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92800000037

第37章 中国字形变迁新论

《中国字形变迁新论》一九一九年初刊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中国字形变迁新论

自来讲小学的人对于汉字古今的形体,立上十种名目就是——1.结绳;2.八卦;3.古文;4.大篆;5.小篆;6.隶书;7.草书;8.八分书;9.楷书;10.行书。

这十种字体的来源,说是都有一个人创造的,并且还有创造的理由同施用的范围,其说如下——

《易?系辞传》说:

上古结绳而治。

《庄子·胠箧篇》说:

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以上是说从容成到神农用结绳。

《说文序》说: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以上是说伏羲造八卦。

《说文序》说: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

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明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这是说第一个造字的人叫做仓颉。自从仓颉以后,直到周宣王以前,增加的字,改变的字,很多很多,这个长时期中所造的文字,都叫做古文,何以知道都叫做古文呢?《说文序》又说: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

秦……初有隶书,……而古文由此绝矣,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日大篆,……八日隶书。

照这两段的话看来,分明是大篆以前的字都叫做古文,所以唐张瓘《书断》说:

古文者,黄帝史苍颉所造也。

以上是说仓颉造古文。

《说文序》说: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汉书?艺文志》说:

《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

以上是说史籀造大篆。

《说文序》说:

其后(指孔子死了以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以上是说李斯等人造小篆。

《说文序》说:

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

又说:

左书,即秦隶书,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

《汉书·艺文志》说:

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晋卫恒《四体书势》说:

或日,下土人程邈为衙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十年,从狱中作小篆,……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以为御史,使定书,或曰,邈所定,乃隶字也。

又说:

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囚行之。独符印玺,幡信,题署用篆,隶书者,篆之捷也。

隶书者,始皇使下杜人程邈附于小篆所作也,以邈徒隶,即谓之隶书。

以上是说程邈造隶书。

《说文序》说:

汉兴,有草书。

汉赵壹《非草书》说:

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分飞,故为隶草,趣急速耳。

晋卫恒《四体书势》说:

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

唐张怀瑾《书断》说:

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王愔云:“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汉俗简堕,渐以行之。”是也……至建初中,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魏文帝亦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章草”,按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上下牵连,呼史游草为“章”,因张伯英草而谓也。

又说:

草书者,后汉徵士张伯英之所造也。

以上是说史游造章草,张芝造草书。

至于那八分书、楷书、行书的来源同创造的人,自来各人各说,没有定论。八分书的异说更多,现在也不能一一胪举,但就《宣和书谱》里所说的引他几句:

魏江式《求撰集古今文字表》说:

为八分之说者多矣,一曰,“东汉上谷王次仲以隶字改为楷法,又以楷法变八分”,此蔡希综之说也。一日,“去隶字八分取二分,去小篆二分取八分,故谓之八分”,此蔡琰述父中郎邕语也。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

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间者,行书有焉。西汉之末,有颍川刘德升者,实为此体。

以上是说王次仲造八分书同楷书,刘德升造行书。

我对于这字体的名目,创造的时代同创造的人,都有点怀疑。

文字本是语言的符号;语言用符号写了出来,则可以行远传久。原人脑筋简单,除了饮食男女以外,没有旁的思想,所以用不着有这种符号。到了人智渐渐开展,人同人有了交易货物的事情,就不能没有一种写契约的符号。

《易·系辞传》说: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这结绳同书契的最大用处,就是做契约的符号,所以《周易集解》引《虞郑九家义》说:

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周易正义》引郑玄的话说:

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

既有了符号,自然这符号不仅为写契约之用,要同异地的人谈话,可以用这符号来写信;要使将来的人知道现在社会的状况,可以用这符号来做史,于是符号的用处,就渐渐的多起来了。

但是古代国家没有统一,交通也不便利,经书里所谓“诸侯”,所谓“万国”,其实就是各种部落。各部落各有符号,彼此必不能相同;而且一个部落里的符号,也未必能够完全一致;所以决不能指定一个人,说是这符号都是他造的。

《易,系辞传》叙结绳只说“上古”,叙书契只说“后世圣人”,这话最为谨慎,并且最为通达,因为并非一人一时所作,本不能指定某人某时,到了《庄子?胠箧篇》里,就多了甚么容成氏、大庭氏……这些人名,庄周的文章,本来寓言很多,那些人名,往往随意假造,等于亡是公、乌有先生。我以为这一段话,决不能认做确实的历史,吾友胡适君说,“《胠箧篇》说‘田成子十二世有齐国。’自田成子到齐亡时,仅得十二世,可见此篇决不是庄子自己做的”,这话

也很有理。

仓颉作书契的话,晚周人书里已有说的,《荀子?解蔽篇》说: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韩非子·五蠹篇》说: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

《吕氏春秋?君守篇》说:

仓颉作书。

似乎古代确有仓颉这个人,并且确是造字的人,但是就照《荀子》的话说,仓颉以外,造字的人还有许多,怎么可以归功于仓颉一个人呢?吾师章太炎先生的《检论》里有一篇《造字缘起说》,他说道:

《荀子·解蔽篇》曰,“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依此,是仓颉以前已先有造书者……夫人具四肢,官骸常动,持莛画地,便已纵横成象,用为符号,百姓与能,自不待仓颉也。《吕览》云,“未有蚩尤以前,民固剥林木以战矣”。因知未有仓颉以前,民亦画地成形,自为徽契,非独八卦始作,为文字造端而已。今之俚人,亦有符号;家为典型,部为徽识,而彼此不能相通,……夫仓颉以前,亦如是矣,……字各异形,则不足以合契,仓颉者,盖始整齐画一,下笔不容增损;由是率尔著形之符号,始为约定俗成之书契,……非羲农以前遂无符号也。

章先生这一段议论,很可以打破“仓颉是第一个造字的人”这句话。我的意思,以为说仓颉造字,同说尧舜禅让,汤武征诛,周公制礼作乐这些话差不多,都不过是春秋战国以来的传说,未必是当时的实事,但看仓颉这个名字,就有点可疑,“颉”字是个谐声字,“仓”字照《说文》说,“从食省,囗象仓形”。这“食”字已是一个两体会合的字,这两个字,恐怕都不是初造字的时候就有的罢,若是不敢过于疑古,则《荀子》所说章先生所发明的话,也还可以信从,比到那说“仓颉是第一个造字的人”的议论,要高明得多了。

结绳和书契,究竟是怎样的分别呢?——现在是还寻不出甚么确实证据,我一个人的臆想,以为就符号的形象说,结绳是用绳子结成许多无意识的花样,书契是用绘画来表语言的意思;就记符号的器具说,结绳是拿绳子来打结,书契是拿刀在木头上刻字,或者是这样的分别,也说不定。

至于八卦这样东西,据我看来,断断不是文字,《说文序》里说的一段话,是抄《易?系辞传》的,但是照《易传》看来,并没有把八卦算做文字,《易传》是先说伏羲作八卦,其下叙述各种器物的起源,说他与某卦的卦象有合,讲到文字,只说上古结绳,后世易以书契,绝未曾牵到八卦,这就可知《易传》并没有把八卦算做文字。《汉书?艺文志》叙小学的一段,也没有一个字提到八卦,不知许慎做《说文序》,何以起头就抄了一段《易传》,把八卦算做古代的文字,并且“以垂宪象”一句以后,就接着说道,“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上文才说作八卦,下文忽接着说结绳到了末期,不够应用。那八卦到甚么时候废止,结绳怎样的起源,一字不提,这不知还是许慎记叙疏舛呢?还是今本《说文》传写有误呢?

有人据了《易纬乾坤凿度》的话,说八卦就是“天”、“地”、“风”、“山”、“坎”、“火”、“雷”、“泽”八个字的古文,来证明八卦是文字,我说,这种证据,全不足信。纬书本是阴阳家的妖言,他的说话,岂能当作信史看?那部《乾坤凿度》,别的且不说,单看那起首所题的著作者,什么“庖牺氏先文,公孙轩辕氏演古籀文,仓颉修为上下二篇”,这种款题,也就够好笑了。据这种书来讲古事,无异据《封神传》来讲殷周之际的历史。

又,法国人Laconperie说,八卦就是巴比伦的楔形文。还有一段考证离卦的,拿了许多同“离”字音近的字来讲离卦的六爻,说每爻的爻辞,就是许多同“离”字音近的字的训诂。这许多字,最古都写作“

?瘙 椊 ”。日本人白河次郎、国府种德著《支那文明史》,很信这个话。近来中国人如蒋智由、夏曾佑诸君,也信这个话。在我看来,这实在是勉强附会。那巴比伦的楔形文,其实还是一种象形字,不过因为用三角锥镌刻,不能圆转如意,所以变成一直一横的形状,正同龟甲文里的“日”字刻成六角形,“秦权”里的篆文笔笔都断的一样。那八卦却是用一一两个记号组合成功的,哪里会同巴比伦的楔形文是一样东西呢?

况且所以要造字的缘故,总是因为人同人有交际。那么初造的字,总该是同人有密切关系的。名词当是“牛、羊、米、禾、门、户、舟、车、耳、目、口、首”这些字。此外那代词、介词、连词、感词就算不必特造,借用同音的字,却也还得要有几个云谓词、区别词,那才可以成话。假如只有“天……泽”八个字,请问怎样应用?

所以我就各方面看来,认定这八卦断断不是文字,不能混到文字变迁的范围里来讲他。

文字不是一个人造的,同八卦不是文字,上面已经说过了。现在要来讲造字的时代同字形的变迁。

文字的创造究竟在甚么时候,离开现在约有多少年代,这话简直无从回答。不要说那容成用结绳,仓颉造书契的话难于凭信,就退一步讲,承认这些话是靠得住的,这年代也还是无从考证。这个缘故,因为中国历史上确实可靠的年代,要从周共和元年算起(公历纪元前841年)。以前各人各说,都是随意造造,没有一说可信的。所以若是承认旧说,则大篆小篆以后的字体,还可以说出他的创造离开现在有多少年代;要是说到结绳同古文,仍是无从说起。若据近人所说,黄帝到现在有四千六百多年,就断定仓颉是公历纪元前二十七世纪的人,那是断断不可的。

近人所说,根据《通鉴辑览》,那是合宋元明以来种种妄说的年代加起来的,历史上的证据,一点也没有。

我以为古代的文字,要是得不到实物,即使旧说有年代可考,尚难凭信;何况年代也无可考,则无论如何说法,总是无稽之谈,所以我们不必依据伪书,学痴人说梦,但就着现有的古代实物来考字形的变迁,庶几真相渐出,不至于再给古说蒙住。将来地底下发见的古物,必定一天多似一天,或者那所谓羲、农、黄、唐、虞、夏时候的文字,同那结绳的形状,可以发见于二十世纪。那么,于字源学上就可以有绝大的发明了。

讲到字形的变迁,我以为这纯是任自然的趋势,逐渐改变的。改变的缘故,必定因为旧字有不适用的地方。所以总是改繁为简,改奇诡为平易,改错落为整齐,改谨严为自由。但旧字虽因有不适用的地方而改变,却并非全体不适用。所以字形虽然时有变迁,而当变迁的时候,决不是把旧字完全改易,那平易适用的,还是因仍旧贯;——断没有旦暮之间能够尽弃旧字,改写新字的道理;更没有一个人重造一种新字,就能够同法律一样,限定期日,强迫全国遵用的道理;尤其没有特造一种新字,专限用于某方面的道理。

同类推荐
  • 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人类从诞生那天起,就在努力控制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心理机能。心灵感悟就是这些尝试在科学时代的产物,是这片沃土上生长出的最绚丽的花朵!来吧,让我们从每个心灵感悟开始,从每项心理机能入手,一点点、一步步为自己的心灵作加法,让我们的人生奠基在坚实的心灵柱石之上。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现代人向往恬静怡人的大自然。然而为了生计,我们无法放下所有工作去做一个闲适的“悠客”。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人类思想的先驱者,为了捍卫人类理性的尊严,高昂其头颅,在血泊中站立,他们的名子可能不闻于世,但他们的思想永存,他们用生命之光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让我闪牢记先驱者的精神遗训,人类思想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 赵大年卷

    赵大年卷

    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本书收集了作者的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小,就是短小,每篇五六百字。一篇一页,每篇配一页插图,文图并茂,更好看。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 一个故事、一点醒悟、一篇文字、一幅图画,互相映衬,蕴涵了生活多彩的色调与悠长的滋味。
  • 随缘偶记

    随缘偶记

    《随缘偶记》内容丰富,意境宽广,信手拈来,无拘无束。有工作上的深度思考,寄托着对民族工业振兴的诚挚期盼;有对田园风光的深情回忆,流露着对乡土生活的无限眷恋;有郊游中的观感与遐思,抒发着热爱生活的丝丝情怀;有宾朋相聚时的即兴而作,透射着情同手足的拳拳之心;有对异邦求学之子的谆谆教诲,蕴含着殷殷的乱犊之情;有月下独酌时的心灵独白,散发着惬意而真实的独特馨香……整个诗稿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浓的民情、乡情、亲情、友情和爱情,表现了对祖国、对事业、对故乡、对亲朋、对生活真诚而炽热的爱。它既是生活的感悟,更是生活的记录。
热门推荐
  • 小女子的古代生活

    小女子的古代生活

    她坚强,不畏艰难,乐观,自信,善良,她寻觅珍爱,却遇到了众多视她为珍宝的男人,她为他们付出了真心,在古代的艰难时世中,她顾全大局,保护爱她的人,终于,也觅得了真心郎君。
  • 哈代爱情小说

    哈代爱情小说

    啊,是你在我坟上刨坑么,是我的情郎?难道他在种植悔恨?不,昨天他已经再续新欢,新娘从小生长在富家豪门。他说:‘如今不会叫她伤感了,尽管我不再对她忠贞。那么是谁在我坟上刨坑?是我最亲的亲人么?啊,不。他们****沉思着:这有何用?栽上鲜花又有哪点好处?任何守墓人都无能为力,把她的英魂从死神的陷阱中放出。’但是,的确有人在我坟上刨坑,是我的敌人么?是她在偷偷地刺我?“不,当她得知您早已步入那扇终将封闭一切肉体的大门,在她看来,您葬身何地真用不着多虑,因为,您再也不值得她去仇恨。
  • 黑客特种兵

    黑客特种兵

    丁逸风,一个从战场上回归的特种兵。具有一身神秘的黑客技术,改天逆命的失传医术。在回归都市后却不得不接受父亲老友的嘱托,去进行最后一个任务。“风哥,你为什么要黑进美女总裁的电脑啊,还一直开着摄像头?”“别乱讲!我需要贴身保护总裁!我这是随时待命状态!”“风哥,校花想让你帮她修电脑?你去吗?”“唉,我再说一遍,我是黑客,不是修电脑的!不过既然校花有请,那我还是勉为其难的去看看吧。”
  •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恋着,才五年

    恋着,才五年

    那年,刚好不刚好,迷茫的我清醒的你,相遇了,故事的情节亦或真又或假,我还是暗恋了你,青春一恍惚就过去了,醉着的时候哭着喊着要寻找的人,在毕业那天还是错过了,也许这只是一场梦,仅有主角的我。。。
  • 帝台春之淋漓醉梦

    帝台春之淋漓醉梦

    写一场催人泪下的爱恨情仇,书一场生离死别的波澜壮阔。大晋国奇幻三部曲第二部今日登陆直想网,看醉梦淋漓,山河壮丽!
  • 少年诗

    少年诗

    清酒香如故,只是故事非。此世不珍惜,重逢又如何。
  • 香樟那夏

    香樟那夏

    你在一班,我在六班,你在天上,我在地下,曾经爱的轰轰烈烈,曾经爱的不可开交,曾经的只能是曾经的,校园的香樟,清脆的阴郁忘不掉我们的回忆,如果夏日的香气和热度依然可以翻涌起你内心沉睡着的答案,如果香樟的树荫依然挡不住太阳投射在眼皮上的滚烫,如果从来一次,你会怎样抉择?
  • 逆世鬼女:暴力小医仙

    逆世鬼女:暴力小医仙

    前世,被自己亲娘害死,做了鬼女,阴差阳错再重生,这一世,她要活的与天同齐,谁拦她杀谁!斩妖兽,学法术,别人随便一捡都能捡到机缘。可她怎么一捡,捡了个男人?还是个傻子!好吧,这是她师父。费劲万苦,丢了百年修为,给他集齐魂魄。他却不认识她?想不认账,没门!
  • 晚安,岁月

    晚安,岁月

    许陌觉得,这条路,她已经走得不能再熟悉了。虽然青石板被浇上了柏油,街边的店铺换了又换,那家很老的剃头店被改成了某某美容店,棉花糖和爆米花已经不再出售,糕点店开始跟风做芝士和慕斯,那种一块钱一块的小面包已经销声匿迹了,那个一年四季每一天都在的卖糖葫芦的老伯伯很久没见。不过还好,那棵老樟树还立在那个三岔路口。不过用减速桩围了起来,听说那小小的路口曾经出了一场车祸。几个黄色的减速桩,真像小小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