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2100000013

第13章 树挪死人挪活

通过前面我们已经有这样一个概念,随着当代经济的日益的发展,终身职业已不再是人们的最佳选择。一个人如果想多方面锻炼和发挥自己,更重要地是使自己有更大的成就,就必须牢记“树挪死,人挪活”,的概念。在工作百般不顺心,无聊,苦闷时不防换一下工作,变换一下环境,也许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想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需要人们谨慎从事,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事例具体分析。

不能总干一样工作

张海涛是一位“优秀的”推销员。他所负责推销的电器产品线相当的广。“我们‘几乎’是应有尽有——”他说,接着他的笑容消失了。对海涛来说“几乎”还不够。他想要的是一条可以满足更多顾客需要的产品线。“这是真正赚钱的方法,”他说,忽然间又充满了生气。

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十二年之后,他转往一家产品线较广的公司。该公司不仅比较大,同时也比较赚钱。’我有一部免费的车、更多的旅行和应酬津贴,一个比较好的办公室和一个秘书。很不错吧?”他得意的说。

虽然一切看来都不错,然而事情却没有想像中那么顺利。在海涛走马上任的第二个星期,问题渐渐的出现了。哈利当初换工作时所持的假设是,他花了十二年时间所建立起来的客户关系,不会因此而中断。“我和某些客户熟悉的程度不亚于和我的家人,”在离开旧职的前两星期,他以理所当然的口吻说。

过去很多年中,他和客户所建立的商业关系,支持着他对自己专业的看法。“他们几乎都认得我,”他骄傲的说。他和客户之间面对面或电话里的交谈,使得他们由陌生而熟稔,也使得他们之间的交易更为顺利。

也就是这些因素,使得他认为他已经超越了原先的公司,而须另谋发展。虽然他并没有意识到,但是他和客户之间亲密的感觉正是支持他信心的基石。

不幸的是,这些感觉却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老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当他的一位长期客户雷洪,拒绝购买他新公司的产品时,海涛无法置信地问。他一向认为雷洪是他的好朋友。“为什么不?”海涛坚持道,“我现在所推销的产品比以前的还好。”

这点我不否认,”雷洪说,试图让气氛和缓下来。“问题只是,目前我们并不想有在任何仓卒的变化。”如果雷洪所代表的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海涛可能会就此罢休。然而,令他伤心的是,这种情形几乎发生在他以前大多数的买主身上。“我实在不了解,”海涛焦虑而沮丧的说。“我不认为他们应该这样对待我。我总是给他们最好的服务。”

显然,海涛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掺人了个人的情绪。他认为数年来他和客户所建立起的关系,已经超过了商业关系,在他们的心目中,他所代表的并不只是一个推销产品的人而已。“他们喜欢我,”他不断的重复。“我可以感觉得出来,当他们看到我时,眼睛为之一亮,并且面带笑容。”

然而,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他终于觉悟到,多年来他一直在危险的幻觉下工作。他的客户的确喜欢和他交易,然而使他们结合在一起的不是海涛本人,而是他所代表的产品和公司,他的地位一直是次要的。现在不仅他的收入,就连他的自我也受到伤害。

“我觉得很尴尬,”几年后他说,“在此之前,我从没有碰过类似的事。”

在职业转换的过渡时期,海涛心中的痛苦和孤独是可想而知的。不过这并非是仅有的例子,其他行业里也有许多人遭遇相似的情况。

雪伦是一位成功的股票经纪商,受雇于一家财务公司。和海涛不同的是,海涛所贩卖的是开关、配电盘、变压器等电子零件,雪伦处理的则是客户的资金。在某些情况下,客户把积蓄多年的钱交给雪伦,经由她的判断和选择投资在股票或债券上,希望藉此谋取利润。在其他的情况下,客户保有自己的钱和股票证明,但由雪伦建议他们何时该买卖股票。

和海涛比起来,她对于顾客私人的财务情况有较多的认识,虽然她在电话上和他们谈话的机会,远胜于面对面的机会。“这真是件有趣的事,”她说,“有些客户,我甚至连见都没见过。其他的也只不过是当他们来取付支票时见过一、两次。”

雪伦对客户个人和其理财方式的熟悉程度,可由她的言谈中反应出来。虽然她企图把话题放在股票和债券上,因为如同她所说的,“和他们谈小孩的事可无法使我赚钱,”然而实际上,她却知道许多客户子女的名字。“当他们的孩子上大学的时候,”她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说,“他们一定会告诉我,有时候他们会说个没完……。”事实上,她却不介意这些。“这是”一种建立关系的方式,”她说,“不管你从事那一行,这些都是免不了的。”

有同一家证券经销商待了几年之后,雪伦打算到另一家试试。“我有一个朋友,去年才到那家公司去,”她说,对于将发生的改变显然很兴奋。“他的老板要我也去面谈。他答应给我更高的佣金,这种条件是很难拒绝的。”

到了新公司之后,她才发现事情不妙;她原先的客户不肯把帐户转到她的新公司去。雪伦顿时乱了手脚。雪伦进新公司的条件之一是,新公司协助她联络以往所有的客户,以把她的近况告诉他们。“这对公司也有好处,”雪伦说,“他们跟我同样希望客户能够转过来。”

雪伦给每位客户打了电话,她至于主动寄给客户每人一份填妥姓名的帐户转移书或新帐户申请表,然而反应却很冷淡。她不禁怒火中烧,“这些可恶的家伙,在我替他们做了这么多事之后,居然会这样对我。”她开始模仿他们的声调:“不,雪伦,我还是很喜欢你的旧公司。当你在新公司工作了一阵之后,我们可以再谈。”然后她又模仿了另一位女客户的声调说:“我不太确定,我似乎已经习惯你原来的公司了。”

前几个月,她把受创的自尊心隐藏在愤怒的外表下。虽然,伪装对她的心理自我厂家有很大的帮助,但对她陡然下降的收入却于事无补。“我觉得仿佛把自己逼人了死角,”一年之后,当一切逐渐恢复正常,她余悸犹存的说。“仿佛刚闯入这个行业的新手一般,我必须借当地的电话号码薄重新开发客户,我痛恨这种感觉。”

当好话说尽而仍不能扭转乾坤的时候,雪伦自尊心受伤的程度更甚于海涛。海涛至少可以两家公司产品的不同做挡箭牌,“我不能责怪他们抱着旧公司不放,”离开旧公司四个月后他若有所思的说,“它的产品的确不错,这点是无法否认的。”

雪伦却找不到同样的借口。她指控他们的行为是严重的“变节”。“他们背叛我,”她百感交集的说,“就在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

令披着劝告糖衣的抱怨

目睹这类事件发生的人,常会因此,而骤下一种错误的结论:一切混乱的起因都在于客户较喜欢原来的公司。“何必转到一家在你客户的比较下,会显得相形见绌的公司呢?”

这种说法乍听之下似乎很合理,然而如果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就会发觉事情并没有那么单纯。

邓立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达十一年之久,首先是服务代表,后来则负责处理客户的抱怨。他对公司的设备熟悉到可以毫不费力的处理任何复杂的问题。

虽然一般人视电脑为神奇的机器,但邓立的许多客户却常被电脑弄得狼狈不堪。“每个星期都会发生一些问题,”一家供应纸张和印刷器材的老板徐克说。“每当电脑故障,我们这里就像瘫痪一样。而所有的存货资料、薪资帐册和簿记都在电脑里。”

在这种情形下,徐克和接受邓立服务的其他顾客,开始鼓励邓立辞职。他们喜欢邓立,但厌恶他的公司。“你为什么不出去自己干,”徐克不止一次的说。“这样一来你赚的都是你的,而不需要跟公司分帐。”“你的公司对你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别的顾客也说。

对于这些批评,邓立的反应是忧喜参半。喜的是客户对他持续的赞美,忧的是客户对公司的不满。“我们的确有许多缺点,”他想,“幸好他们只知道其中的一部分。”

仅是他们知道的缺点,就足以让他们喋喋不休了。邓立终于接受了辞职的建议。“我并不希望我的老板知道我准备和他们打对台,所以我告诉他我将去旅行,顺便去开发一些有趣的软体。”辞职后不久,邓立怀着几丝歉意的说。

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布置店面,安装电话,购买文具、名片、各种表格和工具之后,邓立已经可以开业了。但令他难以置信的是,他的客户却还没“准备好”。

“你不是也建议我这么做吗?”邓立向徐克抗议道。“你说你会把生意给我。”

“我可没这么说,”徐克辩道,“我可没有做过任何承诺,我只认为那对你会是个好主意,但不是对我。”

令邓立困惑的是,“我提供他们和以往一样好的服务,甚至更便宜——半价。”但是他的客户仍然无动于衷。

随后的三个月,邓立致力于开发新的客户,但他内心的沮丧却妨害了他的努力。“我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七个月后,他告诉别人道。和海涛以及雪伦不同的是,邓立的辞职并非出于本身的意愿,而是来自顾客的怂恿。

那么他的顾客又何以会弃他于不顾呢?一般人的借口是,他不再属于任何组织;然而在多数的理由,却和人们给雪伦及海涛的大同小异。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检讨这三个例子有那些相似的地方。

第一,三个人换工作的结果都导致情绪和财务上的挫折。海涛自己承认,在换工作的几个月之后,他简直就像“行尸走肉”。雪伦和邓立的婚姻生活则惨遭池鱼之殃(当时海涛仍是单身汉)。雪伦承认对婚姻失去了兴趣,“我仿佛麻木了一样。”邓立则对家人爱理不理,“为了要使他们签合约,他必须把全副精神放在顾客身上,以前,他只要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邓立的妻子常常埋怨道。

在客户上,海涛损失了百分之五十四,雪伦损失了百分之六十二,邓立则损失了百分之八十七。这对他们而言,都是始料未及的打击。在此之前,他们都预期损失最多不会超过百分之十。海涛甚至认为所有的客户都会跟随他。

变换工作地点的危机

上述的例子,很可能导引我们获致一个错误的假说:换工作时遭原先客户背弃的情形,通常发生在销售人员身上。然而更进一步的研究却显示这种假说是错误的。事实上,这种情形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

做长期研究分析最有趣的事之一,就是发现某个范畴里的模式,也可以运用在另一个范畴内,虽然乍看之下,两者似乎毫无关连。上面我们已经仔细地研究和分析了和销售职务有关的人,在换工作后所受的打击,事实上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情形也发生在其它的行业里。一位医师的痛苦经验让人们了解,公众的懒于反应和恐惧改变,对任何行业内换工作的人都有影响,只是程度上的所不同而已。

刘兰是一位美国的小儿科医生。“早在我大学毕业之前,就已经知道我想做什么了,”她说。在医学院的第三年,她更确定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她的成绩优异,“这也许是由于我可以想像自己实际运用这些知识的缘故,“她谦逊地说。

在一家大医院担任了三年的医生之后,她投在了一位颇有名望的老医生门下。“我今年五十六岁了,”他在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就说,“我想我最好开始想,当我退休后谁来接班的问题。”

刘兰很喜欢医院里忙碌的生活。“从没有一刻闲过。”两个月后她疲倦但愉快的说。“有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有人问她。“只有一点,”她回答,“这里的病例,不如大医院里的富有挑战性。我害怕自己会退步。”

到第四个月的时候,刘兰和她的上司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了。“近来他很爱找我麻烦,”她不耐烦地说。由于年纪上的代沟,使他们对事情的逐渐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受的教育比较合乎现代观点,”略有所思的说。人格的冲突和程序上的争执,使得情形一发不可收拾。法兰西愤而辞职;“我不能,也不愿再为任何人做事”她说。

几个月之后,她开了一家自己的诊所,过不了多久,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了。不但其他的医生会把病人介绍给她,病人之间也会互相推荐。第六年时,她的业务已扩展到她一个人忙不过来的地步。这些年,根据刘兰的说法,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几年。她结了婚,并有了两个男孩。

两年之后,她决定搬家。“我们家需要更大的地方,而我也希望诊所能距离家里近一点。”过了不久,她们搬到小镇的另一边,诊所就在附近。“这正是我想要的,”她高兴的说。

然而,令人沮丧的事却发生了——她的病人不再来看病;她的业务骤然猛降。“太不公平了,”她气愤地说,“我又不是搬到另一个城去。”无论怎样,事实就是这样她的,诊所里冷清得连一个人都没有。“怎么会这样呢?”她心里怎么也想不通。

就刘兰的情况而言,并没有任何公司涉及在内。她自己就是上司;她也没有换工作。她只是换了工作地点而已。但她所得到的反应却和雪伦等大同小异。“到她那里不像以前那么方便了,”一位病人略带抱怨的说。“我可没办法带小孩走那么远的一段路,”另外一位说。对他们而言,刘兰的搬家和她突然消失并无两样。

研究过这些事例后,人们可以发现发生在换工作者身上的事,也可以发生在改变工作地点的人身上。

在做其中的任何一项改变时,没有人会期望业务下跌。然而这却是无法避免的。人们也不禁会想,何以有人能因换工作而飞黄腾达,而自己做起来却吃力不讨好?在这里,我们必须先明白——不论是换工作或只是变更工作地点,哪些人受到的打击最大?哪些人则较不受影响?

谁是天之骄子?

有两种专业人员较不受上述变更的影响:律师和会计师。以下,当我们提及“保留率”的时候我们意味着在某人换工作或变更工作地点之后,继续和某人保持生意来往的顾客人数比率。目前一般来说,在所有行业中顾客保留率最高的,当属律师和会计师。

一般人的反应是,“是啊,我知道我的律师搬了家。那又会怎么样?这并不表示他现在就比以前差了。”或者“我当然还是会找我以前的会计师,就算他搬了家也没有关系。我不认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

和医生不同的是,医生直接开药并提供建议给病人,而会计师却从他们的客户那儿获得各种的资料和情报,再转过来替他们服务。换句话说,他们是客户和税务局或客户和其他人或公司之间的媒介。

事实上,律师、会计师和客户之间的面谈通常只是事情的前奏,真正重要的事情往往要在客户离开之后才开始进行。

这和医生的情形完会不同。带孩子去刘兰那儿看病的母亲,在离开之前已经得到了所有的药方和指示。病人和医生的“交易”,主要发生在医生和病人之间,而律师、会计师和客户的交易,则发生在代表客户和他人交易的基础上。

因此,会计师和律师的所在地,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很少聚集在一起的原因。正如同一位客户所说的:“座落在城中心的高档办公室,增加的是他(律师)的方便,但却是我的花费。”通常律师都代表客户的利益和其他的法律或财务团体交涉;只要他们能妥善的以口头或文字的方式处理他们的工作,他们座落的何处并无多大差别,无怪乎他们保有原来客户的比率可以高达百分之九十,其他的行业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建筑和室内装潢是另外两个幸运的团体,和会计以及律师相似的是,他们的实际工作往往在和客户接触之后才真正开始。

这两个团体的顾客保有率,仅较律师和会计师略逊一筹。调查显示通常在三百个客户当中,有百分之十七甚至不知道他们房屋装潢师的办公室在那里,“我只有他的电话号码,”一位比较富有的妇女说。“每次我打电话,他都不在,所以我就留个口信给他,然后他就会回电话。”可以想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变换工作地点对这个装潢师而言,将不会发生任何影响。

从以上的情况来说,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换工作的时候如果想保留原来的客户,你就必须充分考虑自己工作的性质,认识到换工作由于工作本身的性质不同而将会带来的各种不同的影响,并做好充分地心理准备。

规模大小,各有优劣

想由大公司换到小公司的人,最先应该考虑的就是,他们从前的客户是否偏爱规模较大的公司。这种偏爱对于他们换工作能否成功,常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并非所有的客户都偏爱大公司。象我们下面所举的两个美国人布鲁斯和维克的例子。他们都是因为客户喜爱大公司而遭受过挫折。不过事实上也有许多客户无法负担大公司的高昂费用这对个人换公司的发展也是有利的。“我们提供价格较低廉的服务,”维克骄傲的说,而他蓬勃发展的事业也证实了这一点。

价格并非人们寻找小公司处理业务的唯一理由,至少在出版这个行业中不是如此。如同很多的作家们所说的:“大出版社的繁文缛节真让人吃不消。”然而大出版社也有它的好处——较好的行销和发行网。这两股错综复杂的力量对于编辑和作家的事业生涯都有相当大的冲击。

另外较高的流动率通常发生在成长快速的行业,如高科技公司,或是领最低薪资的机构,如汉堡王和麦当劳等快餐店。不过现在而言,出版业的成长似乎却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一些,编辑的作家保留率居然只有百分之四。

这对一个编辑的事业生涯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很简单——没有所需作家的编辑必须去寻找作家,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阅读陌生的作家所送来的稿件,而非阅读已熟悉作家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编辑的危机到底在那里呢?答案是:危机似乎永远存在。正如同一家出版社的总编辑所说的:“这是一个非常轻松的行业。”

如同许多其他的行业一样,当一个编辑换工作时,潜伏的危机亦随之而起,虽然在出版这个行业中,危机要在数月过后,才会慢慢地显示出来。“他们要我慢慢来,先熟悉这个地方再说,”一位刚换工作的编辑说。转换工作所带来的机会,使他忽略了自己本来可能面临的困境,正如他所说的,他很高兴能把过去的错误完全抛在脑后。他所指的是,他过去所选的书销路多半很差,连预付给作家的钱都赚不回来。这些事对他所造成的困扰,远远超过他愿意承受的,不过,目前他却很高兴他的作家保有率是零。

但是这种解脱感很快就被其他不愉快的事情取代了。“我似乎又在重蹈覆辙,”四个月后他闷闷不乐的说。“我以为在这里会不一样,然而事实上却不然。”他惊讶的发现,他依然无法逃脱做为一个编辑所可能遭遇的问题。“要想找出好的、能卖钱,却又不知名的作家简直是海底捞针;几百份手稿,或计划中的稿件,连水准差不多的都很少,”另一方面,好的、有名的作家却又索价高昂,而出版社根本付不起这个价钱。

他已经确实预料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在往后的三年,他所选的二十八部作品中只有两部赚钱,而且赚得并不多。“或者我应该先行辞职,或另谋发展,”他苦闷说。在急切的希望和恼人的失望之间摇摆,他显然认为该不对并非他本身过失所造成的情况负责。事实上,他所面临的是整个产业长期成长缓慢,所必然面临的一个问题。

总之,换工作所面临的危机,在出版业中可能出现得较其他行业为晚,但这么低的作家保有率,已经说明了这个危机在每次跳槽换工作后总会出现,而且为时不远(通常是两年半以内)。

认清事实

一个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不仅会使他对这一行有更深刻的了解,更会为他个人建立起人际关系的网络。虽然不少人有时想起自己认识了三百至八百个人,不免令人沾沾自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关系是建立在单位的关系上,每个人都代表一个特定的公司或公司特种专业技术。工作的转换常意味着这种关系的决裂或中断。离开一家公司所可能造成的伤害,较我们以往所知道的为多,当更换工作过于频繁时,更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一个样样通、样样松的人。

虽然我们总喜欢想像自己是生活中一个“地球村”上,但无可否认的,我们每日的生活和经验仍极为有限;我们无法知道所有发生在别处的事。原始的心理机能让我们觉得一个人一旦脱离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将变得遥不可测,许多人工作的危机也因此产生。

这项危机的来源在于:在工作的过程中,人们会不自觉将工作环境和自我融为一体,他们专来技术愈精湛,这种“所有”的意识也愈强烈。他们不仅认为自己有使用自己知识的权力,也认为自己有使用公司资产的权力,他们会顺手把公司某些或大部分的客户视为已有。

一个人如果抱持这样的错觉而去另起炉灶,往往会令其大失所望。因失望而来的精神负担,更容易带来沮丧、心理上的疾病,甚至逼人走上绝路。

在国外许多的财富都是由敢于离开大公司而另辟天地的人所创造出来的。他们对他们国家经济的繁荣所做的贡献的确让人钦佩。然而,当前在国内一个人对于自己在离开公司时是否真能带走原有的客户,则应抱着实际的想法;公司愈大,这个想法的实际性也就愈重要。很多的资料显示,在经济衰退期自创事业的人,成功的比例往往同于在经济高峰期出来创业的人,关键就在于,他们比较不会有过度乐观或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因而较能接受各种可能的挫折和打击。

同类推荐
  • 人生且慢论输赢:青年人成功的75个关键因素

    人生且慢论输赢:青年人成功的75个关键因素

    如今。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已功成名就。这也使得很多同样渴望成功但暂时没有取得成功的青年人变得心浮气躁起来。“为什么我们俩条件相当,他有房有车出入风光,而我依然……难道我就是比别人……”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不妨对自己说:人生且慢论输赢。
  • 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述,告诉青少年学生如何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 人际交往的艺术(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人际交往的艺术(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校。清华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为宗旨,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学校教育质量很高。1928年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其后清华大学虽历经几个发展阶段,但却一直倡导一贯的校训、宗旨和学风,并以高质量、严要求闻名中外。
  • 怎样跟孩子谈钱

    怎样跟孩子谈钱

    本书以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为出发点,帮助家长积极主动与孩子谈论金钱问题,使孩子认识到金钱来之不易,金钱取之有道等,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 老板眼中的好员工

    老板眼中的好员工

    本书精选了大量成功人士职场生存、成长案例及其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使读者认识到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谦虚、忠诚、热情、创新、团结等品质的重要性。
热门推荐
  • 旅游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

    旅游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十章,分别介绍了饭店餐馆的概况、中餐服务、西餐服务、宴会服务、菜单设计、餐饮营销管理、食品原材料管理、厨房管理、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和餐厅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
  • 校园超级奇才

    校园超级奇才

    青春谁不飞扬,少年就要张狂。为兄弟两肋插刀,为姐妹义薄云天,少年刘华得到了名气系统,开启了一段飞扬张狂的青春之路,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青春赞歌。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未来看我的!
  • 夏季年华

    夏季年华

    本文主要以大学校园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大学生恋爱和一些青春期大学生的一些骚动情景,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活动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整个作品主要是以段逸峰和于紫罄的恋爱为主线,融入了社团,协会等大学生活的敏感名词,先扬后抑的故事情节讲述大学生活的安逸和现实社会的残酷,直到工作后的不如意和结婚后的平凡生活,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 回到氏族时代

    回到氏族时代

    远古时代,嗯?!神农是妹子?黄帝是妹子?蚩尤有八十一个姐妹?!
  • 音之魔法师

    音之魔法师

    一本存在严重争议.并且让YY迷们看得很不爽的书!======================强烈推荐:静夜寄思大大的都市新书《风流面具》书号:62450.大家支持一下..新人潜力魔幻《红影》书号:62326.虽然是新书.貌似很有看头!!!!科幻新做《星际盗墓》书号:56763回到工业革命《铁血丁香》书号:55807架空历史新作《光绪中华》书号:58098(诚招广告-联系QQ:8659168)书友QQ群I:7980918书友QQ群II:25254740〓〓〓〓〓敬请收藏本书〓〓〓〓〓
  • 擒龙宗

    擒龙宗

    他出生在医学世家,却因斗争,卷入了武林斗争中,成了魔教的杀手。
  • 隐龙出渊

    隐龙出渊

    隐世桃园,潜龙入世。17年军人生涯的磨砺后,新的生活即将来临。挑战各种权威,挑战各种权势,只为看到阴云消散后那抹动人的阳光。在这一条路上不仅有好战友,还有好兄弟,更有时间磨砺中引爆出的真爱。他想证明:这个社会存在正能量!
  • 穿越也疯狂之神捕女王爷

    穿越也疯狂之神捕女王爷

    穿越?没想到她火爆警花遭遇无间道,醒来一看,好家伙,她竟然穿越了!穿越到一个女尊时代,她忍!穿越到一个十岁小女孩身上,她再忍!穿越到棺材里诈尸?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谁敢害她,她直接让他死翘翘!要知道米饭不是白吃的,警花不是白混的,穿越不是白穿的!大眼一瞪,红唇一张,顿时再难破的案子也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媚眼一勾,纤手一伸,顿时再难搞定的帅哥美男也收入囊来。
  • 血族的法典

    血族的法典

    在这片名叫诺亚的大陆上,各种种族在此生存。身为血族王子的摩尔斯,为了找寻自己的命中注定之人,来到了大陆上顶顶有名的学校“埃布尔”,终于,在哪里,他找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只是,想要在一起的愿望,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宿命之境的碎片,来自血族之地的反叛军,一切一切,都向摩尔斯诉说着一个埋藏在千万年前故事。PS:欢迎寻找我的新浪微博“云之上的花之锁”玩,我的更新提醒都在那里。
  •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来自二十三世纪的小朋友,带着他的宠物猪寻找尼斯湖水怪!他们来到了苏格兰去尼斯湖探险。他们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还潜入了水底,陷入了淤泥、遇到了鳄鱼的追赶……这几个小朋友到底还会遇到多少危险,能不能找到尼斯湖水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