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78500000023

第23章 论儒家和谐思想与和谐文化构建(2)

“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其次,修身必以“诚”为本。孔子认为凡事都要光明正大,无愧于心,才能因“内省不疚”而做到“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一系列道德原则来加强自我修养,达到人的身心内外和谐。儒家文化强调身心和谐,但身心和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自我完善,而是为了达到社会和谐。儒家经典《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养善性,提升道德,达到人格完善,不是导向自我中心,而是为了超越自我,实现一个理性的和谐人生。在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二律背反,在商业文化负面作用的驱使下,许多人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忽视了精神追求,造成了自我身心的扭曲、人格的分裂;一些人心中所据有的只是自我的利益,忽视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和发展人类的文明成果,构建和谐社会,就应着力注重克制市场经济固有的物欲与功利的冲动,彰显人文精神。而儒家关于品德修养的“修身”理论在这方面无疑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对于协调身心以实现和谐的人生必能发挥巨大作用。儒家和谐思想注重人的道德情操,注重人的精神追求与身心和谐,这有助于防治和解决现代化大潮冲击下出现的种种弊端与趋向,如人性扭曲、意义的迷失、精神的危机、功利主义的恶性膨胀等,均有积极的审美意义。

第三,“成己成人”观为传播社会主义优势文化提供了便利的思想载体。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儒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社会关系,倡导“爱人若爱其身”,提倡修己成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成己成人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成己及人,即推己及人,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别人;二是成己于人,在成人中成就自己。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虽是成己之道,但也是“天下为公”之大道,是于成人之中成就自己。荀子提出要“以善和人”,只有乐于助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才会有社会的和谐,同时,“成己成人”不仅是一种做人的境界,更是一种传播优势文化的方法和载体。儒家的仁学主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彼此和谐相处,不仅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互亲互爱的关系,也将这种积极的文化精神巧妙地传承开来,这本身就是优势文化的表现。为了传播实现这种积极的优势文化精神,孔子提出了两条著名的原则,作为人们行动的指导,这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加之于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进一步要求,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优势文化精神,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并借此传承这种关系,这正是优势文化的体现。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成己成人、实现“人和”的道德准则,提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的大同社会理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儒学“成己成人”的处世伦理在当今人际交往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基本要义与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相通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金钱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提升,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在社会生活中蔓延开来,许多人忘记了社会公义和道德,置国家、民族、人民和集体利益于不顾,只求索取、不讲奉献;只要权利、不履行责任和义务;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思道义、不讲廉耻、不顾人格和国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淡化了。人际关系相对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儒家“和为贵”、“成己成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优势文化非常有益。

第四,“和而不同”观为我们解决文化领域的矛盾提供了辩证、有效的方法。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是不一样的,“和”是包含差异的统一,是求同存异的过程;而“同”是排斥差异性的直接统一。从认识论上讲,“和而不同”是“和而不流”,和不是无原则的附和,而是保持独立性和个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朱熹《论语章句集注》这样解释:“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指出“和”与“同”在实践上的道德差异性,将“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看成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从本体论上讲,“和而不同”肯定事物的多样性,承认天地万物的独立主体地位。春秋时郑国的史伯在解释“和”时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荀子说: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在这里,“和”是万物得以生的条件,“同则不继”,即“同”不具有可持续性,不能长久。由此可见,儒家的中和思想,并不是矛盾的调和,不是为和而和。儒家反复强调“和而不同”,对于社会整体和谐来说,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这就是在财富分配方面,力求做到“均”,即在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做到均等,而不是不同阶层的一律均等,做到“和而不同”;各利益主体之间和谐相处,实现“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强调“和”以求共生共长,强调“不同”以求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承接和弘扬中国儒家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涵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而不同”包含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和谐不是一团和气的和。在观念层面,“和而不同”意味着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在文化领域,目前我国的文化建设也需要吸纳儒家“和”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优势,与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看成是使自身保持活力和可持续性的前提条件,在求同存异中促使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向荣,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7)。)三、正确对待儒家和谐思想,扬长避短,宏扬和谐文化我国实现现代化,是走的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既需要有物质文明建设,也需要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目前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严峻问题之一是精神文明建设赶不上物质文明建设,出现了贪污腐化、假公济私、见利忘义等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这就不能不使人回想到儒家思想中的公私之分、义利之辩那些精华的东西,对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有益的,应该把它们继承发扬下来。像这种历时数千年,虽累经剧变而未绝灭的传统文化,糟粕固然很多,精华亦复不少。它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如实客观的正视这个问题。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很多,诸如:(1)重视教育。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育人经验很丰富。(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以人为本,是典型的人文主义。(3)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表现在政治上,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是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4)思想体系成熟,给社会历史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譬如:(1)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政治目的强烈。历代帝王不重视科学技术,把一些科学成就说成“淫计小巧”,限制了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2)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欠缺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压制了人的创造性。漠视性格,思想大一统。容易造成国民愚忠愚孝,这也和历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4)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家长专制,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5)伦理观念,等级制度置高无上。因此,我们今天对待儒家思想的应有态度,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正确地引导她到现代化的道路上来,使她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作出贡献。

对于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虽然冷战结束了,但世界并没有安宁,战争硝烟不断,特别是恐怖主义甚嚣尘上,全球需要和谐,需要和谐文化;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社会环境,全社会需要和谐,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对和谐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包括和谐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我们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黄彬,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06(4)。)谈晓明,鄂州大学学报副主编。

同类推荐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长沙市东效一座古代墓葬的横空出世,让“马王堆”成为一个响遍全球的名字。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培城”。特别是千年女尸的出现,不仅让国人感到惊奇,而且让世界各国为之惊叹,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的游客与学者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纷至沓来,希望一睹千年女尸的尊容。
  •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文明的积淀,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语以其言近旨远、华美简洁、形象生动的独有特点,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丰富的历史精华,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民间习俗、道德风尚和理想志趣。 成语中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一般都有其由来、典故和史实,这些精彩的历史片段构成了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成语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探寻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超值白金版)》取材广泛,着重选取了实用性强、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并集知识性、准确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能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那么编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热门推荐
  • 凤舞九天:穿越公主不易做

    凤舞九天:穿越公主不易做

    睁开眼看到身边躺着一个美男不可怕,可怕的是睁开眼,看到身边躺着七个光秃秃的和尚,那才叫噩梦。睁开眼后,她发现自己穿越成了公主。美貌,金钱,美男一样也不缺,只是这公主声名狼藉,美男多成灾,让她苦不堪言……
  • 康熙定妃

    康熙定妃

    在勾心斗角的后宫中,她是寿命最长的一位妃子,在后宫潜心礼佛,儿子在九龙夺嫡中活下来,而且不受牵连。他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一生功勋卓著,晚年却过得不如意,坐拥后宫,美女如云,却不知谁才是他的真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kiss恶魔坏老公

    kiss恶魔坏老公

    哇啊啊!她要抓狂啦!为什么别人的未婚夫又帅又温柔又正常,为什么她的未婚夫帅是帅了,可是一点也不温柔,更不正常,反而还非常的恶魔!什么厚脸皮的话都说的出口,还喜欢捉弄她……总之她就是不要活啦,为什么她偏偏就摊上了这么一个恶魔老公啊!!!
  • EXO之被染蓝的童话

    EXO之被染蓝的童话

    那晶莹的雪花铺满了整个大地,似乎要吞噬整个宇宙,漫天的精灵从天而降,古老的丛林里,我遇见了如此温柔的你。我以为被族人抛弃,成为奴隶,便再不见天日,是你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你看,这被蓝色花瓣染蓝了的冬天,是你欠我的浪漫,那曾经许下的美丽童话,也随风而去。我会找到你,哪怕颠倒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
  • 七彩情缘之命定太子妃

    七彩情缘之命定太子妃

    他,天生紫眸,邪魅无双,曾霸道宣布:她是他的钦定太子妃!而她似乎不领情,逃深宫,逛江湖,打野战,玩得不亦乐乎!但惟独最怕见到他!当调皮江湖女硬碰腹黑太子爷,搞笑之余,又会激起怎样的火花?
  • 失败者别动他们

    失败者别动他们

    亚人种,别动他们!为什么要那么极端!当命运对你不公的时候,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非要报复么?既然如此,不要怪我不留情了。我是Ender,我带着假面,我要守护我身边的所有人!
  •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冯梦龙的另外两本小说《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被后人合称为“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为“三言二拍”。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座高峰,《醒世恒言》收录了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共四十篇。《醒世恒言》的题材包罗万象,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交织,集中呈现了“三言”的思想、艺术的特色与成就。
  • 锁妖封仙志

    锁妖封仙志

    百年不遇的大雨让华夏九州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在众百姓叩首祈求天恩之际,凭空降下锁妖塔和封仙阙两种天地异物,随之而来的还有三块天书和四块地卷,仙法妖术自此流落人间。大雨虽停,天下苍生却又卷入了另一场正邪之争,究竟孰是孰非?又还有多少秘密不为人知?一部锁妖封仙志记录古往今来,讲述历史所忘记的过去。
  • 绝宠娇妻:我与魔帝那点事

    绝宠娇妻:我与魔帝那点事

    【镜花水月】世人争夺之宝,却让她无意获得:【穿越异世】古玉给她展开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意外人生:【废物嫡女】她堂堂现代杀手成了手无灵力的药罐子废物:她生性冷淡,从不信任任何人,她绝情绝爱绝欲,生前的她就只是一个杀人工具,一旦惹上她只有不好过的份!都说女人心如蛇蝎,苏莲才是真正恶毒得让人猜不透!多重人格的她却总让人不由自主的想靠近她,表面不问世事高高挂起,骨子里奸诈狡猾!偶尔还抽抽风犯犯二。自从来到准格尔大陆,她整个人都不好了!什么形象都没了!”哈希!你个虎崽子,什么魔兽之王,还偷吃我的五花肉!“”狐卿白!你骨子里是不是狐狸精啊!“
  • 神级凡人

    神级凡人

    李小六一个平凡的外出打工农民,在过年回家时,被一位异界反穿到地球的神。因躲避位面意识的监控而躲到小六的意识海里和小六开始了同居生活。小六的生活从此不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