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60章)
↓↓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导论(1)
第3章 导论(2)
第4章 导论(3)
第5章 导论(4)
第6章 导论(5)
第7章 导论(6)
第8章 导论(7)
第9章 导论(8)
第10章 政府权能的基本问题(1)
第11章 政府权能的基本问题(2)
第12章 政府权能的基本问题(3)
第13章 政府权能的基本问题(4)
第14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要素构成及其特征(1)
第15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要素构成及其特征(2)
第16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要素构成及其特征(3)
第17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要素构成及其特征(4)
第18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要素构成及其特征(5)
第19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要素构成及其特征(6)
第20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要素构成及其特征(7)
第21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要素构成及其特征(8)
第22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要素构成及其特征(9)
第23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要素构成及其特征(10)
第24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型塑(1)
第25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型塑(2)
第26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型塑(3)
第27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型塑(4)
第28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型塑(5)
第29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型塑(6)
第30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型塑(7)
第31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型塑(8)
第32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型塑(9)
第33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型塑(10)
第34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型塑(11)
第35章 政府权能场域边界及其维持(1)
第36章 政府权能场域边界及其维持(2)
第37章 政府权能场域边界及其维持(3)
第38章 政府权能场域边界及其维持(4)
第39章 政府权能场域边界及其维持(5)
第40章 政府权能场域边界及其维持(6)
第41章 政府权能场域边界及其维持(7)
第42章 政府权能场域边界及其维持(8)
第43章 政府权能场域边界及其维持(9)
第44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运动(1)
第45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运动(2)
第46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运动(3)
第47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运动(4)
第48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运动(5)
第49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运动(6)
第50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运动(7)
第51章 中国政府权能的场域基础(1)
第52章 中国政府权能的场域基础(2)
第53章 中国政府权能的场域基础(3)
第54章 中国政府权能的场域基础(4)
第55章 中国政府权能的场域基础(5)
第56章 结语
第57章 参考文献(1)
第58章 参考文献(2)
第59章 参考文献(3)
第60章 后记
同类推荐
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
政治迷信与政治民主是绝对难以并存的。“民主的确要以基本理性能力为前提,在任何社会里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要推进政治进步,建设民主政治,必须认真清理千百年来政治迷信的根基,努力洗刷种种政治迷信的残迹。$$《新世纪学人文萃:权力的黑光》作者是力求遵照马克思提出的原则来进行这项工作的。超越均势: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
中国是南亚国家的邻国,南亚是中国安全环境中敏感和复杂的一部分美印、美巴关系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重视和研究的一个课题。本书创新地提出“超越均势”概念概括和分析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并具体从理念、政策、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证。对“9.11”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本书不仅讲述了一座小城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更可以看做是一次探讨城市品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尝试。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群;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区域未来。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城市回忆录,它第一次站在国家的视野和更久远的时空坐标中,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变迁,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基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讲述了石狮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或许以石狮为代表的闽南是这样一块土壤,它以自身为支点聚焦了两个巨大无比的文化扇面,一面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另一面则是广阔无边的海洋文明,数百年来,正是这两种不同特质文明的千百次撞击与交融,终于铸就了闽南所特有的魂魄与传奇,而这场传奇只是刚刚开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