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2100000011

第11章 唐词篇(10)

诗的第二句“巴陵渔父擢歌连”,谓此时此景,正与屈原《渔父》篇中渔父所唱之擢歌仿佛。屈原流放湖湘之间,行吟泽畔,有渔父劝其不如归隐,曾唱渔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在“青草湖中月正圆”的时刻,诗人不由想起这位巴陵(今湖南岳阳)渔父所唱之歌,体味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岂是挣扎于尘嚣之中的人所能想像的,故诗人乐其所乐,吟出“乐在风波不用仙”之句。

这些小词的形式与七言绝句比,只差一字,第三句七言化为两个三字句,然而其节奏与音韵已显得不同,读来颇有参差错落之致。可知初期的小词与绝句关系密切,只是更具音乐性,句式长短错落,已与诗明显有别。

诗人能够写出这些具有远韵远神的小词,得力于他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志和善画山水,酒酣兴起之际,以击鼓吹笛助兴,挥毫作画,顷刻而就,无不曲尽天真,令人赞叹。这五首小词撰成后,诗人即据以作画,意兴高远。当时唐宪宗闻知,即百计求访,为不能得到而抱憾。可见这些词既是诗,又是画,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苏轼即将其成句用人《鹧鸪天》和《浣溪沙》两首词中。当然比较下来,苏词不免有生硬之嫌,“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刘熙载语)。不过于中也可知苏轼倾倒之意。

这些词撰成后,一时和者甚众,颜真卿、柳宗元等均有和作,可惜皆已不传。张词不仅风靡国内而已,甚至还蜚声海外,赢得无数的海外读者。与唐穆宗同时代的日本嵯峨天皇就有五首仿作问世,流传至今。

渔父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桧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张松龄是张志和之兄,身世不详,只知道他对志和非常关心体贴。当志和辞官不仕,优游于江湖之时,松龄“恐其遁世”(《新唐书·张志和传》),特为志和筑室越州东郭,夫妇二人悉心照料兄弟的生活。后志和作《渔父》五首以抒其高远之志,松龄怕其从此浪迹天涯,不再回家,遂作和诗一首,劝其以家乡为念,回来安居。

第一句“乐是风波钓是闲”,针对志和第五首最后一句“乐在风波不用仙”,松龄对兄弟表示充分理解,相信兄弟在渔钓中享受到逍遥之乐,无须羡慕神仙。但是志和时而在湖州的西塞山,时而在富春江的钓台,时而在吴兴的雷溪,时而在松江,时而在云台,久久不归,因此松龄告诉兄弟“草堂松桧已胜攀”,须知当年弟兄们手植之松桧已成长为大树,足可攀援了。不直说时间之久长,而以草木之长成来表示茅舍草堂景观之变化,更易引动兄弟之亲情,劝其早归。

接下去几句为想像之词,将志和第一首至第四首结尾句之诗意囊括在内,而特别针对其“斜风细雨不须归”而发。志和自谓在斜风细雨中垂钓,能自如地纵棹乘流,无忧无虑,迎风冒雪而不觉寒,身着荷衣而不叹穷,因此乐而忘返。然而江湖上难道就没有风险吗?能永保平安吗?那洞庭山会有不测的风云变幻,太湖水也会掀起狂风巨浪。想到此情此景,松龄迫切的心情难以抑制,盼望兄弟及早归家,以慰家人悬想之苦。只此“狂风浪起且须还”一句,足以表达松龄对兄弟热切盼归之情意。

这首劝归的和词在含蓄蕴藉之中寓有深情厚意,后来是否起了作用,史无记载。据后来唐宪宗“诏写真求访,并其歌诗,不能致”,及“后一旦忽乘云鹤而去”(《唐才子传》卷三)看来,志和并未回到花竹掩映的草堂,而是飘然而逝,不知所终。

忆长安

鲍防

忆长安,二月时,玄鸟初至禖祠。百啭宫莺绣羽,千条御柳黄丝。更有曲江胜地,此来寒食佳期。

这是一首怀念首都长安的词。本词从内容上看来,想是作者离京在外地任职时所作。

长安是唐代的首都,也是当时世界上可与罗马相媲美的少见的大都市之一,尤以建筑整齐宏伟、商业茂盛闻名于世,同时也是一个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的城市。城东南的曲江一带,不仅有称之为南内的兴庆宫皇宫,还有不少达官贵人的府第,花树葱茏,弦歌不绝,更是闻名的游乐风景区。作者描绘长安,就是从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曲江着手,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词是属于短调的小词,所以不分上下片。一开始,作者就写了初春二月的长安。“忆长安,二月时,玄鸟初至禖祠。”玄鸟,即燕子。禖,古代帝王向之求子的神;禖祠,即禖神的庙宇。按《礼记·月令》中的“仲春之月”记载:“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又据郑玄注释:“高辛氏之世,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这里回忆的实际是二月间帝王的祭祠禖神的活动。下面两句则是具体的时令环境描写:“百啭宫莺绣羽,千条御柳黄丝。”啭,鸟的动听的呜叫;宫莺,禖祠所在地列为宫禁,那里的黄莺称为宫莺;绣羽,黄莺的羽毛美丽斑斓,好像丝线绣的一样;御柳,生长在禖祠的柳树;黄丝,早春二月时柳枝初吐鹅黄色的嫩芽,所以称为黄丝。这两句是说:锦绣般羽毛的黄莺不住地鸣叫,初吐着黄丝的御柳葱葱茏茏。这样的景色已经够美的了,足以使人怀念的了,何况“更有曲江胜地,此来寒食佳期”呢?原来唐明皇李隆基作太子时,居住的兴庆宫(后来即位后亦常居住)就在曲江边上,每逢佳节良辰,经常赐宴臣僚于曲江山亭,并令教坊奏乐助兴。清明前的寒食(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时,大臣介子推出力颇多,后来回国即位后大封群臣,却忘了介子推,等他想起时,介已逃入山林,重耳曾令人放火烧山,介始终不出而死。后来重耳悔恨无已,定烧山的清明前一日为寒食,不举火以示纪念。)更是使人难忘的佳期。作者是唐代高级官僚,曲江的宴会想来也曾参加,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想。

本词在写景上有一定的特色,比较注意色彩,在剪裁上,也能抓住重点,但由于作者的身份,所着重回忆的却是与宫廷有关的景物,这也许可以称作一点局限性吧。

状江南

鲍防

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

江南是我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的地方,历来多为文人歌咏,尤其是它美丽明媚的风光,不仅常常入诗入画,有时还会引起一些政治、军事上的事件。例如南朝梁大将陈伯之,曾叛投魏国,后来收到他的好友、著名文学家丘迟的劝他回归的信,信中有这样的句子:“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大为感动,“乃于寿阳拥众八千归”(《梁书·列传十四》);又如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曾写过一阕描写杭州风物的著名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其中有“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样的句子,此词流传到金国后,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里,“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鹤林玉露》)。江南的风景可以使叛将回归、敌酋动心,足见它的吸引力之大,因此也就难怪它又常常成为词的曲名了,除去本词的《状江南》,还有《望江南》(又名《忆江南》)等曲名。

本词的内容恰如题意,是对江南春天美好风景的描绘:“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孟,每季月份中居首的,此处孟春指正月;荇,多年生水草的一种,即“莕菜”,俗称水浮莲,可作绿肥或饲料,是常见的水生植物,杜甫诗《曲江对雨》中就有“水荇牵风翠带长”的句子,因为江南天气温暖,不若北国正月还河冻未解,这里的荇叶已经长得像铜钱那么大了。“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春梅花瓣初生时,多为白色,因为长得茂盛,所以看起来好像整树梅枝都为白雪所装点着;葑,即芜菁,俗称大头菜,因为气候温和,长势良好,墨绿色的葑田就像青色的缎袍一样发出光泽。全词仅四句二十字,除首句点明时令地区外,其余三句均以生动的形象、绚丽的色彩,描绘了初春江南的景物,给人以明快深刻的印象,使人仿佛已经身临其境地嗅到了江南早春的迷人的气息。

这确是一幅“状”得很成功的江南早春图。

忆长安

陈元初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这首《忆长安·七月》可能正是作者居麻源时所写。词中对七月的长安作了一番描绘,为后人提供了一幅唐代长安的风俗图。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恩”,翻开《全唐五代词》,以“忆长安”为题的词作很多,诸如谢良辅、鲍防、丘丹、严维、吕渭等人都写过《忆长安》。这些词的开头都是用“忆长安,×月时”起句,这大概是当时以“忆长安”为题的词的一种固定格式的写法,对所描述的地点、时间作了简洁的交代。第三句中的“罘罳”,按《资治通鉴》注中指出:“唐宫殿中罘罳,以丝为之,状如网,以捍燕雀”,“其在宫阙则为阙上罘思(读如浮思),臣朝于君,至阙下复思所奏是也”(《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唐纪六十一,文宗太和九年)。此句说的是七月的长安,纷纷扬扬的槐花,正点点飞散在设于宫殿中防鸟雀出入的网上。此句是一、二句的补充和季节特征的具体化。槐花飞散时,正是七月,而“罘罳”只有都城长安宫殿中和陵上所设有(作为一般百姓家屋檐下设置“罘罳”是后来才有的)。既具体地指明写的是长安,又暗含自己离别京都,思念长安之意,扣紧了《忆长安》的题。在选材上,合地点与自己思念京都的双关之意,可谓巧矣!“七夕钟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两句写的是七月的两个节日。“七夕”,唐时的风俗,每逢七月初七,年轻的妇女要设下香案,供上瓜果,向一年一度相会的牛郎、织女乞求灵巧。她们用七根针,穿七根线,看谁穿得快,穿得多,便算是乞到了灵巧和智慧。唐诗人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直接写出这种乞巧的场面。而“七夕针楼竞出”一句却写得比较婉转,以“针”修饰“楼”,明示这不是一般年轻女子所住的“闺楼”,其实即暗示了穿针乞巧之意。“竞出”,纷纷而出,比崔颢《七夕》中“家家”更具动态。全句的意思是青年女子竞相出来穿针引线,向牛郎、织女乞巧。“中元”,道家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传说在这一天要祭祀亡故的亲人,“中元香供初移”就是说中元节对祖先、对亡人的祭祀活动正在开始忙忙碌碌地进行。七夕乞巧、中元祭祖,如两幅风俗画!人们只有在没有战乱、安居乐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这些活动,所以对这两个七袈的重大节日的描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生活的安定状况。最后两句:“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毂”,即“毂辘”,车轮。这里借代为车子。“绣毂”、“金鞍”,装饰得非常讲究的车和马。节日里,古人有出游的习惯,如三月初三上已节,人们会“倾城”而出,去水边“祓禊”;上元节,人们也会兴高采烈地去夜游。《宣和遗事》中曾记载这样一件事:宣和年间,上元张灯,许士女们观看,且各赐酒一杯。有一女子窃取所饮金杯,被卫士押至徽宗前,这女子即作《鹧鸪天》一首:“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徽宗大喜,不仅将金杯赐与女子,还让卫士送她回家。这虽是一段轶事,却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节日游乐盛况的一个侧面。陈元初的这首词中所描绘的,也正是这种太平岁月中人民游乐的情景。在白日暑气尚盛的七月,在这样富有诗意的七夕乞巧和中元祭祖两个节日里,许许多多游人驾着用锦绣的帷幕装饰的车子,骑着镶嵌着金玉的鞍子的骏马,巡游在繁华的京城,怎能不流连忘返而迟迟不归呢!

全词选材精当,处处、事事扣紧地点长安,处处、事事扣住时间七月,使这幅古代长安风俗图,显得紧凑而又生动。

状江南

吕渭

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此调乃组诗十二月之咏中的一首。据《唐诗纪事》卷四十七载:谢良辅、鲍防、吕渭等十二人作《忆长安》及《状江南》。这十二位诗人或原籍江南,或曾在江南一带宦游,《状江南》所写皆江南风物,有地方特色。吕渭先任浙西支使,后贬歙州(今皖南歙县一带)司马,又为潭州(今湖南长沙、湘潭、益阳)刺史,足迹遍及浙西、皖南、湘中,在长江以南富庶地区生活较久,其作品自不能不有所反映。

按《忆长安》、《状江南》不见于《词律》,前者曾载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一,后者当为同时所作。因词的起句有“江南”二字,又因作者咏此时或尚在当地,故冠以“状”字,以与《忆长安》之多属怀旧之作相区别。

全篇四句,共二十字,略似五绝,平仄稍有不同。而且作为组诗,出于联唱的需要,十二首有统一的模式。大致是第一句“江南××天”,按季节排列。第二句“×××如×”,紧扣上句,各写一物。第三、四句构成一副工整的对联,进一层展开来描写。第一、二、四句有韵,押的都是下平声一先韵,则又近似五言律绝的格局了。

如前所述,《忆长安》和《状江南》均为十二月词,两者都是按月分咏的。但标题有别。《状江南》是按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孟、仲、季)分的。合在一起仍为十二首。此词题中的“仲冬”,应为阴历十一月。

首句在于点明季节时令,接下来就写景状物,突现江南风光。第二句用的是比喻手法。南方的蔗,有青皮的,也有紫皮的。后者多产于浙江西部和南部,俗称“红皮甘蔗”。“节如鞭”,形容蔗的外形修长挺直而质地坚实。仲冬天气,北方早已飘雪,江南的甘蔗正大量上市。此句极言江南物产之富。第三句写江南人民利用海水制盐,大力开发沿海的自然资源,使海水不断变成雪白雪白的盐粒。“盐作雪”,极言盐之多而洁白。第四句写江南人民烧山开荒种地。烧荒,是一种古老的耕种技术,把杂草烧掉,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可以利用草木灰肥田,以提高作物产量,可谓一举数得。这在古代农村很常见,直至现代,某些边远地区仍在使用。

这两句句式比较特殊。按其所表达的内容,应当是“海将水变作雪白的盐,人上山用火烧荒开田”。主要是顺应平仄和对仗的要求(盐是平声),故意把水作盐或水成盐写成“盐作雪”,把人用火写成“山用火”了。“海”代海水,“雪”比喻盐。中国古典诗歌字数固定,容量有限,为了便于表达,有时就不得不运用倒装句、省略句、无主句或主语转换之类,结果就出现这样的句子。这两句看似不易理解,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也体现了中国诗词特有的表现方法。

忆长安

范灯

忆长安,九月时,登高望见昆池。上苑初开露菊,芳林正献霜梨。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

《忆长安》,词调名。单调,三十六字,前两句为三字,后五句为六字,四平韵,实为六言诗而把首句分作三字两句者。调下题《九月》,盖写长安九月之事物。这首词,大概是词人离开长安后所作,表现了词人对长安的怀念,含义深刻。

开头三句,以深沉的感情,直接地抒写词人对长安的思念,点了题。“忆长安,九月时”两句,统领全词,直贯下文。“登高望见昆池”则是词人对长安深爱的实际行动。“昆池”,即昆明池,在长安近郊,周围四十里,广三百三十二顷。“登高望见”为连动式,切含九月登高,词人欲迫切见到长安之情跃然纸上。“昆池”,代长安也。

同类推荐
  • 思想杂碎

    思想杂碎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的一些事情所发表的一些感慨,例如《公仆与保姆》《救救家长》等,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 北大随笔

    北大随笔

    我把这部集子叫作“杂文”而不叫作“全集”,或“选集”,或“文存”,是有意义的,并不是随便抓用两个字,也并不是故意要和时下诸贤显示不同。我这部集子实在并不全,有许多东西已经找不着,有许多为版权所限不能用,有许多实在要不得;另有一部分讨论语音乐律的文章,总共有二十多万字,性质似乎太专门一点,一般的读者决然不要看,不如提出另印为是。这样说,“全”字是当然不能用的了。
  • 永远的邂逅:淑曼散文集

    永远的邂逅:淑曼散文集

    人生有许多的感情需要表达,在适当的时候,遇到适当的好人,体现一种价值,真是一种幸事啊!文以载道,首先所写的文章应该是褒扬人世、人性的真、善、美,我的文章,今天看来仍然有那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内心里却总是怀着敬畏之心,感悟一种真真实实,一路走来的善良……写下来,仿佛从这些文章里作用到我的内心里,我会轻松许多,因为这本书得到了一种认可与垂青。就好像园子里诸多的芹菜似,被施了肥,浇了水,铆足了劲,葱郁向上的生长着。
  • 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是“文苑精品”系列之一,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轻舞飞扬》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本书分为纵横聊斋、文本探微、神鬼天地、旁论杂说,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引、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聊斋志异》的异想世界。换个阅读角度,本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迷。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蒲松龄也有过婚外情吗?卡夫瞳的创作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启发吗?趣谈蒲松龄的养生术。66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聊斋志异》。
热门推荐
  • 暴君宠妃新招式

    暴君宠妃新招式

    一朝穿越,在洞房里醒来,皇帝夫君一百零八式还没用完,直接咽气了。她由皇后直接变太后,幽锁深宫。在这里,她有个师傅,俊俏到人神共愤,也腹黑到鬼神生惧。她和王爷结下梁子,常被他堵在宫中各个角落,迫她解衣。
  • 新宋Ⅱ·权柄4

    新宋Ⅱ·权柄4

    北宋熙宁二年,公元纪年为1069年,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改革,从政治、军事,到农业、商贸,它触及了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曾布、吕惠卿……这些北宋的杰出之士因为变法而展开了明争暗斗。
  • 雷帝传说

    雷帝传说

    命运的车轮已经启动,时代的步伐已经踏出,君临天下的豪杰们,任何人都无法阻止,新时代即将到来雷帝传说一群:27957192欢迎加入!
  • 洛天传

    洛天传

    家族惨遭灭门,父亲因他而死,小小少年悟人生无常。一株珍贵的灵药,让他破茧成蝶,重获新生,自此踏上修炼的征途。资质差又如何?悟性差又如何?他以不死之身,不屈之魂,征战天地。让仇人形神俱灭,让对手心服口服,让敌人心惊胆寒。
  • 蔷薇之路

    蔷薇之路

    在莱茵人眼中,新国王登基时路过的蔷薇花廊乃是莱茵最美丽的风景,可小小的司亮在跟随女王穿过长长的蔷薇花廊时却有种不可思议的预感,自己似乎永远也走不出这美景与尖刺共存的道路。
  • 茅山后裔之算命人

    茅山后裔之算命人

    经历了爷爷的死亡,爷爷去世给我留下茅山秘术,同时也带给我一个大麻烦,恶鬼的封印与我如影随形,是诅咒,还是际遇。我体内封印了恶鬼,一只死人眼带给我的是厄运,但也逐渐被我掌握。捉鬼风水不分家,我逐渐领悟茅山道术的真正奥秘,同时我体内的封印因为一次和恶鬼的碰撞中破碎,邪恶笼罩了我,与此同时爷爷死亡的真相,另一个世界的本质逐渐揭开面纱。我行走世间,慢慢在迷雾中走出属于我自己的路……
  • 网游之夜天

    网游之夜天

    二十三世纪初,这是一个全真虚拟网游发展到极致的时代,这时,神秘《天域》横空出世。世界杀手之皇宸天因为一时兴起进入《天域》世界,因为意外无疑发现一丝《天域》的秘密,致使他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天域》,随着对《天域》了解的加深,最后,更是牵扯出一个恒古至今的巨大秘密以及自己神秘的身世。嗯,写的第一部网游,随便写写,纯属兴趣爱好,所以更新就不敢保证了,喜欢的朋友有章看章吧!建议看书前先看一下作品相关,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书中一些关于游戏世界属性、技能、伤害方面的计算。
  • 无双仙师录

    无双仙师录

    怕苦怕累,怕疼怕死的四怕少年,最大的愿望做个一流的骗子,但浑浑噩噩中却连遭不测,落得个半残之躯偶入仙门。因为怕死,所以挣扎,百年历劫生死颠沛,流血流泪得缘得福,诛妖诛孽,灭魔灭鬼,终守得一点真情真性,从此大逍遥。
  • 火影之傲月横行

    火影之傲月横行

    本想修仙,无忧于世,奈何惨遭雷劈?有心泡美,无胆为贼,可惜绝世容颜……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而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在不羁的人生中挣扎,与命运抗争,最后能否成为超越神的存在,我们拭目以待……
  • Dnf,阿甘佐不要为我哭泣

    Dnf,阿甘佐不要为我哭泣

    “纱英!怎么这么多保镖在楼下?!”“公主快跑!你快带着玄卫一起跑!先从那边的窗户跳下去!”“纱英你呢?”“他们可不能把姆数屋的继承人怎么样。”“想跑?”家主说着,站在楼梯上抬手对着房间的纱英一指弹去“暗影夜猫!”当一只体型好似猎豹一样的黑猫扑到窗户前的时候,杰西正抱着玄卫要跳下窗去,“散弹枪!”纱英将枪管对准黑猫,砰撒!喵呜~!“就让你们看看吧!”望见心爱的公主成功跳出,纱英回头霸气的掏出枪袋里的双枪,“那想要保护公主的王子的决心是何等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