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62000000028

第28章 “四两博千斤”的上市术

买壳上市

1975年,香港股市开始复苏。李兆基也在此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业有限公司。股本1.5亿港元,地盘20个。公司成立之后,李兆基有意将恒基兆业上市。他选择了一个最便利的方法——买壳上市。即收购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然后将之改造,以崭新面目上市。

李兆基的目光瞄向他与人合股的永泰建业公司。他以物业换取了永泰1900万股的新股,成为最大股东,取代胡宝星出任永泰董事局主席。李兆基接手永泰后,他又将面向广大市民的经营方法注入永泰,使永泰发展良好,股价也随之上涨,由原先不足一元涨至1976年初的三到四元。

在李兆基经营下,永泰生意蒸蒸日上,盈利迅速增长。至一1979年,由于盈利增加一倍多,李兆基决定派送新股,这样永泰股数逾亿股,市值已达九亿多元,拥有二十余个楼盘。

按香港法律规定,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私人不能拥有超过百分之七十五。李兆基在永泰已拥有百分之七十的股票,因此,他无意将永泰再扩大。他的目的,还是要将作为永泰总公司的恒基兆业早日直接上市。

恒基兆业成立之初,仅有股本一点五亿元,楼盘二十个。但几年之后,它的地盘激增至逾百个。李兆基高超的财技可见一斑。

利用别人发展自己

1981年6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将恒基兆业推上市,一举集资十亿港币,充实了自己的实力。成功地渡过了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香港地位未定时的低潮期。

渡过了这次危机之后,李兆基和他的恒基兆业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很快又上了一层楼。1988年,恒基兆业地产公司全面收购了永泰建业,将之改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此同时,恒基发展又宣布发行十二亿新股。由于该公司拥有百分之二十八点七的香港小轮公司股权和百分之二十六点四的中华煤气股权,更显得实力雄厚。

就这样,拥有恒基兆业地产和恒基兆业发展这两个实力雄厚公司的李兆基,也一举跃入香港十大富豪榜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富豪。

香港地产界权威人士在评判李兆基与李嘉诚、郭德胜、郑裕彤四人时,曾有这样的评语:长江实业雄才大略,新鸿基地产稳健有为,新世界发展勇气逼人,恒基兆业则眼光远大、先声夺人。

至此,李兆基精心设计的收购、吞并战终于实现了完满的结局,李兆基通过完全吞并原来实力比他强的胡宝星,达到了利用别人发展自己的目的。

“创富经”选择上市要慎重

李兆基的借壳上市、以小博大的收购、吞并战术,至今仍成为股市收购战中的成功范例,为人们津津乐道,也成为许多商界人士学习的对象。

诚然,企业上市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如融资、提升品牌等优势,但是上市也意味着企业必须增加透明度,改革相应的管理模式,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一个渴望持久成功的企业家会把上市作为自己企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不是把它当做是一个圈钱的游戏,所以任何企业对于上市与否一定要等到时机成熟。

大部分的公司都是股份制度的,当然,如果公司不上市的话,这些股份只是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里。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发展需要资金。上市就是一个吸纳资金的好方法,公司把自己的一部分股份推上市场,设置一定的价格,让这些股份在市场上交易。

在这里,股份被卖掉的钱就可以用来继续发展。股份代表了公司的一部分,比如说如果一个公司有100万股,董事长控股51万股,剩下的49万股,放到市场上卖掉,相当于把49%的公司卖给大众了。当然,董事长也可以把更多的股份卖给大众,但这样的话就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有恶意买家持有的股份超过董事长,公司的所有权就有变更了。

总的来说,上市有好处也有坏处。在选择的时候,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市场趋势,以及资金等各种情况,权衡利弊。

第一,上市公司的利处:

(1)开辟了一个新的直接融资渠道,虽然在规范的市场,股权融资成本一般来说比债权融资的成本要高。

(2)企业上市后,成为一家公众企业,对于提升公司品牌有一定的作用。

(3)上市后,必须按照规定,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财务体制。对于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降低风险。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卖给大众,相当于找大众来和自己一起承担风险,好比100%持有,赔了就赔100,50%持有,赔了只赔50.

(5)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众对公司的信心。

(6)如果把一定股份转给管理人员,可以缓解高管理人员与公司持有者的矛盾。

第二,上市公司的敝处:

(1)可能被恶意控股,企业的创始人失去对公司的实际控制(2)公司上市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包括雇用专门投行的成本、自身改革的成本等。

(3)提高透明度,有时候不利于公司的战术运作(4)在上市的时候,如果股份的价格订的过低,对公司就是一种损失。实际上这是惯例,几乎所有的公司在上市的时候都会把股票的价格订的低一点。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每个深谙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凡成就大业的领导者不以“江山社稷、用人为先”为准则,从而因用人而兴——齐桓公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春秋霸业;秦始皇利用韩非、李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刘邦有张良、韩信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而成为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备以隆中对识得诸葛亮,而得“三分天下”之势;唐太宗正是采用“慎择”的用人方式,终有“贞观之治”的盛景;朱元璋凭借自己的真诚感到了心如死灰的前朝落魄士子刘温,使他终归自己账下……举不胜举的领导者在挥洒着他们的用人艺术,以至于无数后人为此拍案叫绝。
  • 领导修身养性之道

    领导修身养性之道

    本书作者以丰富的理论研究结合亲身实践积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以人的身体器官和四肢及其功能为喻体,按照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的逻辑顺序来论述现代领导者应当具备的领导素养、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本书提出了体现领导者综合素质、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的12个标准,既涵盖领导者能力、思维、眼光、信念、胸怀、意志、心态、品格、涵养等基本素质,也涉及观察、分析、决策、统御、用人、沟通、协调、平衡、激励等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方面的内容,视角独特、选材新颖、语言生动,富有创意。
  • 开店的经验(为人处事之道)

    开店的经验(为人处事之道)

    本书分策划与筹备的经验、完美的设计与装修的经验、理想的货物采购经验、销售实战经验、有效的管理经验等九章。
  • 主管实用全书

    主管实用全书

    本书分为自我定位篇、关系处理篇、管理强化篇等八篇二十六章。对于主管工作在宏观上给予理论阐述,在微观上给出具体可行的指导。主管工作无巨细,主管的素质层次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高度。
  • 你的企业可以与众不同

    你的企业可以与众不同

    本书通过对近几年一些热点问题、热门企业的评论和对一些企业家、国学大师的访谈,再现了中国经济发展与变化的一个个瞬间,揭示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秘诀和商战的心得。拥有本书,企业家们便可以收获卓越管理技巧+知名企业家经验+国学底蕴,成为像乔布斯一样的企业领袖,自己的企业也会因此与众不同。
热门推荐
  • 在最美的年纪遇见最好的你

    在最美的年纪遇见最好的你

    鹿晗在我最美的年纪遇见最好的你,是我这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这是我第一次写这样的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
  •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一本好书,一生的财富。从远古的回顾到今天的眺望,经典的国学依旧熠熠闪光。《成语故事》这本书不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殿堂里绚丽夺目的瑰宝,几千年来广为流传。深刻的思想情感与内涵,让你在不知不觉间增长智慧,净化心灵。在这里,一篇篇精美的文字娓娓道来。回望经典,让昨天、今天与明天衔接成一条光滑的弧线,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
  • 温室经疏

    温室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造化炼神

    造化炼神

    少年陈青,机缘之下,吞远古神魔,学造化烘炉,炼化天地万物为己用,从此走上了一条逆天之路。学最好的功法,战最强的天才,拥最美的女人!天若阻我,我便焚天!神若阻我,我便炼神!
  • 三界斗

    三界斗

    云麟,一个亵渎花丛的星际浪子,一个臭名昭著的时空大盗,一个惊才绝艳的超自然异能者,临危受命,被星际时空探索局送到远古时代去寻仙。这是一个任务,同时,这亦是一个传奇。作者友情提示:本书美女如云,天才林立,智商很高,节操很低,热衷冲突,偏爱对立,情节新颖,创意独特,保证完本,放心收藏……
  • 倩心晶莹

    倩心晶莹

    本书主要描述了王家,罗家,张家,三个家庭之间的感情利益纠纷。及男女主角之间面对亲情,友情,爱情,之间所做的种种思考和决择。书中各色人物轮番登场,为了自己或别人共同演绎出人生的各种角色。
  • 高冷BOSS:宠妻成瘾

    高冷BOSS:宠妻成瘾

    不写了,无介绍,这是一个坑,坑坑坑坑坑,大坑
  • 爱情炼金术

    爱情炼金术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两性之间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分析,从相识、到相爱、直至走进婚姻的殿堂,及再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痛苦,都做出了深入人心的诠释。
  • 一婚成瘾:BOSS缉爱令

    一婚成瘾:BOSS缉爱令

    一场机密任务,暴力的她意外撞上霸气的他,相爱相杀,那一天,他许盛世婚礼,她却神秘失踪……六年后,她带着儿子参加相亲,他突然带着女儿出现,“老婆,你和儿子能买一送一吗?”
  • 试炼巅峰

    试炼巅峰

    在复仇的催动之下,他走上了一条血腥的提升实力的道路,可是当他完成复仇之后,发现自己早已经陷入了一个设计良久的阴谋,到底如何抉择,正?邪?他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