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1600000006

第6章 生命伦理学的重要理念与基本范畴(2)

我们在这里尝试用康德的“人是目的”这一命题进行新的解释,并以人类的历史活动产生的人道主义和人权理论这些反映人的本质、本性要求的思潮来作印证,以期避免“道义论”之过“虚”和“功利论”之过“实”,在这两者之间保持理论的张力,并以此为出发点,顺理成章地引出一系列生命伦理学的原则与准则。

2.生命的含义

以维护生命权利为内核的生命伦理学,促使我们对人的“生命”作一些深入的思考。生命问题,固然要从生物学的视角去把握其本质,但人的生命并不单纯是生物构造体,质言之,其复杂性及内在奥秘,仅靠科学的眼光是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诸如哲学、文学的智慧作综合性的探索。

生命是什么?奥地利著名的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作过这样的表述:生命表现为无数种植物和动物的形态。这些形态展现为一种从单细胞到组织、器官,再到无数细胞组成的多细胞有机体的独特的组织体系。生命活动的过程是所有生物都在其组成的物质和能量连续交换中保持自身。它能以活动的方式,尤其是以运动的方式对外界的影响即所谓刺激做出反应。事实上,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它也经常显示出运动和其他活动,就此而言,我们可以在无生命和有生命的东西之间作出明显的、虽然不是断然的对比:前者仅仅由于外力作用而发生运动,而后者能够表现出“自发”的运动。除此之外,还有遗传、结构、功能的合目的性,有序的活动,保持同一性等等。人的生命显然具有上述生命活动的所有特征,但生命本质特别是人的生命本质却远不是这样的表述所能解答的。贝塔朗菲自己就很清楚地阐述了这一点,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很难由生物学家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又不是不可言说,生物学只能陈述其表征或某种规律,而真正的本质可以由人类的直觉,运用神话、诗歌、哲学等重要符号去尝试和把握,他甚至还引用了歌德(J.W.Goethe)的一首名为《常变中的永续》的诗作为佐证:

就让太阳留在我的后方!那穿过岩隙奔腾直下的瀑布,使我越看越欣喜若狂。它一叠一叠地翻滚,化为千般,然后又分作千万道激流奔涌,向空中喷溅出无数飞沫细珠。可是从这种飞泉形成的彩虹,拱成千变之不变是多么悦目,时而分明,时而消逝在空中,在它和周围散成空蒙的凉雨。彩虹反映人类的努力上进。细心揣摩,你就会更加领悟,要从多彩的映象省识人生。

贝塔朗菲不愧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与思想者,他对人的生命的思考,既代表着自古以来多少人对此不倦的探索,同时又给今天的人们以很好的启示。

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期盼着对人的生命有深刻的认识,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各种宗教与哲学也以研究生命主题为己任。近代科学的产生,使人们得以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手段去研究生命与人的奥秘。当物理学率先趋向成熟时,就出现18世纪拉美特利(J.O.deLaMettrie)“人是机器”的名言;当生物学在物理学基础上成长起来时,又出现了20世纪40年代薛定谔(E.Schr■dinger)运用物理学量子理论与定律解说生命现象与特征,并把“基因”这一生命的物质基础视为“原子的集合体”。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基因理论再次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大热门,科学家们正试图在分子层面上揭示人的生命奥秘之所在。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L.Tolstoy)睿智的头脑同样思考着生命的奥秘,他对生物学的探索甚不以为然,他说“:如果说生命的秘密只有当研究进入无限小的领域才能被揭示的话,那就等于说,永远也不能揭示。人们看不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如果问题必须在无限小的领域里才能得到解决,那么这就无疑地证明了,这个问题提出的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托氏的见解虽然有其片面性,但确实不乏深邃之见。其片面之处在于否认了对人的生命的认识可以有不同层面与视角,其中,从生物学意义上对人的生物结构、形态、功能进行研究也是甚有价值的,它是人类认识自己的生命体及其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与环节,也是借此了解人这一生命体与其他生命体之异同和相互依存的理论基础,越是进入到细微的领域,可能对上述方面的认识越清晰。正如目前通过人类基因组的研究,人们惊讶地发现,人类与其他生物在基因层面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与相关性,从而增强了人类应该具有的与其他生物保持平等关系与亲和性的观念。然而,即使是就生物研究而言,托氏的见解也是极为深刻的。人的生命是一个整体,以分析的还原的方法企图去穷尽其细小、单一层面的研究,终究无法掌握与表达生命的整体状态与本质。当今的人类基因工程研究,之所以不仅要了解人类基因组的排序,还要了解每一个基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不仅要研究人类基因组,而且还要研究人类基因组的多样性;不仅要了解人类基因组的多样性,还要将其与环境基因组等研究同步发展,正印证了这一思想的深刻性。同样,当人们为试管授精等人工生殖技术之成功引以为自豪时,是否考虑到体外受精成功的胚胎还必须放入妇女的子宫之中,在适宜的子宫环境与身心状态中,才能发育成胎儿并顺利分娩。人的生命诞生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掌握某个或某些环节的高新技术,绝不意味着就掌握了人的生命孕育的所有奥秘。

人的生命的复杂性还远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内容所能包含的。人与所有生物最本质的区别之一是因为人有意识,能思维,具有丰富的精神活动。就是说,人的生命是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体,是身心、形神的统一体。正由于人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自觉地认识与反思自身,自觉地带有目的地从事各种活动并相互结合,形成群体,所以人就不单纯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还是具有人文文化性质的“社会人”。这样的话,人的生命及其本质至少不能脱离身与心、自然与社会这两方面属性来思考与研究,其高度的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

正因为如此,接下来我们将从另一侧面来讨论人的生命含义或意义。从人的生命诞生讲,人类赋予自己生命以无比的价值与尊严,尽管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表述。中国传统的说法是:天地氤氲,化育了人类,所以人与天、地是一样的大,人命至重,贵于千金。西方基督文化则首先创造了一个有关上帝的神话,由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始祖,再通过婚姻的盟约,让人类自然繁衍后代,每一位自然降生的人具有和他人不同的个性与特质,因而每一个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尊严与人格。不管是自然化育说还是上帝创造说,究其实质都是人类通过自我的意识创造了颇为类似的关于自身命运与价值的观念。

从人的生命的历程角度看,人类对人的生命意义的阐发更是极其丰富而又多彩:欢乐、痛苦、爱情、自由、幸福等等。中国传统文化通常强调的是自强不息、道德修养与升华、知足常乐、化忧为乐,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文化中,往往把人的生命视为苦难的历程,人的一生是赎罪的过程,因而,只有通过对苦难的体验才能理解生命的意义。在西方哲人们的眼中,生命的意义更是五花八门,法国作家加缪(A.Camus)指出:生命是漫长而苦不堪言的分娩过程;弗洛伊德认为:生命是爱恨交织的过程;叔本华(A.SchoPenhauer)强调:生命是欢乐、坚韧、意志的统一体。

把人的生命的终结与生命的存在及意义结合,是西方思想家特别是西方哲学家们的深刻见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JasPers)指出“:生死,包含了一切有生命的此在”,“死亡也如性别一样,皆属生命范畴”。海德格尔(M.Heidegger)则提出了著名的“向死而存”的命题,他把死看作是揭示生命存在的本质意义的方式,死亡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不只是生命的终端,而是向死的存在,唯有死的可能,才使生显示出其意义。海德格尔的“向死而存”思想实际上蕴含着向死而生的意义,它表明,人不只是向死而存在着、生活着,人更是因死的可能及必然而使生活更有意义,因而更珍惜生命与生活。

上述对生命含义的简述,可以作为生命伦理学理论的参照,并且至少能引伸出三点结论,进而对一些生命伦理现象提出质疑:

第一,生命是肉体与精神、心理的统一体。这个观点看似平常,但往往在医疗实践中被忽视,尽管医学对人道十分重视,但实际操作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经常是狭隘的生命观、传统的医学生物模式起着主要的作用。例如,当患者面临生命晚期与临终期时,医者要么不惜一切代价,企图竭力抗衡死亡,运用各种高技术手段无益地延长患者的肉体生命;要么草率地处置,只图解除病人肉体上的痛苦,而忽视临终之际病人的心理、精神的需求,没有去认真对待和宽慰其心灵、情感上的危机,这是否真正体现了对患者的生命的尊重呢?

第二,生命存在、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统一。尽管我们说,生命有其特定的含义,人的肉体与精神不可分离,但是,肉体生命暂且尚存而意识完全不可逆地丧失,这样的情况在当今高科技条件下完全有可能做到,实际上生命已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从根本上说,生命存在和生命质量两者是对立统一体:生命存在是表现形式,生命质量是内涵。不存在无生命质量的生命体,同样也不会有无生命形式的生命质量。只要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身心统一)存在,就一定具有某种程度的生命质量。在这个意义上,一些人用生命质量论去否定生命存在(神圣)论显然是荒谬的、站不住脚的。或许有人不以为然,会提出诸如“植物人”来反诘:难道植物人不就是有生命而无质量吗?在我们看来,对植物人的争议实际上并不在于其是否是生命体,有没有生命质量,而在于“植物人”究竟是不可逆的还是可能复苏的生命体,如果有复苏的可能,就不能把他看作没有生命质量;如果绝对无法复苏,那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生命的意义。现在的难点恰恰就在于当一些医生专家一再声称“植物人”不可逆、不可能复苏时,不时地出现有关“植物人”复苏的报道。还有一些有关生命价值的说法,试图以生命价值来对生命存在与否或生命是否应该继续存在作出决断。若以生命的观念来考察,这同样是很难站得住脚的。既然从理论上讲,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其尊严是平等的,那么要以外在的(通常是社会的)价值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就有失公平与公正。因此,所谓生命价值,只能从人的生命的内在本质上去理解,即把生命价值与生命存在、生命质量结合起来考虑,在生命价值领域,生命的价值只能体现在生命的质量上,而不能以任何其他的价值标准(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等等)去衡量。在这个意义上,生命在任何时候都是神圣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认识和看待生命。

同类推荐
  •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本书以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的变革为背景,以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介绍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的内容、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等内容来探索当下中国的权利救济机制无法适应多数普通群众的低成本权利救济需求,以及基层政府建立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队伍建设问题、提供权利救济服务的权限来源问题、具体机制建设等诸多问题。
  • 站在常识一边

    站在常识一边

    腾讯思享会主持人、记者杨子云在5年的时间里,对60多位来自实业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人物进行深度采访,直面当下问题,大胆设问,话锋凌厉。被访者大都坦诚相见,坦露肺腑之言。本书精选的21篇访谈,内容涉及当下众多热点议题,比如:政商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法治专业主义VS专制主义、民办教育的空间、房价、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信任、公益事业与社会发育、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张力、以及“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等等。被访者以他们自己独特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坦荡的良知,回应这些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他们的深入思考与洞见,无异于迷雾中的星星烛火,照亮前路,引领人们寻见有益于社会、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共识。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本书讲述了公文写作方面的一些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
  • 胡适论人生:立场

    胡适论人生:立场

    收录胡适先生平生多种著述,以片断体、语录体的形式全新编排,内容详尽充实,涉及文化、治学、时政、人生、文学等方方面面,胡适的重要著作、优秀著作均收录其中。本书尽量保持原作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纯洁爱恋

    tfboys之纯洁爱恋

    纯洁的爱情,纯洁的爱恋。三位女主会和三只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流星泪

    流星泪

    一场晶石的争夺,让她穿越。一切都是陌生的,周围充满了各种挑战!更要命的是,坏事在她的身上频频发生。刚来一天,竟然惹起了家族的灭亡!爱情也不顺心,先是一小男人对她紧缠不放,后又一贱男冷嘲热讽……这上天对她也太不公了吧。
  • 美女的兵王保镖

    美女的兵王保镖

    江寒,一个看似平凡的打工仔,却精通格斗枪械;月薪不过四千块,瑞士银行里却有数百万的美金存款;他无心追花,却先后得到了总裁、明星与女记者等美女们的青睐,成为她们不离不弃的贴身保镖与终极暖男,上演了一段隐逸强者在都市中叱咤风云的精彩故事。
  • TFBOYS:心跳多久爱你多久

    TFBOYS:心跳多久爱你多久

    一生一世一双人,唯爱一生,唯恋一世,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沧海不枯,我们不弃流水不腐,真情不变誓言未改,真情未变光阴未改,青颜如初本故事纯属虚构(好多余)。
  • 乌江疑案

    乌江疑案

    年轻的刑警大队副大队长郑直,怀着对党和人民的大爱,充满着理想和幻想.但残酷现实无情地扼住他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愿望的实现.特别是在侦破一起无头女尸案件中,面对案件扑逆迷离,关系错综复杂,情势内外交困,他穿越现实有多远?在穿越中经历了多少曲折与痛苦,悲惨与磨难?在爱与恨,钱与权,荣与辱,生与死中是怎样实现理想.铸就警魂的,请浏览乌江疑案.
  • 世界战役秘闻(世界军事之旅)

    世界战役秘闻(世界军事之旅)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不仅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对军事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真实地展现人类军事活动,也许我们无法成为一场军事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但我们可以把军事百科作为模拟战场。本丛书从不同角度阐述军事的相关知识。
  • 案之彼岸

    案之彼岸

    有的人顺风顺水,有的人一生坎坷,有的人平平凡凡,可···人···总是要向前看的,墨小喵看着远处的游剑、隶哥、小花、悠悠,我这一生···有这么几个可以共度生死的朋友····大概···已经是幸运极了第一部完因为年轮之盛世花好久没开,而这文不结其他文就没有写下的动力,所以案之彼岸第一部结了第二部预告看最后一章
  • 我生活的这个年代

    我生活的这个年代

    奥运、世博,这些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却真真切切的改变了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北京、上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梦想之城,想征服它,却不得不被它改变。结束了美好的大学生活和校园恋情,天真善良的江南女孩吴子希遭遇到了失恋、失业、亲人去世、好友离别的多重打击,在悲伤绝望的时间里,是平凡的人和平凡的生活感动了她,让她获得心灵的洗礼,重拾爱的勇气。在事业渐入佳境之后,她又会遇到怎样的爱情和故事,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平凡生活的诗歌,讲述以女主角为代表的一群青年人的成长与爱情经历。
  • 正一法文修真旨要

    正一法文修真旨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