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77700000019

第19章 麻城孝感乡考辨—凌礼潮(3)

合州在于成龙的悉心治理下,很快就呈现出转衰为荣的局面。康熙八年(1669),于成龙离合州迁任黄州府同知。于成龙去任不久,州民立生祠于药市街纪念,《合州志·宦绩》中记载:“于成龙……居官清正廉明,多善政,州人号于青天。”

三镇歧亭

康熙八年(1699),于成龙因功迁黄州府同知,镇守歧亭,时年五十三岁。

这里顺便说一下清代有关官制。

清代省与州县之间设府,知府一人,统管几县。佐贰官员有同知、通判,分掌督粮、缉捕、水利等事。知府以下分驻境内各地的官员,自成行政单位者,称为厅,是府属的机构。厅有直隶厅与散厅之别。直隶厅与府同级,长官称同知、通判。州也分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是直属布政司管辖的,其规制与府同;散州是府属的地方行政单位,其规制与县同。如果进行类比的话,直隶州相当现在的省辖市,散州则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不过,这里所谓“相当”,也只是大致相当,古今机构与官员的级别设置不同,很难完全对等。另外,当时直隶州知州(正五品)比知府(清初为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为从四品)级别低,而散州知州(从五品)比知县(正七品)级别又要高。四川合州系散州,而黄州同知为正五品官员,因此,赴任黄州同知,于成龙官职升迁了一级。

同知系知府属官,即郡丞,可称左堂(同知、通判与知府合称“三堂”,知府为正堂,同知为左堂,通判为右堂),按古制亦称司马,其职责是协助知府执掌一州政事,主管一地之治安,一府之中,其地位仅次于知府,故设于歧亭的同知衙门被称为“二府”。

为什么要在歧亭这地方设“二府”衙门呢?首先是由于这里地理位置特殊。黄州东连庐皖,北接光固,而歧亭地处光黄要道之上,在麻城县西七十里,是麻城的西南门户,与黄冈(今与歧亭相邻之新洲原属黄冈)、黄陂、黄安三县交界,历来为守淮要镇。清人王元士在《歧亭古迹考》中说:

“歧亭古废县,处麻治极西之境,与冈陂安三邑接壤,北距光二百余里,南距黄一百余里,故曰光黄间。前明嘉靖时,盗起西山,驻捕通判罗瑞登筑城,约周五里,五门二十八敌楼以守之。清易以同知分镇,则歧亭虽非重镇,亦楚黄之扃钥也。”

其次是这里盗风盛行。据《清史稿·于成龙传》云:“歧亭故多盗,白昼行劫,莫敢谁何。”一个“故”字,点明了歧亭多盗的历史由来已久。明代也正因距县治太远盗风难煞而将黄安从麻城分出建县,以减小维护治安的难度。可是,黄安建县后歧亭一带的治安状况更糟。这里多山,便于作案前后的隐形;又是水陆要津,便于作案前后的匿迹;再加上四县交界之地,官府的打击力度、防治部署不易统一,故而歧亭一带盗风更炽。明代在此设捕盗通判,清改黄州同知驻之,兼理黄冈、麻城、黄安三县事务,既说明官府对处于特殊地理位置的歧亭之重视,也说明此地历来难于治理。

那么,初至黄州这多盗之地的鱼米之乡,于成龙心情如何呢?他在《初至黄郡与友人书》(见《于清端政书》卷2,以下《于清端政书》简称《政书》)中说:“天下有极苦之地,居之久而不为苦者,罗城合州是也;天下有不苦之地,入其境而即为苦者,黄州是也。”这时,他所苦恼的还不是治盗的难处,而是保持清廉本色的难处。因为在罗合极苦之地为官,能得到上司和下属的体谅,自奉清廉,与百姓同苦,“无复官民礼”,可为良吏;到黄州则不然,“居郡丞之位,履文物之邦,署宇严肃,役胥罗列,士民聚观,耳目杂还。狐裘黄黄者,同寅也;衣裳楚楚者,属邑也。莅斯土者,主尚可布衣而步行乎?仆尚可以挑水而运柴乎?为之治其执事,备其伞盖,繁其交际,咸借贷以应,而冷署如冰,下无以为德,上无以为功,五穷环至,应接不暇,如之奈何!此居不苦之地而适为苦者也。”这是从作廉吏之难的角度来说至黄州之苦。

他到歧亭之后,曾写过一首《满庭芳》(见《政书》卷8)记录自己的心情:

脱却蛮烟,奔离蜀道,三年又到光黄。生来命薄,才力比谁强?眼见此身已老,消磨了、多少疏狂。百年里,有几人跳出,傀儡逢场。思量,还故里,箪瓢陋巷,澹泊何妨?任随缘过日,说甚彭殇!幸遇杏花赤壁,访古迹、感慨悲伤。寻两地,半邱荒草,一望白云乡。

看得出,这首词是步苏轼《满庭芳》(《苏轼词选》)原韵而作的。苏轼原词是: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苏轼这首词以议论为主,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全篇援情入理,情理交融,现身说法,直抒胸臆,既充满饱经沧桑、愤世嫉俗的沉重哀伤,又洋溢着对于精神解脱和圣洁理想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词人在人生矛盾的困惑中寻求超脱的出世意念,可谓一曲生命的觉醒之歌。从词中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的写作年代当为苏轼谪贬黄州之后。这首词与苏轼另一首《满庭芳》(《苏轼词选》)同韵: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淅淅,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这首词前有小引:“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很可能两首《满庭芳》均是为此而赋的。

由歧亭联想到陈慥和苏轼,这大约是于成龙步苏轼原韵写《满庭芳》的心理动因。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于成龙为官而不恋官,并有还乡过平民的日子淡泊之意。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把杏花村同赤壁并举而称“幸遇”,说明在那些孤寂甚至略带消沉的日子,杏花村和黄州赤壁一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毕竟,歧亭历史悠久,飘扬在杏花村的酒旗,曾拨动过杜牧的心弦,一首《清明》,让后世肠与魂同断;毕竟,这里风景秀丽,隐居在杏花村的陈慥,曾引发过苏轼的故人情结,一篇《方山子传》,使千古“地与人并传”(《于成龙《宋贤祠碑引》)。

歧亭治盗:妙策联防编保甲,重拳歼盗护良民

一编保甲

于成龙上任伊始,即严明保甲制度。

清代从入关后便开始设立保甲制。顺治元年(1644)颁布编置户口保甲法,“世祖入关,有编置户口牌甲之令。其法,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户给印牌,书其姓名丁口。出则注所往,入则稽所来。其寺观亦一律颁给,以稽僧道之出入。其客店令各立一簿,书寓客姓名行李,以便稽察。”(《清史稿·食货志》)从这里看,保甲制开初主要作为人口控制和稽查来用。

编置保甲,是于成龙每到一地的惯用方法,而且,在实践中,他做出了很多新的贡献,使保甲制愈来愈规范和细化,功能愈来愈多,可操作性也愈来愈强。

当时盗犯逃贼大为民害,无论军民士绅,或犯窝逃,或被盗劫,受害不已。他将自己多年来编置保甲的经验和教训,编纂成书,定名为《弭盗条约》(《政书》卷5),散发乡镇,好似普及法律常识一般,使家喻户晓。他一方面加强封建统治,一方面企图实现古人“守望相助,出入相扶”的美妙设想。

《弭盗条约》的大概内容有十三条:

(一)十家立为一甲,公举老成端正谨慎者为甲长,九家受其约束。

(二)十家各开列户主姓名、家庭成员、年龄、籍贯、职业以及上至祖父下至子孙婢仆的具体情况,交与甲长保管,不许遗漏,以便稽查。

(三)九家民人互相保结,其结内注明“某人素日职业;并无窝逃蓄盗,交结匪类,出入旗下,勾连生事,游手赌饮,撒泼凶恶,结党刁讼等项。若犯上款,八家甘受连坐,所结事实”等字样。九家各具互结一张,交付甲长,编入甲内。如果蒙混具结,地方官查出后九家各责三十杖,枷号两个月。违抗而不入甲者重究。

(四)犯有不法行为而八家不敢保结的允许本人赴官自保,地方官另造一册。

(五)甲长钉一甲簿,凡十家之内有出列行走者,都要注明往返时间、地点、同行人物,否则用杖责和带枷游行的办法处治。

(六)甲长不识字可由邻居代替登记。甲长外出期间,九家要将甲长行动的具体情况写在甲簿上。

(七)市镇开旅店的居民,须钉一簿,详细记录住店人的年龄、特征、籍贯、住离时间、来去方向、所携之物等事。有疑迹应报官府。

(八)十家之中,有乡绅两榜贡监生员不愿与庶民同编一甲者,可以另立分册。除武举贡监生员居处远隔而不便互保者另造一册外,均得互相保结。

(九)各乡村利用农隙修筑垣墙栅栏,派人巡夜守护。若遇盗则放炮鸣钟击锣,全村出动。若能与盗搏斗者,根据具体情况,赏给红布五尺至一匹。若是盗贼入栅劫去财物,拷伤失主,邻佑并巡夜守栅人等一并究治。事发后隐讳不报者,十家以通贼论。

(十)一村设一保长,管理该村甲户(包括邻村孤甲)。邻村有事,保长闻钟、炮、锣声应立刻传炮,各村一齐放炮,保长立即率所管甲长一面分众把守要路堵截逃盗,一面率众直赴出事地点救援。根据不同功绩,给银五钱至二两。若保长、甲长和甲内之人闻警不救、退缩观望或放脱逃盗,分别严惩。

(十一)一村之中置炮一杆、置锣数面,各家各备顶门棍一条。若是有鸟枪、号箭、腰刀、铁尺、长枪等武器,由官府登记并刻上户主的姓名,多余的武器报官府,照价给银。若是遇警,巡夜守栅人先放炮,次鸣锣,以便保长率众救援。

(十二)地方人民如有居住旗人房宅者,照例查明编入邻村甲内,并要亲属保结。

(十三)十家之内,有穷困而难以度日者,甲长报知地方官另造一册,设法养济。甲长不报,罪坐甲长;甲长已报,地方官任其困饿颠连以致丧命壑沟或典雇给旗人苟延残喘的,以渎职罪纠参。如能设法养济四季,详报存案,以便记功举荐。

以上各款,均须通行,违者重究。

于成龙的保甲法,互相胁制,互相济援,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可以用社会力量改造不法之人,即“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之语是也。特别可贵的是第十三条,集社会之力量,济困苦之贫民。于成龙的保甲法,在黄州时基本自成体系。今天我们见到的他在直隶所用的十三条《弭盗条约》,大都是在黄州时用过的,因南北风气习俗不同,且所施范围极广,情况更加复杂,况且保甲法本身又有漏洞,所以施行之后,仍有不少盗人横行,于成龙不得不续增《弭盗条约》,以补漏洞,以合时势之所需。

从这些可以看出保甲制不仅可以防盗,其内容几乎包括了民间整个自治内容,同时还有户籍管理的功能。清人彭鹏在《保甲示》中说:“保甲行而弥盗贼,缉逃人,查赌博,诘奸宄,均力役,息武断,睦乡里,课耕桑,寓旌别。”清人何士祁曾这样说保甲制度的好处:“保甲不但可弥盗也。稽田赋,则钱粮不能欠,田土之案无虚假矣;稽人口,则男女不能淆,婚姻之案无支饰矣。推之命案之邻佑有确凭,不致择肥拖累;服制之案有支派,不至平空捏造;而于办灾一事,稽查户口,尤有把持。”

于成龙对自己所施行的保甲法相当满意,认为“无事则稽察盗贼以遏乱萌,有事则相机救援。防御堵剿,不动支粮饷而兵足,不调拨官兵而贼除。兵农合为一家,战守不分两局。自古及今,消弭奸逆,安靖封疆,未有善于此者也”。但是有人恐怕编置保甲就是抽丁,不少人隐瞒户口,不入烟户。于成龙反复申明:“隐匿不肯入甲,小而言之,漏户有抗法之罪,大而言之,观望有阖门之诛。”(《政书》卷2《申饬保甲谕》)当然,保甲法也有弊病。如:当时盗贼横行,杀人如麻,地方人畏之如虎,敬之若神。若是得罪了他们,他们必以牙还牙,杀死全家。所以在甲之人口称:“犯了王法,止杀一人;恼了大盗,则全家死。”有的甲民甚至投靠大盗,保甲竟成了养盗的园地。还有的保甲中全是行盗之人,如此互保实际上成了一种“名正言顺”的攻守同盟。但是,于成龙的保甲法的推广和完善,对稳定社会治安,毕竟起了巨大的作用。

据光绪《麻城县志》记载,新洲有个姓喻的大盗,长年劫掠,听说一个和尚得到了一笔别人施舍的修庙资金,便在夜里闯进庙中,抢走钱财,还残忍地挑断了和尚的脚筋,使之无法去追赶和告官。于成龙得知此事后,乘着一匹驴子亲自去察访,命乡保按烟甲名册点名,点至喻某时,说:“怎么没有这个人?”原来喻某闻风先遁了。于是限令保甲即刻拘至。喻某被抓时,已经丧魂落魄,一经审讯,当即服罪。命他取保候结,甲内知其恶习难改,无人愿保。于是,于成龙将他处死了。这个案例,从防盗、捕盗和惩盗各个侧面显示了保甲制的功能,也威慑了那些横行乡里的不法狂徒。

二除大盗

针对歧亭的治安现状,于成龙决定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十恶不赦的大盗,以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初步遏止盗风。

光绪《麻城县志》记载了这样几个故事:

黄安豪绅邹彬然夫妇黑夜被人所杀,财物抢掠一空,其仆人二长儿带伤到县衙报案。黄安县令让典史陈某将邹家左邻右舍十数人抓起来,严刑拷打,终无所获。而且弄得乡邻们对邹彬然之兄邹守质由同情到有些埋怨了,认为是他严逼官府追查凶手,以致乡邻受牵连。夜间,邹守质梦见弟弟告诉他说:“我的冤枉,只待于青天到方能明白,你不要拖累无辜。”邹守质梦中惊醒,想起人们都道于二府平日断案如神,何不去歧亭二府处上诉!

邹守质也算走运,到歧亭正值于成龙从黄州办事回来。于成龙看了邹守质的诉状,又详细地问清情况,发觉这是一起入室谋财害命的大案,案犯凶残而又狡猾,并未留下多少可疑的线索。于成龙对着邹守质,半是抚慰半是发誓说:“如此命案不破,如此凶手不除,成龙有何面目见黄州父老!”

于成龙传令黄安陈典史来见,查询邹彬然一案。陈典史把案情和现场踏勘的情况一一叙述一遍,然后说:“卑职以为邹彬然一案,虽二死一伤,财物被劫空,现场却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可见作案的是个老手,也是个对邹家非常熟悉的家伙。愚以为,这个人在熟人中间。与邹家最熟悉的是家仆二长儿和三长儿以及邹彬然之兄邹守质。二长儿死里逃生,不可能是凶手,他不可能拿自己的命开这么大的玩笑;他弟弟三长儿平日胆小如鼠,连鸡都不敢杀,当天夜里在赌场,有人作证不在现场,再说他也没理由砍他哥哥啊!何况他兄弟两个平日得主人照顾甚多,对主人应感恩不尽,也无作案动机,主人死后,他们和邹守质一样痛不欲生。邹守质就更不会了,他与邹彬然两个一母同胞,平时关系极好。所以凶手必定是左邻右舍。可已经传讯好几次了,打也打了,夹也夹了,只是没有人肯招。卑职才疏学浅,实在无能为力了。”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菜根谭》译解

    《菜根谭》译解

    本书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中蕴涵了大量人生处世哲学,具有很大的启迪和教益。
  • 礼仪·贺词·婚庆一本通

    礼仪·贺词·婚庆一本通

    身在社会,即使你饱读诗书、智商超群,如果不懂“场面”的学问,不 作“人情”的文章,也是很难立足的,你的路会越走越窄。懂得一些社交礼仪,熟读一些经典贺词,通晓一些婚庆常识,身心愉悦 地融人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与人关系处好一些,人脉网络扩大一些,自己活得潇洒一些,成功来得容易一些。中国人应该掌握的场面常识和婚庆礼仪。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开拓进取、注重实效、积极行动、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升华的一种宝贵品格,也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向自由王……
热门推荐
  • 梦幻大唐传奇

    梦幻大唐传奇

    大唐贞观年,唐僧西行,三界蠢蠢欲动,妖魔横行。乱世大典在即,十二大门派纷纷开派收录三界之中有志侠士。人族--大唐官府!化生寺!女儿村!方寸山!魔族--狮驼岭!魔王寨!盘丝岭!幽冥地府!仙族--天宫李靖!龙宫!五庄观!普陀山!要想在这乱世大典之中站得一席之地,便必须得从十二大门派中脱颖而出。
  • 新编财务会计从入门到精通

    新编财务会计从入门到精通

    本书将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财务会计实务处理融合在一起,力图使读者在学习财务会计工作时能很快入门,并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内容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本书主要介绍了财务会计概论,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产减值,金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报表,财务预算与财务分析等内容。本书可作为财务会计初学者的学习用书和财务人员专业培训的参考用书。
  • 累世情缘:夺宝征集令

    累世情缘:夺宝征集令

    干净的冰雪埋葬着万千尸骨,却埋不住蠢蠢欲动的心。金钱、名利、爱情、自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情节一:“这次我终于找到你了,哪里逃!”情节二:“兄弟,不是我不够意思,而是前方高能,死道友不死贫道!”情节三:“这次我们一定要赢!”究竟谁才是人生赢家?欲望的争斗现在开始!你准备好了吗?
  • 魔林群巫录.del

    魔林群巫录.del

    找不到一个能坚持看完我小说的读者,我希望有朋友能耐心看完。
  • 瑶君风华之修罗邪帝狂追妻

    瑶君风华之修罗邪帝狂追妻

    女主杀伐决断,强大腹黑,一夕身死,穿越异世,废物小姐,摇身一变,龙冲九天!吾,今生发誓,负我者,叛我者,弃我者,必杀无疑!妃嫔算计,呵!跟我比阴险毒辣,宫斗谁不会!老娘阴死你!啥?这个无耻的玩意竟然是修罗王?!呵呵,本大人前世可是九重天的瑶君上神!还是修罗界的创始人呢!没我?哪来现在的修罗王?!重生一世,照样自由快活,天地之大,任我遨游!神魔陌路,那又如何?只要我想……无人敢拦!瑶华,瑶华,瑶君风华。一袭红衣,倾天下;一身黑袍,主苍生!有啥来啥,劳资不怕!附赠:绝逼宠文,只宠不虐!
  • 弥途

    弥途

    路有多远,人生便有多长,当你摸索着走到宇宙的尽头,你还记得你初时离家的身影吗?
  • 守护甜心之樱之泪

    守护甜心之樱之泪

    一个转学生,把爱情、友情、家人夺走了,复仇之心把她变成另一个人……
  • 他就在你身边

    他就在你身边

    相信很多人都相信这个世界是有鬼魂的存在的,只是我们都喜欢自我安慰减少我们的恐惧,接下来我将会写出我经历过的和听到的真实的故事兴许你曾经也遇到过。
  • 赵云传

    赵云传

    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后西秦经商鞅变法,日渐强大,逐步吞并六国,六国虽有合纵之策,无奈出了个雄才伟略的秦王嬴政,只十余年间,便一统海内,扫清寰宇,自以为天下太平,便做起那称帝的美梦来,无奈未及三世,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而灭秦,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天下遂归于一统。
  • 不朽者为神

    不朽者为神

    只想把我心中的故事写出来,憋在心里太久了....就算是只有我一个人....我也不想死....也要想活着....所以我要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