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100000016

第16章 婚嫁习俗

海沧各村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婚姻类型有包办婚童养婚招赘婚表亲婚)其中较流行的是媒人介绍、父母做主的包办婚。由媒人介绍的婚事成功之后,男方家要给媒人送一份媒人礼,通常有猪脚、面线、红包等,俗称“吃猪脚”。建国后开始有自愿婚,也就是男女自由恋爱结婚,父母不加干涉。新中国成立前的婚嫁习俗较为繁琐,介绍如下:

相亲、探家风

由媒人给男女双方牵线搭桥后,男女方家庭互相串了解才方家庭的情况。男家会请人去女家探一探女方也会如此,事先请自家的亲戚到男家探一探家风,了解对方家庭成员的为人、经济状况等。探家风时一般不直接询问,而是靠观察家中的居住条件、伙食、生活习惯等来推断。双方认可后,则由媒人到女方家向女方的父母亲提亲,问礼数、当地风俗以及定下“吃茶”的日子(俗称吃定),喜事就开始张罗了。

吃定

吃定的日子是问神或请人择看吉日而定。“吃定”那天,媒人就带上准新郎和伴男,还有诸如烟、糖果、饼类的伴手礼和红包上女方家商讨喜事事宜。女方办桌所需要的钱都是来自男方,女方必须在大厅正堂摆一桌放着茶点的“子婿桌”,将一盘甜茶共四杯,甜茶即龙眼干泡开水,放在“子婿桌”上。男方则要拿出红包放在茶盘上,俗称“压茶欧茶欧,茶杯之意”。这就是完成“吃茶”的过程,然后便是请客、敬酒、敬烟。“吃茶”的第十二天,女方要到男方家,叫做会面。

纳彩

纳彩也称“下聘”。男方准备的聘金最多有白银一千块,一般是五六十元。下聘的日子可请人择定,也可双方商定。下聘那天,男方将金器、白银、布匹、糖果饼类四式十二项准备好,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后来简化为糖果、饼类和烟酒及红包,红包大小各一包,女方则返还男方小红包和一些糖、饼。女方将糖果饼类摆在“红公桌”顶拜“红公1受拜拜的神的统称,下同、)祖先”。拜“红公”三根香,拜“祖先”二根或四根香,拜一拜,香燃完即可。然后告诉“红公”、“祖先”,今天是某某与某某“下聘”的日子,并念一些祈求保佑,女儿嫁到男方家后有人缘,有人疼,肀安顺利、和睦幸福等吉利话。男方回来时也要把返还的糖饼拿出来拜自家的“红公”、“祖先”,祈求保佑内容大致一样。男女双方都要酬谢媒人,酬谢的红包则是女方给多少,男方要加倍给。这就是“下聘”的过程。

讨亲回婚书(资)

男方要讨亲(即结昏)必须到女方家向其父母要女方的生辰八字,然后会同男方家庭成员的生辰及生肖找人(问卜的择好结婚的日子。结婚的日子择好后,男方要煮圆分送给自己的亲戚,通知至亲和邻居。结婚的前一天,男方由媒人担婚书(回婚书)到女方家中。“婚书”担里要放十二项东西,即红包(一大一小)、猪肉(猪肉带脚的称洗屎尿肉、公猪还要增加膀胱,整片的猪肉)、糖、饼、红婆鱼(一般是在鱼身上抹红或贴红纸的四条鲢鱼)、生闷圆、炮、烛、酒、香蕉、红柑。在男方挑担出门时要燃放鞭炮。男方送来的礼物女方要留下一半(猪要砍下四个猪脚,然后抹红或抹黑,不然据说新娘以后会“白脚蹄”),礼回一半,让男方挑回来。女方收担时要拜“红公”、“祖先”,男方挑回来时也要拿一些拜“红公”、“祖先”。祈求内容与“吃定”拜时说的大致一样。挑担回来后的当天下午,根据择定的日期安排吉时安床。同时要付给媒人红包,女方给媒人红包有多少钱,男方就得加倍,并要宴请媒人,包括结婚和“做客”(新娘首次回娘家)都要宴请媒人,因此民间有“媒人婆,吃甲(得)瓦壁嗦(扶着墙壁走)”之戏谚。

裁衣

根据结婚时辰来安排裁衣(男女双方都要裁衣),这些事情都由媒人来操办,“象头”衫服、袜子、面布(毛巾)、包括象头需要用的都要打卍字和缝“铅钱”(一种小铝片),要将笳篱放在大厅的“红公”前,这些物品都要准备双份。

裁衣完毕后,便是“安床”。“安床”时床铺的四支脚要垫红包(一般每包两元钱),寓意为日后是有钱人;同时要拿十二根草放在床上,说明新郎和新娘像野草一样有生命力并且强盛,俗语说“草贱好吃好养没禁忌,肀安甲顺利”。安床以后,选一个四至六岁属龙的男孩,属蛇的也可以。(但与新郎属相相冲则不行)来“翻床铺”。即叫小孩上床上躺着并翻来翻去,大人则在旁边说:“翻床铺,生渣浦(男孩)。翻过来,中秀才。翻过去,中进士。”做完后给小男孩一个红包即可。通常翻床铺的小孩当晚要与新郎官一起睡。

上头

“上头”就是真正的成人礼。“上头”一般定在结婚当日的凌晨二至四时(男女方各自在家里同时举行)。准备的物品大致有:汤圆十二碗,每碗四粒,菜饭十二碗,红婆鱼二条,鸡一只,烘炉、茶煨、簸箕(笳篱(簸箕的一种)、米筛(簸箕的一种,较小)、四方围杆竹椅各一个,以上物品正中均贴上用红纸剪成圆圈,还有蜡烛、酒瓶灯火各一对,面巾,脚巾各二条,芋种二粒,黑豆、龙眼双数数粒,一个红面盆,两个红篮等。新人先用桂花叶、鸡蛋煮过的水洗澡,然后坐在竹椅上把梳妆盒第一次打开,再梳头,此为“象头”。结束后要吃汤圆和菜饭。值得一提的是家里请来制作汤圆的人必须是夫妻双全的好命人,这样才吉利。

娶亲

旧时海沧旧镇有一家专门出租红白喜事用品和人员的店铺,可供出租婚礼轿子、轿夫、大鼓吹、歌仔调等,租一套用具大概要白银一百块左右。他们的女婿轿是蓝色的,从夕卜面可以看见里面的人;新娘轿则是红色的,比较高,轿上雕花非常漂亮,从夕卜面看不到里面的人。

结婚前一晚,雇来的乐队先要到男方家奏乐,制造热闹的气氛。第二天娶亲时,男方迎亲队伍有大鼓吹、两顶花轿,新郎轿排前面,新娘轿排后面,有男伴、媒人等。其中男伴、媒人要拿红篮子,红篮子内装“缘钱”(一种圆形的小锡片)。一出门男方要放鞭炮,快要到女方家时,也要放鞭炮。媒婆在前,边走边撒“缘钱”,念道:“人未到,缘先到。”走到女方门口,轿要放在笳篱的上面,新郎要去敲门,俗称“敲门乾”。新郎这时须高声称呼岳父为“爸”,直到门开为止(这时必须由女方的父亲开门)。然后新郎要恭敬地递上红包。女方要请男方迎亲的人吃用桂圆肉加鸡蛋煮成的甜汤。此汤一般不能吃完,以示有余。过后,女方还要煮冬粉和肉丸请他们吃,称“冬粉穿鼻”,这次也一般不吃完。女方要有伴娘,接下来女方的父亲抱着新娘上花轿,新郎和新娘一上轿就马上出发。一出门女方的父母要赶快关门,有的还泼一盆水后才关门,可能与“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之谚有关。女方要打扮得漂亮些(一般要穿红色衣服表示吉祥),新郎、新娘的手里还要拿手绢、扇子(主要是在路上如碰到不吉之事要用手绢或扇遮挡一下。

女方嫁妆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有如桂圆肉、糖、四果汤、灯、二条花布、果盘、盖碗茶杯(共十二只)、冬瓜、钱、缘钱等。

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时要放鞭炮,媒人念道:“大门开透透,新娘自己到。”男方家人就要熄灭火,即不能再燃柴火(预示新人一到不会火烧心),还要赶快躲起来(预示不要与新人相冲)。到男方大门口时由媒人、新郎搀着新娘踏着地毯过火炉(表示干干净净进家门)。过门槛时,不能让新娘踩在门槛上,否则就预示新娘后要方。后一新娘到中,在四方上。

坐稳后才把门关起来,媒人随后说:“合居做大人。”然后再派一个合适的人(这个人最好是属相相容,上辈父母健康,子女兴旺,夫妻恩爱)将新郎、新娘从洞房请出来。新郎、新娘得给此人红包表谢意。新娘出来后要拜红公、拜祖先。拜完后新娘要桂圆肉茶,的,一方的(依辈分的大小)喝,亲人们喝完后要给新娘红包。接下来就开宴请客。亲戚们来看新娘时,新娘要端“四果汤”给他们喝(四果汤是用花生、枣、桂圆干、莲子加糖的汤,预示早生贵子)。亲人喝完说:“吃甜甜,明年生后生(儿子之意),喝干了明年生男泡(生男孩之意)。”之后媒人带新娘下厨房灶台,喂鸡、鸭、猪等牲畜(只是意思一下,没有真正干活)。

结婚当天中午至晚上宴请客人。酒席头尾两道菜得是甜的,如花生汤、甜糕等。新娘席上放十二样菜,其中要有一只白斩鸡,放在碗中摆成一只鸡的样子。

陪坐的一般为女性至亲,如婆婆、姑姑、妗子、姐妹等,人数有八人、十人、十二人等,以八人居多。新娘不能吃完全席,到上第四碗菜的时候必须起身,然后由婆婆来坐新娘的位子。婚上娘舅最大要坐上席,舅舅送的礼也要摆在最显眼的方。

清朝前,新娘子一般得三天才能出门,到了后来程序简化变成一天就可以出门,俗话说“三日放在一日做”。

回娘家做客

回娘家做客一般在婚礼的第二天。女方的“舅仔爷”预先来到男方家。做客的当天与男方的“叔仔爷”一起到女方家,男方要带烟、糖、饼、红包。请完女婿后,娘家要送给女儿女婿一些芭蕉,上面要有一头煮熟的鸡(主要是给婆婆吃的,奶奶健在的要准备两只、两根带头尾的甘蔗)从头甜到尾或节节甜、两只小鸡即带路鸡,要一公一母。如今钟山村婚嫁习俗简化了很多,通婚的范围也扩大到了外地,如有娶龙海、肀和等外地人,也有本村女子嫁到外地。

同类推荐
  • 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也最为大众喜闻乐见 的部分。作为历史延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民族礼仪等等,它无处不在,无 所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呼志强、刘瑞才编著的《最有趣的民俗知识》是一本浓缩中国民俗文 化知识精粹的趣味问答读本,《最有趣的民俗知识》以全面丰富的知识和 史料,讲述各类事物的由来典故,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将近千个基 础的中国民俗文化常识辑录在一起,让读者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 识。全书涵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婚丧寿诞、姓名称谓、崇拜信仰、民 谚俗语等400多则趣味民俗文化常识。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 余的休闲读物。
  • 家具里的中国

    家具里的中国

    中央电视台历时四年之久拍摄的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半年之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整理编撰成书,以飨读者。取景广泛,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家具中的精湛的技艺与文化。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星辰,都给了人类无限的探索空间。是谁提出了北斗七星呢?又是谁第一个提出一年365天呢?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为你讲述天文经法知识,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沉醉于历史的海洋,享受丰盛的知识快餐。
  • 文学文献(兰州历史文化)

    文学文献(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热门推荐
  • 高高的白杨

    高高的白杨

    本书是小小说,作者用自己平实的笔触为读者勾描了一幅社会百态图。内容涉及校园、职场、情感等多个领域,共九十余篇,读后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可以开阔视野,认识社会,给自己的写作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帮助,是本值得一读的课外读物。
  • 寻秘者

    寻秘者

    讲述的是一个少年与儿时的好友,被三个探险者带上寻找传说中的种族蛇族的事情,他们是否能成功的找到传说中的蛇族,他们的探险将会是个怎么样的旅程…当我们主角深入后才知道等待他的是一次次解不开的谜团…
  • The Night-Born

    The Night-Bor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本书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另类民国史,另类地解读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乱局,解密民国大佬们的黑白人生,破译乱世的生存法则。读懂了乱世,你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人生,自然会勘破英雄、枭雄的权谋野心,伟人、小人的生死心结。既不同于草根说史的浮躁,也有别于学院派证史的乏味。作者研究民国史多年,查阅了上千万字的史料,以严谨的史实、犀利的视角、快意的笔调,直指人心,酣畅淋漓地解码乱世黑白往事。直指人心的历史不一定是最好的,却一定是最具快感的。历史可以很精彩,民国当然更精彩。
  • 雷帝

    雷帝

    身负灭门大仇的少年,机缘之下习得逆天功法,最终打破了废灵根的传说,更是解开家族被灭之谜,斩敌人于刀下。天地劫雷为我所用,世间妖魔皆不能挡,横行仙魔两界,终创雷帝之威。
  • 新千年

    新千年

    一位普通的学生,很平凡,穿越了,其实他不想穿越,但是现在就是个穿越者,他说,就算是穿越了,我还是很平凡,只是新的道路会走向何方呢。
  • 异界之邪神

    异界之邪神

    一个青年,偶然间得到上古邪神的修炼功法,却因为触发了禁制,被扔到了天残大陆,原本坏坏之中带着一点善良的青年,从此成为了做事不拘一格的无良青年,死道友总比死贫道好!有什么比自己沾光还要实在?有什么比自己背后捅刀子来的爽快?又有什么比自己逍遥自在的活着更好?吴剑的出现,完美的诠释了厚黑的阴柔个性!一个个强者的出现,一个个的风云聚会,且看无良邪神如何重现上古邪神神通!创造天残大陆的邪神传说……
  • 绿茶不污

    绿茶不污

    从被媒体冠以“美少女作家”的头衔沦落到人人口诛笔伐的“绿茶婊”“失足少女”可她的座右铭依然是“出淤泥身先染,濯清涟而不妖”。不屈不挠不卑不吭的在和宿命作斗争,安放于灯红酒绿下的青春没能让她破罐子破摔即便是充斥着情色与虚伪,血腥与背叛,甚至是变态的折磨面对一份长存心底纯白无瑕的爱,她左右为难,一度绝望到弃之不顾。被情敌尖酸刻薄的丢下一句“千人骑万人上的婊子也配谈情说爱?”繁华似锦绣,美景如画,还看谁主沉浮?
  • 365次逃:总裁大人放过我

    365次逃:总裁大人放过我

    一段金钱的交易,她用身体换他的钱;一场谁先爱了谁就输了的游戏,他用真心付出。而真爱归来,她伤心离去。他寻她而去,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一段爱情能否实现呢?一段豪门的纠葛,一场追逐的游戏,一个金钱的交易,都在进行着。且看女主如何玩转男主!
  • 天才宝贝腹黑爹

    天才宝贝腹黑爹

    她不过是占了某五星酒店一点儿便宜,竟被某冰块男在她的肚子里留下东西,还变出个娃娃来。老爸腹黑高冷也就算了,宝贝也那么腹黑天才,人小鬼大,一不小心就被他们联合算计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