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300000018

第18章 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3)

之所以选择胡耀邦担任党的主席(总书记),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这样说的:“由于需要年青一点的同志担任党中央的领导工作,而胡耀邦有长期在红军中工作和从事党、团工作的经验,在‘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中有显着成绩,所以被选为党的主席(总书记)。”

邓小平认为由他担任中央主席不相宜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一段时间,尽管华国锋仍然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只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副主席,但就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邓小平就已开始成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变动华国锋领导职务后,邓小平没有担任党的主席或总书记职务,只担任了中央军委主席等职务,但他是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核心人物不但任第一把手的职务,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特殊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家希望邓小平当党的主席、国家主席,他都拒绝了。在1980年11月至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许多同志曾提议邓小平担任中央主席兼军委主席,因为这是众望所归。邓小平认为,由他担任中央主席不相宜。从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一直致力于让比较年富力强而又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同志担任领导工作。邓小平认为,在60多岁的同志中,胡耀邦同志担任中央主席比较适当。至于军委主席,暂时没有其他适当的人选,他可以担任一段时间,以便培养新的比较年轻的同志将来接替。当然,只有六中全会才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决定。政治局一致同意了邓小平的意见。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叶剑英称赞邓小平说:

大家知道,小平同志在历史上对党作出过杰出的贡献。粉碎“四人帮”以后,在每一个重要关头,他都敏锐、果断地提出一些正确的决策和主张。在我看来,小平同志具有安邦治国的卓越才能,他当全党的“军师”和全军的统帅,是当之无愧的。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选举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党中央主席、副主席的排名次序上,邓小平排在叶剑英之后,排名第三位。在六中全会正式开会的前一天,叶剑英致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并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把邓小平的名字排到自己的前面。他说:

我和小平同志谈过,我觉得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主席、副主席名次排列,还是胡、邓、叶、赵、李、陈、华。这样更好些。

李先念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也说道:

这次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主席、副主席的名次排列,把胡耀邦同志排在最前边,目的是让政治局常委中年纪比较轻、精力比较充沛、实践证明是合格的同志在第一线主持工作,体现中央最高领导准备集体交接班,带头改变“论资排辈”的习惯。考虑到小平同志、陈云同志在我们党内的突出贡献和他们的历史地位,剑英同志和我曾经建议把小平同志、陈云同志往前排,这次会议也有些同志提出类似建议。小平同志、陈云同志和其他常委同志认为,还是不作变动好,以免引起国内外不必要的猜测。这是一件大事,所以,常委决定一并提请全会以投票方式决定,并希望大家一致同意政治局的这个建议。

十一届六中全会接受了政治局常委会的建议,确定政治局常委和党中央主席、副主席的排名次序是: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到十二大时,除华国锋没能再进入常委会外,其它六名常委的排名次序跟十一届六中全会相同。至此,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就正式形成了。对于邓小平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一点,胡耀邦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即有清楚的说明。胡耀邦说:

这几年谁的贡献大一些?粉碎“四人帮”之后,政治局和常委的同志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贡献。但是,贡献大一些、多一些的,还是老一辈革命家。拿常委来说,是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四位同志。小平同志因为经验特别丰富,精力很充沛,加上长期斗争建立起来的巨大威望,他起的作用就更突出些。我之所以首先要讲这一点,就是我认为,我们的党还有一些建党前期的老革命家健在,并且在党的领导核心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实在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幸运。

他们的健在和长寿,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人事,确实好办得多。即使我们突然遇上十二级台风。我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邓小平后来也谈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建立了一个新的领导集体,这就是第二代的领导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实际上可以说我处在一个关键地位。“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

世后,为何不是别人,恰恰是邓小平成为了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第一,是由于他的资历和年龄。

邓小平很早参加革命,资历很深,曾领导挺进大别山,指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担任十年党的总书记,在党内军内有较高地位。他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而他的年龄又比毛泽东小11岁,这就为他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提供了可能。第二,他“三落三起”的特殊经历特别是1975年的全面整顿和1976年的第三次被打倒,大大增加了邓小平的政治影响力和政治声望,使他成为粉碎“四人帮”后全党全国注目的中心人物。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是深得人心的,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反而使邓小乎的政治主张和胆识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从而使邓小平赢得了更广泛的声誉。1977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一周年前后,一些人在北京长安街刷大标语,要求邓小乎出来工作,正是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第三,是由于邓小平的政治智慧和驾驭全局的才能。

邓小平的政治智慧和驾驭全局的才能,从毛泽东对他的评价即可看出。

1956年9月七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提议邓小平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时,称赞邓小平办事比较公道,比较有才干。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的时候,他对赫鲁晓夫讲:我不想当主席了。赫鲁晓夫就问他:谁来接班呢?有这样的人吗?毛泽东说,有!我们党内有好几位同志完全可以,都不比我差。接着就一个一个地点名,他说的名字第一个是刘少奇,第二是邓小平。谈到邓小平的时候,毛泽东讲,这个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我们党内难得的一个领导人才。赫鲁晓夫说,是啊,这个人可厉害,我跟他打过交道,1956年他来了,你可别看他个子低一点,他的智慧、思想水平很高。

1959年4月在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说自己是正帅,邓小平是副帅。

1973年12月毛泽东在谈话中,说邓小平办事比较果断,柔中有刚,绵里藏针。

1974年12月23日,毛泽东同周恩来、王洪文谈话时说,邓小平政治思想强,政治上比王洪文强,人材难得。

第四,是由于他求实的精神以及坚定的原则性。

邓小平的求实精神,比较典型的是他的“猫论”,即1962年“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1962年7月7日邓小平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邓小平引用刘伯承经常说的一句四川谚语,即“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以此说明在生产关系上看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的观点。

邓小平的这段话是1962年7月7日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时讲的。大概是讲完话的第二天晚上,邓小平就给胡耀邦打电话,说他昨天讲的这两句话不要传达。就说主席在北戴河召集他们几个人谈了谈,小平同志也参加了,主席就讲,有股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风。

尽管邓小平交待不要再传达了,但这句话还是广泛流传开来。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批判邓小平时,“黄猫、黑猫”的说法就变成“白猫、黑猫”了。

应该如何理解“黄猫、黑猫”这句话呢?大约是80年代初期,薄一波曾就此事请教邓小平同志。邓小平说,当时国家很困难,谁能想办法渡过难关就是好样的。话没有错。目的是鼓励生产、恢复农业,没有别的用意,也没有什么用心。

薄一波认为,这句话的真谛是讲,制定党的政策,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愿望,采取灵活的办法,目的是调动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达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薄一波认为,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获得极大成功的事实,生动地说明了改革开放、搞活经济这些政策的威力,这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小平同志1962年提出的办法的延伸和发展。当然,采取搞活经济的政策,决不意味着可以不择手段的胡来,甚至可以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邓小平自称是实事求是派。正是这种求实精神,他才能支持真理标准讨论、支持包产到户。

邓小平坚定的原则性从1975年大刀阔斧进行整顿即可看出。邓小平这种坚定的原则性虽一时导致了他下台,但最终使他获得成功。如果邓小平在1975年主持中央工作时为保住自己的位置而放弃原则,全盘肯定“文化大革命”,搞“左”的一套,虽然他一时不会被打倒,但他也就不可能赢得人民的广泛拥护。因此,邓小平坚定的原则性也是他能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五,是由于邓小平在1977年恢复工作后为推动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和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所起的特殊的、巨大的作用。

邓小平率先批评“两个凡是”、有力支持真理标准讨论、最早提出重点转移、作三中全会主题报告、重申四项基本原则、1980年5月发表关于农村政策谈话支持包产到户、倡导创办经济特区、维护毛泽东历史地位,等等。正因为邓小平的特殊的巨大的作用,所以他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对于邓小平的核心作用和地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时许多人还不清楚,而经过十一届六中全会到十二大,这一点就为全党、全国人民所公认。

同类推荐
  • 扬帆大明

    扬帆大明

    落魄富二代沈崇名横空出世,运筹帷幄短短数载间位置中枢。他是锦衣卫,率领精兵强将专治各种心怀不轨、玩弄阴谋的野心家;他是人间财神爷,莅任海事衙门总督,开海禁通商贸赚尽天下真金白银;他是多情种子,纠缠于武艺高强的小师妹,娇蛮无礼的大小姐,善解人意的清倌人,为父报仇的女刺客之间……有人说,他是心机深沉玩弄权术的奸臣;有人说,他是赤胆忠心一心为国的贤臣。沈崇名笑着说:No,咱只是个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喜欢数银子、爱好泡美女的实在人。风云莫测的官场、神秘狠辣的无为教、凶残自卑的倭寇,喜好打劫的俺答,再加上无敌幸运星主人公,让大明天下热闹非凡。
  • 明朝奸臣

    明朝奸臣

    当清官可以两袖清风、刚正不阿、高风亮节,即便死了也是鞠躬尽瘁!当一个奸臣却老奸巨滑,居心叵测,心怀鬼胎,死了却是遗臭万年!可当清官难,当个奸臣更难。要做到只手遮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更是难上加难!杜明,这个不知历史的小民,就如一条泥鳅,穿梭在乱世之中,在权力和欲望中挣扎、在残暴和杀戮中生存、在忠诚和背叛中壮大,最终一步步走上权力的顶峰,不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五代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五代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石敬瑭引援成功,凭借着契丹之力登上皇位,引得杨光远、杜重威之流争相效仿,你称侄来我称孙。这些人如意算盘打得好,都想自己不出力,浑水摸鱼捞个经济适用型的皇帝来当。只有刘知远很冷静,知道山寨别人并不靠谱,机会要由自己把握,从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原创之路。
  • 地球生命极简史

    地球生命极简史

    生命是必然的。我们的知识相比于整个宇宙,还不到九牛一毛。随着我们智商的提高,人类的认知体系也不断进步,总有一天,我们今日信奉的东西都会被扔进故纸堆,进化论也是如此,我之所以信达尔文,是因为在我的认知范围内,他的说法更加合理。如今,人们正在逐渐修正进化论,毕竟,这理论在很多现实面前已经捉襟见肘,但是总体思想、大的框架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这部极简史不是基于严谨的科学理论,因为我头上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或者理论能够把整个生命及人类起源发展的历史流畅而令人信服地串联起来,所以,有不少内容都来自于我的猜测、推测甚至臆测。因为不够严谨,所以,我把它当成小说来写,这部小说的主角是----生命。
  • 纷纭三国归一统

    纷纭三国归一统

    诸葛瞻提前降生,带来一系列变局:西域墨氏回归中土,搅动三国均势;打压蛮族,收复凉州,建立基业;曹、孙、刘三家各有难念的经,谁先念歪掉队;诸葛瞻夹缝中生存,如何一步步攀上巅峰?无限精彩,请关注《纷纭三国归一统》
热门推荐
  • 想爱

    想爱

    每个人的情感都是一株葱郁的植被,需要用爱灌溉生长,想爱,为你揭秘情感世界。
  • 我的腹黑老公:误惹大明星

    我的腹黑老公:误惹大明星

    她,三岁时全家被杀,从一只温顺的小羊,化身为巧笑倩兮、妩媚诱人的神秘女子。化名与不同的男人交往,她遇到了温柔隐忍的在汐和霸道专情的南哲,她为他伤心断肠,她帮他度过难关,到底哪一个才是自己的真心?爱情是麻药,明知道会使人脆弱,失去自我,却又欲罢不能!
  • 论反派仗着人多欺负正派

    论反派仗着人多欺负正派

    反派的日子本来就很难过何况还有一堆破烂舍友,诶会不会一下子就死掉了哈哈哈不对我可是反派大BOSS啊!毕竟是刚刚起步求不喷……顺便说前面20章应该都是无聊的了√
  • 魔女之殇

    魔女之殇

    魔界公主幽幽,在人界寻到弟弟,共同回归魔界。在经历了逼婚,魔界大战,仙魔大战等一系列事情之后,寻得真爱,获得成长,懂得奉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倚风云

    独倚风云

    她是龙梦琦,又是沈梦琦,也是云琦。她本是龙吟国郡主,何故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了15年?在两地来回穿梭之际,她与他展开了一段恋情,身怀武功的她如何捍卫自己的爱情?将来要继承皇位的她,能与现代的他在一起吗?她又与江湖人闻风色变的云霄宫有何关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问魔传

    问魔传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男主在设定的情况下踏上猎魔的道路中遇到各种磨难,最终经历九九八十一关之后终于还是惨死沙场的故事。
  • 穿越火线之生化雄兵

    穿越火线之生化雄兵

    他叫江焱,一个公认的弱者,因为他们,得到人形召唤兽,从魄兵到后来的魄士,魄将,魄魂,魄力,魄岚,魄灵直至魄罗,然而,他穿越了……
  • 幡师

    幡师

    看少年幡徒一步步如何成就一代宗师,构筑幡术王国。
  • 邪王缠宠:狂妃不好惹

    邪王缠宠:狂妃不好惹

    她因爱而死,却意外重生。一朝醒来,身残体废,还有个长相妖孽的绝世美男自称是她的新婚相公!前世她受尽情伤,所以这一世不想再与任何男人有纠葛。可遇上时而腹黑霸道,时而温柔妖孽的他,她根本毫无招架之力。他死缠烂打不说,还总是深情款款地让她将洞房给他补上!她要报仇血恨,要逼宫夺权,更要保家卫国,根本没心思和他谈情说爱好不好!
  • 神拳团1900

    神拳团1900

    一声枪响,将一名抢劫犯带回了1900年的山东,转生到了一个义和团大师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