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24章)
↓↓
第1章 保生大帝信俗(1)
第2章 保生大帝信俗(2)
第3章 谒祖进香习俗(1)
第4章 谒祖进香习俗(2)
第5章 谒祖进香习俗(3)
第6章 “送王船”民俗活动(1)
第7章 “送王船”民俗活动(2)
第8章 “蜈蚣阁”游艺活动
第9章 “扛大龟”民俗活动
第10章 油炬走境习俗
第11章 平安清醮习俗(1)
第12章 平安清醮习俗(2)
第13章 后井村宫庙建筑和相关习俗(1)
第14章 后井村宫庙建筑和相关习俗(2)
第15章 渔民缯网捕鱼习俗
第16章 婚嫁习俗
第17章 祈子生养习俗
第18章 丧葬习俗
第19章 节庆习俗(1)
第20章 节庆习俗(2)
第21章 节庆习俗(3)
第22章 民间禁忌
第23章 附录:全普杳讲效积极做好非物化遗产普查工作
第24章 后记
同类推荐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国学其实很有趣儿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学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本书就是按照这个分法;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本书是一本纯粹的国学书,让你读后回味无穷;是一本有趣儿的书,让你读后轻松愉悦;是一本有内涵的书,让你通过浅显的语言,领悟厚重的知识。这是一本有品味的书,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国学达人。书画碑刻(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她的文脉传承。挖掘整理、弘扬光大使其绵延不绝,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于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不多,因此,通过文字记载,保存历史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热门推荐
逍遥诀言
写在前面:本小说成文,大部分情节是纯属虚构,但是也结合了一定的历史事实(三国后西晋末年)这段历史,本小说只是以武侠的角度来解读历史,因为在西晋末年以后的近一百多年里,朝代都是分分合合。多有异说!当然在本小说里,也是结合了历史,阐述了众多道理的:一,个人与自然和历史的关系:时代造就人才,个人的活动,自然也是会影响到历史的发展;人生与自然,便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超脱自然,回归自然!二:个人的成长,是需要多次的锻炼和磨砺的,当人们遇到艰难时,应该用积极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这是一个态度和心态的选择;当然个人的成长,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力量的成长,而是更着重在心性和思想的成长上!三:本小说以历史为背景,也讲述到了我国古代的民族战争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痕迹,结合经济,文化,朝政跌落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