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3300000016

第16章 思想史上新彦 初显名士风范

正始名士恰巧遇上曹与马生死决斗的历史时期,因此他们的命运就必然地与这场搏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正始名士的出现,应该说他们历史性地承担了新的社会政治理论的建构任务。自西汉武帝时开始的儒学一统的局面,在经过两汉学者皓首穷经的近三百年“经学”运动,已经呈现僵化态势。自东汉中后期如王充、马融等等具有“杂学”的思想家的改造甚至冲击,西汉初曾盛极一时的黄老之学,经过长期的潜伏又渐渐抬头,成为士林普遍的喜尚。在曹操将各地方士集中京城后,这些道家方术也逐步在社会上流产生着意想不到的影响。到魏晋之际,儒道兼综已经是许多学者自觉自然的思想趋向。马融与郑玄的经学明显已经有援道入儒的萌芽。再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看,东汉桓灵之时,已经开始尊崇老子。曹操虽然从统治效果考虑,杂取各家之术,没有一定之规,但是对儒家相对疏远,更重视法术刑名。曹丕与曹叡,重视儒学,但是不仅社会思潮难以简单地通过行政措施统御,而且他们自己也不是纯粹的儒家信奉者,因此统治思想从一般的战乱临机变异,缺乏一以贯之的思想理论,到具有可以长期奉行的政治思想,需要建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时的何晏、王弼等思想家似乎自觉地承担起了这个使命。

何晏他们虽然也参与实际的政治活动,并对此有很高的兴趣,但是他们的主要爱好与贡献却是在思想理论方面。自曹爽秉政,曹丕父子的高压减去,思想界似乎得到了解放。他们在社会上活跃起来,著书立说,还开展了经常的广泛的讨论,即清谈。他们讨论的问题很多,例如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本与末的关系,提出“名教出于自然”、崇本息末等划时代的新观点,这些观点主要是对统治的根本思想而言的,虽然主在儒道融合,但明显有儒道并举的倾向,这与四百年汉代的传统相异,也与曹氏三代领导人的治国方略不同了。他们讨论老子与孔子(圣人)的关系,还讨论圣人有情还是无情的问题,认为圣人也是有情的,只是长于调控,与世俗小民任情而为不同。这样的议题与观点,完全把圣人拉下圣坛,由神复原到人,简直有革命性的意义,这在儒学一统的汉代是不可思议的。

他们的思想,不仅仅表现在论述的问题与提出的观点上,尤其表现在所运用的思想方法上。如果说汉代的经学大师马融、郑玄他们还是羞羞答答地借道释儒,使经学研究产生出许多具体的新义,那么何晏、王弼他们就是大胆地援道入儒,援儒入道,儒道并举,融合儒道,已经把传统的独一无二、神圣的经学与道学相提并论了。虽然汉代王充等人已经运用其杂学,阐述其独创的思想,但是他的儒学本位主义立场还是非常坚固的,所批评的只是儒家思想中一些枝节问题上的观点。而何晏他们的革命,就是从兼综各家的立场,创立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即不仅放弃了某家独尊或某家为主等先决态度,综采诸家以成一家之说,而且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与能力,扬弃了以往那种以阐释具体问题为主的思想方法,在阐述自己思想时以一个完整而周密的理论体系形式出现,以体系统御具体阐释,以具体阐释体现思想体系,特别是王弼的《老子指略》《周易略例》等理论体系的品位很高,以往的诸子著作是难以匹敌的。体现他们理论水平的另一个方面是,他们自觉运用了一系列范畴,尤其是相对性范畴来论述自己的思想,如有与无、本与末、母与子、象与意、言与象、言与意等等,虽然这些范畴不少是在前人著作中已经出现过,但是何晏他们把这些范畴及其之间的关系,放在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中作出了严密而深刻的论述,形成,一个思虑精密的理论体系。前人的论述多以具体问题现之,因此一些范畴及其阐释大多具体,琐碎,甚至歧义频出。何晏他们的论述以体系统御具体阐释,因此范畴的系统意义鲜明,而且思辨性很强,与传统的就事论事的思想方式相差很大,确实现出了完整体系的特征。因此,正始名士们无论思想水平还是思维品位,在我国的思想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其贡献是巨大的。在此,有一点前人似乎忽略而我们觉得特别重要的应该着重指出,正始名士对许多玄学问题的探讨非常认真,显示出一定的科学态度。汉代的经学多门户之见与门户之防。两汉由于经学与士人的仕途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通一经犹如掌握了通向高官厚禄大门的钥匙,各家秘而宝之。以致一经就有悬殊的几家之学,互相之间不通气息。正始名士们却是常常在公开场合当众互相攻难辩论,绝无秘而藏之的想法,而且各骋其才,以决胜负,一场接着一场,胜者为众人钦服。王弼年未弱冠,而玄学才能突出,不仅口才常常胜过何晏,尤长于阐释《老子》与《周易》,何晏非但没有妒忌,相反真心推服,以自己吏部之尊与学界领袖的身份向社会名流推介,使他很快在学术界崭露头角,成为玄学翘楚。这种诚于学术的精神,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中仅魏晋间大放异彩,而正始名士首开其风。

当然,作为名士,何晏他们对后代的影响主要在于基本确立了魏晋名士的风范。如果说我国古代文人的主要趣向在于立功,即在仕途上有较大发展,通过修身、齐家的功夫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不朽之目的,同时也达到使自己的家、家族成为那种“累世经学”、几世三公等世俗殊荣。因此,何晏他们对理论思维的更大兴趣,在名士风范中首先树立了对思辨性问题的特别兴趣,而且乐此不疲,这在后代名士乐于清谈中多有表现,成为魏晋名士区别于其他时代文人的一个显著特征。

正始名士在确立魏晋名士风范方面还有不少新创。例如热衷玄谈。玄谈也叫清谈,是若干个人士聚在一起,大家提出一个论题,然后各抒己见,互相辩驳攻难,最终决出胜负的一种学术讨论形式。这种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活动,其起源于汉末的清议,但是清议的主题主要是人物品题与当时社会热点话题,而清谈主要是针对玄学问题,因此成为玄学发展的重要方式。正始名士开展的清谈,一方面可以考验谈者的玄学修养、理论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决出语言表达能力与临机应变的能力,可以说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竞赛活动。这个活动中,正始名士的几方面特征得到显示,如以才情为荣,一场辩论结束,总有胜负,胜者为大家推许,自觉荣耀,而没有物质或官位的激励,全然是才情竞赛。比较公正,胜负全在于各人的才学与能力高低,没有资历、年望、出身等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正始名士为后代名士所尊敬和仿效,动机的纯洁是其重要原因。

矫情。所谓矫情,就是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就是后人所言的文士风度。正始名士讲究临危不乱,镇定自若。这方面夏侯玄当为杰出代表。钟毓审判他时提出,要他承认钟毓与他是朋友,他宁死不屈,体现了名士中的脊梁,亲疏有则,决不含糊。这种气度以后成为评价名士的重要标准,一直延续,谢安的矫情史上有名,王徽之与王献之的高下也从这决出。

爱好女性化的美。正始名士的外貌很讲究,尤其是何晏与夏侯玄,以玉人著称于世。何晏的肤色与粉无别,而且是有意识修饰而成的。经常敷粉,吃药,使自己的肤色宛如年轻靓丽的女子一般。夏侯玄的肤色当为天生丽质,加之身材高大,站着如玉山,行走是玉人,处于众人之中宛如将玉石杂于瓦砾间,鹤立鸡群,区别鲜明。这样的审美意识在汉末仅仅有李固等少数人所持,且受到当时社会舆论的批评。但是在正始年间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审美标准,而且整个魏晋期间都以此为品评名士的重要尺度。

热爱生命以致涉险吃药。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名文中曾说:“但何晏有两件事我们是知道的。第一,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第二,他喜欢吃药,是吃药的祖师。”关于魏晋名士吃药的问题,历代讨论已多。这种极其危险又可能带来极大好处的事情,确实是从何晏开始普遍起来的。以前药理还不明,药物的配制还未成熟,就连皇帝也不一定能吃到,只有到了三国后期,五石散才有可能成为贵族的享受。何晏应该是第一个有记载的收到奇效的人。这种药毒性很大,稍不留心就会给服食者带来危及生命的损害。但是,服食成功又能收到驱病强身的奇效。何晏本来酒色过度,人称之为“鬼幽”,自从服食五石散以后,精神健旺,肤色转嫩,一时成为士林仿效的对象。自此,服食五石散也成为名士的时尚,一直有人涉险吃药,尽管为此成为残疾的很多,送命的也不少,但是那种让生命的密度增加许多倍的药物还是很有吸引力。

虽然,正始名士在司马氏的屠刀下很快消散了,但是他们的能言善辩,光洁亮丽,临危不乱,以及冒险吃药以让生命更加灿烂的神韵深深打动了后代士人,成为名士的标志性特征。

同类推荐
  • 超能暴君

    超能暴君

    “既然回不去,何不在这个时代打出一片天下!”陈青锋遥望紫禁城,狠狠说道。
  • 大梁秘史

    大梁秘史

    神州大陆五十年前三分天下,但这种局势微妙,各国蓄势待发,都是野心勃勃之辈,细作间谍满天飞。恰在此时,大梁过国主宇文啸遇刺身亡,大梁陷入混乱之中,江湖风雨飘摇,各路好汉云集淀城共谋大事,保家卫国。张执剑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山,游历天下,江湖血雨腥风,身旁美女无数,且看他执剑天下。
  • 新石器王朝

    新石器王朝

    王孝举在河姆渡的一次考古发现中,突然的一次意外使他穿越到了新石器时代。为了生存,为了找到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石器时代的那段真正的历史,也为了找到回家的路,王孝举踏上了征服的路。
  • 我当皇帝那些年

    我当皇帝那些年

    打工仔叶天穿越了,醒来后发觉自已竟然是一国之君。当皇帝的感觉就是爽,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推倒母仪天下的皇后,摘掉童子鸡的帽子,然后再酒池肉林,大开无遮大会。爱江山,更爱美人,天下美女尽收后宫,这是他最伟大的理想。
  • 变华

    变华

    在古代,渔民穷苦,欠了财主钱财就更是不能翻身,因为李广泽的到来,李守成家却成功逆袭。本是现代人的李广泽莫名穿到了李守成儿子身上,利用现代人的农业知识和商业嗅觉,成功逆袭财主,开始了他的捞金之路,更是引得美女投怀送抱……真是美哉!
热门推荐
  • 绝妙的发明

    绝妙的发明

    本书从电子科技、交通能源、航天军事、传媒通讯、生活用品以及生物医疗六大方面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发明与发现成果,详尽地讲述了每项发明与发现辗转曲折的由来、艰辛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成果给我们今天生活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 十里悲赋

    十里悲赋

    暗影迷踪下的胜负,赤血戏笑中的癫狂。一个少年的红尘路,一曲哀腔的鬼魅局。
  • 总裁强制爱

    总裁强制爱

    “不……饶了我吧!”她哭着求饶,可面前的男人早已被酒精麻痹,一切由欲望做主。泪水早已干涸,噩梦却才刚刚开始。“不,把孩子还给我……”十个月后,她在手术台上历经生死,生下的儿子却被无情夺走。七年后,传闻她是设计圈内最顶尖设计师的地下情人,手牵女儿微笑回国……
  • 爱你真要命

    爱你真要命

    一次明码标价,她落入豪门,本该是掉进地狱,永无救赎,只可惜,她并非纯纯兔,恶少来袭,她怎能乖乖就范!so,上房揭瓦的“美妙人生”就此开启,催她造人为贤妻?没问题!but,不遗余力给老公添堵什么的,可得随着她的性子来……
  • 战至尊

    战至尊

    一代强者,穿越到了斗武大陆,却发现自己变成了废材。前世的记忆成了他今生最大的宝藏,成就了他的强者之路。‘天下无我这般人,手握日月摘星辰
  • 妙手逆天:重生之弃妇医途

    妙手逆天:重生之弃妇医途

    姐姐天生经脉堵塞,不能习武,她的作用是用来联姻;妹妹从小被选中的家族继承人。姐姐输得很惨,爱人成了妹妹的众多奸夫之一,孩子夭折,她郁郁而终。没想到,还有重来的机会。此时的她,十八岁,刚嫁给夫君不过三年,儿子两岁,她不再挽留夫君的心,一心从贤妻走上了妙手医途之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辨正论

    辨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品德内涵

    品德内涵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文人墨客智慧谋略全书

    文人墨客智慧谋略全书

    这时的曾国藩已经把主要的兵将都派到前线作战,身边所剩无几。祁门名为湘军屯兵重地,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座空营。所以曾国藩手下的幕僚属员十分惊慌,有人还把自己的行李放在船上,准备随时逃走。
  • 啸天飞仙

    啸天飞仙

    一个原本宁静的店铺,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带来了一场灾难。为躲避搜捕,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逃到了必死之地——禁宫。为了活命,也为了给父母报仇,在仙界法宝幻天镜的帮助下,少年靠着他超人的古文天赋,一步步走上了修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