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3500000005

第5章 编年体类(2)

卷第一至第二十三记载宋朝及高丽前期历史,以宋朝为唯一正统,主要记载以宋朝为中心,辽朝和金朝的史事皆以宋朝年代顺序,以年记之,起于宋建隆元年(960年),止于宋祥兴二年(1279年)。该书依《春秋》王正月之笔法,正文大部分年份纪事皆以“春正月”起,将高丽与北汉、南唐等诸小国并立,而以宋代周为大国统绪之传承。卷第一记载周恭帝元年(宋太祖建隆元年、高丽大成王十年)至开宝九年(高丽献和王元年),共十七年史事。称“是岁周亡,宋代新,大国一,旧小国四,凡五国,吴越荆南湖南凡三镇。”周恭帝元年(宋太祖建隆元年)之下并注后蜀、南唐、南汉、北汉和高丽年代。而叙赵匡胤代后周为“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称皇帝,废其主宗训为郑王。”对为周尽忠的韩通特别以大字书之,载“周侍卫副都指挥使韩通死之”、“宋赠韩通为中书令”。在同一年中,并记宋朝和高丽史事(未统一前,以记诸国事),高丽重要制度、重大的史事及高丽与中国的使节交往、与宋、辽(金)关系及其变化等都以大字记载,其下以小字叙高丽相关的史事和制度沿革。如,建隆元年年系事中亦载“高丽定百官公服从华夏之制”及改开京为王都,并立西京事,并在此两条下叙述高丽立国过程和王建遵华夏之制的遗训,以及高丽职官制度。

卷第二十四至卷第二十九记载元朝和高丽历史,起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止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在叙述宋代历史时,宋朝皇帝及年号皆书以大字,辽(金)及高丽年号用小字,且书辽(金)皇帝名,如,光宗皇帝绍熙元年(金章宗璟明昌元年、高丽二十年)、绍熙二年(金明昌二年、高丽二十一年)。记载元代历史,虽以元朝年号系事,但与高丽年号同样以小字书之,只是将元朝置于前,以示“胡元削统”。元末汉(陈友谅)、天完割据政权并立,皆与元同样格式书其年号。

“附录”卷第一“书法”,叙述该书凡例和宗旨,该书遵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之例,对于《续纲目》记“胡元干统”之事“处之既不得其正,其余失检违法处亦多”等情况,加以重新匡正,并加以东国史,以备本国鉴戒。该卷分统系、岁年、名号、改元、尊立、崩葬、篡贼、废徙、祭祀、行幸、恩泽、朝会、封拜、征伐、废黜、罢免、人事、灾祥等十九门叙述了《宋元华东史合编纲目》之书法。在“统系”上以宋朝为惟一正统,改变《续纲目》将元亦以正统处之的做法,叙元代历史以无统之例。宋初及元末诸国以列国处之,辽、金则视为蛮夷君张,以“僭国”处之,西夏则更降一等。宋朝以外,皆降一等书之,用均敌之体,无所扬抑,仅于大小之间略存等差。该书书法概而言之,就是强调正统、区别忠奸、表彰道学、警戒君王。

“附录”卷第二至卷第四为“发明”,阐述该书编写宗旨,如解答高丽与中国是大朝与侯邦关系,而合编一书,并书高丽国王之年,称国王庙号等的原因,并阐发一些重要史事的选择和记载的用意,以及该史事的重要意义等。卷第二“发明上”叙述北宋时期史事,卷第三“发明中”叙述南宋时期史事。卷第四“发明下”叙述元代史事。

该书虽然在史料上并无突破,但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朝鲜时代的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文化观念,特别反映了朝鲜时代对于高丽和中国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该书供朝鲜时代鉴戒之作,也寓含了时人对朝鲜与中国关系的认识。

东国史略

《东国史略》,丽末鲜初权近著,记载了檀君至高丽朝的历史,全书共六卷。权近,字可远,号阳村,谥号文忠,安东人,至正十二年生,洪武元年,年十七,中成均试,洪武二年中馆试,同年中礼部试第三,殿试丙科第二,历任春秋检阅、艺文修撰、修职郎、宣德郎、长兴库使、太常博士、进德博士、知制教、成均直讲、军簿正郎、春秋馆编修官、成均祭酒、典客令、右文馆直提学、成均馆大司成、进贤馆提学、密直受左代言等职。入李朝后,历任检校艺文春秋馆大学士、成均馆大司成、签书中枢院事、都评议司事等职,封花山君。洪武二十二年及入李朝后之洪武二十九年先后奉命入明朝贡。

卷之一记载“檀君朝鲜”、“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包括四郡、二府、三韩历史)、“三国:新罗、高句丽、百济”历史。卷二“新罗纪”记载了统一新罗时期的历史。卷之三至卷之六为“高丽纪”。重要史事之后皆有“史臣曰”,阐述著者对该事的看法。

该书重视对外关系、大臣任命、孝义之事、制度沿革、内乱等关系国家兴衰的史事的记载。在史料来源上无特异之处,但权近作为精通本国历史的饱学之士,其对史料的取舍和对史事的评论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东史纲

《大东史纲》,朝鲜金洸编撰,编年体,共十二卷,记载檀君、箕子至朝鲜纯宗朝历史。

卷一记载檀君、箕子、马韩、高句丽、百济历史。卷二记载高句丽、新罗历史。卷三记载高句丽、渤海、新罗历史及高丽太祖朝前期历史。卷四至卷八记载高丽朝历史。卷九至卷十二记载朝鲜太祖至纯宗朝历史。

该书广泛参考了多种公私史籍,在体例上仿照朱熹《通鉴纲目》,以辨正邪、劝忠善为目的。篇首春庵序称金洸编撰该书时,“积以岁月,参考国史野乘”,“笔削润色者实多”、“上而为君,及下而为臣者皆得劝戒”。闵京镐序也说该书“上下四千载之治乱存亡,贤愚邪正,历历指陈,婉而直,微而显。文法则取司马氏之《史记》,规模则仿朱文公之《纲目》”。李明翔序也指出了该书有益于世教的特点。

历史辑略

《历史辑略》,一名《东史辑略》,朝鲜金泽荣撰,编年体。该书始以檀君,终于丽末,共记三千七百四十五年历史,总十一卷。

在书法上学习《春秋》,如檀君之事,渺远难知,句末皆以“云”字结之。在格式上,体现君臣尊卑,如马韩是箕子之统,故同时诸国皆降等以尊其统。撰者还指责《东国通鉴》将本无正统的三国时期未曾降服于人的驾洛国降等书之的做法。该书采用编年体体例,采用的纪年方法是以干支纪年,而其下注以中国年号。高丽朝皆注中原政权年号,如高丽仁宗二年(宋徽宗宣和六年),而不用当时高丽所用辽朝或金朝的年号。

该书参考和征引了中国正史二十一种,韩国史籍《三国遗事》、《东史古记》、《三国史》、《高丽史》、《东国通鉴》、《丽史提纲》、《东史纲目》、《疆域考》、《东史世家》、《四郡志》、《渤海考》、《舆地胜览》、《文献备考》、《燕岩集》、《中京志》,以及日本人所撰《国史略》等,被称为“集本邦众史之大成”。

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记载高丽朝历史。卷一至卷五记载了自檀君至统一新罗的历史,卷六记载高丽太祖至睿宗朝历史,卷七记载仁宗至康宗朝历史,卷八记载高宗和元宗朝历史,卷九记载忠烈王至忠惠王朝历史,卷十记载忠穆王至恭愍王朝历史,卷十一记载前废王禑、后废王昌及恭让王朝历史。

该书在所记史事后有撰者按语,或详述所论史事之沿革,或评论得失成败,或考订正误。高丽朝历史本据《丽史提纲》,又据《高丽史》和《东国通鉴》二书证之。该书本以简明为目的,但对田制、兵制等则广采三国史、中国史及高丽史籍,不嫌其繁,体现撰者对制度的重视。对韩国史籍记载较略的渤海国史事,也不论巨细,悉以采录。因而该书在史实和编撰方法、史学思想等方面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朝鲜历史

《朝鲜历史》,朝鲜赵汉喆撰,是朝鲜简明通史,以编年体记叙,共三卷。卷之一记载檀君、箕子至新罗的历史,包括三韩、高句丽和百济历史。卷之二为高丽一朝历史,记载高丽太祖建国到李朝革命的四百七十五年历史。卷之三为“本朝纪”,即记载李氏朝鲜的历史。因该书为朝鲜学部编辑作为简明教材之用,在史料上并无特别参考价值。

东鉴节要

《东鉴节要》,朝鲜李阳来撰,是编年体朝鲜简明通史,上自檀君,下至李朝英孝王,全书共七卷。该书参考《东国历史》、《丽史提纲》、《东国通鉴》、《丽史汇纂》、《丽史纂要》、《东史撮要》、《大东纪年》、《晦安集》、《宋子大全》、《东鉴纲目》、《韩国小史》等史籍,“刊罗枝叶,务立本领”,“其义谨严,其辞简要”。

卷首有崔永祚序,叙说该书编写过程,称该书是撰者在其师渊斋宋文忠公所撰《东鉴纲目》的基础上,博考诸家史籍,摘其要义,编成此篇,以为童蒙讲习之书。卷之一至卷之三记载檀君至统一新罗时期的历史。卷之四及卷之五记载高丽时期历史。卷之六及卷之七记载李氏朝鲜的历史。书后有朴海昌识,也叙述的该书的编纂过程。因该书主要为童蒙学习韩国历史之用,史料上并无特别之参考价值。

宋史

《宋史》,一名《宋史详节》,该书有三卷本和十卷本两种,编年体,起于宋朝建立,止于明朝代元,叙述了宋、辽、金、元、明数朝兴衰更替的前后四百年历史,也记载了高丽与宋朝的重要交往史事。据朝鲜车轼跋文中称,该书“不知出于何氏之手”,经“张盱江之订定,刘京兆之编辑”。

三卷本现存为明朝嘉靖刊本。卷一记载宋太祖至宋神宗朝史事,卷二记载宋哲宗至宋孝宗朝史事,卷三记载宋光宗至明太祖史事。

如车轼所言,该书宗旨是学习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朱熹《通鉴纲目》,重笔削,重资治,使数百年治乱事迹可以遍览于数日。因而该书在编撰上强调华夷正闰观念。在宋朝存续期间,皆用宋朝年号。辽、金、元的史事皆随年纪事,系于宋朝年号之下,如在开禧二年系事下,记载了蒙古铁木真建国及铁木真事迹。凡辽、金、元皇位交替及重大政事一般都随年叙述,对事关王朝兴衰的国家间关系事务着墨尤多,如宋、金联合灭辽,宋元联合灭金的过程记载尤多。直至元至元十二年,才开始以元朝年号系年。在宋朝存续期间,辽、金、元的国君皆称“国主”,而不称皇帝。如称辽穆宗为“辽主”,金章宗为“金主”,成吉思汗为“元主”(该书将蒙古帝国时期与忽必烈建国号以后通称为“元”)等。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小兵传奇

    三国之小兵传奇

    这是一个三国培养的过程,这里只是借用三国的构架,这里全部都是虚构,这里都是作者的胡编乱造。
  • 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

    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

    两晋的庄园社会在中国如白驹过隙,此后一千多年的小农意识支配下,人们从没有读懂过两晋文明。本书以西晋名将刘琨作战经历为线索,全面展现八王之乱的宏大史诗全景描绘庄园社会的风土人情全心解读魏晋玄学的前身后往全力解析中国历史上这个和西方文明分道扬镳的特殊的时代
  • 国士

    国士

    一个诉说开国大帝成长的故事。看他奋剑看他怒吼,看他哭泣看他欢笑,是悲怆的孩子,是乱世的书生,是战场的修罗,是绝世的帝王,是无双的国士,年少轻狂,一路逆流,他是——赵养卒。那一年,夜半登楼,独步紫禁之巅,他握住了权与力,生与死,雄狮百万,万臣驯服,把苍生都玩转掌中,负手俯瞰关河十万,他醉唱。你听,那歌声还在梁间缠绕:胡马长嘶风,汉旗翻白雪,少年投戎旅,志在掌旆旌。日负龙泉剑,夜斩单雄头。狂倚狼山唱,闲坐马头吟。愿竭有生岁,大汉复强秦。立地男儿事,狂歌纵马去。……那一年,江南,杏花春雨,乌衣巷里,夕阳西斜,微雨燕飞,她们打着油伞,蓦然回首,向你我倾诉昔年的风华绝代。(暂定简介,点娘很危险,追书需谨慎,嘎嘎,o(︶︿︶)o)
  • 大话三国杀

    大话三国杀

    刘玄德的做人宗旨:惟贤惟德,能服于女人;以德服女人。
  • 霸者征途

    霸者征途

    面对家变,易扬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踏上这条不归路开始,哪怕是刀山火海,血色漫天易扬都是义无反顾。走上这条路,易扬只能越走越远,迎着看不见方向的远方。看着远处城墙上方飘扬的旗帜,易扬挥刀呐喊:“谁今日与我生死与共,谁就是我的袍泽。共患难,同富贵。
热门推荐
  • 72变

    72变

    旧京城的天桥,三教九流杂陈,能人异士倍出,从来都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在清末这个灾难重重处处绝望的时代,一个重生的灵魂在热闹的天桥唱出了一幕空前绝后的传奇。这是一个关于天桥传奇,关于古彩戏法的故事。
  • 星剑极武

    星剑极武

    猪脚本是地球人,意外穿越到异世界中天吴大陆之上,成为了天吴皇朝的一个小王爷,身上还附带着一个神奇的系统幻实空间。依靠这幻实空间,林星剑不断强大起来,朝着武道极致前进,打破一个又一个极限,他坚信武道没有极致,即使有,也将由他去打破。修炼境界:肉身境、真气境、真元境、神通镜、圣境……读者群:191797907
  • 我的女神大人

    我的女神大人

    对美少女有着恐惧症的我,在刚刚升入了高中不久的这天,邂逅一只三无的天使,与一只浑身充满BUG的恶魔,本想也许只是过几天大概就会平静下来,谁知道却被签下了莫名其妙的卖身契?如果想要活下去,就去攻略内心空虚的美少女吧!总而言之,契约的内容就是这样?好吧…为了活下去,我开始了通向变态,哦不,11的道路……PS:呜~故事应该蛮欢乐的,人称是第一人称的说,内容是天降之物与只有神知道的世界的综合,只是攻略的女主换成了全动漫~只要小夕感觉有爱的美少女,都会攻略下来!PS:另外~只有小夕一个人在想到底要攻略那个动漫的美少女的话,难免会遗漏一些有爱的动漫撒,所以希望各位童鞋可以把自己心中喜欢的美少女发在书评里~小夕会诚挚的采纳的,因为我们的主角可是要疯狂的攻略呢~
  • 最后的魔王大人

    最后的魔王大人

    魔界在17年前被神毁灭,一个女仆带着继承着魔王力量的孩子来到人界。转到了米罗国际魔法学校。但是随着年龄增长。魔王的身份逐渐暴露,被神界追杀。但魔王并无打算复仇,而是想再建一个新的家园。。。。。
  • 职场谈星:火象篇

    职场谈星:火象篇

    如果你热情似火,性格奔放、是个急性子,那你可能是个火象星座的家伙,白羊座、狮子座or射手座?这样的你在职场上可能因为勇于开拓、对工作保持高度热情而受到老板的赏识,也可能因为做事莽撞、容易冲动而惹恼了同事。
  • 三生三世尘未央

    三生三世尘未央

    第一世,她是不染纤尘的神域圣女,他是冷漠淡然的魔君。阡陌红尘,他们相遇,相识,相恋。自古神魔不两立,她被迫屠他至亲,于是,反目。那场神魔之战已近尾声,诛仙柱上,他抱着毫无生气的女子,双眼猩红,几近癫狂,血洗神域三天三夜。第二世,他是无情帝王,她是镇北将军,他们的唯一交集只是天山上他的生死护佑。似水流年终抵不过锦绣江山,梦境碎了几许只剩心伤。一场大火,他们共赴黄泉。第三世,她手持嗜月,强势归来,九州失色。问世间何谓王道?天下人皆为蝼蚁,他也不例外,唯我手中三尺长剑,是为王道。只是这一世,与我并肩的那个人,却不再是他。
  • 道灵僵

    道灵僵

    请一定看完前十九章。。
  • 修仙百万年

    修仙百万年

    世人笑我,辱我,谤我,轻我,杀我,我且看他,百万年后,枯骨一堆!天若永恒,夺天气运,地若无穷,取地造化!唯我修仙百万年,不忍,不弃,不堕,不痴!
  • 云雾城

    云雾城

    无涯海上云雾城,青冥天下仙人行仙人必定是生而为仙的么
  • 魔法苍莽

    魔法苍莽

    向左向右,你的选择,不光关系自己身死还在默默的决定别人的生死,你跨出的每一步都事关生死,每一步都是人生,命运弄人,神魔乱世,面对选择,你是向左还是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