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0300000037

第37章 宋濂的宗族思想(2)

宋濂不仅认为建于宗族居处附近的大宗祠是“礼以义起”,而且还同样认为建于墓所的大宗祠也是合理的。浙江平阳盖竹林氏宗族,从始迁祖林发展到洪武初年,“子孙数百家,散处乡闾”,其十三世孙于始祖墓所“作祠以奉之主,朔望必谒,岁时必祭,皆率一族之人以从事。祠后为斋,曰思孝,以会其族人。

复立祠于左偏,祀晦庵朱子之像,以其先配。即祠之前为学,聘乡人之贤者为师,使族人子弟就学焉”。该大宗祠是一组建筑,规模不小。宗祠附设思孝斋聚会族人,并立朱子祠和族学。对于该祠是否合乎礼制,宋濂指出:“古者墓无祠,庶人惟祭其祢,礼也,至汉尝祠墓矣,祭尝及高祖矣,不可谓之非礼也。今平阳盖竹之林氏,立祠于其始迁之祖之墓而祭之,乌得谓之非礼乎!时不同礼亦不同,礼虽不同,而其因人情而立教者,未尝不同也。”认为礼要因时制宜,判断礼的合理性在于能否“立教”。据此,宋濂又说:“夫以既远久疏之族,有贫富强弱之殊,苟提其耳,授以法令,使无相乖背,必有不可正者。今也,立一祠于始迁祖之墓,率族人以祭,疏者可以复亲,远者可以不散,富强者必不敢以是私其身,而贫弱者必有所而仰济矣,其族宁有坏乎!况于有学以为教,有先贤之祠以为之则,其为族人虑者,可谓备矣。林之嗣人祭于祠学于学,而能修其身睦其亲者,善为人后者也。”把建祠祭祖的睦族功能置于以法令强制人们为善之上,强调教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宋濂把建祠祭祖作为推行族治的途径,提出“时不同礼亦不同”、“礼以义起”、“礼因人情而立教”的主张,目的是为了“管摄人心、聚合宗族”,“维持人心,匡持治道”。通过这些化同姓之亲的活动,以解决“经残教弛”之后宗族亲疏、贫富、强弱的各种社会矛盾。

修谱崇本以维持世教

宋濂视族谱为睦族之本,乐于为他人族谱作序。即使在宋濂的晚年,当符氏请其作谱序时,他仍欣然从之。他说:“予老多病,谢绝求文者有如避仇,今特为文昌析符苻之不同,而并著其世系之略者,无他,敦本也。”四部备要本《宋文宪公全集》收录宋濂所作族谱跋最全,有二十六篇之多。后世学者对宋濂所作谱序很重视,清雍正年间官修《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各姓及各姓部艺文所收族谱序中,就有宋濂所作谱序十二篇。最近人们从浙江民间又发现宋濂作族谱序佚文十篇,合计宋濂所作谱序达三十六篇,由此可以了解宋濂的修谱思想。

宋濂认为修谱的意义在于追始崇本以建立尊卑秩序,使人们以孝悌之道为行为规范。宋濂说:“古之世,聚巨族必有谱焉。谱者,何为而作也?盖尊祖敬宗、追始崇本之所作也。故宗法立则名分正,尊卑序则孝悌生焉。不然,而族无所统,将淆尔尊卑,紊尔名分,任尔气习,贵贱相凌,贫富相形,视宗人如途人矣。谱之所系顾本重哉!尝闻先世遗言,谨谱牒,正伦理,敦孝悌,仁义之本,习诗书礼乐之风,以为子孙之盛传也。”宋濂又讲了孝道与修谱的关系:“夫孝者,莫先于敬身,身之所从来可不知欤?能知其所自出,尊祖敬宗之心当油然而生矣。”?所谓知其所自出,就需要通过修谱来实现。特别是宋濂还明确指出,修谱以维护长幼尊卑秩序是有辅“世教”。洪武三年他在《陈氏家乘序》中说:“尝谓谱者,名家巨族之纲领也。凡冠婚丧祭,别长幼,定尊卑,虽子孙至于万叶,秩然有分以相守,灿然有伦以相接者,皆有赖于谱者。古者大宗小宗之法明,故其子孙虽至百世,循循有序,未之或乱。自后世民不兴行,宗法因之以废。是故巨族之家,其世次多不相识,昭穆多不相辨,忻戚不相关,而庆吊不相及,恩义判隔若秦人之与越人焉。噫!木同一源也,而其后乃如此可叹也哉!是故,宗法后废,惟有谱牒之兴为可以维持世教也。”把族谱功能用“世教”即教化世俗表述,以维护宗法制废后的社会秩序,这在宋濂之前尚未发现,它是张载“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之说的发展。

由于重视修谱,遂使宋濂向往人尚谱系之学的士族社会,而对后世谱学不振感慨万端。他说:“濂窃闻之,隋唐而上,选举必稽于簿状,婚姻必由于谱系,是以图谱有局,郎令史有员,知撰谱事有官,四方以家状来上者,官为考定,藏于秘阁,副在左户,其制最详且明也。五季以来,法始大坏,而近代尤甚,官不必有簿,而品第混淆,家不必有谱,而姓氏无别,有不得不怃然而增慨者。”这种感慨在宋濂所作的多篇谱序中都有。

纂修族谱,最主要的事情是建立可靠的世系。然而时过境迁,世系绵长,族谱欲建立清晰的谱系是困难的。宋濂重视谱系的准确性,他说:“予闻氏族之学,昔人所甚重,所以明同异、辨亲疏、别是非也。盖气血相贯,喘息相通,唯正系之传则然,傥以他氏参之,此即莒人之灭鄫,不可不慎也。”宋濂还提出了修谱中诬祖和忽先为不孝的观点。他指出:“君子重乎谱者,非夸博而务多,所以慎同异、别亲疏也。故无所据强加之者,误其祖考也;可据而反遗之者,忽其先者也。诬祖不孝也,忽其先亦不孝也。”关于反对忽先,还可以从其所作谱序中看出,宋濂经常为请序者考辨文献中该氏的源流,追述先祖的活动。所序谱之世系往往溯至唐前。宋濂又针对元代一些人批评宋代欧阳修、苏洵所修族谱主要记载五服之内族人收族是“隘”和“薄”,修谱有追远、合异的情形,严厉批评这种“务华而炫博”的诬祖行为。他说:“族之有谱,所以纪所自出,实则为尊祖,伪则为诬其先而乱其类,不孝莫甚焉。近世之士,多不察乎此,多务华而炫博,或妄为字名,加于千载之上不可知之人,或援它郡异族之贵显者以为观美,其心非不以智,卒陷于至愚而弗悟也。”又说:“夫国有史则统明,家有谱则宗正。古之家谱必掌于史官者,以其事有同而所关非细故耳。吾每慨时人居显达而发于卑贱、处享盛而起自困厄者,必援古证今,远攀贵重之宗,以彰其世之美。殊不知生人之有姓者,皆古圣君贤臣之苗裔。虽以子孙有贤否,则创述有得失,而门望遂有高下之殊。然其宗则未尝异也。”?反对诬祖和忽祖,旨在建立可信的谱系族史。

总之,宋濂的修谱主张是其宗族思想的一部分,视族谱为教化族人改变风俗的手段。

宋濂宗族思想的历史地位

宋濂是元末明初金华及浙东士大夫治世思想的代表。这一时期浙江宗族组织化的活动频繁,宋濂笔下的宗族思想及制度是以此为社会背景的,当时士大夫的宗族建设和世家大族的崛起是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宋濂作为朱熹理学嫡传金华学派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人物,其族治思想有师承和社会氛围的影响,也推动了当地的宗族活动。在建祠祭族问题上,礼以义起以情起的主张,宁波府鄞县人袁桷、衢州府开化县人鲁贞就提出过。元人虞集、苏天爵、郑玉等人也有这种思想。他们多从人的感情需要和风俗习惯出发,提出不必拘泥于古礼,而宋濂更强调“立教”以管摄人心,这或许是其特色。在修谱问题上,依据谱序统计,元代族谱地区分布的结果显示,继江西之后,浙江修谱数量居全国第二位。浙东的士大夫喜欢探讨谱学,谱学思想一脉相承。宋濂说:“予尝侍先师黄文献公(溍),相与论及谱事。”金华人黄溍修有本族族谱,对族谱的编纂有自己的主张。宋濂的另一位老师柳贯也重视谱学,认为修谱乃“防范人心之一物”。宋濂为其师作《柳氏宗谱序》,为得意门生方孝孺撰《方氏族谱序》,而宋濂宗族的族谱,则有胡助的《宋氏世谱纪》和方孝孺的《宋氏世谱序》。他们在对族谱学的切磋中,交流了彼此的思想,提高了修谱水平。

宋濂主讲东明书院多年,向其问学者甚夥。宋濂在传道、授业中宣传其宗族思想,影响了他的学生,特别是造就了光大其说的“明之学祖”方孝孺。宋濂就其化同姓之亲以美天下之俗的主张说:“学于吾者众矣,吾未尝不语其故。”在众多可语者中,方孝孺将宋濂的思想进一步明确化和系统化,并影响了明代,成为明代宗族思想的代表。方孝孺青年时游宋濂之门四载,深得其师赏识,他的宗族思想体现在治族蓝本《宗仪九首》和为他人所写的谱序中。在为其师所作《宋氏世谱序》里,直接引用宋濂在《俞氏宗谱序》中的主张,可见是深知其师思想的。正是在此基础上,方孝孺提出睦族的三个方法:“为谱以联其族,谒始迁之墓以系其心,敦亲亲之礼以养其恩。”并把睦族提到了“化天下”的高度,比其师的提法更具政治色彩。方孝孺也推崇义门,还在本族内推行宗族制度化建设。明代宗族制度比起元代来明显的不同是政治性的加强,而这种强化主张实始于宋、方师生两人,尤其是方孝孺。已有学者指出,方孝孺致大同、明世教、新谱例影响后世深远,然而方孝孺的宗族思想基本出自宋濂。

小结

宋濂的宗族思想是作为移风易俗提出的,即通过教化治理宗族,从而改造社会。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俞氏宗谱序》中。宋濂化同姓之亲以美天下之俗的族治思想,具体落实为举行族会教化族人、建祠祭祖以管摄人心、修谱崇本以维持世教等方面。他把宗祠主要作为教化场所、赋予族谱以“世教”的功能,均是以前罕及的论述。宋濂还把义门作为族治思想的现实楷模,强调以义门改变天下风习。

士人应担负其化同姓之亲美天下之俗的历史重任,是宋濂的又一重要思想。修齐治平是古代特别是宋以后儒家伦理政治的模式,宋濂把“化同姓之亲”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实践看待,则是“齐家”内容的变化,为士人提出了新的历史命题。

元明之际浙东宗族组织化加强的社会现象,与当地士大夫重视宗族建设不无关系。显示出此时该地域社会士人恢复华夏传统文化、复兴“先王之制”、改造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宋濂吸收了老师们重视宗族问题的思想,结合浙东民间宗族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族治思想,并传授给学生,使其发扬光大,反映出元末明初浙东族治思想的师承关系和地域特色。

同类推荐
  •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毛翰生为中国人,我们常常为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而骄傲。面对辉煌的古典诗歌遗产,我们又不免羞惭于自己的贫乏。文学艺术的发展不同于科学技术,科……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独立学院管理概论》基于激励理论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宏观的研究,主要研究的领域是独立学院的演进历程、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独立学院的组织管理、独立学院的战略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师管理、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以及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
  •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是关于研究“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创新激励篇,下篇为创新环境篇:上篇主要是反映“适应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课题的研究成果;下篇主要是反映“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每篇可以自成体系,均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政策研究四部分内容。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热门推荐
  • 颤栗之源

    颤栗之源

    夜深人静时,你是否曾问过自己,最令你感到颤栗的,究竟是什么?颤栗之源,正式开启!(注:简介和内容没啥关系,另外就不要吐槽封面丑了,过几天做个2.0加丑版你们就会觉得还是这个好一些了)书友群:②⑥零零⑦①⑨零⑦
  • 风起幻界传说

    风起幻界传说

    身份成谜的孤儿,生长在错误的世界,被命运与现实所困惑,直至神秘人物的出现,才带他展开了属于他的人生旅途
  • boss很无奈:夫人请乖点

    boss很无奈:夫人请乖点

    当邻居大妈跑来向我示好,帮他儿子升职时我才知道,我的老公竟然竞选了市长。但我并未因此兴奋,反而指尖泛白,因为,他推翻的是我父亲!“你和我在一起,完全是想报复对吧?”我怒气冲冲的指着花了一年时间追到手的男人,心在滴血。闻言,他冷笑着,更甚绝情:“像你这样娇纵跋扈,整日只知道跟在我后头转的女人,你以为我当真会看上你?”晶莹的液体顺着我眼角留下,我哽咽着,艰难道“好,离婚!”却没想,他只是眉头微挑,甚至连头都不屑再抬一下“我刚上任你便要损我尊严?离婚,休想!”
  • 清风啸明月

    清风啸明月

    大明朝末期,朝廷插手武林事宜,武林变得岌岌可危。懂得变通的人归了朝廷甘愿当做鹰犬,而另一派则坚守着本心为了武林中流传的江湖梦而努力。百年的武林人才辈出都没能找到武林人一条正确的江湖道路。陆小凤和西门吹雪到了暮年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自己的传人相继现世领导武林人继续探寻正途。古丰一和剑三恰好做了这个时代的人心见证从放荡的性格变得成熟。书写了明末江湖传奇,坚持了自己的江湖。
  • 留守女人玩穿越

    留守女人玩穿越

    留守女人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敏感的话题。本文讲述了天上(嫦娥)人间(雨燕、王宝钏)的留守女人相识相聚的奇闻异事,展示了古今留守女人凄苦、无奈的生活,时代变了,观念更新了,看看古今留守女人们的心态有没有变?冷观苦守寒窑的宝钏妹妹附体穿越到现代生活,面对现代种种诱惑的她还能淡定吗?同样热瞧现代的留守女人面对尘世诱惑、孤独无助时,种种迷茫、挣扎的矛盾心理,以及不亢不卑的,自尊自强的高尚。
  • 教导青少年刻苦上进的勤学故事

    教导青少年刻苦上进的勤学故事

    哲理是从点滴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只有用心去洞悉,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成功与成长的价值。一粒沙中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藏着一个天堂。我们微小的瞳孔映照着广阔的世界,我们有限的人生蕴涵着无限的哲理。
  • 倒霉鬼道士

    倒霉鬼道士

    听老人说,我从小就让鬼上过身。刚开始小,不知道。等时间长了,这个鬼也就在我这里住下了。想赶也赶不走了,最可气的是这个鬼居然是个倒霉鬼,哎~可怜的我~呜呜呜!居然还阴差阳错的成了捉鬼的道士!且看我倒霉鬼道士火爆来袭!
  • 励志:我的黄土地

    励志:我的黄土地

    赵生有一个大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够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经过家庭变故,事业打击,婚姻失败,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赵生以自己坚毅努力奋斗的品性,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怎么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现实百态,映射人性。现代版的憨豆先生——赵生。
  • 曹月川集

    曹月川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发达国家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及其实施、多边体系下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发展趋势、中国实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的现实基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