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97100000006

第6章 国文研究法(5)

凡读皆含于句之内,然亦有非句非读而读时辞气应稍住者,则谓之顿。顿之式不一:(1)起词往往为意之所重,提置于先,读时应略顿者。《史记·蔺相如列传》云:“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矣!”臣头一顿,掷地有声。如云今臣头与璧俱碎矣,便弱。《淮阴侯列传》云:“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今臣一顿,有力。臣,起词;败亡之虏,臣之表词。(2)语词有为顿者,然既曰语词,则动词与其所系者皆举焉,即句读矣。何以顿为?盖单行语词之句读,固矣,有时语词短而多至三四排者,诵时必少住焉,此其所以为顿也。《汉书·儒林传》云:“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兴礼,崇化,礼贤,以风四方。”今陛下后,三字二字一顿者四,四字顿者一,要皆为语而有外动止词等字。至《庄子·齐物论》,于形大木窍穴之后,而记其声,则云:“激者,者,叱者,吸者,呌者,者,宎者,咬者。”共八顿,皆内动字,衬以者字,以为表词也。盖窍穴非有激等声也,惟其声之似耳。(3)表词为意之所重,提置起词之先,含咏叹意味者,不可不顿读。《论语》:“大哉!尧之为君也。”大哉,表词,应顿读;尧之为君也,起词。(4)句中咏叹字不顿读便失神理。《史记·廉颇列传》云:“吁!何见之晚也。”韩愈《张中丞传后序》云:“虽至愚者不忍为。鸣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5)不论起词止词,连用数名字者,每名字作一顿。《左传·昭公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颖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帅师围徐以惧吴。”使后止词,四本名,排作四顿。又云:“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爕父、禽父,并事康王。”与,介字,后四本名,与熊绎同为事之起词,四顿。(6)句中有用而字则字等连字(凡字用以为提承展转字句者曰连字)者,则而字则字以上应顿读。《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虽三字一顿,然入字出字,亦必顿读,神气乃出。(7)句中有也字者字等助字者,则也字者字必顿读。《论语》:“柴也,愚。参也,鲁。师也,僻。由也,谚。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虽三字句,然读也字者字,必小作停顿,语气自然之理也。要之句之所由成,至为繁赜,举一三隅反,是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已。(博)尝谓诵读不留心句读,于古人句子妙处便少体会。(博)素常读书,未尝不细分句读,用“、”符顿,“。”符读,“。”围句绝处以醒眉目也。愿同人有以起予。

(丙)读宜审篇法而符识之。湘乡曾国藩谓读古人文,须寻一篇义绪脉络、反正宾主、轻重浅深、前后疏密、详略纵擒、分合明暗、断续承卸转接处,此即所谓审篇法也。顾篇法讲求,不厌精详,而所以为之符识者,必欲与之相应,势且繁如牛毛,苛细缴绕,徒乱人意,诚不如疏纲阔目之为一目了如也。兹以(博)言之,则审篇法之要有四:

(1)一篇主旨所在,用单竖“∣”符句侧识之。昔人尝譬篇法之妙,如置阵然,虽有百万之师,而中坚所集不过数千人,其馀则去中军数里或十数里,任吾指挥,无不如意;不善用兵者,置于一处,不戢而嚣,故往往一败而不可收拾。行文之法,虽盈篇累牍,而其注意所在,恒不过数十百言,馀不过旁敲侧击,推波助澜而已。故读古人文,必先审其主旨所在,譬如万山旁薄,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明侯朝宗曰:“行文之旨,全在裁制,无论细大,皆可驱遣。当其闲漫细碎处,反宜动色而陈,凿凿娓娓,使读者见其关系,寻绎不倦。至大议论,人人能解者,不过数语发挥便归含蓄,若当快意时,听其纵横,必一泻无复馀地矣。譬如渴虹饮水,霜隼搏空,瞥然一见,瞬息灭没,神力变态,转更夭矫。”而曾国藩则谓:“作文从四面写来,似无伦次,如入汉武建章宫、隋焬迷楼,而正言止瞥然一见,在空际荡漾,恍若大海中日影,空中雷声。”其言可谓深得此中三昧者也。必于此参透消息,乃能于文字有所悟入。

(2)通篇前后呼应处,用连三角形“△△△”符句侧识之。古人文字前后连络呼应处,往往有不必为主旨所在者。盖一篇主旨所在,譬之画龙之点睛,睛点不可太多,或举一篇作意而点明于发端之数语,或合通体大旨而结穴于最后之一言。至其连络呼应,所以求骨节之灵通也,犹人身之有百脉,不可不息息相通。此则二者之所为异也。

(3)文字纡徐曲折处,用连瓜子点“、、、”符句侧识之。文有纡徐为妍,事义本不如此,而偏如此说者。上元梅曾亮谓:“诗阅一二字,可意得其全句,非佳诗也。文气贵直,而其体贵屈,不直则无以达其机,不屈则无以达其情。”此语说得最好。盖古人论文明必情深,其意深可玩味,然而不屈则不深,非用情之挚,亦不知所谓屈也。(博)谓委曲求全,乃自古孤臣孽子之操心,而径情直遂之徒,决无仁人孝子,岂厪以文字优劣论耶?书此不禁喟然。

(4)甲乙两段紧相衔接处,用双竖“‖”符句侧识之。(博)谓文人谋篇,譬如大匠作宇,望衡数十,而无倾覆之虞,只缘闘笋紧也。此宇与彼宇,此栋与彼栋,节节相衔,闘笋处无些子松,缝连钩合,岂有土崩瓦解之忧。曾国藩谓:“谋篇须层见叠出,不使人一览而尽。”而究之要其归曰:自首至尾,义绪一线,亦言闘笋不可不紧也。盖文章闘笋既紧,不论横竖说去,下段紧与上段衔接,局势自尔团结。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其论文不过曰“文从字顺”各识职。夫所谓从顺云者,毋亦曰下一字句跟定上一字句下去,下一段意思跟定上一段意思说云耳。匪是谓之不职,惟是此段与彼段闘笋处须如草蛇灰线,着迹不可太粗,粗便臃肿不灵,譬之夏屋渠渠,未见如椽之笋,此则不可不知耳。

(丁)读宜体会古人神理以因声求气。桐城刘大櫆谓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而武昌张裕钊则曰:“古之论文者曰:文以意为主,而辞欲能副其意,气欲能举其辞,譬之车然,意为之御,辞为之载,而气则所以行也。欲学古人之文,其始在因声以求气,得其气,则意与辞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是矣,是故契其一而其馀可以绪引也。盖曰意曰辞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然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绲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自然者无意于是,而莫不备至。动皆中乎其节,而莫或知其然,日星之布列,山川之流峙,是也。宁惟日星山川,凡天地之间之物之生而成文者,皆未尝有见其营度而位置之者也,而莫不蔚然以炳,而秩然以从。夫文之至者,亦若是焉而已,观者因其既成而求之,而后有某者之可言耳。夫作者之亡也久矣!而吾欲求至乎其域,则务通乎其微,以其无意为之而莫不至也。故必讽诵之深且久,使吾之气与古人诉合于无间,然后能深契自然之妙,而究极其能事。若夫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固时亦可以得其意,然与夫心凝形释,冥合于言议之表者,则固有间矣。故姚氏暨诸家因声求气之说为不可易也。吾所求于古人者,由气而通其意以及其辞与法而喻乎其深,及吾所自为文,则一以意为主,而辞气与法胥从之矣。

(戊)读宜熟,熟必以背诵为度。治国文无他谬巧,惟古人所谓文入妙来无过熟。又曰:“熟读百遍,新意自生。”此理不易。即如初学作文,非无一二意思,苦于说不出。何者?以肚子中记得古人句式不多,无相当之语句表之也。实则中国虽文无定法,而其习惯用句式,长短不愈五六十式,号称能文者,不过能颠倒搭配,介以承转字而活用之耳。果能于古作者之文,熟读而强探,长吟而反复,记得古人句式,悟其参差搭配之法,火候到时,自然汩汩其来。要之读古人文,非熟无以生巧。安邱王筠称乡有一秀才,家贫须躬亲田事,暇即好樗蒲,然其作文,则似手不释卷者。或问其故?曰:“我有二十篇熟文,每日必从心里过一两遍。”此以见读文之不必多而必不可不熟也。孔子以斯文自任,而读《易》至“韦编三绝”,则其熟读可知也。古人读必兼诵。诵即背诵,《说文·言部》:“讽,诵也。诵,讽也。读,籀书也。”许君以讽与诵转注,是合讽诵为一,与《周礼·大司乐》“国子讽诵”注“倍(同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微异。又许君叙云:“尉律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段玉裁亦引《周礼》注“倍又曰讽,谓能背诵尉律之文”。《竹部》:“籀,读书也。”《毛诗传》:“读,抽也。”《方言》:“抽,读也。”抽即籀,籀读为转注。谓能取尉律之义,推演发挥至九千字之多。太史公读《秦楚之际》,读《秦纪》。诸读字,皆谓绎其事以作表也(均本段玉裁注)。然则读必熟,熟必能讽诵,自《周官》国子以来,未之有改也(《教育杂志》载杨君仲达恩湛译英文教育家司密期原著《教授诵读法》一则所云:“教学生练习各种诵读法,以能脱口而出为度。”杨君有案语,“此论固专指西文而言,西文字以字母而组成,华文字以象形音义而构造,西文横行,华文直行,中西文字构造组织虽不同,而适用其理法则无异。读者试以所论按之华文,确能语语中的”云云,与此相证极合),惟是所熟这部书。安溪李光地谓:“要实是丹头,方可通得去。倘熟一部没要紧书,便没用,如领兵却亲待一伙极作奸犯科的兵,交友却结交一班无赖的友,如何联属得来?”此言读之不可不择也。据鄙意衡之,莫如曾国藩《经史百家简编》矣。

何也?是编有三善:(1)选文导源经史,正李安溪所谓丹头也。(2)体类明备。(综合各体,分为箸述、告语、记载三门,每门又分若干类。)(3)约而易守。曾氏自序其书云:“余选经史百家之文,都为一集,又择其尤者四十八首,录为简本,以备朝夕讽诵。约而易守,收温故知新之益。”其用心可知也。惟读书如炊火,而熟则其火候也。炊火可以着力,火候着力不得,只久久纯熟,待其自至。然炊火亦有法,火力断续,则难于熟,此孟子之所谓忘也;火力大猛,则易至焦败,此孟子之所谓助长也。勿助勿忘,会有熟之一日。熟矣,尤必时温,譬之烧肉,用武火煮过,尤必用文火细煨,乃能透烂。邢懋循尝言其教师之读书,用连号法,初日诵一文,次日又诵一文,并初日所诵诵之,三日又并初日次日所诵诵之,如是渐增,引至十一日,乃除去初日所诵,每日皆连诵十号,诵至一周,遂成十周。人即中下,亦无不烂熟矣。

斯五者读之大要也。朱子教人读书曰:“虚心涵泳,切己体察。”二语尤扼要。何谓切己体察?平湖陆陇其教子,称读书做人不是两事,所读之书,不能句句体贴到自己身上理会,则读书不亲切有味。何谓虚心涵泳?曾国藩谓涵泳二字最不易识,尝以意测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浡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左大冲有“濯足万里流”之句。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此固善喻,而(博)则谓虚心涵泳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而加之以毋欲速毋强记之谓也。

第二项看

治国文之道,两言尽之,曰积理,曰养气。积理富,则言有物;养气盛,则辞毕达读。养气之事,而看则积理之事也。曾国藩谓读书宜熟宜专,看书宜多宜速。然四部书籍之浩浩,箸述者之众,若江海然,非一人之腹所能饮也,要在慎择焉而已。兹拟经看朱子《四书集注》,史看乾隆御批《通鉴辑览》,子看武进李宝洤辑《诸子文粹》,集看桐城姚鼐、长沙王先谦编《正续古文辞类纂》。取足于此,不必广心博骛,而斯文之传,诚以为莫大乎是也。看书之要道有四:

(甲)看书须以我看书。李光地论读书博学强记,曰:“记诵所以为思索,思索所以为体认,体认所以为涵养也。”若以思索、体认、涵养为记诵带出来的工夫,而以记诵为第一义,便大差。必以义理为先,开卷便求全体大用所在,至于义理融透浃洽,自然能记,故朱子曰:“以我看书,处处得益;以书博我,释卷茫然。”何谓以我看书?曰:看古人书,处处须切近理会作现世观,不读死书以应现世之需要而已。《春秋左氏传》所载赋《诗》凡二十五,引《书》据义二十二,言《易》十有七。当时经学昌明,君卿大夫,泽躬尔雅,举动有占,酬答有赋。穆姜以一淫妇人,而占易知筮史之非,赋诗拜大夫之辱,类皆援据经义以剖析时事,即当时之现世观也。后来说经者,往往亦有此旨趣,但笺注之体谨严,不溢出于经义之外,如郑笺《桑巵》、《小宛》诸诗,多感伤时事之语,是也。何休注《公羊》,率举汉律,郑君注《三礼》,亦举律说,此以知汉儒穷经,无不作现世观者。至先儒读书劄记,如王深宁《困学纪闻》、顾亭林《日知录》,则古称先,无非规切时敝。而今日欲不读死书,尤须有全世界眼光,仅拘拘于邦域之内,尚不足以尽之也。

(乙)看书须首尾通贯,虚心静虑。朱子曰:“读书之法,须是从头至尾,逐句玩味,看上字时如不知有下字,看前句时如不知有后句,看得都通透了又却从头看此一段,令其首尾通贯,然方其看此段时,亦不知有后段也。如此渐进,庶几心与理会,自然浃洽。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抵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而徐理之。此读书之法也。”

(丙)看书须作数过尽之。宋苏轼曰:“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凡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馀念;既讫,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语也。”

同类推荐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班级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班级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班级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班级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教育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它总是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不断发展以及相互间的竞争的加强,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唯一可供取之不竭”的一项战略资源。“过去,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尤其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已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通过教育发掘和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当前世界性的潮流。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热门推荐
  • 易直爱你因为是你

    易直爱你因为是你

    两年,三个青涩的少年的成长改变和努力,四叶草的两年赴约,为十年之约的开始,积累了数不尽的东西,夏日炎炎,他和她邂逅了,擦出奇异的火花。不知道为什么,女孩从纯欣赏到纯爱,少年也爱上了这个女孩~敬请期待!
  • 英雄联盟之极品少主

    英雄联盟之极品少主

    一场人间浩荡,掀开七界争霸开端。变异丧尸,僵尸战队,华夏科技,强化基因,天使审判,骨龙骑士,修罗战士等接连降临。一场末日前未打完的英雄联盟,却机缘巧合使得苦逼屌丝上官邪少化身为一名神奇新英雄,他能否逆天改命,主宰诸族。当他称霸一方之时,才猛然发觉貌似所有联盟英雄都已然活跃在这诸界一角,啥,阿狸成为了妖族少主,大头成为了邪恶的改造师,皇子成为了一国之主,飞机成为了华夏的宇宙队长……邪少惊恐地拍着胸脯,还好自己有英雄收复系统,哈哈,总有一天所有英雄都会为我所用,但结果真的会像邪少想象中那么简单吗?结果一切尽在极品少主。
  • 绝爱:梦之魅

    绝爱:梦之魅

    梦如人生,对现实的渴求在梦中圆满。沉沦在梦中,不曾醒来,直到那一声的呼唤:“沫儿。”昏迷半年,看到他,终明白那句话"三千青丝,容我半晌"的后半句是“珍你如惜”。(这句纯属陌陌编写)(唯此一生只爱你。对他们来说一生即使每一世)
  • 有一种心理叫理解

    有一种心理叫理解

    在人际关系中,由于对异性欲求与尊重欲求的本能需要,在与异性接触中,会潜意识地“自我表现良好”以取悦对方。这样一来,双方不约而同油然产生热情、友好的情感。此时的情感是内心体验的一面镜子,谁都愿意在异性那面“镜子”里留下一个美好的形象。这就不知不觉地提高了相互行为的互补性、约束性与激励性。与此同时,愉悦的情感还能增进身体免疫功能,抗御疾病,有助于活跃思维,增强记忆,使人奋发向上。人如果处于满怀热情的状态下,会迸发更大力量,产生非凡的能力。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异性效应”……
  • 愿相携

    愿相携

    带着记忆轮回,她本想从此过着平凡古代女子的生活。满月礼上,父亲赐名,钱锦鸾。一个名字,注定她不能平凡。她怎样与明朝第一个大宦官斡旋?怎样改变“损一目,折一股”命运?PS:女主穿越到明朝成了朱祁镇的老婆钱皇后,我是因为看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既敬佩钱皇后对朱祁镇的情深又感伤她的境遇,所以决定写文,改变她在文中的命运,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点安慰。求收藏哦,这个只需要大家轻轻的点击一下就好了,谢各位啦!收藏收藏,吼吼!!!
  • 妃本无良:另类傲娇爷

    妃本无良:另类傲娇爷

    她是参加毕业典礼的大学生,她是最不受宠的皇帝公主;一场变态的告白,一场脱线的谋杀。命运齿轮转动,让她重生到她的身,一切是否会脱离轨道。沧澜大陆,天下四分,各国之间强弱分明,祁无忧穿越最弱小国,成为替嫁公主。他是暮阳国位高权重的七皇子,也是暮阳国皇上唯一封王的亦王,却无人敢嫁,只因嫁入亦王府的女子根本不可能活过当晚。祁无忧苦逼成为下一个嫁入亦王府的女子——哭瞎~成亲当晚,暮阳国无不感叹再一个可怜女子即将逝去,可——第二日,那女子依旧活蹦乱跳…这是什么原因?!!
  • 破界狂飙

    破界狂飙

    齐岳穿越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世界,这里的人都在一个叫元界的地方进行修炼,但是三千多年来,从来没有人能够突破到最高的修炼境界。而齐岳刚进入元界,便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这个秘密,可以将他带入最高的境界,但更可以置他于万劫不复的死地。他究竟该如何选择,他最后的命运又将如何?★★★本人已完本小说如下:《猛将》《日月狼行》《风流刑警之死亡游戏》★★★敬请新老读者收藏阅读。
  • 最强狂暴召唤

    最强狂暴召唤

    手握诛仙剑,肩扛盘古斧。身穿紫金甲,脚踏风火轮。踩尽诸天天才,我的目标是:“成为史上最狂的男人,试问谁人不服?”不服?统统踩爆!杜少宇携带着“华夏之书”穿越异世,召唤华夏无数巅峰强者,轰杀一切,碾压诸天万界,打爆一切不服者,铸就一曲妖孽传说。PS:新书上传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你们的支持将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 天下为商

    天下为商

    他是华夏的股神,每一句话都牵动着亿万股民的神经;他是情场的情圣,一个眼神就足以拨动少女的心弦;他是文坛的领袖,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让无数人奉为经典。而他认为,他只是一个商人,向世人推销他的价值、感情、思想!见证一个屌丝的逆袭,见证一个时代的传奇!
  • 画江湖之不良帅

    画江湖之不良帅

    不良人组织,原本是以袁天罡为主的三十六天罡校尉。是为保护大唐帝国而存在的。随着不良帅袁天罡的死去,大唐帝国的覆灭。随后,不良人组织变成了翻云覆雨江湖组织。只为日后,复辟大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