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4300000020

第20章 如琢如磨(3)

后来的赤壁之战迫使曹操退回北方的黄河流域。刘备集团乘机攻占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荆州大部分要隘,并先机抢占了荆州城。然而在联盟内部,出于利益分肥的诉求,以及为了巩固联盟的稳定合作,由于政治需要,迫于情势,刘备又不得不屈词为“借”,东吴集团也需要一个替他们看护大门的守卫,从政治利益出发并为以后侵夺荆州的实际控制权留下一个理由,于是也大度地把这个要点“借”给刘备。至此,刘备终于在帝国的天空下,有了一块由自己说了算的地盘,在荆州站稳了脚跟。封拜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镇守荆州。

这个一度繁荣美丽的行省,转瞬间就被三家势力瓜分割据。昔日划分的7大郡县,分裂为各自的势力范围。

居民们又渐渐适应了这样的变化,主动转变自己的角色,继续在这块天空下一如既往地生存,只是心里多了一份对不时爆发的战争冲突的恐惧。

荆州从表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变化,无非是州郡衙门的旗帜换了颜色,居民也仍然是原来的那些人,仍然还是从事着既往的职业,但是人们生活的心境却不由自主地改变了,平静的生活消失了,一切都笼罩在了某种谁也说不清楚的力量之下。空气显得沉闷,令人们心存忧虑。

只有江汉平原富饶的土地上,长满庄稼,给人一点儿安慰。

这个天空下的一切,都被预先划定为别人的势力范围,他们可以毫无理由地占据,似乎本来就是属于他的,是他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你无从插手,也不得染指。然而,古先哲又说:“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惟有德者居之。”

谁更有理由居住?

关羽坐镇荆州达10年之久,荆州与他的一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与最后的谢幕,都在这里上演。

然而,无论是谁,终将成为过客。只有这座城池仍然屹立。

当然,曾经有众多的人,为了捍卫这座城堡呕心沥血,并献出了生命。然而又转瞬即逝,最终也没有人记得住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无论居住在这里的是谁,它永远只有自己的名字——荆州。它并不因为居住者的姓名或所属的集团或持有的政治立场而改变自己。它只是静静地迎来每一个朝日,送去每一天的夕阳,沐浴着闪烁的星光,永远地站立在岁月里。谁也不可能永远占据。

岁月流逝,沧桑巨变。荆州古城以其超然的雄姿,长久地留存在天地之间,留驻在古老帝国的大地之上,留传在历史的册页间。

城阙,垛口,古老的砖墙,悠然流淌的护城河,以及时间的箭镞留下的深深的刻痕,还有那一个个经久不衰的传说。

悠悠古城,以其神圣的静默,见证着一个个风云变幻的历史时代。在烽烟骤起的乱世,是护卫苍生、抵御外侮、维护帝国尊严的砥柱。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它是荆州人民的荣耀,是继往开来的承载,是一道沐浴着时代曙光的风景,也必将在未来的岁月中书写精彩。

反偷袭占领樊城

在强大的曹军主力打击之下,刘备集团仓皇南撤,到达汉水之滨的荆襄大地时,部队已不足千人。暂时依附刘表,驻扎在新野县。

在新野驻守的8年中,他们什么事都没有做,是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他们每天只是办理正常的事务,然后与荆州各界名流相会,互相拜访酬答。但是,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在平静的日子里,作着积极的准备,注意搜集有关人才的信息,对于本土和外来的各类人才都有所了解,并通过这些人的互相引荐,形成了一个错综的人才网络。

当然,在这8年中,帝国的皇帝也一天天在艰难中度过,而帝国的政局并没有显得好起来,因为皇帝被架空,帝国在相继发生的各种事件的摧残下,更为衰朽了。那些老牌的割据势力在互相的吞并中,已成过往的陈迹。每一次战争结束时,局势都有所改变,要么老牌的割据者更加强大,要么一个新的实力集团破茧而出。渐渐地,那些帝国所封的长长的诸侯名单中,那些显赫的名字一个一个被抹去,所剩下的不是强逼而封的新权贵,就是攫取了帝国土地的新兴的年富力强的野心家。渐渐地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物:北方的曹魏集团独大,西部的马腾马家军独存,袭承了父兄爵位的东吴孙权独守江东,以及川越地区的张鲁、荆州刘表等尚存。

刘备蛰伏着。这是一个潜在的强有力的竞争者,但是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只有曹操。

那么,此时曹操在干什么呢?他有什么想法?他并不想让你清静,也不愿意让你安宁,更不愿看到你在这样一块富庶之地发展壮大起来,尤其不愿意使这个战略要塞被他人占据,对他构成威胁。所以欲除之而后快。

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后,袁绍败亡,冀州袁氏集团土崩瓦解,在北方已经没有可以与他竞争的有力对手了,他带着他的军队回到许都休整。

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他的大脑中清晰地浮现出了两个字:荆州。因为,从帝国的版图上看,依据此时的战略态势,荆州理所当然成为一个令人注目的焦点。他的双眼紧紧盯着荆州,沉思着,似乎看到了荆州城的一切。对于荆州的历史与现状,他是那样的熟悉,了然于胸。游目骋怀之际,他的手下意识地在荆州区域画下了一个圈,他的军用地图上,荆州就处在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新的战略目标就这样确定了。他召集参谋人员,让他们进行战役设计。同时,命令曹仁、李典统率三万人马,驻军樊城,监控荆襄,作好战时准备,待命作战。

在官渡之战中,率众投降被收编的吕旷、吕翔向曹仁请战:“如今刘备屯兵新野,招军买马,积草储粮,积极备战,其志不小,不如趁早消灭他,以绝后患。我们自投降丞相以来,寸功未立,请给我们精兵5 000,取来刘备的头颅,进献给丞相。”曹仁嘉其勇气,十分高兴,就拨给他们5 000精兵,责令突袭新野。

从北方边境传来急报:驻守樊城的曹仁派军进攻了。吕旷等将领率领轻骑突袭,已经突破边境防线,现在正向新野疾进之中。

既然打上门来了,那么就只能坚决应对,因为已经没有退路了。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备迎击曹军。

关羽率一军从左路出击,张飞率一军从右路包抄,正面刘备率赵云所部2 000人阻击。曹军轻敌冒进,在关羽等三路夹击之下,被全歼,吕旷、吕翔被杀。

“摩擦”与“反摩擦”的斗争升级了。“蚕食”与“反蚕食”的战斗激化了。

曹仁愤怒,不顾李典劝阻,调动本部军兵,星夜渡过汉水,席卷而来,大有踏平新野之势。对于这样的决定,李典也只好服从,并且全力付诸执行,必须保持高度统一的思想和行动。

刘备军团早有准备,双方在新野之境相遇,战局陷入相持,各自等待战机。

相持是对双方的一种折磨,谁也不愿意长期消耗下去,但是急切间又不能拿下对方,只能苦苦坚守着不被对方所压倒。所以,都在这样的坚持中寻求着胜敌之机。

李典说:“我们在此作战,但是内心十分担忧樊城的安危。”曹仁说:“今晚发起偷袭,如果得胜,自然无所忧虑。如果不胜,就撤军回樊城。”李典疑有准备,劝阻不听。

就在他们发兵进攻之前,天象已经警戒他的敌人。这也预示了他们的行动注定失败的命运。徐庶说:“今夜曹仁必定前来偷袭。”当即密令准备,设伏以待,准备对付来自曹军的攻击,并命令关羽率领所部,潜入敌后,长驱直袭樊城。

这是一个无月的夜晚,夜空中繁星密布,至二更,曹军出营,发起进攻。但是刘备军早有准备,伏兵四起,张飞、赵云掩杀,曹军在突然的袭击下混乱崩溃,曹仁急切间沿着河岸向北逃窜,幸得李典接应,只身渡河而逃。

当天傍晚的时候,关羽带着他的人马,一路急行军,绕过曹军营地,从上游渡过汉水,穿过寂静的村庄,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到达樊城。关羽命令打起曹军旗号,让军士叫门。守城军卒并不怀疑,放下护城河上的吊桥,打开城门,关羽挥军驱进,守军还在睡眼蒙眬中,就做了俘虏,关羽不费一兵之力就占领了樊城。然后部署防守,严阵以待。

曹仁仓皇逃回,发现樊城已被关云长攻占。策马连夜向许昌逃去。

弱者未必弱不堪击,强者并非强不可破。

这次试探性战斗的结果,使双方不对称的战略态势有所缓和。樊城失守,挫伤了曹军的锐气,使曹军南下的前沿后移,失去了前卫据点,暂时减缓了曹军南下的步伐,从而也为刘备集团赢得了数年的平静时光。占据樊城,又使他们暂时拥有了一个生存的空间。

然而,各路诸侯并没有停止各自的征战。那么,就让他们继续奔忙吧。

历史从此拐弯

历史是一条单行道,但并不是笔直的大道。

战略与人才是改变历史方向的决定因素。

总有一些人物,历史无可回避。无论他出身如何,处在何种位置,历史都无法忽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在挥手之间,就可改变一切,令一切既定的意向重新改写。

从建安六年到十三年(公元201年—公元208年),这是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所谓的平静,是因为没有与刘备集团直接相关的大规模的战事,当然局部的小范围的摩擦与冲突并没有停止,只是并不影响历史前进的方向和进程。然而谁都没有闲着,都在作准备,各方都在积蓄着力量,没有谁愿意放弃大好河山。他们都在尽可能地发展壮大自己,积累实力,为新一轮的征战作全面的准备。

这段平静的时期,并不是民众的幸运,而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是酝酿的过程。对于争战中的各方实力集团来说,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准备时期。风暴远远地积聚着,翻卷着,即将来临。谁作出充分的应对,谁就将抢夺到战略的主动权。

对于刘备集团来说,这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在经受了严重打击后,获得了一个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的休整恢复机会。这是一个事业转折的关键时期,如何把握,将决定未来的命运。

在此期间,曹操则致力于北方的统一。建安十二年十一月,曹操亲率大军,征服了北方少数民族乌桓,消除了南下的后顾之忧,拓展了战略空间,建立了一个巩固的战略大后方,完成了既定的战略任务。

他知道,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征服仅仅是为南征所作出的最低限度的准备。那些游牧民族的部落远在寒冷的北方,处在遥远的草原与沙漠地带。经过长途征战,曹操占领了大草原和沙漠边缘的城市,获得了这些土地的控制权,实现了帝国北部的统一。

经过从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20余年的战乱,一些豪强势力被淘汰了,一些显赫的家族衰败了,一些徒负虚名的英雄黯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经过自然法则的筛选,经历磨难生存下来的,只有魏、吴、蜀三个实力集团和荆州、益川等地方势力,第一个历史进程基本完成了使命。新的阶段即将开始,各个集团都将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同样,帝国复兴的希望也随之出现新的变数。

谁的力量能够挽狂澜于既倒?谁是帝国大厦将倾倒之际的栋梁?

在这难得的平静时期,刘备等人开始反思自己二十多年来的得失成败,总结自己斗争的经验教训,苦思着要建立的体制,要缔造的模式,选择合适的战略路径从而抵达既定的目标。他们深深地意识到,在过去的岁月中,虽然付出了艰辛的奋斗,但是由于缺乏一个明确的政治战略,则只能像一个游魂一样游荡在战争的上空,无处驻足。尽管参与了一场接一场的战争,一直打着,不曾停歇;从春到秋,又从冬到夏,打出了威名,但是战争的利益却与他们无缘,他们至今仍然没有占领一块地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更不要说打下江山,实现匡扶社稷的政治理想了。经过反思,他们认为必须确定出一个明确的战略方向,这是他们的当务之急。如果没有一个方向,那么,仍然还只能是盲目地奔波,而且只会更加失败。同时,他更为明确地意识到,虽然心里有着匡扶社稷、重振帝国辉煌的大目标,但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仅仅有勇武与激情是不够的,这已经为过去的岁月所证实。虽然他的团队很有英雄之名,但是却屡战屡败,仍然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举目帝国的大地上,自己没有切分到一块属地,没有寸土是由自己来主宰的,自己只是充当了一个打手、一个工具而已,而且总被驱逐着、追赶着,无处可以存身,如同飘飘飞絮,无枝可依。那么,向何处发展,如何去做,却又不得要领,于是他急于寻找一个可以为他解决这个问题的合作者。刘备的内心如同饥渴般急切,企盼着、寻找着。他的心灵向上天发出深深的呼唤。

他需要一个人物。

需要一个能够使他的团队发挥最佳效能的组织者。

在那样的一个时代,各路英雄粉墨登场,天下智士纷纷展示才能。他必须找到这样的一个人物,否则他将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只要你真正需要,那么,天下就有杰出之士。问题是你的诚意如何?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元)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司马徽说:“孔明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估量。”当时云长侍立在侧,说:“据我所知,管仲、乐毅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杰出人物,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是不是太过分了?”司马徽笑着说:“以我个人之见,不只是与此二人相比肩。我觉得以另外二人相比更为恰当。”云长问:“哪二人?”司马徽说:“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众人尽感惊异愕然。当即玄德安排准备礼物。第二天,关羽跟随刘备,与张飞一同去隆中拜见孔明。

汉朝帝国之所以能够建立,就在于高祖有筑坛拜将的胸襟。刘备就效仿先祖,怀着求贤若渴的坦诚,上门求见,以自己的诚意与心胸,寻求辅佐。

当然是出于令人神往的帝业的诱惑。因为,只要这个人真正能够帮助我成就帝业,何不亲自走一趟,并且还有求贤的好名。尤其是能够找到如同管仲、乐毅之流的大才,何乐而不为。

他们兄弟三人怀着急切的祈盼心情,穿过森林,走在通向隆中的大路上。他们静静地走着,头上是湛蓝的天,路边的树林里,蝉热闹地鸣叫着。

他们知道,在这样一个充满争斗的纷乱时代,能够帮助他们建立伟大功勋的人物,就隐居在这里,躲藏在山谷迷雾之下。他们应当以他们真挚的诚意,请他出山。

但是,世间的事,并不是你想怎么就怎么,当时间或缘分等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你只能是努力去做,却不一定就有预期的结果。但是这并不是徒劳,虽然没有见到心仪的人物,至少也表明了自己的诚意,表明了求贤若渴的心情。

孔明外出游历,不在家中,而且归期无定。关羽等人怏怏回到新野。

转眼已到冬季。据说孔明已经回到隆中的家里。

同类推荐
  • 莫扎特

    莫扎特

    本书主要以莫扎特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讲述了音乐神童、欧洲之旅、天才少年、热血青年、定居首都、英年早逝等内容。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Ⅵ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Ⅵ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本书是对李开复在人生各个关键阶段的经历的回顾。内容包括:三次遵从内心的选择成就李开复、人生愿景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认识你自己能更好从心开始选择等。
热门推荐
  • 不灭战魂

    不灭战魂

    神魔战后,太古之时,魔法师利用魔力沟通天地万物间的魔法元素,从而释放强大的魔法克敌制胜。太古之后,魔法师不复存在,却诞生出更为强大的职业:魂力师!修到及至,魂力师可拥有毁天灭地之能,其不灭战魂将亘古长存!
  • 霸道恶少:别惹刁蛮公主

    霸道恶少:别惹刁蛮公主

    她,,是任性的刁蛮公主,,,,他是有权有势的霸道恶少,,,,他在不知不觉中爱她,,,,他们在冥冥中会是怎样的
  • 书屋论政

    书屋论政

    这里集结了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至今的4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外交。中心是政治,文化只是从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观念形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说的,外交也是侧重于“政治”方面。
  • 星魂劫尊

    星魂劫尊

    杀戮与血腥,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为了至爱杀尽天下又何妨,为了兄弟之情,血染苍穹又怎样,笑傲苍生谁与争锋。
  • 废材逆天:王爷请俯首

    废材逆天:王爷请俯首

    虾米!白痴?废材?一朝穿越成丞相府嫡女,可是白痴废材是怎么回事?一朝风华绝代,明明是个天才,哪个眼瞎说是废材的?虾米?神宠?抱歉!最厉害的神宠自动钻进她的怀里。虾米?炼药师尊贵?丹药她当糖豆吃,最后来了一个神秘男人,嘴角勾起邪魅的笑霸道的说:“我要让全世界知道,你、被我承包了!”我想要一个人,一双手,陪我左右,至死不休。
  • 英雄联盟的武林

    英雄联盟的武林

    一个自恋的天才探险家伊泽瑞尔,一个恶搞爆笑的内裤勇士潘森,一个金光笼罩的庄严女神曙光,一个充满怨念的冰冷女神皎月,一行四人踏上了寻找破解太阳族诅咒的旅途,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当遇到穿越而来的男主时,又会发生哪些状况百出的囧事呢?一切尽在《英雄联盟的武林》......
  • 帝辰斩;异界纵横

    帝辰斩;异界纵横

    【此书永久免费】玉宇无垠,群星朝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曾经有无数次我倒在了修炼的仕途中,可是我又用尽了我无限的力气来挽救这一切看似湮灭的天下。这里虽然不是魔法斗气的世界,但却是一个热血纵涣的大陆。巅峰越是遥远,越是指引着我在向着巅峰走去【等级制度:后天、先天、开光、辟谷、金丹、元婴、元神、入圣、灵虚、渡劫、大成】武器等级:一到六阶,灵阶,圣阶,神阶。【本作品讨论群78188708】
  • 女仙大人:魔君请上榻

    女仙大人:魔君请上榻

    狗血版简介:简单来说,就是天帝和楠竹打了个赌,身为第一女仙的女主被罚下凡间。五岁大就被强吻,并且定亲。然后你懂得,就不说了。两人爱的你侬我侬后,楠竹身份暴露,遭遇一群反派拆散。最后,结局我肯定不告诉你。(本文完结,有点小虐,请勿黑我,人过留票)【欢迎加群:214087626。敲门砖:角色名,作者名,书名都可以】
  • 名人对话在清华

    名人对话在清华

    书中介绍了一些著名学者,商界巨子,以及国际政要先后到清华大学的演讲。在这些演讲中,有针对时弊的政论,气宇轩昂;有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述,循循善诱;又有推陈出新的另类思维,语惊四座;也不乏促膝谈心般的思想感受,娓娓道来。
  • 一个男人的离婚日记

    一个男人的离婚日记

    这是一部探索家庭婚姻生活的长篇小说,夫妻之间如何教育孩子,这是小问题,又是大问题,可惜没有多少家庭重视。故事中的主人公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可是他们的教育能成功吗?许天伟是一个书法家,每天接触很多人,有人慕名而来,为的就是求他一幅书法作品。可是妻子是一个小抠,每当有人求字时她都要收费,有一天收到了市委书记身上,于是掀起离婚风波……小说给人一种反思……他心里有什么问题,这又是一个秘密……谁知道他的心里秘密……这就是小说中描写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