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63800000025

第25章 蜀道难

船票终于买到了!

1938年9月中旬,萧红和李声韵结伴,搭上了去重庆的轮船。不料船到宜昌,李声韵突然病倒,被送进医院。萧红只得一个人继续换船前行。

在天还没有放亮的码头,她在忙乱中被纵横的缆绳绊倒。怀着将足九个月的身孕,手中还提着包袱,她想挣扎着爬起来,但实在是没有支撑身体的臂力了。

“孩子呀,孩子呀!你就跌出来吧!我实在拖不起了,我一个人怎么把你拖大!”她痛苦地想着,可是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孩子什么事儿也没有。

衰弱和疲倦向她袭来,她索性平静地躺下了。船不会等她,早已沿着江水逆流而上,不见了踪影。

江上一片深黛,四野悄无人烟。滔滔浊流映着夜空中仅剩的几枚星,越发显得稀疏寥落,偶尔泛起的波光,一眨眼便被那笼在水波上的薄雾抹得模糊了。

恍惚中,似乎回到了呼兰河畔,回到了祖父的后园里,年少时的夏夜,也是这样静静地躺着,躺在湿软的草丛中,看着夜,数着星,回味着祖父教过的诗句。祖父念:“少小离家老大回……”被祖父宠溺着的小孙女也跟着念:“少小离家老大回……”

梦醒了,祖父的后园不见了。隔着夜,隔着天——抑或隔着生与死——不知家在何处。

她忍不住想到了端木,自己的丈夫。一个多月以前,在她的劝说下,他顺从了她的意志,离开了她。可是现在,她无助地躺在这异乡的码头上,多么希望有个人能陪在她身边啊!这个世界上,到底有谁可以为她遮风挡雨呢?要是萧军在,一切会不会不一样呢?他的身影又浮现在了她的眼前,突然“咯噔”一声,她感到了结痂的伤口突然迸裂的痛。

无名的愤懑不觉涌上了心头:“我总是一个人走路。以前在东北,到了上海以后去日本,又从日本回来,现在到重庆,都是我自己一个人走;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似的……”

天将亮的时候,她才被一个赶船的路人扶了起来,等到下一班船,继续拖着沉重的身体赶往重庆。

端木蕻良只身到达重庆后不久,应复旦大学教务长孙寒冰的邀请,任内迁重庆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兼职教授,兼复旦大学《文摘》副刊主编,暂住昌平街黎明书店楼上。由于住房紧张,萧红来到后,端木暂时将她安置在他的同学兼远亲范士荣家中,范家夫妇对萧红非常热情,专门为她准备了一间小屋让她休养。

端木忙于任教、写作、办刊的种种事宜,又丝毫不懂得如何照料产妇,让萧红不得不为自己的生产问题忧心。一个人待在范家,人地两生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情急之下,她想到了多年来的老朋友——罗烽白朗夫妇。

1938年6月,白朗带着刚出生半年的婴儿,和罗烽的母亲一起从武汉坐船抵达重庆,八月初,罗烽和端木坐了同一班船随后赶来,托人在江津找到一间房子,将家搬去。罗烽不常回家,多数时间在重庆临江门横街三十三号楼的“文抗”会所忙工作,家里只有白朗和婆母一起照顾不到一岁的孩子。这些年来,在山河破碎的日子里,尽管大家都在为了事业和生活而奔波忙碌,但朋友间的情谊却一直保持着,尤其是萧红和白朗这对女友,更是情同手足。若是萧红去白朗家待产,一定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端木也认可了萧红的这一想法,两人随即去信询问,白朗很快就回信说,欢迎萧红去他们家。就这样,萧红抵达重庆不久,就只身坐船去了江津的白朗家,等待这个让她焦虑不安的小生命降临人世。

一个多月的待产时光里,因为生活的安定,萧红得以静心地投入创作。10月上旬,她完成了散文《鲁迅先生记(一)》,并将1937年10月刊发在《七月》上的《在东京》一文改题为《鲁迅先生记(二)》,在恩师逝世两周年的日子里,用文字表达自己虔诚的祭奠。此后,她又完成了短篇小说《孩子的演讲》和《朦胧的期待》。

在写作之余,萧红靠写信和裁制衣服打发日子。她的心灵手巧,在给萧军做“礼服”那件事上已有充分的体现,这时,她为自己做了一件丝绒旗袍,不但十分合体,而且还绣了花边。

1938年底,胡风和梅志夫妇搬到山城后,萧红前去拜访。那一天,她穿着一件自裁自缝的黑丝绒长旗袍,手执梅花,亭亭玉立地出现在梅志面前,高贵清雅的气质让梅志眼前一亮,只觉得她真美,都忘了普通的应酬,拉着她的手,就像他乡遇故人似的亲热。

梅志在回忆中赞叹道:

她将金线沿边钉成藕节花纹,那有凹凸花纹的铜扣被她擦得锃亮,使这衣服显得光彩夺目,穿衣人也就颇有神采了。我还看到过她穿的另一件她自己亲手缝制的毛蓝布旗袍,她用白丝线绣上人字形的花纹,虽是粗布料,穿上它可显得雅致大方。我心想原来她是爱美的,也很有审美力,过去是没时间?没心情打扮自己?

自6月在武汉分别后,时隔四个月,萧红与白朗在重庆的重逢似乎并未给两人带来应有的快慰。白朗发现,和端木在一起后,萧红“感情的突变是非常显著的”。她回忆道:虽然整天住在一个房子里,红却从不向我谈起和军分开以后的生活和情绪,一切她都隐藏在她自己的心里,对着一向推心置腹的故友也竟不肯吐露真情了,似乎有着不愿告人的隐痛在折磨着她的感情,不然,为什么连她的欢笑也总使人感到是一种忧郁的伪装呢?

这一切,在我看来都是反常的。我奇怪,为什么她对一切都像是怀着报复的心理呢?也许,她的新生活并不美满吧?那末,无疑地,她和军的分开该是她无可医治的创痛了。

我们无从知道萧红不愿告人的隐痛是什么,或许,是为这个即将到来的孩子感到不安?或许,她的内心深处其实也在怨恨着端木对她的不闻不问?——只是,这是“自作孽”,朋友们一向都不认可她嫁给端木的决定,现在她受了委屈,还有什么脸面向人诉说呢?

1938年11月,白朗把即将临盆的萧红送进医院。在这家私立小妇产医院里,萧红顺利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孩子有着和萧军一模一样的低额头和四方脸,但出生仅三天后,这个可怜的小生命便离开了人世。

关于幼子夭折的往事,萧红一直讳莫如深。白朗的女儿金玉良在《一首诗稿的联想——略记罗烽、白朗与萧红的交往》一文中,写下了母亲告诉她的故事:“白朗早早晚晚去医院送汤送水照顾萧红母子。一天,萧红对白朗说牙疼,要吃止痛片。白朗给她送去德国拜尔产的‘加当片’,这是比阿司匹林厉害得多的镇痛药。第二天一早,白朗照旧去医院,萧红告诉她孩子夜里抽风死了。白朗性格率直爽朗,遇事少转脑筋。听到这突然的消息,马上急了,说:昨晚孩子还好好的,怎么说死就死了?她要找大夫理论。而萧红死活阻拦不让找大夫。”

又据曹革成《我的婶婶萧红》一书的记载:萧红产后,罗烽写信告知端木蕻良:“产一子,已殆。”端木立即去信安慰萧红,并告诉她,正在找房子,将为她安置一个安静的家,回来即可投入创作……

而端木蕻良晚年在接受采访时却说,萧红出院后,从未和他提及孩子夭折的事,也未向他做过任何解释。

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在理智上,萧红并不想要这个孩子,对孩子的死也有意表现得极其冷淡,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她送走第一个女儿后,在萧军面前的强作镇定。

当年的忍痛割爱,或许还有一层原因是她与萧军生活的困窘,大人都吃不饱饭,自然更没有能力养活孩子。而这一次,即便是在战乱中,以萧红的收入,想给孩子一个像样的生活,也是不成问题的,然而,自从和端木在一起后,萧红便千方百计地想要打掉这个孩子,无奈一来错过了堕胎时机,二来亦没有堕胎的条件。

萧红并非不爱孩子。她喜欢鲁迅的孩子海婴,也喜欢胡风的孩子晓谷。海婴和她的关系自不必说,晓谷每次看见她,也都是高兴地喊“萧姑姑”“萧姑姑”。对于萧红孩子的夭殇,梅志曾写下自己的“不解”:这当然是萧红的不幸!但她绝对不是不愿做母亲,她是爱孩子的。是谁剥夺了她做母亲的权利、爱自己孩子的权利?难道一个女作家还不能养活一个孩子吗?我无法理解。不过我对她在“爱”的这方面更看出了她的一些弱点。

这段话似在隐隐地表明,是萧红的“弱点”,剥夺了她做母亲、爱孩子的权利。这“弱点”不言而喻,正是端木。——她是为了端木放弃了自己的孩子。

萧红在心里一直感激端木接纳了怀着萧军孩子的自己,正因为端木待她的这份情,让她也必须为端木考虑。她很清楚,不论是孩子的出世、成长,还是孩子日后将招致的纷纷议论,对于端木来说都必将是深深的伤害。她不愿让萧军的孩子毁掉端木本应有的幸福。

作为端木的新娘,孩子的早夭让萧红感到解脱;然而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在六年之中一连失去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怎能不痛?怎能不悔?怎能不恨?在那些午夜梦回的时刻,听到记忆里孩子的哭声,面对良心的拷问和谴责,那份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疼痛,她只有独自咽下,独自饮泣……

这一生,萧红再也没有怀过孩子。或许,真的是命里注定,她只能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孤独地来,亦孤独地离去。

同类推荐
  • 特斯拉自传

    特斯拉自传

    本书是尼古拉·特斯拉唯一一部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最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
  • 中华帝王(第二卷)

    中华帝王(第二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4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 杨度与梁启超

    杨度与梁启超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越,抱负不凡。国学名师王阁运授予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杨度与梁启超》把杨度作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梁士诒,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展现出整个波澜起伏的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引人深思,大开眼界。
  •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刘战英,1943年生,河北省高阳县人。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央军委空军文学艺术创作室副主任。1987年转业,任中国侨联机关刊物《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现任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兼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已出版包括长篇小说、传记、散文集等在内的20余部著作,逾500万字。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复仇妖姬

    重生之复仇妖姬

    因为一巴掌,他让她一无所有,被迫留在他的身边;也因为一巴掌,她爱上了他,却换来他的折磨。再一次相见,她为复仇而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爱爱恨恨,最后,谁才是她最后的归依?
  • 千之幻

    千之幻

    听,悠扬的《生灵曲》在天际间回荡五彩的鸟儿在夜空划过一道道弧线,背靠着落樱的古树,数着天上的流星,守候着我爱的人……
  • 混进妖群

    混进妖群

    一个西方人,来到东方,为了混口饭吃,无意中进入怪事连连的学校出任外教,随着诡异事件频频发生,围绕在他身上的疑点却是越来越多,妖魔鬼怪,都市怪谈一夜之间似乎都因为这个男人活了过来,而他又如何在这个危险的都市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他的身上又背负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 嫡女惊华:逆天四小姐

    嫡女惊华:逆天四小姐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一袭透着蓝光的素纱长裙,如月光般倾泻于地。慕初雪,身为慕家四女。不惧权贵,风霜傲骨,身世成谜,却能在这江湖当中,安身立命,搅弄风云。传言墨家的势力足以让天下动容,世人皆说墨家少阁主,无言无情,人如其名,为人阴冷狠毒,但是谁又清楚,他冰封的心已经开始融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炁志异

    炁志异

    东土大陆的西方有一个名叫盘脊岛的岛屿,岛上有举世闻名的道观——三清观,百年一度的“南斗六星真人”的降神仪式即将在那里举行。与此同时,东土的皇室日薄西山,各地的诸侯趁势而起,其中以楼兰与范家势力最盛。这乱世的背后正是饕餮处心积虑的阴谋。
  • 了不起的骷髅

    了不起的骷髅

    这些是发生在春天的故事。蓝宝石别墅里隐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神秘的L卡到底是干什么的,夜幕下的肮脏交易能否被马飞飞和他的哥们识破?凯恩到底是什么人?本书会带你在童话王国里体验冒险之旅。
  • 散人谣

    散人谣

    前世纸笔写潇洒,今生实战绎传奇。昔日摄政王,今日农家妇。不羡鸳鸯不羡仙,不恋富贵不恋权。可是,拜托各位,不要再找在下了,中不中?在下归隐中,只想做散人一枚!
  • 纯恋心之紫色摩天轮

    纯恋心之紫色摩天轮

    温馨的粉色,忧伤的蓝色,热情的红色,生命的绿色,纯洁的白色,华丽的黑色,每个人的摩天轮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那是幸福的颜色。她是拥有世界的公主,来自黑暗的王,可是把自己的摩天轮涂成了紫色,在别人看来生硬的颜色,在她眼里,紫色的摩天轮幻化出幸福的笑脸,每一个车厢里都有她和他的身影,这,就是紫色的幸福...
  • 重生之画中仙

    重生之画中仙

    重生的司归,活在一个书香门第之中,逐渐长大才发现,这是个异能者的世界,世界末日逐渐到来,应对未来瞬息万变的局势,司归进入哈佛觉醒者学院,梦幻的校园生活,为未来末日战局做最波澜壮阔的铺垫。
  • 妖孽篮球

    妖孽篮球

    一个NBA爱好者,一个看了很多重生小说,时不时地做着重生梦的大学生毕业生,重生在USA加州,成功赚钱后当起NBA球队老板做着真人版篮球经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