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3100000012

第12章 二马在二00八

引子

“二马”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是两个人的姓。几年前,我写过一首打油小诗,首次对这同姓的两人并置合称:“一斗踏花去,二马两芬芳,高龄三女孩,愚蠢四人帮。”诗中“三女孩”中的“二马”,即是本文主人公马秋芬马晓丽;另一“女孩”孙惠芬,此番按下不表。

二马皆娇小轻盈,属外柔内刚型女子,但性格迥然,柔出的便是不同的风格,刚出的也是不同的特色,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故事,一如活跃在她们身上的青春一样,枝繁叶茂且长盛不衰,若说她们年年精彩岁岁妖娆,不能算过分。那我为何要单说她们的二○○八呢?倒没什么特殊理由,若硬找,或许是想对她们的社会化形象做出迎合吧。人是社会动物。近几年,东山再起的马秋芬以好几个频繁转载又频繁得奖的中短篇小说,跻身于底层写作的代表作家之列,而马晓丽的长篇《楚河汉界》,不仅入围过某届茅盾奖的终评圈子,还作为军事文学“第四个高峰”的代表性作品被持续提及。底层和茅奖都是宏大叙事,在外人眼里,她们定然是“宏大”的楷模。宏大是文学的主旋律。而我的写作,向来远离宏大,只涉渺小,若笔及二马能帮我触摸到宏大的衣袂,岂不也让我间接地与主旋律勾搭了肩背?此为私心。

简断捷说吧,二○○八是中国的多事之秋,或悲或喜的宏大圣乐交响了一年,而二马,分别就与两件顶级的宏大扯上了关系:在沈阳,马秋芬传递了二十二秒奥运火炬;在四川,马晓丽参与了五十多天抗震救灾。她们命里有宏大基因。

马秋芬

马秋芬自幼爱好体育——也不仅仅是爱好问题,她有体育的天赋与热情,若不是初中没毕业就下乡务农,在好几个项目上,她都有资格向专业运动员看齐。举个她热情方面的例子吧。十岁出头时,她连续一学期利用午休的两小时时间,骑自行车往返于学校和游泳馆,而光在漫长的往返途中,就要花去七十分钟,她的午饭只能在课堂上吃。这种劲头,可不是光靠业余兴趣就唤得醒的,她的专业品质与生俱来。开始我以为,她当奥运火炬手与此有关。后来知道,有些力主将体育场改为夜总会的人,有些运动细胞只多于零的人,也有资格代言奥运。我就再想,她获此殊荣,可能因为她的职业成就。小说家比不上领导及工农商学兵的社会贡献大,但位居末流也得算正经行当。马秋芬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写作,八十年代有过井喷,那时她作品即泼辣鲜活,土腔土调土故事,烟火气息浓稠得如苞米糊糊。如果为底层写作追根溯源,在新时期文学里,她应该有一席鼻祖地位。但那时流行别的写作。后来她又搁笔十年。前几年,她重操绣笔,再踏熟径,不期然,竟一脚踩进了潮流之中,如同新人旗开得胜。我对近年时尚化的底层写作颇多质疑,但对马秋芬三十年痴心不改的民间情怀与市井兴趣深为认同,她当火炬手,定然是与我有同感的上级领导,在奖赏她专一的精神投注与执着的艺术追求。那些天,她连续多日奔跑在太阳底下,与各路名流一道,反反复复地用假火炬演练传递流程,晒黑了也累瘦了,像她笔下的下岗女工。我心疼她。但知道最终真火炬将归个人所有时,我又替她骄傲和荣耀。有一天我渺小地问她:要是拍卖,你那根火炬值多少钱?她甩出一个宏大的手势,果断地扼杀了我的奸商念头:不卖!

那些天,马秋芬掌握了许多用在人身上的新颖词汇,收集、投放、打包、回收,每回见面,她都妙趣横生地用那样的词汇给我讲演练趣事,如何练笑,怎样练跑,交接造型有什么要求。每当她讲到演练组织者的辛苦劳累不容易时,我就想,如果这传递活动由她组织,一应事宜肯定能条理不少轻松许多。我不是在乱拍马屁。马秋芬虽然貌似柔弱,但是个天生的行动者,是比赛型选手,我说她有运动员天赋,即包括了她有种压力越大反弹越强的特质,她善于从乱麻中迅速抻出线头。二十五年前,我在一家县城招待所的走廊上第一次见她,会面数秒钟,顶多握一下手说半句话,但惊鸿一瞥间,我即认定她是做大事之人。或许对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来说,当时我只该对她少妇的美艳印象深刻,可事实是,她快步上前的动作,她精干明敏的目光,她亲和爽朗中含有凌厉的笑容,让我感到的,更是她强健的精神力量。那时她在做一件小事,组织一个文学笔会。后来的二十五年中,她的经历验证了我的判断,她做出的许多大事,让许多做大事的男人都由衷叹服。当然,她没张罗过奥运会那等大事。但在我看来,睽违文学十年之后,她能在文学舞台上再度登场重塑金身,这就相当于开一场她个人的奥运会了。

七月十七号圣火过沈阳前,我曾暗自决定,到时去马秋芬传火炬的那个地段,给她鼓掌助威喊加油,也算送她一个惊喜。可那天,原定的市内传递路线被取消了,数百名火炬手坐上大巴去了郊外,在没什么人烟的滨河路上自娱自乐。滨河路距市内较远,我不方便去,更主要的是,去了我也通不过森严的警戒。我喜欢体育,但不是劳模先进共产党员,我没资格当滨河路上精挑细选的文明观众。我没看到马秋芬传递火炬的飒爽英姿。

马晓丽

马晓丽第一次在震区待一个月,回大连家里休整几日,第二次又去二十多天。她两赴前线都由沈阳出发,出发前,我都陪她在宾馆聊天。第二次我们的聊天一如往常,我听她讲前线轶事,像听她介绍咖喱牛肉的简易做法。但第一次,我的心中不无悲壮,毕竟那仅仅是震后一周,四川的余震仍像醉汉在醒酒期间打的饱嗝。马晓丽一身戎装,表情平静,对我的担心回以微笑。可我笑不出来,又不能哭也没道理哭,我就很想唱一曲《十送红军》,盼望她“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十几岁就穿上军装当军人的马晓丽不像军人:她喝自己研磨的咖啡,躺前摇后摆的安乐椅,与首长打交道也敢直来直去,在房间布置不实用的小摆设。她喜欢烹制各种非大众化菜肴,下厨房时,兜里揣一只小巧的定时器,以定时器为指挥官,严格按指挥官的闹铃命令往锅里加调料或安排火候。有一回我在她家连续吃了好几顿饭,她居然根据不同的饭菜,使用不同的碗筷盘盏供我如餐,让我觉得,她家橱柜一如部队的大院深不可测。不穿军装时,她有妩媚之气,穿上军装,那妩媚竟能被衬托成狐媚,如果说她像军人,也是王晓棠在《英雄虎胆》里扮演的阿兰那种军人。可就是这样一个马晓丽,地震一来,却主动请缨,一猛子扎进了汶川青川北川的漩涡里。我想说,主动请缨中流击水的人成千上万,但在功成名就的知识分子里,能像马晓丽那样,请缨动机只与灾难有关,只与一个小说家的人道精神与艺术敏感有关的人,恐不多见。她不是为“体验生活”和采访写作去的灾区,去灾区,本身就是她的生活。至于后来,她写了大量报告文学,好像工作任务成了她去的理由,那是现象掩盖了本质。

并非领命赴任的马晓丽活跃于震区,在某些依旨而行的人看来近于胡闹,想不好把她定位为浪漫的白领小资志愿者是否合适。她不是领导,不是记者,不是医生,不是演艺明星,她是个四不像人物,可又有点什么都像。有个领导,对她关心女护士的吃喝拉撒不以为然,认为她在意小战士的心理健康是小题大做,于是,当所有官兵都越来越喜欢马晓丽时,都亲近地叫她马大姐或马老师时,那领导只生硬地叫她老马。马晓丽向来有好人缘,军地两边都朋友众多,可张嘴闭嘴喊她“老马”的,还头一回遇到。她对那领导直言相告,说不习惯“老马”,她让那领导叫她名字。那领导用声调和表情还以揶揄,说你年龄大呀,我喊老马是尊重你。马晓丽说,人起名字就是用来叫的,称呼名字是最大的尊重。那领导还想辩解,马晓丽倏然绷起了脸。那我建议,你叫我马老师,她高声说,我告诉你,你这么叫我不辱没你,也许倒是我有你这学生……马晓丽的公主脾气,在地震灾区有了节制。

事情没完。有一天,一个大领导来灾区视察,他读过马晓丽的书,更知道马晓丽的公公正是自己当年的领导。当着诸多中小领导,大领导对老领导的儿媳非常热情,赞赏有加。大领导的文明风范有感染力,那个不再把马晓丽称为“老马”,也不再给她任何称呼的中小领导,立刻从大领导那里学到了礼貌。他对马晓丽以“姐”称之,舍去了别人嘴里的“马”和“大”;他安排马晓丽住单人帐蓬,不允许她再和一群与她女儿同龄的护士挤在一起;有两次,又有大领导来和官兵合影,他竟把马晓丽请到第一排为数有限的椅子上落座,而以前,这种场合他根本想不到让“姐”出席……

尾声

二○○八转瞬而逝,地震过去了,奥运过去了,具体的宏大与具体的渺小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如沙尘般消弥。于是,在外人眼里宏大的二马,又回复为我所了解的且与我异曲同工的渺小状态。她们坐在一起,像两个刚建立小家庭的女大学生,交流着渺小的家长里短,讨论着渺小的衣食住行,计划着渺小的小说写作——计划中的小说都很渺小,并不宏大,至于发表以后,外部世界给贴什么标签,那与她们就无关了。但暂时地,她们的渺小还需收敛。宏大已成了她们的宿命,至少在二○○八结束之前,宏大又分别找到了她们。有一天,正重新装修家里房子的马秋芬,伸出一双装修工程队长的手,接过了沈阳市首届金玫瑰特殊贡献奖的五万元奖金;又有一天,正娴熟地用刀叉盘子吃家庭便饭的马晓丽,忽然得到领导指令,要练习她生疏已久的正步走,因为几天后,她将与其他一些因抗震救灾受表彰的战友一道,庄严地接受三等功的荣立证书。

渺小的刁斗在二○○八,因为二马这对朋友,也宏大地关心起了原本距他非常遥远的某些事情。

同类推荐
  •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新子不语

    新子不语

    本书是本别致的杂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60余篇各具风格的文章。该书秉承陆春祥杂文一贯的创新精神,在文体文风、内容编排、装帧设计上均有新颖之处,具有鲜明的个人印记。本书内容包括怪第一,袁枚访谈录,《官场词典》征稿启事,秘书李真“列传”,两只名鸟的身世调查,“我是顶尖科学家”,成人考试手册简编,“爱情保鲜药”使用小知识,“人造处女膜”转让技术等。
  • 安启元文集(上卷)

    安启元文集(上卷)

    本书收入了安启元同志1990年9月至2007年3月,在任陕西省委副书记、书记,省政协主席和全国政协常委三个时期的讲话、调研报告、视察工作中的随谈及撰写的理论文章共161篇。
  • 感悟智慧:拈花一笑间的96个灵感

    感悟智慧:拈花一笑间的96个灵感

    成功主要是因为态度。你有怎样的信念,就会有怎样的成功。感悟智慧,成功人生。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意灵空间

    穿越之意灵空间

    一次意外事故,我夏倾城来到异世大陆。靠这算什么玩意随身空间,萌宠,美男靠要不要这么捉弄我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看我夏倾城如何在异世巅峰。
  • 那些见鬼的日子

    那些见鬼的日子

    神秘山村突然出现一具死人头,由此引发了一场又一场恐怖事件。老婆婆深夜惨死,山村桃林怪物凶猛,幽灵潭内的死亡幻觉,鬼洞之内隐藏的秘密,仙娘婆的诡异房间,恐怖法术混淆我们的眼睛,这一切究竟是凶灵作祟还是人为?小县城发生离奇连环自杀案,自杀与他杀傻傻分不清楚,刑警与通灵少年推断诡怪真凶,那么凶手到底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真相吧!
  • 失踪者的旅行

    失踪者的旅行

    《散文集2010年卷:失踪者的旅行》主要收录了闫文盛的“生年”、“寄居者”、“在异乡”、“世事如烟_”、“时间的斑痕”、“暗部”、“小事物”、“滴水时光”、“向内的旅行”等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EXO他是我的白开水

    EXO他是我的白开水

    我,一个没有任何东西的女孩。我,一个被赶出家门的庶女。他,一个很阳光的男孩。他,一个所有女生都爱慕着的男孩。他,一个爱上了庶女的男孩。他,一个偶尔耍耍脾气的男孩。其实,我也只想逃避那份爱情。其实,我也只想再次遇见他。其实,我们都累了。其实,我们都玩够了。我望眼欲穿看我看不到的你我侧耳倾听听我听不到的你看到曾看不见的画面听到听不见的声线再见,我的青春。再见,我的时光。再见,我的爱人。
  • EXO之腐女重生

    EXO之腐女重生

    女主林晓猛然穿越成为朴世贤,一个人人厌恶的富家千金!ok算我倒霉,那就来个彻底的形象改造吧!?
  • 倾世冰颜:殿下太冷情

    倾世冰颜:殿下太冷情

    在命运的长河里,他们都是卑微的游鱼,被搁浅在沙滩上,拼命地想要游回去,却只得让生命流逝的更快……在她的世界里,即便是一望无际的黑暗,她也是微笑着,努力地向前走,因为体会过阳光的美好,便再也不愿留在这个只有她的阴暗的世界里……在他的世界里,没有黑暗和光明着两个词,因为他从来没有体会过,他永远都是留在这个只有他的小小的角落,蜷缩在一起,只是想要感受自己给自己的温暖……直到有一天,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深深的印在了他的心里……从此,他的心里便有了一个她,他的世界里小的只可以容下她一人……她爱得隐匿,他爱得卑微,她的爱太深情!他的爱太痴狂!
  • 德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德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莱恩又和他的伙伴们来到了德国柏林,经过二战洗劫过的柏林饱含历史的沧桑,几个小伙伴也在这里开始了乌烟瘴气的生活。德国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闯入了黑森林,原来这里曾是核武器的秘密研究基地!为了避免危险和意外,他们逃出了黑森林,却又遇到了一位古怪的女孩,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经周折,他们竟然有幸参加了这里的啤酒节,真是喜出望外。可是事情交没有到此为止,他们遭遇了惊魂一刻……
  • 幻世剑邪

    幻世剑邪

    百万红尘执一剑,执剑逆行破苍天!且看看少年雷鸣如何一步步攀向大陆顶峰,如何夺得各色美人欢心......一切精彩,尽在《幻世剑邪》,幻世剑邪书友群:172456618小弟恭候各位的大驾光临!《绝顶乞丐》一本好书,有空去看看,这本书估计会在明年开始续写。
  • 寻梦笔录

    寻梦笔录

    梦里梦外几春秋,半睡半醒多少年.........曲流觞觉得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