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6200000007

第7章 《书古微》述评

如果说魏源对于四家诗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那么他对《古文尚书》则攻击不遗余力。他说:“夫《毛传》尚可与三家诗并存,若伪古文之臆造《经》、《传》,上诬三代,下欺千载。今既经钦定《四库全书提要·古文尚书疏证》,下严词斥驳,实证凿然,便当黜之学校,不许以晚出十六篇出题考试,不许文章称引,且毁伪孔《传》、伪孔《疏》,别颁新《传》、新《疏》,而后不至于惑世诬民。至马、郑《传》《注》之故背今文,臆造古文说者,亦不足以相代。则欲立学宫,舍西汉今文家专门之学,其将谁归?”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尚书》有三种版本。一种是汉初伏胜传授的《尚书》二十九篇,通称今文《尚书》。伏胜的主要弟子为大、小夏侯和欧阳。另一种是景帝时,鲁恭王刘馀从孔子旧宅的墙壁中取得的一册《尚书》,比伏胜所传多十六篇,因是用蝌蚪文书写的,通称古文《尚书》,西晋永嘉之乱时亡佚。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献出孔安国所传古文《尚书》,共四十五篇。唐孔颖达为此书作疏。三是东汉杜林献漆书古文《尚书》,传授给卫宏,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作注。对梅赜献出的古文《尚书》,宋吴棫即怀疑它是伪作。清初阎若璩(1636-1704)继宋朱熹、明梅鷟之后,着《古文尚书疏证》,举出一百多条例证,证明它确系伪作。后丁晏着《尚书馀论》,考定伪古文《尚书》出于魏王肃之手。但毛奇龄着《古文尚书冤词》,却认为它不是伪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说:古文《尚书》“虽梅赜所依托,然去古未远,训诂皆有所受”。可见《尚书》的版本情况复杂,为历代治《尚书》者聚讼的焦点之一。今本《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是今、古文《尚书》的混杂本。

魏源认为,对于东晋晚出的所谓孔安国传本古文《尚书》,阎若璩已“昌言排击,尽发症结”;即东汉杜林的漆书古文《尚书》,也“不可信”,并列举了五条理由作为论证。魏源进一步指出,东汉杜林本及为杜林本所作的马融《传》、郑玄《注》,均“依托无稽,实先东晋梅《传》而作伪,不惟背伏生、背孔安国,而又郑背马,马背贾[逵],无一师传之可信”。又说:这些传、注,“皆以世俗之腹度圣贤之心,视西汉今文家谊不可同年而语”。

既然东晋梅赜本是伪本,推而上之,东汉杜林本也是伪本,那末,魏源认为要怎样才能获得真版《尚书》呢?他探本寻源的理想途径是:“知东晋梅赜之伪,以返于马、郑古文本,此齐一变至鲁也;知马、郑古文说之臆造无师授,以返于伏生、欧阳、夏侯及孔安国问故之学,此鲁一变至道也。”

在版本上探本寻源,正是魏源撰写《书古微》的动机。

他自述道:“予既成《诗古微》二十二卷,复致力于《尚书》,坠绪茫茫,旁搜远绍。”

他自认为《书古微》有四大收获:补亡、正讹、稽地、象天。其中补亡一项,“谓补《舜典》而并补《汤诰》,又补《泰誓》三篇、《武成》二篇、《牧誓》一篇,以及《度邑》、《作雒》为《周诰》之佚篇”。共“补亡”十篇,是魏源在《尚书》版本学上作出的一项建议,或称一项贡献。其余正讹、稽地、象天三项,则是魏源在诠释《尚书》方面提出的见解,为治《尚书》者提供了一些新的材料和一种新的思路。

魏源在《尚书》版本问题上的最终目的,如上所引,是想恢复西汉伏胜、欧阳、夏侯的今文《尚书》和孔安国的古54文《尚书》的本来面貌。他说:“安国从欧阳生受业,尝以今文读古文,又以古文考今文。司马迁亦尝从安国问故。是西汉今、古文本即一家,大同小异不过什一,初非判然二家也。”魏源以孔安国曾从欧阳生受业为理由,认为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初非判然二家”,一笔“会通”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在《尚书》一书上的鸿沟,但是,他没有详细地指出二者“小异不过什一”之所在。此其一。

其二,伏胜所传今文《尚书》本早已亡佚,孔安国所传古文《尚书》本也早已亡佚,即马融《传》、郑玄《注》亦已亡佚,正如魏源自己所说,“坠绪茫茫”。那末,魏源的所谓“鲁一变至道”,就多少有点空对空,西汉今、古文《尚书》究是何种面貌,仍然令人难以祛疑。魏源“旁搜远绍”,自称“全赖有《史记》、《汉书》及伏胜《大传》残本三者为之命脉”。至逝世前两年的咸丰五年,魏源花了二三十年的努力,才最后完成《书古微》,勤则勤矣!可是,正如齐思和所指出的,《史记》等书,“汉儒早已见之于前,微特伏胜不敢以之补经,即马、郑亦不敢以之补经,而魏氏于千载之后,古书残缺之馀,独知此即《逸书》之残卷,有何据哉?魏氏欲复伏胜今文,结果更紊今文之面目,殊为多事。此所谓向壁虚造者也”。齐思和还指出:“此外,如尽更《大诰》至《洛诰》诸篇之次弟,以《梓材》为《鲁诰》,皆逞臆而谈。自来说经之儒,尚无如此诞妄者,此所谓逞臆武断者也。魏氏訾马、郑诸儒为虚造臆说,而其书逞臆武断之弊,较前儒更甚。此则今文家之通病,固不仅魏氏为然者矣。”这些批评,是很尖锐的,却是有理有据的。

总之,魏源的《书古微》与《诗古微》一样,都是在混同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于《诗》则提出三家诗与《毛诗》“并存说”,于《书》,则提出今、古文“大同小异说”。虽然在他发掘《诗》、《书》的古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扶微之功,但都不过是在古文经学已占传统地位,被广泛诵读,而今文经学已成绝学的情况下,要为今文经学争取它应有的一席之地。

《书古微》,约完成于魏源青年时期的道光初年。他自己说:“予据《大传》残编,加以《史记》、《汉书》诸子所征引,共成《书古微》。”这话是道光二年(1822)说的。但是,他作《书古微序》,却到了咸丰五年(1855),即他逝世前两年。可见,他很重视自己的这部着作,一生中常有修订增补。他的其他着作,大部分在生前即已付梓,唯独这部花费了许多心血的《书古微》没有出版。到他死后的光绪四年(1878)八月始有淮南书局刻本。

《书古微》是一部以考证为主的书,虽然魏源发掘了一些《尚书》的微言大义,也都是引用古人的用事与言谈为据,但是,他是个思想家,不免在考证中引发出一些自己的思想来。

例如,他认为,《尚书·吕刑》有“着谊一,微谊二”。

《吕刑》在《史记》中作《甫刑》,因为据说此一刑律是周穆王命甫侯制定的。全篇的第一部分,用历史的经验说明建立和执行法度的重要性,和滥用刑罚的危害性;第二段说明“五刑”的内容和审理案件的原则;第三段说明“慎刑”的意义。这么一篇中国最早的律书,魏源说,孔夫子把它“录之于《书》,则知圣人用世,肉刑必当变”。这也许是孔子删《书》的一项大义。可是,魏源紧接着说:“匪直此也,《春秋》讥世卿,恶其以贵族妨贤路,则知选举必当变;《春秋》合伯、子、男为一等,使国无过大过小,以杜兼并,则知封建必当变;录《费誓》、《秦誓》于篇末,示费将代鲁,秦将代周。田、韩、赵、魏以陪臣代诸侯,秦起戎翟,以并天下,则知天下大势所趋,圣人即不变之,封建亦当自变。”——这是他说的“着谊”。

他说的“微谊”,一是:“夫子以《秦誓》继《甫刑》,知皋陶、伯益之后,将继稷、契、禹而代兴也。惟王变而霸,道德变而功利,此运会所趋,即祖宗亦不能听其不自变。”二是:“夫子删《书》,始自唐、虞,以人治,不复以天治。虽天地亦不能不听其自变。”

本来是写《甫刑发微》,却牵扯到《春秋》上去,牵扯到《费誓》、《秦誓》上去,牵扯到《甫侯》与《秦誓》这些篇目的排列次序上去,牵扯到孔子删《书》的目的上去,这些,都与吕刑相去甚远。这是为什么?是魏源不知文章的剪裁吗?当然不是,而是他要借鸡生蛋,借一种刑律来表达自己的另一种思想。什么思想?肉刑当变;前一代灭,后一代兴,封建当变;王道变霸道,道德变功利,祖宗之法在变;天治变人治,天地之道在变。一句话:变。变是“运会所趋”,祖宗和天地都“不能不听其自变”。

这种天地“自变”、人心思变的思想,是中国19世纪中叶一种极其宝贵的思想,与近代西方的唯物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书古微》所表达的,与他在《默觚》中所说的“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是一致的;是他期望重振“圣武”,期望“师夷长技”,期望国家船坚炮利,期望发展民营商业资本和民用工业的哲学基础。

《书古微》谈的,并非全是“古微”,掺进了魏源本人的哲学思想和长期愿景。

同类推荐
  • 五太后轶事

    五太后轶事

    西汉吕太后,北魏胡太后,唐朝武太后,辽朝肖太后,清朝西太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位太后。她们临朝称制,实际是五位女皇。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她们是叛逆的女性。她们在权欲的驱使下,成了向封建礼教、“三纲五常”挑战的急先锋。为此,她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表现了铁女人的手腕和性格。本书选择了这五个典型的士性,叙述她们干预朝政因缘始末,意图从一个侧面来探索封建专制政体的某些规律,是一本学术性的通俗读物。行文流畅,文笔生动,既可给人以艺术和知识的满足,又可以给人以深沉的启示。这里是述说往事,为了阅读轻松一些,故以轶事名之,曰“五太后轶事”。
  •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本书品读三毛,看她的人生、读她的文字、品她的洒脱。书中呈现了这样一个女子:洒脱穿梭于撒哈拉沙漠,有义无反顾说走就走;在路上,寻一座座城,行遍千山万水,只为在流浪中接近梦想。跟随这本书,我们将看到一个潇洒的女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灵性的笔触写下人生的修行,教会我们领略世间最平和的快乐,最美的爱情。
  • 江青传

    江青传

    “苦孩子”出身的山东李云鹤,凭借其争强好胜的个性和工于心计的天赋,闯荡上海滩而成为风流浪漫的蓝苹,“进军”延安而成为“第一夫人”江青;一身不安分的血液和那日渐膨胀的权欲,使那原本活泼率直的天性变成阴险歹毒,“文革”中她的心狠手辣使多少无辜蒙难!最终她变为人民公敌而沦为阶下囚。本书是作者一部力作,经过多次修改补充,以更加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示了江青不寻常的一生,成为有关江青的一部权威之作。
  •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清廉官吏。人到中年,他才踏上仕途。从县令、知州、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最后官至两江总督,他一直清廉之风不改,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书中穿插了大量饶有趣味的廉洁小故事,如带一筐萝卜去福建上任;回乡葬母住最低等客栈,结果被当作歹人等等。细节描写逼真风趣,极具艺术魅力。
热门推荐
  • 我当妇女主任那些年

    我当妇女主任那些年

    从小跟着养父学习医术的张斌,最后却迫于压力,进入了街道办妇委会,成为了一名妇女主任。不过,张斌的医术在这里却得到了诸位大姑娘小媳妇的欢迎。
  • 哈利波特之古代巫师

    哈利波特之古代巫师

    当艾伯特重生到了公元二十世纪,发现整个世界都跟自己所熟知的不一样了。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科技成为了麻瓜的魔法。到底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魔法的本质?什么……又是这个世界的真实?这是一个古代巫师穿越到现代的故事。——————————————————————————————————————————————————作者君:本书从伪科学的角度描述魔法,试图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哈利波特的世界。主线还是在霍格沃茨的上学的故事,格兰芬多路线。作者写书完全出于个人兴趣,不保证更新,欢迎入坑。
  • 禁地迷踪

    禁地迷踪

    十年动荡期间,发生在一个小村庄的离奇事件,多年后,几个青年为了解开当年的谜团,踏上了一条艰难的路程、、、、、、未知的世界,未知的事件,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解开谜团,却意外地发现一个更大的责任也悄然降临他们身上
  • 琴绫天尊女:神夜逆毒天

    琴绫天尊女:神夜逆毒天

    硫澄,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神尊女杀手,18岁冠名"皇女"之称,一生残暴冷血,却未料到自己命丧亲人之手,怪她太过相信?亦是识人不清?怨魂冲出阎罗殿,一朝重生入异界时空,魂入凤乔云陆第一大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墨氏摄政王之嫡女墨硫澄的尸体中。睁眼,一紫一金双色奇眸。生来无元气?笑话!她生前乃神尊化气。奇丑痴傻女?幽默!她原是妖冶神皇女!在青云大道上,她梦回千寻,那个幻觉中的紫发女子的靓影长立,她是谁?为何总出现她的梦中?那样的熟悉,又是从何而来?拨开层层迷雾,却是更大阴谋。知道一切的她,毅然踏上了绝杀之路,从古至今的不可能么?那她就让它变成可能!本以为自己已断绝七情六欲,可最后,竟陷入不可自拔..
  • 夜莲惜

    夜莲惜

    关于元素世界的故事,一个骄傲的风族公主,一个酷帅的光暗殿殿主,他们两的故事,还有在人间的历险,寻找元素转世者,经历过亲情、友情的考验,他们可能收获爱情吗?在重重历练中,他们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结果怎么样,在最后的结局都会一一呈现,留给大家最美好的存在。
  • The Soul of Man

    The Soul of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李半仙的末日危机

    李半仙的末日危机

    土著吊打外星人!卧槽,你为什么会飞?没关系,等我买个“御剑术”先。什么?御剑术不能飞?钢铁侠中不中?你你你,你别逼我出大招:看我罗峰附体,吞噬星空!(系统流,目前主角已购买技能:蜘蛛侠、段誉)
  • 帝尊破

    帝尊破

    神龙大陆龙族为尊,凤天大陆凤凰麒麟争雄,出生神秘的少年携妖兽崛起……
  • 游戏时代之生存

    游戏时代之生存

    地球末日后一年,地球资源枯竭,只留下百年生命,一个依靠无数浩瀚的平行宇宙架起服务器的虚拟游戏,出现在这个宇宙。在游戏降临后所有的地球人都选择离去,前往浩瀚的宇宙去寻找生存的星球,昊天故土难离,选择留下,成为地球最后的一个守望者。在无数的宇宙位面中,为了地球和自己的生存,昊天可以狩猎以一切。新书《一刀斩仙》开始写了,请各位多多支持!既然此刀在墓中所得,就叫墓刀吧!我踏入此路,求长生不死,当一刀斩仙,让此刀成众仙之墓!
  • 魁

    泰山下的偏僻的村落,莫名从祖坟中走出了人。四十年年后,当我陪同父亲回到那里,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人类真的是唯一建立文明的物种吗?躲在阴暗角落的里那些影子,就真的是人吗?随着我的一次次历险,前途开始变的不可琢磨起来。事实的真像是什么,魖、魋、魃、魑、魅、魍、魉,一一登场,是鬼还是鬼怪,它们又会告诉我什么真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