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76200000011

第11章 温州式创业模式(2)

曾几何时,温州的农民购销员在14万人以上,像蝗虫一样满天飞,人称十万大军闯南北。柳市五金低压电器专业市场,有4000多名购销员常年在全国活动。被誉为东方最大纽扣市场的桥兴纽扣市场,有近万名农民购销员串成了一个全国性销售网,全乡徽章、标牌、塑片市场,有7000多人在外推销产品。宜山区再生腈纶市场,有5000多人跋山涉水,挑着一袋袋衣服走村串巷,温州的农民购销队伍由各种职业的劳动者转化而来。此前他们可能是耕地的农民、乡镇企业职工,还有村干部、复员军人、民办教师等,也有相当比例的人,是从弹棉花、从事手工业、做小生意等行业中转化而来。这些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市通衢、穷乡僻壤,在全国人面前勾勒着温州人的形象。他们经过风雨,见过世面,受到了锻炼;同时,长期的外出活动实践,培养了他们交往的才干,积累了经商经验,熟悉各地风土人情、生活习性及市场需求状况,建立了不少稳定关系的渠道,为购销活动的成功上打下了基矗这是一支勤快、精干、灵活的特种部队,为温州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个搞笑的创意,如果谁想白手起家,每天赚个几百元钱,那就这么去做:在公园、旅游景点之类的地方,找到一对情侣,对男士说:“我打你一个耳光然后给你一百块钱,如何?”这个时候对方的答复多半是:“那我打你一耳光也给你一百元钱!”然后马上成交,让男士打自己一耳光,由此来赚钱。

这个创意的基点其实就是面子问题,就是脸皮厚不厚的问题,而事实上在早些时候,温州人已经利用了中国人的面子思想来赚钱。比如顾客走进一商店,温州人对你十分热情,端茶送水,问寒问暖什么的,这样一来,极大地满足了顾客的“面子”,顾客自己都觉得如果不买点什么东西就很不好意思。

有个温州老板在香港开了一家烟酒批发部,他的经营方式很独特:来这里批发烟酒的客户一进店门后第一眼就会发现在摆放在大门旁边金碧辉煌的橱柜,里面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名酒,令人不解的是整个橱柜里的瓶装酒没有一瓶是整瓶的。更让人惊奇的是在每个酒瓶上还挂着一张精美的卡片,上面写着一个个先生或夫人的名字。问老板,他答复道:这些酒都是顾客曾经买过的酒。那么这些“半瓶酒”陈列在橱柜里有什么作用呢?原来,这就是老板吸引顾客的经营高招。到这家批发部的顾客,买的酒大都是价格昂贵的名酒,有时喝剩下小半瓶,要带走会嫌麻烦或显得寒酸,可丢掉又觉得可惜。于是批发部便在门口设了一个大橱柜,存放顾客喝剩的半瓶酒,并用一张卡片标上该顾客的名字,待顾客下次来时饮用。这一招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着顾客频频光临,“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旺。

温州人为什么与众不同?他们的脸皮为什么这么“厚”呢?一是因为他们永远对自己保持信心;二是他们有必胜的决心。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相信总有一次会成功;三是他们有誓不罢休的勇气;最后是成功后的成就感对他们的激励作用。

商经微言

温州商人“脸皮厚”,实际上是他们心理素质过硬的一种表现,说明他们能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有百折不挠的勇气。

八面埋伏,四面出击

有着“东方的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遍布中国以至世界。他们喜欢云游四方,到有市场的地方去。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温州人。北京去得,天津去得,上海更去得,“世界屋脊”西藏温州人也敢闯。据统计,进藏行商者近一半是温州人,拉萨还有一条以裁缝铺为主的“温州街”。

北京素有温州商人北方根据地之称。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离天安门广场只有5公里的南苑乡大红门10多公里的一带方圆,有着近10万的外来人口,几乎全为以温州人为主的浙江人。也就是说,这时的“浙江村”已经悄悄出现在北京城。而当它以一种近乎“异端”的姿态再现在祖国的心脏时,所有关注它的人们都提出了难解的质疑: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是怎样出现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只能用“不知不觉”或“悄然渗进”来形容。温州人不仅获得了被吸纳和融入的机会,而且还成了北京市政府最受欢迎的商户群落。

在北京进行商业活动的温州人越来越多,新旧世纪之交已达20万人,也就是说每50个北京人中,就有一个温州人。温州商人在北京市场的动作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影响。如:经营主体以温州人为主的“京温服装市场”年成交额达15亿元;王伟坚等人的北京龙湫商贸公司在木樨园修建的商贸批发中心,1700个摊位占了1.68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年商品成交额达7亿元以上;此外还有由温州人投资2700万元创办的龙渊商贸批发市场和投资1800万元创办的天顺综合批发市场等。温州人在京创办或承租主办的商场、商厦已不下20处,以至于人们惊叹:温州商人几乎占有了京城商业的半壁江山。

一批大腕级的温州商人也在京城出现,例如蜚声海内外的“101毛发再生精”的发明者、有“红色大亨”之誉的赵章光,饮誉海外的“中国阿信”徐小英,还有来自乐清柳市的电器电于大王,出身永嘉桥头钮扣市场的钮扣老板群等。

此外,温州的知名企业大都在京城开设了“驻京办”。正如一位温州商人所说:宁可三天不吃饭,不可没有“驻京办”。说明北京在温州商人心中的突出位置,同时也说明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对于温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许正缘于此,作为温州知名企业的奥康集团、报喜鸟集团、红蜻蜒集团等等100多家温州企业都在北京设有自己的办事机构。

天津是北京的海上门户,这里商业发达,商人荟萃,因而到天津创业的温州人已有近10万人之多。温州人在天津也有着不凡的业绩,比如在天津知名度颇高的大众化服装市场就是温州人的杰作。这个冠名为“天津温州城服装批发市场”的服装商贸中心占地3万平方米,年营业额达3亿元左右,几年中累计为国家创税达1亿多元。这个市场不仅规模大、每天客流量大,而且还辐射整个华北地区和东北三省。同是在天津,营业面积有6900平方米、营业额超亿元的陶陶鞋业连锁店,更被人称为出现于天津商界的一匹温州“黑马”,其老总陶加就是来自温州渔村的一名拓荒者,而今他在天津商界享有盛誉。从国内众多的皮装生产企业中脱颖而出,并在消费者中间树立起良好品牌形象的“天津应大皮革时装有限公司”,也是由温州人在天津创办的。从16岁就走出温州,跟随19岁的姐姐到北京闯天下,而后又转战天津的温商应泽,成为天津媒体一直关注的热点人物。他的“应大皮革”名闻遐迩,在别人的眼中他是“大业乃成”,而他自己却是永不知足。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中国金融、经济、工业生产的最大基地,这里有最高尖的技术和最新的信息,储存着中国大批最优秀的人才,同时又是中国产品进出口的集散地,是得天独厚的商业宝地。上海的经济地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整个亚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因为如此,早年的温州推销大军和各种手艺人就把上海看做了发财致富的聚宝盆,并且打趣般夸言道:“上海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温州人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温州至上海的陆路和水路交通很早就已是“热线”,大批的温州人早年纷纷进入上海,大大小小的各色温州商贩遍布于上海。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温州发展环境的局限,一些成功的温州商人也把上海作为自己第二次腾飞的起点,作为他们冲出国门的码头。因此,他们不惜重金纷纷抢滩上海,在这个越来越繁荣的城市抢占、攻占或挤占有利位置。

温州人不仅在国内勇闯市场,还把目光大胆地瞄向了海外。美国、巴西、日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都有温州商人。在巴黎,还有“温州街”呢!在巴黎的13区和14区,住着的都是温州人,听到的都是温州方言,甚至警察也得说温州话,温州人达到8万人之多。

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温州有700万人,流往全国有200多万人,超过1/4的温州人在全国各地或海外经商。

商经微言

温州人“四处出击,八面埋伏”的方式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精神,不仅活跃了各地的市场,成为“东方起动点”,更带来了发展市场经济的巨大的观念冲击。

独特的融资渠道

100元的资本,最多只能摆个补鞋摊;然而温州人只要口袋里有100元,就想当老板。因为这100元有可能奇迹般地变成一万元。这与温州人独特的融资渠道有关。

资本对于商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本钱,向银行贷款是许多下海经商的人筹措资本的有效方式。温州人做生意很少从银行贷款,他们有自己的融资渠道。一是朋友互助。温州老板老乡观念很强,极富互助精神。二是赊货变现。当温州人没有能耐从银行里贷款时,他们的融资方式既古老又实用,这就是流传千年的“民间集会”。如果你急需一笔钱,用来进货或开办一家商店,可以出面邀会,请友人、亲戚、朋友、同乡参加,讲明你用钱的理由。若需用10万元,而邀到了20个人,那么第一个月20个会员每人出5000元,凑够10万元给你。其后抓阄决定20个会员谁先谁后取得“会金”。这种邀会取得资金的方式称“干会”,没有利息,完全是一种互助。还有一种“邀会”,从建会那天开始的第三个月,每月的几号入会者集中到会主家里,以招标的方式确定当月谁拿回入会款和有关利息,直到所有的会员都拿回自己的钱和利息为止。越早使用钱的人便多付一些利息给后来的用钱者。

这种独特的融资方式把不少温州人推上了老板的位置,也正是这种方式构筑了温州商人以亲戚、朋友、老乡形成的生存网络。而大家皆为老板,更给这网络增添了活力,邀会也就更加方便了。开发油田的商人王荣森,其480万元资金中,有230万元就是由亲友邀会筹集到的。挟资1.5亿元到上海南汇创办建桥大学的周星增,也是依靠这种方式筹集到了数千万巨资。现在环境宽松多了,银行也对他们露出了笑脸。然而在大多数处于创业期的温州人中,他们仍采用“邀会”的方式。

温州人还有一种令人称绝的融资方式,这便是“赊货变现”。温州不产参茸,但全国的参茸市场却在温州。在这里,人参每公斤1900元,比产地东北长白山还便宜100元。温州商人何以做这种蚀本生意呢?原来,温州人的参茸生意,一般第一次订货开口10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赢得了东北人的信赖。关系熟了后,先付20%至30%的定金,卖掉后马上结账。东北人觉得货堆在自己手里,搁一年说不准还卖不出去,温州人年底结清,何乐而不为?温州老板与东北老板的看法正好相反,在他们眼中人参不是货而是现金。他们的一般作法是接到人参后,迅速在市场上销售,甚至低于进货价。这样到年底,人参生意虽然亏了,其他买卖可赚了不少钱,盈亏相抵,利润颇丰,这样温州老板有了一个货源不断的民间银行。用这种巧妙的融资方式来增加流动资金,再将其投入到最赚钱的地方,温州老板盘活商业资源的手法真可谓绝了。这种不依赖银行的融资方式,能将一元钱当四元钱用,温州人的精明于此可见一斑。

做生意有赚有赔,由于经营者有时会出现特殊情况或不可预测的风险,造成“会”钱有时出现无法按期归还的现象,这也是难免的。遇到这种情况,宗亲同乡关系便会发生作用,参与者知道生意场上多风云,所以在应邀人会上一般都会有心理的准备。遇到“会主”一时半会儿还不下的情况,他们会以“作为宗亲朋友有什么法,自认倒霉呗”来安慰自己:同时他们也知道,还不了钱的人一般是不会逃“会”的,早晚会挣出钱来抓紧还上钱。在温州,有意逃“会”者自会信誉扫地,以后的生意是很难做的。

这种独特的融资方式既有利于资金的流动和利用,又为需用钱而得不到贷款的人解决了困难,还为出钱者带来厂较高的存款利息,可谓一举三得。有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这种方式进行的民间融资已超过了3亿元,成为当地私营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金动力源,也把不少温州人推上了老板的宝座。

无论是在温州本土,还是在客居外地的温州城、温州村、温州街,温州人就是生活在这种由宗亲、朋友和老乡关系构筑的生存网络中,这使他们左右逢源,无往而不胜。

商经微言

自发的企业组织方式和民间方式,从方方面面给温州人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促成了温州人的致富梦,又使温州经济由一粒粒萌芽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由一叶叶小舢板变成了大舟船。

认准了的事情永不放弃

人的一生并不平坦,有顺心得意的时光,也有悲观彷徨的苦闷,作为优秀的商人,在身处逆境时不要绝望,要有一颗直面逆境的豁达的心。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畏缩不前,要敢于坚持到底,因为只有坚持到底,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经商是一种非常能考验人的意志的工作,在与别人交易的过程中常被许多不利因素所阻挠,甚至彻底失败。这就像登山常被雪崩、寒冷的天气、不可预测的风暴所阻挠一样。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优秀的商人绝不会放弃,而是眼睛盯住目标,克服种种困难,奋勇向前,直至实现人生目标。

曾几何时,中国大陆民营企业集团化的浪潮风起云涌,热闹非凡;而环宇集团则是在这一浪潮中诞生的十分孱弱的婴儿。

“环宇”创立之初,温州市低压电器已在全国名声大噪,“正泰”、“德力西”两大集团更是名声显赫,他们起步早,规模大。与之相比,初出茅庐的“环宇”不仅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且连能否站稳脚根、独立自行还很难说。从名称上来看,“环宇”这两个字气魄自然不算小,可是它的实力究竟怎么样,别人不知,创始人王迅行可是心中有数。这个由他联络六位铁杆知己办起的集团公司的确还十分脆弱,创立之初又赶上了温州劣质低压电器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遭受围追堵截的危机,在出师不利的大气候下,王迅行昂头抗压,坚信只要产品质量过得硬,环宇集团就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为此他提出了“立足品质,放眼环宇”,意即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图发展,争创国际名牌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构想。

同类推荐
  • 让你的能力出类拔萃

    让你的能力出类拔萃

    有时候,你对家人、对朋友,觉得有许多话不得不说,可是说了,反而把感情伤害了,反而把事情弄糟了。于是你就引用一句中国古话,替自己解释,说什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其实,有时候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未必逆耳。把良药弄成苦口,以致病人怕吃,这是医学不发达的现象;把忠言弄得逆耳,以致别人不能接受,这是说话的人对口才不加研究的结果。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并不是不愿听别人的批评,也不是不能接受批评,有时,我们还真希望有人来指点指点,或者是请教别人。
  • 身体语言密码(白金升级版)

    身体语言密码(白金升级版)

    中国顶尖行为心理学大师沥血两年巨作,向你披露隐藏在人类肢体动作中最大的秘密,教你一分钟洞悉他人内心潜藏意识,60秒内破译对手肢体神秘信号。包括有头部动作5法则,面部表情7要点,轻松避免社交尴尬;眼神交汇8概念,第一时间识破对手内心;10种不同笑容完全解析,顺利成为沟通达人;13种异性肢体信号,轻松捕获情人芳心;10种不同手势语运用,汉人、观相、察心,领悟比说话更有效的沟通技巧。最重要的细节隐于最细致的身体语言中,最真实的想法藏在最表面的肢体密码里,掌握最犀利的读心术,尽在《身体语言密码》白金升级版!
  • 职场实用口才

    职场实用口才

    本书共九个项目,内容包括:走近口才、社交口才、演讲口才、求职口才、论辩口才、谈判口才、推销口才等。
  •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要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入手。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但是怎样的习惯才有助于你成功呢?
  • 学习强人与头脑强人(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学习强人与头脑强人(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在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一流学府的成长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延伸,并将日趋融入主流教育。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科大、北外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参考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
热门推荐
  • 金液大丹口诀

    金液大丹口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事您来事务所

    有事您来事务所

    “有事您来”事务所,现承接重生+换魂超值优惠大套餐,买一送一,安全无痛。有事您来啊~
  • 化影封天

    化影封天

    这本书是《我命踏天》的小小部分,就由《我命踏天》来完成这本书
  • 七神花

    七神花

    林平安,一介孤儿,身世可怜,且身患不治之疾,且看他如何与天夺命,在造化与奇迹的眷顾缔造属于他的无上神话。有美女,有热血,有激情…精彩不断,尽在玄幻武侠巨作《七神花》。
  • 无限穿越之我为主角

    无限穿越之我为主角

    在无限的世界内从头开始好难..做炮灰崛起也好难..做配角感觉也难...算了从今天开始我要穿就穿主角!天意如此说道!
  • 妖影

    妖影

    传说中,可成就仙中仙的王者之心出世,一场血雨腥风,迎面而来。一场阴谋与智慧的较量,一段力量与实力的对决;掀起正义与邪恶的碰撞,品味人性与道德的角逐。王者之心,归谁所有?仙中仙,花落谁家?
  • 冲喜:小妾戏王爷

    冲喜:小妾戏王爷

    他——东方御,娶她只为了报复,七年前,她害死了自己最爱的女人,虽然她当时只有十岁,表面的懦弱都是虚假的表象,他还有另一个让人惊骇的身份。
  • 王进喜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王进喜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中国石油工人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 不可不知的人脉法则

    不可不知的人脉法则

    在众多“80后”步入或即将步入30岁之际,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在为生活和事业艰辛打拼,他们离成功还很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人脉或者不擅于经营人脉。本书立足于20几岁这一特定人群,从年轻人的人脉现状、错误的人脉经营方法,以及建立人脉的具体技巧和场景出发,为年轻人的成功指点迷津,为事业的辉煌扫除障碍。
  • 威行海上

    威行海上

    相传大明国开国之初,宰相刘伯温写成一本奇书,里面记载着他毕生研究出的改朝换代之术,在他死前将此书送到了海上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许多年后,当这个消息传遍整个大明国的时候,一个海上群雄逐鹿的时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