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96400000037

第37章 盛年(1)

周晓枫

不记得具体是哪年暑假,我大概八九岁——童年没有储藏,连年龄都是区区个位数,所以才敢那样挥霍地看待生死。

夏夜,大家坐在院子里聊天,我用一把团扇若有若无地赶蚊子。扇面薄如蝉翼,画着细眉细眼的病美人。我看天:星星,微弱地闪烁,向草丛里抖动翅膀的小蟋蟀发出天籁。

……耳边飘来邻居阿姨的问话:“余姑娘今年多大啦?”迟疑片刻,是小声地回答:“三十。”简单的两个字,我激醒,几乎震惊地侧头打量那个低语者。父母的辈分高,我一直叫她“余姐姐”。她长得像混血儿,眼睛是和头发一样的焦糖色,白净,不太对称的酒窝不影响整体美感。她一直未婚,为“姐姐”增加天然的合理性。从没想到,偶尔和我一起玩的“余姐姐”,三十岁,天哪,那么老!简直越出我理解和想象的边界。我用目光反复审判,渐生反感和蔑视:窃贼般,她偷偷活到这么老。突然得知这个可耻的秘密和真相,我难以适应,搬起竹凳,赌气回家。没有谁在意一个孩子的离场。无人理解,她感到自己遭受莫名其妙的蒙骗,以及她对“三十岁”所象征的衰老那由衷的不屑。

奇怪的是,对旁边纳凉的老人我却并不愤怒。下棋的老者还在继续,棋子的木色泛着积年的旧意,边缘被摩挲出一层包浆。这副棋缺子,少了一枚黑“士”,他们常年用一块圆石头代替。谁也不想换副新棋,太浪费了。两个年届古稀的老头儿体内一定也有秘密萎缩的器官,但他们不能因此推翻自己的整个骨架,就像不能揭翻一盘不想作数的棋……一切,已成定局。即使手上排列着星座般密集的老人斑,即使汗腺分泌出腐木气味,我不觉得他们难以容忍。

是因为,他们老得已进入我视线的盲区,我其实看不见他们。两位老者夸张有力地落棋,我身后传来响亮的啪啪声;其实,他们站在边线之外,这个世界的比赛已无需他们参与。或许,在童年的我看来,老年因为失去审美价值而无需与之计较;生,然后寂灭,人们不会像心疼落花一样去珍惜落叶。可三十岁的余姐姐,青春已尽,她正在蜕变,像蛹一样充满尴尬、丑陋和耻辱。作为孩子,我拥有冷酷无知的道德:为了捍卫绝对化的美,应该让落满尘埃的翅膀禁止飞翔,让所有少女都死于干净的十七岁。

我对“年龄”有强烈反应,起自那个夏天。

两天之后,听着高音喇叭里的开学通知,我背着新书包走进校园。我悲伤地想,自己还不到十岁,一生要有多少个十年?漫无际涯啊,要有多大的耐心才能支撑自己坚持那么久?于是,每天上学,我就伤感地自我鼓励,自己又活了那么一点点啊。活,就意味着承担无数明天里所象征的整个未来——它对患有一点先天性脊裂的我来说,有点重。

日子被剪切过,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抵达了时间的对岸。瞬间,年龄从十岁到四十多岁,中间的沟壑足够容纳余姐姐的羞耻。我难以理解,童年怎么会因此羞愤?现在看,三十岁,多美。

曾经三十岁的我就算年轻,肩膀上散发着珠光;易感,喜欢流泪,几乎当成一种消遣。我体会不出自己内在的做作,反而视为个性的优雅。日复一日,我被卷在时间的发条上,听它滴滴答答的老节奏。没什么好,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令人略感倦意。

那时未来还漫长,但我始终缺乏明晰的自我设计,在命运河里随波逐流,我猜测不出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像竹子一样,有力地拔节,不断在否定中塑造更高的自己?

——或者,变得人世,社交的时候多了礼貌、少了诚恳?

——还有,婚姻中那令彼此越来疲惫的真诚,是否会转化为某种暴力?也许小小的灼热过后,是火焰里储存的灰烬。

曾经的三十岁,我可以无所事事,伤感或玄想。可以不急于收集回忆。

白天与黑夜,时间的斑马群奔涌——许多人扑上去,以肉食动物嗜血的热情。四十三岁的我,犹豫、懈怠,被某种持续的怀疑所瓦解。时间里的酸性物质蛀蚀,我变得斑驳。

偶尔翻翻旧作,对比今天的写作,我发现阴郁的调子更重了。事实上,我成长得算是顺利,受挫当然有,可在真正坎坷的人看来难免娇气。温室的阳光雨露,为何不让我灿烂、明朗、热衷歌唱,反而灰颓,习惯于陷溺黑暗?是的,习惯在文字里赞颂黑暗的力量,仿佛那是眼睛中最有价值的瞳孔。我常常恼怒于自己的作品里带了暮气,那么自然的暮气,体温一样,暖旧、熟悉。其实,暮气是日积月累对自己的熟悉所导致的轻微厌弃。

热情、动力和好奇心都在衰减。我已变得如此畏怯,情感只肯做微幅的调整。我甚至怀疑,连自己的痛苦都已程式化和书面化了,远离切实的肉体。它与真正的痛苦区别明显,就像由失恋造成的和读一本悲情小说造成的伤感的区别,就像受到惊吓,有的因为遭受雷击,有的,仅仅是读到安全须知上的感叹号罢了。

典型的中年心态。什么叫中年心态?让我死,肯定不愿意,可若有机会再活一遍我又肯定不耐烦。四十三岁,许多人到这个岁数已甘心认领自己的命运,不再做梦,也不再相信梦的任何功效。放弃幻想,放弃转变方向的舵盘,这种所谓的成熟,不过是最轻度的腐烂。

我有时想不通,早晨一觉醒来就瞬间到达的悲伤来自哪里?心里像有个掉了毛的小野兽在挨饿。经常,我处于与恶劣情绪的对峙之中——还有那种比情人到来还要殷勤的虚无感。他人的夸奖难以使我振作,我总是陷入自我怀疑和厌弃,只要沉默中稍不小心,我就滑陷到那种难以逆转的消沉里。

时值盛年,看起来诸事顺遂,我内心却暗藏深深的挫败感。是贪婪、扭曲吗?也不像。那我到底想要什么、还有什么不满足?世界金黄,身置其间的我像枚即将从向日葵上脱落的籽粒。是不是,每个生命都要经历这成熟的忧伤?

毒牙没有事先打招呼,直接发到邮箱——我收到她的电子版遗嘱。遗嘱正本锁在她的抽屉里,发给我的用以备份。毒牙是我大学同学,也是关系为密切的朋友,二十多年来,我在她犀利的目光和语锋下顽强抗争,并磨炼对抗攻击的意志力。我们之间的嬉笑怒骂,外人看来恶语恶声、风格残酷.毒牙和我倒早已适应彼此冷峻得略带黑暗的娱乐精神。

毒牙并非预感不测,也没有疾病到来的任何具体威胁,她只是平静地像处理一张合同那样确立一份遗嘱。她安排住房、存款、首饰,在已然不能控制的未来中,毒牙依然顽强地施加自己的影响。

看着看着,忽然,我完全没想到自己会流泪,似乎情绪上并未被触动的那种无声无息、无知无觉、无动于衷的泪。竟然不能自抑。

我们不是一直把死当笑话讲吗?毒牙和我曾戏谑,说让彼此活下去的目的,只为了让自己未来的摇钱树不死。什么时候,死,不再是杜撰之物,它与我们切实发生联系,成了某种可以目测的距离?我想起了里尔克的诗:“死亡很大,我们是它嘴巴里发出的笑声。当我们以为站在生命中时,死亡也大胆地在我们中间哭泣。”

不惑之年,是否意味着这是抛物线的顶点,生命从此开始下滑?有时候我觉得活到这个岁数,已属某种幸事。

回忆起中学的物理老师。龚老师有一张天然的老年脸,其实教我们的时候她刚过不惑之年。长得不好看,脾气也不好,但她丈夫很早病逝,龚老师守寡数年的苦命经历,让不懂事的孩子也心生同情。龚老师并不直接教我们班。有一次,她的亲戚患病,需要一种供应紧张、市面上难以买到的药,由于我妈妈的医生身份,她专门托班主任要我找妈妈帮忙,最终买到。时隔三周,她来代课,上课铃响后我小声向同桌借橡皮,我因说话违反了课堂纪律遭受苛责。龚老师带着明显的宣泄快意,花了完全不必要的漫长时间讽刺我。我感到羞辱的同时,分外诧异——记得把药物送到办公室那天,龚老师那种殷切得带了讨好的持续笑意,她要我对妈妈转告谢意,一连数声,郑重得都不像老师对学生、大人对孩子,以至于让我非常不好意思。她怎么这么快就忘了别人的好,变得如此刻薄?我心里暗想,难怪命运坎坷,她肯定是个不知感恩的人,才遭此劫报,以后还不知道会遇上什么倒霉事呢。

龚老师有个备受娇宠的独子。他瘦高,近视,有一张面目模糊的脸,左侧颅骨位置有块儿硬币大小的位置不生毛发,使他看起来像一根擦过的火柴梗,这成了他的绰号。遭到龚老师批评的半年后,学校组织春游,去郊外划船。为了显示自己卓尔不群,火柴梗跳下船——水不深,只及腰部。他向前走了几步,回头让同学给自己照相,火柴梗摆出了胜利的手势。这个平常成为同学笑柄的男孩,似乎只有在校园之外的有限场合才能炫耀他的勇气。或许,火柴梗觉得距离过近的摄影可能会暴露自己头顶的小小缺陷,于是他后退两步,要求同学别把自己的脸照得那么大。火柴梗面向镜头,微笑着,又后退了半步……他一下就没入水中。谁也没想到附着苔藓的斜坡下面,是瞬间的深渊。

……暮色昏沉,同学再见到火柴梗的时候,他沾着湿泥的身体非常沉重。

救生员把他从淤塞的河底打捞上来。火柴梗的脚跟和踝骨拖着地面,留下两道长长的车辙式的水印。这是火柴梗最后的人间足迹。

随后很久,我不敢看龚老师被灾难洗劫的脸,我甚至怀疑自己短暂的恼怒变成了秘密的诅咒。死亡,每次都经过了对她的瞄准,然后变成一颗滑擦耳畔的流弹。龚老师也许会想:为什么不是自己?丈夫和孩子按照指定的顺序死去——龚老师,一个不知所措的掉队者。龚老师没有温度的眼睛,带着彻底的茫然,好像她是第三个即将赴任的死者。继承了一种葬礼般的神情,从此,她将以殉难者的身份存在。

死亡不是意外,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日常,是某种理性。死亡发生在他者身上,意味着对我们的赦免。他人的不幸却保障着我们的福利。由此,可以解释人类之间那种不正义却频繁的幸灾乐祸。

有一段时间,我热衷老电影。演员在灰色调中体现着动人的鲜艳,嘴唇光润,眼睛里光芒四射,散发出来自时间深处的优雅。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进入永恒的沉睡:唯光影跃动,让我们看到亡灵依然怀有强烈的爱憎……在那个黑白分明的世界里。

同类推荐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励志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励志卷

    李晋、朱国勇主编的这本书收录了众多名家名作,包括胡适的《大学的生活》、郑振铎的《我是少年》、粱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林徽因的《蛛丝与梅花》、闻一多的《火柴》、郁达夫的《我撞上了秋天》等,是一本三方联手打造的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让你体验非同凡响的文字之美、结构之美、辞章之美、思想之美。
  • 小小的履印

    小小的履印

    美无言,爱无声。那么,所有的路过可以是静静的;所有的履印可以是浅浅的。只需要把路当风景量,把自己当风景长。真善美散布天地间。它们有多高,我就长多高,宁愿变成植物;它们有多远,我就追多远,宁愿变成小鸟。眼睛看不到的风景,我的想象会看到;脚印到达不了的胜境,我的心灵会到达。都是不说的。
  • 生活的情趣

    生活的情趣

    本书收有“娘家情结”、“何当共剪西窗烛”、“多余”、“瞧这一片灿烂的风景”等散文。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它怎么会不知秋的气息呢?它以最美的舞姿向生灵们昭示:秋之将至。之后落叶回到温厚的泥土中以膜拜的姿态欣赏这场秋的绚然和精彩。是秋让张扬了一夏,身心俱疲的叶得以回归到根的港湾,在这恰好的温度和湿度里,它正酝酿着一场冬眠。散文正如落叶知秋一样,可以走近读者的内心,触动其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热门推荐
  • 极道妖童

    极道妖童

    一个原本富裕家庭的子弟,只有觉醒异能才能得到父母留下的基金,继续自己的生活。一段无意闯入的经历,改变他人生的轨迹。一只隐藏的血红色妖眼,默默注视着他的成长。在冰冷的城市里,异能和武力并存,觉醒者和妖怪同飞,看一个少年妖童般的成长故事。
  • 幽冥幻杀

    幽冥幻杀

    平天大陆,强者为尊。一个少年被家族发配,偶获苍狼传承,如彗星般崛起。成立幻灭战队,四大学院,五大天才,不同的天赋能力,相得益彰。谱写一段新的旅程。新书等阶设置:武徒--武者--人灵师--地灵师--天灵师--灵君--灵王--大地尊者--天空尊者--至尊......
  • 上古玄天剑

    上古玄天剑

    上古时期,有一个叫弑的邪神,因为种种恶行,“弑”被贬到了凡间。他到了凡间,造成民不聊生。九天君与“弑”苦战了七天七夜,最终将“弑”杀死。可是玄天剑因此断成了五段,九天君也因伤势严重而全部阵亡。数万年后,守护宝剑的玄僧又带着“玄天剑”再度现世。从此,玄僧们便百年一现世,无数人都企图得到玄天剑的力量,称霸天下。这次宝剑即将出现在天雷国。本小说为作者第一部作品,如有不当欢迎大家提出!新书起步,希望大家帮忙宣传下!谢谢!☆目前每周不定时更新,预计每周四更新一章☆同时也请大家多多关照我的第二部作品《枪神传奇》!!
  • 情愤

    情愤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

    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

    《老兵口述抗战③:远征缅甸》这本书,通过很多亲临印缅战场的老兵的讲述和回忆,串起这场战争的进程。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然后用两个月时间占据了东南亚大片土地,切断滇缅公路,中国与外界连接的最后一条通道被卡断。1942年3月,中国十万远征军出国作战,然而由于指挥脱节、情报不畅等原因,远征军全面失利,不得不撤出缅甸。几个月后,大部分远征军回到国内,少部分撤往印度。一年后,中国重组远征军,兵分两路,在印缅战场展开反攻,在缅北战场的新一军连战连捷,在滇西反攻的远征军也相继取得腾冲、松山、龙陵战役的胜利。最终,两支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
  • 意象心智

    意象心智

    人类长期的熟视无睹令潜藏的天赋属性一直无法发挥。在面对即将来临的太空物种的压力下,心智的能力终于进化……
  • 我为超级英雄

    我为超级英雄

    有一天,华夏出现了一位超级英雄,美国震惊了:“什么?华夏出现了超级英雄?不是电影里才有的吗?”世界震惊了:“看来有必要和华夏改善一下关系了。超级英雄不小心灭了我怎么办。”本书交流群已创建,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加入:552556125
  • 手指

    手指

    总有一些真相被永远掩盖,也总有一些真相慢慢被揭开。
  • 神火功

    神火功

    这部小说是本人第一部玄幻小说,主角夏臣禹,性格直爽,人物帅气大方,故事梦幻离奇,环境背景复杂多变。
  • 拿来就用的女人读心术

    拿来就用的女人读心术

    人性的阴暗,利益的驱使,都使得人们在交际中选择隐藏。相较于男人,女人感情丰富容易轻信他人。如果不能识别人心,不懂与人交往的分寸,就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受制于人,甚至落入圈套和陷阱。本书是心理学专家专为女性量身打造的实用读心术。针对女人的心理共性、生活共性、社交共性,详尽讲解一些随手可用并且简单有效的心理学技巧。指导读者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了解和影响他人,在人际交往中成功读出对方内心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