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700000061

第61章 诗人不要太潇洒

——《道德经》批判之六十

《道德经》第六十章云: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好了堂主人今译之曰:

得了道的人,即便治理大国也如烹煎小鱼一样轻松。以道治国,鬼魅也不能作怪。也不是鬼魅作不了怪,而是即便作怪也不能伤人。鬼魅作怪不伤人,圣人以道治国也不伤人。两者都不伤人,人们的生活便因此而幸福了。

中国先是神人政治,如女娲、伏羲、帝俊、黄帝、颛顼等,都是灵魂的鬼魅和肉体的妖怪,先是人用来吓唬自然后来又成了统治者用来吓唬被统治者的神明。之所以有这样的变换,是因为自然无情,并不因为人将自己打扮成怪物就俯首;而被统治者虽然愚昧但却有感,可以被因聪明而狡猾的统治者欺瞒的缘故。但“捣鬼有术然而也有限”,所以就又有了圣人的政治,比如尧、舜、禹等。但在神人政治与圣人政治之间,也还有一个过渡期,就是圣人与神人的联合执政,或称之为狼狈为奸也可以,总之是老百姓还只能像猪狗一样“幸福”地活着。

鬼神是超自然的,所以靠不住。尧幽囚、舜野死和禹的家天下,说明了圣人也不可靠。于是就又有了所谓的文人政治。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一群人的统治者大多只是因为运气好,但也有的还要加上阴险和狡诈,也不排除还有的本是流氓、地痞和土匪的变种。文化对于他们大多也只是一种伪装,是可以随时可以穿上也可以脱去的衣服。如果他们年幼,便往往会有老师;如果他们年长,也仍然要有卿相。老师是为他们做衣服的裁缝,卿相是为他们穿衣服的仆役。二者有时还会由一人主演,如果是个无所不通的圣人是他运气好,如果是个无恶不作的鬼魅就是他的不幸了。前者没有太好的实例,后者却有二世胡亥遇到赵高来做典型。

做文人就要写文章,写文章就不仅要能短篇小品还要能长篇大论,这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就又有了诗人政治。诗可长可短,既不须有多深刻的思想,又不需要多丰富的阅历,只凭一时之冲动胡诌就可以哗众取宠,将其拿来做个披风再方便不过了。但凡写诗的人又都有体会,即便是那凭着一时冲动的胡诌也并不容易。那一时的冲动正是所谓的灵感,那胡诌也正是对形象思维能力的考验,并不是随便哪一个都可以冲动起来或胡诌得出来的。于是就有了格律,写得好不好放在一边,只要按照那格式填进去,就不是诗也是诗了。再加上自己写不出还可以吟咏别人的,于是举国上下都诗起来,中国就成了诗之国。

诗的特点是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治大国如烹小鲜”亦属此类。将“大国”治理得如同“烹小鲜”一般轻松的古亦有之今亦有之,而尤以毛润之先生为最高。所谓“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革命乐观主义是何等的潇洒,相比之下那“秦皇汉武”算得了什么?还有那“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的《重上井冈山》,那大不了就再来一回的革命精神是何等的狂狷,相比之下那“唐宗宋祖”又算得了什么?尤其是那“安得倚天抽宝剑,将汝裁为三截”的“莽昆仑”,不正如同是治天下如拼小菜么?相比之下那“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便是古往今来诗人政治的最高境界了,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回再有,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可引以为为骄傲的。

圣人政治或许是不害人的,但其“使百姓为刍狗”也让人受不了。诗人政治害人不浅,但最害人的诗人政治却是连一碟小菜儿也不做的无为,李后主正是最好的例子。现在,诗正在与政治逐渐地脱离开,这对于政治或许是大幸,但对诗却可能是灾难。就如同没了格律诗便没有了框架,没了政治诗就要没了基础。诗已经这样存在太久了,要彻底地变一个样子就还不如从此消失的更好。否则,诗除了害人之外也就只剩下害己了。顾城和海子正是最好的例子。

更何况周树人也说过:好诗已被唐人写绝了,除非是比孙大圣更孙大圣,否则还是不写的好。宋人都已多余,我们岂不成了渣滓。孙大圣都不行,我们这些毛猴还能怎么样。好在有人说我们还算不上是真正的人,还处在由猿向人的变化过程中,也许真正的好诗还要真正的人来写,而真正的人是连真正的政治也不需要的。还有人说终极的真理是以不伤害他人为主旨的,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也不要让我们再回到神圣合作的时代去才好。

同类推荐
  •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阐述隋唐时代的儒佛道三教哲学,运用过去较少涉及的儒教经注、佛教北宗材料,把老庄等作为唐代道教的主流。认为安史之乱是导致隋唐哲学发生根本转折的主要事件;转折使儒教哲学趋于建立自己的心性论,使佛教诸宗归禅,使道教丹术理论心性化。分析深入,且揭示三教哲学发展趋势。
  •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 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 哈佛学生最爱玩的逻辑思维游戏(精选版)

    哈佛学生最爱玩的逻辑思维游戏(精选版)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哈佛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关键不在于它传授给学子们多少知识和智慧,而在于它教授给人非凡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和方式是能锻炼出来的。本书精选了哈佛学生历年来最热衷的逻辑思维游戏,这些题目不仅设置巧妙,提供了快速拓宽思维广度、挖掘逻辑潜能的方法,而且绝对好玩,让你越玩越有趣!越玩越入迷!越玩越聪明!
  •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20世纪以来,在西方分析哲学、语言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符号”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对符号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符号学便得到了迅速发展,一跃而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M·C·比尔兹利指出:“从广义上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它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
  •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热门推荐
  • 七罪:零

    七罪:零

    “零,你什么也不想说么?”“要我说什么?”“你总是这个样子,你知道么?”“什么样?”“你!够了!随便吧,你想怎样就怎样!”“嗯,这正是我想要的……”“你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肯好好说么?”“只有这样才不会伤害任何人。”“那你呢?!”“我?我只有一个代号——Zero,不是么?”
  • 道德高于一切

    道德高于一切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是一把标尺,衡量着高尚与卑微;它是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它更是一种力量,鞭策人们与真为邻,与善为伍,与美同行。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事例,精辟深刻的论述,阐释了道德的内涵以及道德修养的途径。无论你是企事业单位领导、普通职工,还是在校学生,都有必要沉下心来好好读读,因为只有重建道德高地,我们才能拥抱一个灿烂的星空。
  • 清风浮我心

    清风浮我心

    他揉揉林菀这一头乱发慢慢的说:“长高了”说完她踮起脚来在他面颊上亲了一下他定定地看着她突然眼眶一红双手紧紧环住什么也不说竟是大滴大滴地留下泪来他不在的时候她正忙着长大
  • 魔神时代

    魔神时代

    2012年世界末日,恶魔降临,就在人类在绝望之际,诸神降临,带领人类走向了新世纪······
  • 无双仙师录

    无双仙师录

    怕苦怕累,怕疼怕死的四怕少年,最大的愿望做个一流的骗子,但浑浑噩噩中却连遭不测,落得个半残之躯偶入仙门。因为怕死,所以挣扎,百年历劫生死颠沛,流血流泪得缘得福,诛妖诛孽,灭魔灭鬼,终守得一点真情真性,从此大逍遥。
  • 汉脉

    汉脉

    梦回三国,兵戈铁马,看主角关月纵横游说,指点天下风云。试看那白脸的曹阿瞒为主角签马,喊一声,日暮乡关何处,百万将士归故里。名将卸甲,策士转身,三国何时无杀伐。临了,关月喊一句,吾魂可安。
  • 将令难违

    将令难违

    权谋加沙场偏正剧你所做的选择可能只是在当下场合做的最不能拒绝的决定。女主梁长安从内宅冷脸小娘子到战场铁面大将军。梁长安:我接了。将士们的天,我撑着。顾寻:长大了,会翻墙了。冷脸女主和不食人间烟火男主强强联手的故事。
  • 驯天记

    驯天记

    宇宙太初的至暗魔力,被盘古封于盘古神斧之内,凭借着它的至高法力,盘古方才开天辟地,创造了这一片人类赖以生存的乐土。盘古故去之后,这股来自宇宙太初的至暗力量,急欲从盘古神斧内突破出来,毁灭这一片天地,以报复盘古对它的欺骗。怎奈盘古神斧已被盘古用封印死死封住,没有外力的协助,它绝难冲破出去。于是,它便开始以它的意念影响天庭的众神,及引诱凡界的众生。受到这股至暗力量的影响,玉皇大帝屡屡犯迷糊,导致天庭众神失和,混战不断。天庭与凡界之间,也开始变得离心离德,相互猜忌。那么,最终它得逞了吗?最终又会是谁打败了它,拯救了这一片天地?
  • 打击系统

    打击系统

    前任影后姒墨死于火灾片场后来到了打击渣男系统里,帮助那些受到渣男伤害的女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渣男们越心碎任务完成度越高。ps:本书没有特定男主。无节操,不喜就算。
  • 青春的突围

    青春的突围

    一群走上社会不久的大学生,正当扬起理想的风帆,却突然发现,自己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等等遭到了现实生活的激烈碰撞和挤压。他们感到犹如陷入了无形的重围,不禁困惑、迷茫。有人退缩抱怨,有人随波逐流,有人则坚守信念努力抗争。怎样走出重围?在这纷乱而良莠杂芜的社会环境里,怎样确立人生价值走向?他们在经历了各自的人生遭遇后,终于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