过程中的亲身感受,加上讲真话的责任感,使他不能不将笔墨集中于披露联军的阴暗面上。例如英军打仗之前就已暴露出的在战地救护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正如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巴拉德所说的那样:“显然,现代人也不能比初当战地记者不久的拉塞尔在克里米亚来信中做得更好了。”而这篇报道是拉塞尔在战斗刚刚结束之时写就的。他一整天滴米未进,疲惫到了极点。但是邮件必须在几小时内发走,于是他就坐在马鞍上,写就了这篇传世之作。

拉塞尔及其他前线记者关于英军的报道在英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一个与拉塞尔同岁的英国女护士在没有得到官方鼓励的情况下,出面组织了一支由38名护士组成的战地救护队伍,在前线建立起医院管理制度,使伤病员死亡率直线下降。她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对联军由于指挥失误而造成的重大伤亡,拉塞尔也作了现场目击式的报道。英军轻骑兵旅长卡迪根子爵奉联军总司令拉格伦之命“快速前进”,以防止敌人夺走大炮,而轻骑兵旅面对的是俄军的火炮。卡迪根却全然不知,他率部直接冲向敌军炮口。673名冲下1郾6公里长的峡谷的官兵中,只有不到200人生还。战事发生时,拉塞尔正处于一个台地上的英军指挥部,他可以俯瞰整个战场,目击了这一场灾难。

拉塞尔的报道令举国上下震惊和自豪。但英国士兵们的英勇依然掩盖不了英军指挥官的无能和英军在后勤保障中的缺陷。在11月25日的报道中,拉塞尔更加翔实地描写了面对俄军和严寒这两个敌人的英国部队的处境。

在主编的鼓励下,拉塞尔继续报道英军的不幸,并为主编的社论秘密提供“炮弹”。《泰晤士报》源源不断抛出的“炮弹”,令女王和政府有些招架不住。维多利亚女王对《泰晤士报》及其抨击联军总司令的做法十分不悦,声称要把拉塞尔这样的记者“逐出上流社会”。但结果却是以阿伯丁勋爵的政府下台和联军总司令拉格伦的被撤换而告终。但拉塞尔的报道也给军方对新闻界实行某种限制找到了借口。1856年,英国军方发布了一道堪称军方新闻检查发端的命令:禁止发表对敌人有价值的详细消息,如果发现类似情形,便将记者逐出战地。

拉塞尔因报道克里米亚战争而一举成名,并从此和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畏艰难进行报道的精神和敢于揭露事实真相的勇气,使他成为无数后来者效仿的榜样。之后,那些与军人同样勇敢但更加自由的战地记者用他们手中的笔、脖子上的相机、肩上的摄像机记录下了人类之间一幕幕血腥惨烈的对抗、仇恨、征服、屈辱以及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疲惫和希望。

当然,尽管战地记者和战地媒体拥有了比以前大得多的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力,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因此渐渐失去独立性。

此后,拉塞尔先后采访报道了1857年至1858年英军对印度士兵起义的镇压、1859年的法奥战争、美国内战、1864年的丹麦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1870年至1871年间的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起义等。在报道英军镇压印度士兵的战争中,拉塞尔一如既往地发扬了他的那种夹杂着爱国主义和普世情怀的、有限的批判精神:“不分青红皂白滥杀无辜的情况必须终止。让愤怒的英属印度平民说出他们的心里话,并且惩罚叛乱的印度兵及那些参加反对我们的武装活动的人。”

拉塞尔开创了战地记者新的一页。在战地记者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时候,拉塞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战地记者树立了一个楷模,为战地记者确立了基本的行为准则,那就是要真实、客观地报道自己的所见所闻,说真话。

批判性的,必定是建设性的。拉塞尔敢于揭短、敢于揭露的这种批判精神时时刻刻激励着心怀抱负的一代代战地记者。尽管有的战地记者做不到这一点,但他们的心灵肯定受到这种精神的拷问。

同类推荐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本书从班主任的素质修养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等方面对班主任的工作艺术进行了系统阐释。
  • 陈力丹自选集

    陈力丹自选集

    学科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服务于国家的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的,但在观念上要明白,学科并不是为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而存在的,它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思维方面的把握,没有功利目的。黑格尔在谈到美学时说过一段话:“科学,作为服从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这个道理,恐怕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 社会新闻报道实务

    社会新闻报道实务

    本书介绍了社会新闻的特征及功能,社会新闻的发展,社会新闻采访技巧,社会新闻写作技巧,社会新闻评论写作技巧,社会新闻的编辑,社会新闻热点报道技巧,社会新闻的播音与主持等基本知识。
热门推荐
  • 剑天战神

    剑天战神

    战魂大陆,妖孽满地走,天才不如狗,废物云轩,逆天而起,踢天才,踩妖孽,一柄金峰,劈山断河,无上伟力,拔地为峰,永旭之巅,如同旭日东升,金光照耀天下,成就一代土豪金无敌传说。“江天一色无纤尘,鱼龙潜跃观道身;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 安监局长

    安监局长

    《安监局长》是一部全面反映安全生产工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北方工业城市碧江市为背景,描写了以该市安监局长江若英为首的一批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危急时刻,勇担重任,依靠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多次化解了因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危机,文中更不乏感人肺腑的爱情之歌……
  • 唐宋八大家(第三卷)

    唐宋八大家(第三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 传奇纪元

    传奇纪元

    法师、战士、机甲、人族、兽族……一个神一样的天才少年,一日之间遭逢巨变,失去了妖孽般的天赋,连意识也变得残缺不全,性格也随之发生改变,变得荒唐无度,为所欲为冰冷高贵的老婆对他极度厌恶,周围所有人的眼神都被充满了讥笑和嘲讽一次意外的重伤让他意识终于恢复,于是他离开了众人的视野,以另一种方式,强势崛起……
  • 遁天星辰诀

    遁天星辰诀

    遁天九星辰,灭世一玄月。妖火焚苍穹,神剑镇乾坤。星月遥相望,聚首血染衣。“什么狗屁‘一生一死一轮回,九劫历尽天下惊。’我不想要,也不想站在武道的巅峰,更不想去傲视群雄。我只想做一个寻常人,一个寻常人而已!”少年仰望苍天怒声咆哮:“为什么要强加给我所谓的‘宿命’?为什么要让我经历九生九死,还要经受诸多磨难?为什么?为什么?”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播散在他身上,仿佛是苍天那冷漠的目光睥睨着这个凡尘少年。
  • 穿越之富甲风流

    穿越之富甲风流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 校花的贴身医生

    校花的贴身医生

    林宇,一名学生,偶然间侵犯了绝色美女,从此人生因此而改变。大学校园,面对各色校花美女的投怀送抱,带着无边的艳福,谱写一世传奇。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贴身医生,与众多美女纠缠暧昧,逍遥一生。本书以大学校园生活,和都市情感为主,尽显男人英雄本色。
  • 封神双龙5

    封神双龙5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无上星界

    无上星界

    天地初开,即为混沌,世间万物都是由混沌演化而来,经过万千年的时间,时间经历了荒古、太古、上古,而如今有无数星辰演化而成了一片没有尽头的大陆——星之大陆。修行者吸收星之元素,凝聚六芒之星,修炼至极者,方可君临大地。
  • 满天繁星之唯美爱恋

    满天繁星之唯美爱恋

    当冰冷如他和她,当可爱如她和他,当火爆如他和她。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