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28700000013

第13章 迁居巴黎和塑胶炸药的发明(2)

到此为止,诺贝尔父子发明新型炸药的尝试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回顾几十年来的奋斗,阿尔弗雷德唏嘘不已。从最初父亲摆弄黑色火药,导致事故而不得不远走俄国;再到在俄国重新创业,稍有起色后又突遭变故的辛酸经历;再到重回故里二次创业,开始尝试硝化甘油,发明了间接引爆法和雷管,初步掌握了控制硝化甘油爆炸的技术;再到再次发生事故,亲爱的弟弟命丧黄泉——那是这段科学探索的路上最悲惨的记忆;再到终于发明黄色炸药,用硅藻土将脾气暴虐的液态硝化甘油彻底征服;最后发明塑胶炸药,将这一系列发明之举推向完美的终点。这一路走来,包含了多少危险、艰辛和困苦!四十多年的发明创造,终于给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炸药,这不仅仅是一项物件的发明而已,而是宣告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发明了塑胶炸药12年之后,1887年,阿尔弗雷德又有了一种重要的新发明——无烟火药。这是一种特种火药,专门用于军事领域。它是在爆炸胶的基础上,加入百分之十的樟脑以及其他添加物制成的,燃烧的时候无烟或者只有极少量的烟,因此在战场上不会暴露目标,也不会产生遮挡射击视线的硝烟。

诺贝尔在介绍发明这种新型火药的过程的时候说:“赛璐珞通常包含着大约相当于其重量三分之二的硝化棉,但是由于樟脑成分和这种物质的密集浓度,赛璐珞即使在做成细粒的情况下燃烧,使它作为抛射物的一种适宜推进力,也并不嫌慢。通过用硝化甘油来完全或部分取代樟脑,就可以产生一种赛璐珞,其浓度足以形成固体颗粒;将这种赛璐珞装在火器里,它就会以缓和的燃烧率进行燃烧;如果用这种物质代替黑色火药的话,具有下列的优越性:它产生巨大的力量,不留下任何渣滓,而且是无烟或非常接近于无烟的。此外,它还可以无限期地储存,并且便宜。”

无烟火药的问世惊动了世界各国的军事专家,各国纷纷打探和引进这种新式火药以装备武器。但是它在英国所引起的关注,却给这位发明家带来了一场麻烦。

诺贝尔在黄色炸药时代的老敌手弗雷德里克·艾贝尔教授,侵犯了诺贝尔的专利权。在此之前,尽管存在着技术意见方面的分歧,但本着以绅士身份相对的态度,这两位专家相处得还算相当友好。十多年来,他们曾就技术问题交换信件,并且不时在伦敦或巴黎相见。诺贝尔同艾贝尔的好朋友、著名的苏格兰物理学家詹姆斯·迪尤尔教授,也有着密切的接触。英国政府在1888年任命了一个炸药委员会,负责“调查新的发明,特别是那些对军用有影响的炸药,并且向国防部提出委员会能够推荐的、关于在这方面的某些技术改良品的建议”。这个委员会的成员中,包括艾贝尔和迪尤尔教授,他们以委员会的名义与诺贝尔接触,要求他将自己的新发明及其发展情况,尽可能完整、秘密地提交给这个委员会,出于信任,诺贝尔这样做了。前面已经说过,1887年诺贝尔原来的发明专利权的处方是:用分量相同的硝化甘油和可溶硝化棉,加上百分之十的樟脑。艾贝尔有兴趣地研究了这些轻易得来的详细情况,并且当即发现这个配方中的缺陷,认为樟脑由于它的挥发性,是一种不适宜的成分。诺贝尔得到了这个意见,于是继续进行试验,并且提出了用丙酮来作为替代物等建议(早在1876年在瑞典的专利注册中,就已经用过这种处方)。艾贝尔告诉他说,不溶解的硝化棉比诺贝尔用的可溶硝化棉要好得多,他认为可溶硝化棉的特性太变化无常了。到那个时候为止,两个人的交往还是比较友好和互助互惠的。

可是随着事态的发展,在迪尤尔教授的合作下,艾贝尔在国家实验室里研制出了改良型炸药,用百分之五十八的硝化甘油,百分之三十七的硝化棉,加上百分之五的凡士林,用挥发性的有溶解力的丙酮,把它们做成胶质物。这种火药的成品被挤压成索状使用,因此给它取名为“线状无烟炸药”。这项发明,立即在英国和其他几个国家登记了发明专利权。在英国的发明专利权移交给了英国政府,并很快在英国陆军和海军中使用了。

当已经拥有诺贝尔混合无烟炸药专利权的诺贝尔炸药公司试图向国防部提供它的炸药时,才发现了艾贝尔和迪尤尔的行径。虽然诺贝尔本人觉得诉讼毫无效果,但公司不是他一个人的,最终公司决定提出诉讼。

这一引起轰动的案件拖了很长时间。仅存放在诺贝尔基金会档案架上的印刷文件,就有好几英尺高。然而,结果却是,所有的法庭都驳回了诺贝尔公司向英国提出的索赔要求。此外,原告诺贝尔炸药公司被勒令支付二万八千英镑的诉讼费。

在这件案子的审理期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这个领域开创性工作的重要性,被各界人士普遍认同。科学界的学者们曾对国防部和政府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而那些政治家和军事当局,则袒护艾贝尔和迪尤尔。在最后的一次审讯中就连当时的一位法官,在不情愿地宣布他是纯粹依照法律条文,被迫同意其他法官关于驳回原告案件的决定后,接着宣布:

相当明显的是,一个被允许爬到巨人背上的侏儒,能够比这位巨人本身看得更远些。在这桩案件中,我不能不对原来的发明专利权持有者表示同情。诺贝尔先生搞出了一项伟大的发明,这项发明在理论上是卓绝的,是一项真正伟大的发明。之后,两位聪明的化学家,得到了这项专利品的详细说明,仔细地阅读了这些说明,然后,发现了他们实际上可以使用差不多同样的物质,只是其中之一改用了不同的东西而已,并且产生了彼此相同的效果。如果可能的话,人们会发现,想从诺贝尔先生那里拿走一项极其重要的发明专利权的价值,那是办不到的事情。

诺贝尔的助手拉格纳·索尔曼,在谈到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时说道:“对诺贝尔的剽窃者的尖锐批评,是非常激烈的;但是,都还没有接触到最根本的痛处——诺贝尔同艾贝尔和迪尤尔先生之间过去在炸药问题上的亲密合作。对于诺贝尔感到受了侮辱及他的信任遭到背叛的心情,人们是能够理解的。这种心情当然要影响他那已经变坏的健康,并不是金钱上的损失使得他大为愤懑,而是他认为不正当地取消了他作为发明家的成就,对于这一点他始终是敏感的。”

诺贝尔把这件事通知了他在世界各地的朋友。在他的信里,他尖刻地写道:“那位正义之神,经常两腿瘫痪,因此行动迟钝;但是现在,她的头也遭到了打击,看起来她比疯人院那些疯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这场官司在金钱方面的损失,我可以不去注意,但却难以抑制我对表现出来的那种卑鄙的极大厌恶。人们说,牛奶洒了,哭也没有用,我说这些也是这样;但一个国家作了非常不公正的事情,却不能不使我产生憎恶的感情。……整个线状无烟炸药诉讼的道德,正像哈姆雷特所预示的那样:国家法律中的某些东西已经腐烂了。”

在诺贝尔发明无烟硝化甘油炸药后的十年期间,这种炸药被很多国家所引进,其中主要是意大利、德国、奥匈帝国、瑞典和挪威。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因此收到了数额可观的专利许可费。

尽管受到世界的如此重视,我们仍然认为无烟火药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发明,它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诺贝尔的另外三项发明:雷管、黄色炸药和塑胶炸药。实际上,阿尔弗雷德一生有351项发明专利。他关心的课题有:含硝化甘油的导火线,枪炮的无声发射,金属的淬火与焊接,抛射体的稳定、旋转与冷却,气体封闭与安全,以及海上救险用的一种火箭等许多发明。他还在溶解于各种半挥发性溶剂中的硝化纤维素的基础上,发明出了各种油漆。

诺贝尔对早期合成橡胶的制造也有强烈兴趣,尽管在他生前没能取得多少进步,却对后来人造橡胶和人造革的制成,无疑起了推动作用。诺贝尔在初期阶段感兴趣的硝化纤维素的另外一个用途,是制造人造丝。一八九三年至一八九四年间,他曾在圣雷莫的实验室里,与瑞典工程师斯特雷勒纳特一道,进行过这方面的试验。他发明的洞孔极细的玻璃压力喷嘴,在一八九六年取得了专利权。这种喷嘴,是将硝化纤维素或赛璐珞溶液挤压出来,然后硬化成丝状纤维所必需的工具。它是用很细的白金丝穿进溶液的玻璃里,冷却之后,再用王水将白金丝腐蚀掉而制成的。这种思路曾被后来的很多继承者所发展。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还从事过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白热电灯零件的试验,并且用融合矾土试制宝石(刚玉石、红宝石、蓝宝石等)。所有这些探索性的工作,都曾帮助后来有着更好设备的发明家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在列举了上述那么多种发明之后,我们还是可以毫不迟疑地说,诺贝尔毕生的成就和功勋是建立在雷管、黄色炸药和塑胶炸药三项发明之上的。

同类推荐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 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记述了军阀吴佩孚光辉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起初,他只是一个落魄的秀才,后来竟成了直系统帅,成为北洋军阀操纵政局的首要人物。军阀混战时,他将段祺瑞赶下了台,把张作霖赶出了山海关。他还作为封面人物登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被誉为“中国最强者”。曾经,他也被视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不二人选。他有“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举外债,对此一生不违;他坚持“不卖国”的主张,临终前仍告诫后人“不准当汉奸”;他还有“不纳妾”的美名,一位德国小姐爱上了他,他却在送来的情书上挥毫阅示——老妻尚在!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邹容 陈天华评传

    邹容 陈天华评传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即“邹容评传”和“陈天华评传”。 邹容与陈天华有着类似的悲剧人生,他们的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邹容陈天华评传》通过对他们短暂人生历程的考察,描述了历史时代背景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他们思想认识和性情特征的影响: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激愤和他们的无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邹容与陈天华的思想集中在二人的政治主张上。《邹容 陈天华评传》以邹容与陈天华的民主革命思想为核心,论述了二人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他们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穿越者的琉璃次元旅

    穿越者的琉璃次元旅

    在死亡的威胁下,跨入另一个世界的他!在次元的旅行中,解开隐藏在背后的事!属于他的次元旅,在被选中的那一刻起!无形的齿轮便已经开始转动,未知的隐藏在时空背后的故事,缓缓揭幕……以上,你认真看就输了……这是一个关于穿越到各种世界小白的故事[不正常的尸体派对][包含前传遥远的歌谣的‘灼眼的夏娜’]与之后的原创剧情[神代战争……]PS-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去作者的讨论群……一七二三八八一零八
  • 也许爱就是这样吧

    也许爱就是这样吧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过去中,人们合用一分钟的时间认识一个人,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喜欢一个人,再用一天的时间去爱上一个人。致逝去的时光,就像苍茫夜空中的一颗若隐若现的一颗繁星。
  • 致命魔法

    致命魔法

    十一岁的生日那天唐敬轩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黑乌鸦信使带来神秘的来信,邀请唐敬轩去一个他一生和所有读者都难以忘记的,不可思议的地方——卡鲁蒂亚魔法学院。在魔法学院唐敬轩认识了世界有十五种魔法组成分别是:七大元素“水、火、冰、雷、风、土、木”和八大能量“光明、黑暗、空间。召唤、幽灵、占卜、诅咒、幻术。哈利在学校不仅找到了他这一辈子的真朋友,还学会了许多的空间魔法并且和他的两个朋友打败了冰雪女王凯瑟灵并找到了学院杯中的月亮石,而这块月亮石它与唐敬轩的命运息息相关......
  • 快穿炮灰崛起之旅

    快穿炮灰崛起之旅

    画眉为了自己能够获得新生,跟一个不知名的系统签订了契约,消除寄主的仇恨完善自己,被仇恨与不甘驱动着希望自己能够从一代炮灰崛起做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
  • 主宰群界

    主宰群界

    龙晨本是仙界龙家子孙,后因家族內乱流落星辰大陆被白老所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回到龙家。他流落凡界,本是强者,天生的修为被封印,再强大的功法无法修炼,他该如何,看他如何解除封印……重回仙界,…上神界……上更强界面………永恒主宰…
  • 瘾殇葬歌:恶魔法则

    瘾殇葬歌:恶魔法则

    瘾殇葬爱,骊歌轻殇。傀儡绝爱,枉死魂殇。傀儡之师,以绝爱之人血为骨,心为肉,魂为意。以自心为食,血为株毒喂养。泯良知,灭人欲。亡灵噬魂,断情丝,灭情愫。凡违者,入六道轮回,陷焚心蚀骨之苦。永世不得为人,将与人偶为伍。以灵魂为代价来换去心爱之物,悲也,抑或幸也?傀儡师,可操纵人的灵魂,也可与人等价交换,诅咒他人死亡。一念生,一念死。左手救赎,右手毁灭。总是在杀人,与拯救中。左右平衡,从不逾越。人偶师是傀儡师的分支,灵魂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附属品。如果傀儡师至少还没有将自己的灵魂作为获得力量的媒介,那么他们早就将灵魂进献给了魔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别闹,捉鬼呢

    别闹,捉鬼呢

    时移世易,鬼神的传说已经湮没在急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里,但是有明必有暗,有阳必有阴,总有这么一些人,可以突破阴阳的桎梏她本以为自己能和师父一样,能凭着两三手道术过上“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美好日子。却没想,双胞胎姐姐因车祸丧生,为了照顾有心脏病的母亲,不得不以姐姐的身份继续生活下去。好不容易打算金盆洗手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却出现了一个戾气冲天的鬼婴对着她一口一个妈咪。为了天下苍生,她忍痛认下了这个孩子。但孩子的父亲还是手动再见吧……颜值再高,来头再大,也拯救不了这惹人嫌的臭脾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7月39日

    7月39日

    赵刚小说的异端性暗藏在他的写作生活中。他已经通过写作和这个世界建立了一种相互游离的互动关系,《活在树上的狗》如此,《7月39日》更是如此。赵刚小说中那些极端具体的生活是从结构不稳定的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从结构和故事中取得生活),这一点显然与其他小说写作者的小说理念相悖,日常生活中的小说人物直接活在作家的想象中。也许赵刚就是一位小说与生活双重身份的僭越者,面对小说传统,当其他作家在常规招式前潜心修炼时,赵刚已经悄然抵达了小说的另外一面,所有的差异由此而生。
  • 后宫之弃女为后

    后宫之弃女为后

    她,恶名昭著的国公嫡女,被未嫁先休的前太子妃,纨绔贪财,声名狼藉。他,天生痴傻的王府独子,除了舞刀弄枪万事不通,草菅人命,人见人怕。无人知她曾与狗争食,被恶毒姨娘,庶妹几乎欺辱致死!谁人懂他蛮横背后的隐忍,痴傻不过是为了保全家性命!纪挽歌瞪着翩然而至的男人,恨恨的道:“彭厉锋,你不是痴傻儿吗?怎会如此!”彭厉锋眸光清涟,笑的不怀好意,说:“你不是众人口中的纨绔恶女吗?应深谙此道!”他笑:“你无人敢娶,我无人敢嫁,凑成对正好。”她泣:“只要这皇朝尚存一日,我,你就要不起!”一朝六国乱世,奸情无处不在,阴谋接踵而至。注定的纠缠,难解的思绪,残酷的别离。当一切重来一次,你是否依然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