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1600000019

第19章 疾病、健康的伦理思考(3)

在人类历史上,结核病、天花、白喉、伤寒、狂犬病、脊髓灰质炎、疟疾、流感等传染病曾是威胁人们健康的第一杀手,令我们祖辈惊恐万分。自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对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能力的发展,传染病曾一度被人类遏制住肆虐的脚步。由于有了多种抗菌素,有了各种疫苗,天花已经被消灭;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脑炎、白喉、百日咳等已经被有效控制,死亡率已经很低;结核病、甲型肝炎等病也已经有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以至于原来那些并不占主要位置的疾病,像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凸现出来。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曾有人预言,今后传染病将不再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敌人。

然而,情况并不如此乐观。虽然旧的传染病被消灭或遏制了,但是新的传染病又会出现;细菌和病毒迫于生存环境的剧烈变化,不断对自身进行着变异和重组,传染病依然威胁着人类的安全。而我们十分信赖的对付传染病极其有效的抗生素也开始失去昔日的风采。人们预计:人类只有10年或者20年的时间可以利用现有的药物来阻止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警告:不断增长的抗药性,将使许多抗生素在10年之后成为无用之物。许多今天能够被控制的传染病,在10年之后将变成“不治之症”。因此可以说,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不仅要面对卷土重来的旧瘟疫,而且还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新病毒,老伤未愈又添新伤。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在1996年世界健康状况报告中曾着重强调,传染病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而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传染病的重新蔓延并不是因为医学的退步,而是由于工业化、都市化所带来的后果。工业化、都市化使得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如今城市人口已占全球人口的45%,最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同时再加上现代交通的发达,使疾病传播的危险性更大。“疯牛病”的事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因此,疾病和健康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了解疾病和与疾病的斗争中,如果一味地着眼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而忽视病原体与传播媒介以及感染宿主之间的关系,人为地阻隔各门学科间的联系,那么我们的科学是无法对付这些传染病的威胁的。

②环境污染与公害病

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唯一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星球。因此,人们常常把地球比喻为“人类的母亲”,“人类生存的摇篮”。地球的健康就是人类的健康,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就是保持人类的健康。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界的规模和强度越来越大,不仅直接消耗大量资源,同时也使生产出来的废弃物重返自然界,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双重冲击,因而造成了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上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严重的损害。

据联合国环境署提供的资料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着10大环境因素的破坏,人的健康和生命也因此遭受到损害。其中之一就是大气污染正日趋严重,空气中的有害排放物直接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例如,随着工业的发展,煤成为了主要的燃料,但是煤燃烧以后除释放出大量的、可利用的热能外,还排放出废气、烟尘,成为大气的污染物。世界八大公害中就有好几起与煤烟粉尘有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也进入到了日益现代化的文明时代。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等等,这一切都使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但是,在人类享受现代化的成果时,也开始领略到这些成果所带来的烦恼。

例如,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大气污染,刺激人的眼、喉、鼻,引发眼病、喉头炎,以及头痛等一系列症状,尾气中的铅也很容易通过血液长期蓄积于人的肝、肾、脾、肺和大脑中,进而产生慢性危害。汽车尾气排放出的二氧化硫还极易导致“酸雨”的发生,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又如氟氯烷的广泛使用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存。由于用氟氯烷作制冷剂、溶剂以及火箭推进剂等,致使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臭氧层的减少会改变地球上的生态平衡,损害海洋生物,阻止植物的叶茎生长,导致世界平均气温上升,引起温室效应,海平面也将增高,使沿海城市变成汪洋,肥沃的土地变成河流,甚至会导致有些国家的消亡。

世界资源研究所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于1998年11月发布的报告指出,23%的全球疾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在研究疾病的过程中,也应注重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生命的影响。

(4)高科技与人类健康

①新诊疗技术带来的疾病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新的诊疗技术的发展,为防病治病开辟了新的天地,大大有利于人类健康。但同时,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疾病——医学进步的疾病即医源性疾病。

医源性疾病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医疗技术的两重性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另一方面,是在医疗技术应用过程中,一些医生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医学技术缺乏了解或过分依赖、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技术所致。不合理用药或滥用药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20世纪的一百年中,全球发生过许多起震惊世界的药害事件:1900年,由于常用抗菌消毒药硝酸银、弱蛋白银,而使银离子沉着于皮肤、粘膜上,欧美国家发现一些“蓝色人”,他们在阳光下,皮肤会呈现蓝色。1935年,由于服用减肥药二硝基酚,欧美国家又出现大量白内障病人。1954年,法国将二碘二乙基锡用于治疗疮疖与炎症病人,结果造成神经毒与中毒性脑炎及失明者270人,另死亡110人。1959年,美国推出血脂新药三苯乙醇,数万人服用后,不但发生脱发等毒副反应,而且1000余人患白内障。1960年,英国与澳大利亚人使用治喘灵气雾剂时,由于过量使用,造成心律紊乱、心动过速,死亡3500余人。1961年,西欧一些国家发现,新药“反应停”用于孕妇呕吐反应后,竟出现1200多个海豹式胎儿。另外,日本因长期使用抗疟药氯碘喹,造成万余人致盲及下肢瘫痪。此外,我们也经常听到“,阿斯匹林胃”“、非那西丁肾”等症状,这些都是不合理用药的结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技术应用于诊断和医疗之中,如超声波、核磁共振成像、光谱分析、胃肠造影、基因诊断和治疗等等,都显示出了超越人的某些方面能力的本领。但是,如果我们的大脑完全被先进仪器所束缚,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我们将只能成为仪器的奴隶。造成居高不下的误诊率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过于迷信仪器设备。

因此,对于疾病,我们不能仅仅从人的机体内部去寻找。即使有致病的基因存在,如果没有致病的条件和环境,疾病也不会产生。这就是为什么人体内部都有着癌细胞,但是,有的人会得癌症,而有的人则不会得癌症;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身体的状况会不同。因此,对于疾病,我们从人体本身去作深度的剖析,从细胞、分子甚至基因水平上去寻找,还只是探索的一个方面,还应从人类生存的环境、社会状态、心理状况去探究,才能更为全面地认识疾病,把握疾病,从而战胜疾病。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带来的疾病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电话、广播、电视、冰箱、空调、电脑等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采,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麻烦,甚至可以说是疾病。

电脑的普及,给人们工作、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因特网上精彩奇妙的世界,使人们流连忘返。但是由电脑引起疾病的速成度要比电脑本身的普及快得多。“网络中毒症”在全球已是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它给使用者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同时,电脑运动伤害的病例也越来越多。长时期坐在电脑前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头昏脑胀;手软绵绵的,一点力气也没有,手腕也会酸痛、热肿;眼睛干燥、流泪;背部肌肉紧张等等。

除了电脑会对身体产生损害外,其他一些现代文明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如近年来,一种与电冰箱密切相关的耶尔赞氏菌肠炎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患者病前几乎都进食过冷藏食品。医学上称之为“电冰箱肠炎”。低温冷冻虽然能抑制和杀灭大多数病菌,并可使食物保鲜和延长保存时间,但耶尔赞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是在低温环境中生长活跃,而且在0℃以下仍能滋生繁殖,并污染食物。若经常食用未经加热处理的冷藏食品,就可能发生“电冰箱肠炎”。主要症状有腹部隐痛、恶心呕吐、厌油、乏力身困,严重者还会出现畏寒、发热,甚至导致中毒性肠麻痹。

又如空调的使用。空调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环境,然而这毕竟不是自然状态。空调器能使空气频繁流动和振动,其结果就像噪声一样,会损害人们的神经功能。另外,室内空气循环使用、反复过滤后,空气中负离子显著减少而阳离子过多,不仅影响空气的清洁度,同时也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久居空调房间,会令人感到头痛、头晕、失眠、胃肠不适、乏力身倦,还会有类似着凉感冒的症状,甚至会降低人体的抗感染能力。这就是“空调病”。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得此病。因低温最易引起妇女的自律神经紊乱,故妇女特别容易患空调病。慢性疾病患者也极易发生空调病,并进一步加剧原有的病情。因此,并不是越先进的东西越好,无论如何先进的东西我们都应合理地使用,否则对人体无益甚至有害。

4.疾病、健康的再思考

(1)疾病、健康观与医学目的

同类推荐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可借由联络簿或写信给学生,聊聊班上的学习近况及教师的期望。班级活动或班级比赛,是凝聚班级师生向心力、和谐融洽班级气氛的绝佳机会。教师一定要主动参加,以表达对班级和学生的关心。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介质,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媒体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工具。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对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布医圣手

    布医圣手

    中医之道,讲究天人合一,阴阳互济,有阴有阳,五行相生相克,才是万物生存长久之理。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五脏者,藏而不泻,满而不实,以藏为用;六腑者,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以通为用。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脏有心主相火之阴,腑有三焦相火之阳。阴与阳,血与气,阴阳对流,平衡则安。“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收妖面馆之冥婚

    收妖面馆之冥婚

    清冷的街道上一个衣着暗红对襟长袍的身影撑着雨伞走过,有只黑猫叼着骨头跟在后面。走盘筹谋,缘起缘灭,只为一个期待出现的身影...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霸道校草:呆萌甜心我非你不爱

    霸道校草:呆萌甜心我非你不爱

    小时候的她,融化了那座千年冰山,直到有一天,她不见了。数年后,他们又再次相遇,可却不同以往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 擎天圣皇

    擎天圣皇

    少年偶得机缘,一鸣惊人!风卷残云,破除一切!妖魔鬼怪,为之颤抖!承天之命,统治诸天!
  • 有一种爱叫守护TFboys

    有一种爱叫守护TFboys

    三千金,遇见三只。并发生很多事情。会发生什么呢?有一种爱叫放手。有一种爱也叫守护。他们会有什么完美邂逅呢?
  • 界天记

    界天记

    元泱初年,天地混沌,异兽横行,元泱仙人为感神州不定,化身平乱,遂元泱平,成五界。数千万年后,十三岁的少年风一鸣,为解身世之谜,背负父仇族命,偶然踏入界宗,却意外地揭开了元泱境界最原始的惊天大秘。
  • 佛说申日经

    佛说申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别惹痞子王妃   (大结局)

    别惹痞子王妃 (大结局)

    她,本来就一现代痞子,贪生怕死,一不小心,居然穿越成王妃。有仇必报——她的第一原则如不是那个混蛋,她的逃婚计划早就成功了。为解心头之恨,她狠狠的扁了他一顿还抢走了他腰间的那块美玉说是给自己的精神损失费!新婚,她宋希濂就被自己的夫君——阻止自己逃婚的家伙嘲弄一番。当然,她也不忘再痛扁他一顿。两人的新婚就从战争开始。他扬言,皇上驾崩之日就是她的死期。对于他的威胁,她时刻反击……他,当朝大皇子,等了她十四年,就是为了复仇,却不小心陷入另一种万劫不复。当仇恨撞上爱情,该是怎个解不开的情殇。http://www.*****.com/?abbyahy(猫猫的博客)群:17675875(敲门砖:猫猫小说的任何一个人物名字)
  • 余此后余此生

    余此后余此生

    也许,此后,不求太长,只求一起相伴;此生,不求永远,只求日升月落时,能感受到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