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1500000013

第13章 通货膨胀预期:临渴掘井还是未雨绸缪?

2010年,当中央政府表示希望将CPI控制在3%的时候,社会舆论就开始炒作3%的所谓“红线”,而到了2011年,外界又开始炒作4%的通货膨胀预期。

在我国的CPI统计框架中,33%的权重是食品。今年2月CPI上涨2.7%,其中食品上涨6.2%、住房价格上涨3%,这两个加起来占拉动CPI增长1.3个百分点。而在食品类商品中,猪肉价格又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CPI涨幅不仅与食品供应量变化关系较大,与猪肉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具有“猪周期”的特征。

CPI3%的涨幅曾经被当作判断通胀是否来临的一道“红线”,CPI%低于3%还忧虑通货膨胀简直就是杞人忧天。而从数据上看,尽管有着2010年下半年以来一路回升,但到今年3月份,CPI同比涨幅2.4%,一季度为2.2%,仍在红线范围之内。因此,面对我们口中的通胀压力,国家统计局的判断是“总体上基本稳定”。而我们对于通胀的感受,却显然没有这么“稳定”。据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国银行储户的问卷调查显示,储户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指数高达73.4%,已连续四个季度上升。

可是就算CPI“保三争四”,超过3%的“红线”,到达4%,也并不是一个很高的值。与20世纪90年代CPI曾经达到的最高值24%相比,现在的CPI增幅只是那时候的六分之一,而当时的CPI如此高,也并没有造成类似现在4%的恐惧。那么为什么现在人们感到恐惧?因为全民都在炒作通胀预期。

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预先打算做好准备要避免通胀给自己造成损害,然而防范通胀的措施本身就会带来资产价格的上升的后果,即对通胀的预期本身就会加快通胀的到来,准备地越充分通胀越严重。

通胀预期往往比通胀本身更可怕,这跟等死的过程比死亡更可怕是一个道理,因为我们虽然知道通货膨胀会来,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时候来,会持续多久,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性,使得人们的心里对通货膨胀更加畏惧。

心理预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非经济因素,对通货膨胀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胀预期能够给人们心理暗示,改变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市场行为,引导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加剧通胀。一旦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就会改变消费和投资行为,造成通胀螺旋式的上升。

具体来看,通胀预期推升通胀压力主要通过两条路径:

一是从投资需求的角度,投资者的通胀预期会使其扩大投资,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进而从源头开始影响最终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

二是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消费者的通胀预期会增加消费,消费需求的冲击引起物价上行。可以看出,通胀预期与通胀之间存在自增强效应和放大效应,两者相互鼓励,通胀预期通过传导机制增强通胀的压力,而物价的大幅上涨又会进一步放大通胀预期,加剧通胀上行压力。

回顾历史,1987年夏天出现的抢购商品潮,2007年的股票市场疯涨和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扬,都是通胀预期推动价格飙升的具体案例。同时,通胀预期可能引发甚至加剧经济波动,因为通胀预期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会使人们做出一些难以理解的行为。

此外,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人们对物价上涨的容忍度也具有结构性差异,通胀预期可能会引起人们内心恐慌,影响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正常生活,威胁市场稳定和社会和谐。例如,如果按地域来分,富裕地区的承受能力强,容忍度高,贫困地区的承受能力弱,容忍度相对较低;如果按收入来分,高收入群体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物价上涨对他们的冲击较小,而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较弱,物价上涨,特别是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对他们的冲击较大,通胀预期也就越强。

同类推荐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系列中最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书中用小狗皮皮的视角,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带你轻松享受阅读之旅。
  •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沐浴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春风,宁夏金融学会于1981年8月诞生,至今走过了30个春秋。30年来,宁夏金融学会在中国金融学会、自治区社科联的指导下,在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的领导和支持下,始终秉承“服务地方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宗旨,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团结和依靠广大会员,潜心致力于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积极培养青年研究人才,充分发挥在金融研究与学术交流中的组织和推动作用。"
  • 创业板与主板:相互排斥还是协调发展

    创业板与主板:相互排斥还是协调发展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创业板与主板:相互排斥还是协调发展;创业板与主板的制度差异;创业板市场的制度供给等。
  •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

    本书围绕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一主题,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行状况,系统评析了相关理论和观点,深入分析了当前的金融环境及其变化趋势,并在政策工具选择、传导机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金融调控等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少重要结论和创新见解。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热门推荐
  • 通灵师的末路

    通灵师的末路

    魔族使徒暴龙王巴尔卡在龙之战争后,封闭了天界与阿拉德大陆的联系,并派遣强大的战士,光之城主赛因哈特牢守天空之城的大门。其中到底有着多少的辛密?天维巨兽的出现,第八使徒长足之罗斯特侵占G11教的神殿又意欲为何。瘟疫般的变异,格兰之森的大火,消失的天空之城再次出现,天维巨兽的动乱,远在斯特鲁山脉北部的冷龙斯卡沙也在这时候冬眠醒来。这是诸神的降罪还是人类毁灭的预兆?未知的天界和魔界是否是这些邪恶力量的诞生之地?事到如今,唯有冒险家们能为这混乱的世界找到一个解救之道!谁将是对抗邪恶力量的神谕之人?
  • 方天城

    方天城

    青梅闹竹马,姻缘难相合逼身入宫闱,施巧做宫女乱世有城垣,为金杀天下情缘迷心智,一场怨离殇参考一些历史年代和人物,情节架空。
  • 养狐为妃:王爷,请放手

    养狐为妃:王爷,请放手

    传说,大晋国的宸王殿下权倾朝野,一手遮天,即便是皇帝也要礼让三分。有传说,宸王殿下俊美无双,天人之姿,但性格阴狠毒辣。更有坊间传闻他以人血为食,有如妖魔。胡雪一开始以为自己这辈子最倒霉的事情是穿越了,还穿成了只没什么杀伤力的狐狸,但后来才发现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她遇见了他。并且老早的就发现这位殿下喜欢玩弄她!在她是只幼狐时,妖魔把它当宠物养着玩;在她是个女娃时,妖魔把她当女儿养着玩;在好不容易变成成年女性时,妖魔还想把她当什么?!胡雪怒:老子不干了!于是她逃了,还不止一次。但命运多舛,为什么不管自己往那条路逃,或者变成任何模样都能碰上他!?
  • 都市之美不胜收

    都市之美不胜收

    在妹子们看来,陈铭有一双神奇的手,不仅能减肥,能祛痘,能除疤,还能除疤、整形、丰胸……
  • 淌过青春河的男人

    淌过青春河的男人

    这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兼具的长篇励志小说,分上下两册,110万字左右,作者历时6年、十易其稿写就。主要记述了一个七O后男性,在穿越青春校园之间,为爱情、事业、家庭孜孜不倦打拼的感人历程,其间的辛酸、坎坷、与痛苦自不待言,但结果却是那么出人意料,全书既有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又有惊心动魄的官场演义,还有一波三折的创业背书,更有人世界真善美、假恶丑的斗争与较量。小说以第一人称手法写就,文笔流畅、幽默、俏皮,读来亲切,真实感强。叙事、抒情、一定的议论为本书主要特色。相信,无论是与主人公同龄的男性女性,或是如今九O后、OO后占主体的新青年,读后都会有所收获,会获得一个全新的爱情观、事业观、价值观。
  • 水起风生:女青乌的逆袭生活

    水起风生:女青乌的逆袭生活

    既然天给了我重来的机会,那么我必定会涅槃归来!可惜……好不容易成了国师,却踏入了迁坟看地的深渊……重生再宅斗,宅斗复刷级,刷级终御权。梦想中平淡的生活,还差的远呢……
  • 灵狐公主恋上狼族王子

    灵狐公主恋上狼族王子

    她本是灵狐公主,但因为各种原因,来到了人间,而狼族王子,他也来到了人间,当他们两个遇见时,会产生怎样的故事呢?
  •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格斗男孩

    格斗男孩

    方特里少年丧母,18岁之后的方特里为完成母亲最后的心愿找寻下落不明的警察卧底父亲,与李安狄,郭东组队参加全球格斗之王大赛,偶遇同是参赛者的日本美女林舞汐,却发现林舞汐爱的是西蒙的心腹比利,而全球的11组织中,以比格、克鲁斯和西蒙各自领导的三支势力最为壮大,其中西蒙的势力最大,是另二支的总和……比格想要颠覆11的领导地位……
  • 蓦然回首

    蓦然回首

    因其短小,在构思和行文时才更讲究字句的凝炼,不允许文章中有赘词冗句。它的创作,是将时间、场所、人物压缩到一个小舞台上尽情展现,它的创作犹如做一件微雕的工艺品,精巧之间尽显功力。在某种程度上,微型小说就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也正是因为这些,微型小说自出现至今,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