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61000000014

第14章 90年代以来电视新闻子场域的变化(1)

第一节 电视新闻子场域分化的背景和个案选择

进入新世纪之后,各地电视台在经济上全力扩张,涌入电视新闻场域的行动者急剧膨胀,《东方时空》时期的朝圣心理已经不能涵盖这个身份斑驳群体的内心愿望。同时,外部的信息竞争环境也有了变化,这给电视新闻场域的内部分化注入了新的催化剂,新的子场域开始形成,原有的子场域也在变化。本节主要描述新世纪之后电视新闻场域内外部的中观变动场景。

一、新媒体:电视新闻场域经济资本的潜在颠覆者

“传播的历史是越来越多的历史”[1],著名传播史学者罗杰斯在回顾人类数千年的传播历史后不无感慨地说。2000年,“网络泡沫”是公众在提到互联网时最常用的词语。然而仅仅一年之后,网络媒体即以更迅猛的态势卷土重来。厉以宁将其比喻为水库放水必然会出现泡沫,流一段就没有了。在他看来,经济总是在有泡沫无泡沫、泡沫多泡沫少当中往前发展,经济场域的周期性变化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这种变化具体到电视新闻场域,却隐藏着颠覆性的力量。

自广电行业诞生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集中注意力于行业内的技术升级。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新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入突破技术扩散临界点后的高速应用阶段。从技术哲学的角度看,现代技术正在以“域”为单位进化的,并分为“域内”和“域外”两种进化形式,当域内进化是沿着雏域态、定形态、成熟分叉这种路线进化时,域外进化是沿着单域态、复域态、超域态这种的路线进化。[2]经过长时间量变积累之后,也会和科学范式一样,发生“技术范式”的质变,出现大规模的替代效应。

例如,以往一个电视台没有数百万的投资,很难形成信息发布能力,而新技术条件下一个博客只需要一万元的资金,就可以借助DV、P2P等设备、技术完成一个网上电视台的架构搭建、信息采编和发布。另外,由于网络平台上传播通道的近似无限,完全打破了广电媒体垄断的频道资源有限优势,商业逻辑将指导更加雄厚的资本进入信息传播业,尽管目前还有政策的强制保护,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对电视新闻领域的蚕食和受众的分流显而易见。

央视-索福瑞媒介对全国城市电视市场的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传统电视的受众正呈分流和递减趋势,并且自2000年以来观众人均收视时间逐年下降。以央视综合频道为例,从1997年至2004年,北京消费者经常收看的比例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1997年收看比例为60.9%,1998年为56.1%,1999年为52%,2000年为51.8%,2002年为53.2%,2003年为37.9%,2004年为38%。[3]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网民的数量却在直线上升,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1.44亿,其中宽带上网用户9700万户。按照信息产业部“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互联网网民数有望达到2亿,年均增长8%,普及率为15%。[4]又据2005年7月上旬,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05年中国与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宣布,79%的网民把互联网看做是信息中心,55.1%的人认为是“新闻媒体”。越来越多的城市白领看电视的时间每周不过10小时左右,但在网上的时间每天就达3~5个小时。他们获取新闻和娱乐资讯的主要渠道就是门户网站或专业网站,电视的优质受众、广告客户甚至高素质员工等资源,正逐步流向新媒体。

反映在广告市场上,过去几年国内各电视台自身15~20%左右的年收入增长率,远低于优质互联网企业50%~100%的增长速度。[5]以新浪等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在没有新闻采编权的情况下创造了一种“新闻超市”的商业模式,使它每天供应1~2万条新闻,每百万人中就有6万人点击它的网页,凭借由此奠定的影响力和人气,它在2005年创造了高达8499万美元的广告收入——这是新浪当年总收入的44%。而许多传统媒体也以登上新浪的头条为荣,成为这些新闻超市的稳定供货商,没有新闻采编权的新浪,反而成为最大新闻信息集散中心。

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越来越构成颠覆性力量。有学者大胆预测了报纸在互联网冲击下的消亡时间——2030至2035年,不论这一结论是否成立,但无疑加重了电视界的集体惊惧,“报纸的冬天来了,电视的冬天还会远吗?”而从全球范围看,电视正逐步沦为“第二媒体”,而互联网正在从“第四媒体”逐步上升为“第一媒体”。我国电视媒体长期建立在技术壁垒、政策佑护之上的行业垄断以及因垄断带来的广告收益,正面临着诸多市场竞争者的蚕食,以至于当年《东方时空》的创立者私下表示,“电视新闻的黄金期已经过去”。整个广电系统都已经认识到,如果不能改善和调整电视新闻传播生产、传播、交换、消费、赢利能力与模式,那么“广电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作为20世纪影响最重大的人类发明和备受喜爱、备受欢迎、最为普及的现代化传媒,就会逐步退出热点甚至受到冷落”。

“生死存亡数字化”[6]的现实危机,使电视媒体的决策层非常重视自己节目在信息传播市场上的份额,这时,收视率作为一项数据化的社会资本,就成为电视经营部门衡量电视新闻场域与观众场域、经济场域进行资本交换效率的关键数据,并进一步影响到电视新闻场域内子场域的分化、演变。

二、子场域个案选择——五类代表性新闻栏目

信息传播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电视新闻节目类型、功能定位不断丰富和发展,也导致了电视新闻子场域的进一步分化。而场域理论认为,场域内部行动者的惯习,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换而言之,行动者的实践逻辑不同于理论逻辑,它是一种前语言的、类似于游戏感的模糊逻辑,行动者总是亲身体验到游戏感后,才能真正理解游戏规则,并获得正确参与游戏的能力。因此,对于深描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内部场景,有必要对90年代以来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子场域进行分类,以了解更多的“地方性知识”。

目前,如果以电视新闻栏目的宽泛定义,那么包括专业资讯栏目、娱乐新闻栏目、新闻谈话栏目,全国从中央到县市台的新闻栏目将以万计。[7]但在新闻需求日益细分的今天,各个新闻栏目的定位也更加明确、单一。尽管还有极少数栏目体现着多种传播功能,但绝大多数栏目要么突出某种特定的功能,要么干脆只寻求单一功能定位,以在竞争中确立鲜明的形象标识。

参考经典新闻理论,基本可以对新闻的社会功能做如下分类:告知、宣传、监督、娱乐、教育、服务、沟通。各项的具体定义如下:“告知”——保证公民对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关乎基本生存信息的了解;“宣传”功能——对执政党意识形态的阐释、论证、保护;“监督”功能——集中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其所掌握公共权力进行主观故意的公共利益侵占行为的揭露报道方面;“教育”功能——在社会转型的急遽时刻,更多的是与“启蒙”相联系;“服务”功能——提供方便受众日常生活的辅助类信息,如衣食住行;“娱乐”功能——单纯以满足受众浅层的心理愉悦为收视着力点的报道;“沟通”功能——以促进民情、政情上下通达,营造理性、平等的公共空间为特征。相应地,我们都能在现实中找到符合功能特征的新闻栏目,比如依次可以为《整点新闻》、《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天气·资讯》和《南京零距离》(“民生新闻”的开创者)、《体育新闻》、《1860新闻眼》(“公共新闻”概念的引入者)。

在以上功能序列的代表栏目中,回顾90年代以来的电视新闻发展,共经历了两次大的创新:以《东方时空》发轫的第一次节目创新孕育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出现;以《南京零距离》为标志的第二次节目创新带动了全国各地方台“民生新闻”浪潮的出现,并激发了《1860新闻眼》“公共新闻”的昙花一现。与此同时,我国电视媒体严格地按照中央、省、市、县的等级、数量控制分布,接受各级党委宣传部、广电(总)局的双线监管,使各类栏目有很整齐的序列感,从中央台到省市台,某某“联播”、“焦点”和“零距离”都自成体系。因此,笔者选取《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作为栏目代表进行个案分析,基本可以涵盖20年来中国电视新闻的主要场景。分析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场域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新闻子场域的分化过程,各自内部的资本交换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内部行动者惯习片断。于此同时,也考察到宣传、监督、教育、娱乐与服务、沟通等新闻功能在这些子场域的演变和表现,为评价研究时段里电视新闻实践的表现确立坐标系。其中,当下社会议论的热点功能——监督权力和民主参与两项将会是观照的重点。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功能”的概念在“功能”在知识溯源上来自系统论,而布尔迪厄认为场域理论和系统论有所不同[8],但布尔迪厄同时也承认,场域争斗的结果,确实会在表象上以某种“共同功能”体现。所以,考虑到“功能”作为人们已经熟知的用于统率新闻社会作用的概念,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意味,这里仍然把它引入此后的叙述体系。

第二节 衰落——《新闻联播》类新闻子场域的变化

创办于1978年1月1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的电视新闻栏目,也是列全球单一新闻栏目收视之冠的电视新闻栏目。据中央电视台在广告招标时发布的数据,观众群体常年稳定在3.5亿左右,但也有数据称观众数量在理论上为1.4亿,即使如此,这个数字也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美国广播公司(NBC)的《晚间新闻》的14倍。自中央到县市,《新闻联播》类栏目系列齐整,构成了中国特色鲜明、风格统一的《新闻联播》类新闻子场域。

一、《新闻联播》新闻子场域的资本交换机制

《新闻联播》类新闻子场域的资本交换机制,是由它自成立时就被赋予的功能决定的。在中央电视台编纂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播出》一书中,对其工作流程和编辑原则做了明确记述:每天的9∶00、14∶00、20∶00,由新闻中心值班主任召集三次新闻中心报题会,传达通报最新宣传精神与宣传口径;筛选各部门记者新闻选题,确定入选当日《新闻联播》的题目,而后由各负责人督促、准备;而被内部规定为《新闻联播》编排五大原则的前两位,都紧密围绕“宣传”服务。第一条是首先确保中央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时政活动及党中央重要政令在《新闻联播》第一段落播出,“《新闻联播》是党中央的喉舌,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干部群众每日收看《新闻联播》就是要看中国政府的立场”;第二条是围绕阶段性宣传战役,保证重大典型、系列报道的优先播出。“鲜活的事例、生动的报道具有打动观众、统一思想、教育群众的宣传效果”。

宣传功能的明确,表明《新闻联播》的主要职责是完成政治场域的文化资本传播。而为了保证这一重要任务的完成,政治场域为《新闻联播》辅以独一无二的社会资本。1981年4月,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出台两项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提供新闻,办好《新闻联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包括各地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直至今日,在《新闻联播》发稿量依然是地方台记者最为重要的绩效考核标准之一。

有了全国各电视台无条件转播和各地宣传部的通力配合,《新闻联播》的社会资本在电视新闻场域实现了最大化,也有了通过广告获得令人瞠目的经济资本的潜力——2006年统一润滑油经过十多轮激烈的加价竞争后才以3600万元,获得《新闻联播》后5秒的1~2月份广告时段。

综合以上三种资本构成,《新闻联播》类新闻子场域与关联场域的资本交换机制为:

二、90年代以来《新闻联播》子场域的变化

1.文化资本的变化寻求政权执政的合法性,是当代民主政治的主要通行价值观。这里的“合法性”是政治学的概念,是指民众对于现存政治秩序和政权的信任、支持和认同。当代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是通过组织、经济制度、意识形态以及群众运动等控制要素来完成的,[9]其中,意识形态传播的作用在于政治社会化,即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10]在家庭、组织、大众传媒三种政治社会化的主要结构中,大众传媒起着重要作用。[11]因而,政治场域对《新闻联播》的要求,是忠实地把政治场域输入的文化资本——意识形态,通过电视化手段传播到观众场域中去,然后从观众场域获得政治场域政权合法性的象征资本。

汤森在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时,认为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特征是:信息资源的国家化、独特的语言系统、教育性风格。[12]另有研究指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在社会化过程中主要履行以下功能:传播、引导社会主义价值观,目的是使社会主义成为群众的普遍信仰;宣传、解释国家政策,让更多的人来支持政策的施行。[13]这些提供了另外一个观察政治场域文化资本特征的角度。

作为主要的传播管道,《新闻联播》需要不断消化这些新输入的文化资本,表现在节目内容上,“规定动作”的“主题宣传报道”占据很大篇幅。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新闻联播》播出的的“主题报道”就达909条,日均接近3条;[14]表现在节目构成上,就是一系列栏目的推出和常态化,比如目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科学发展观”“永远的丰碑”“时代先锋”等栏目都来自政治场域——中宣部的规定。因为《新闻联播》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多年来保持稳定,以至于换播音员都会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关注,所以我们可以随机抽样一天它的节目,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同类推荐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本书以自然教育法的原著版本为基础,参阅了近年来自然教育法的多种国内译本,介绍了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书中介绍了自然教育法的宗旨,并对自然教育法中涉及的众多领域做了介绍,描述了数学、外语、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游戏学习方法,对孩子的感官能力、思维动力、动手能力、品德素质的培养都提供了训练方法及操作原则。
  •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但在抗震救灾的艰辛过程中,我在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陇南、甘南地震灾区采访时所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感人情景,仍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 被颠覆的村庄

    被颠覆的村庄

    本书分为村庄表情、村庄审美、村庄文化、村庄政治、村庄意识、村庄未来六章,内容包括:一个村庄的记忆、一个村庄的风水、一个村庄的名字、一个村庄的政治等。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热门推荐
  • 书录

    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因为爱情

    因为爱情

    徐叶和彭静在深圳认识,两人在离别之时,互留了联系地址。分别之后,徐叶一直想念着远方的彭静。彭静因为工作的原因,到了徐叶所生活的地方,彭静在陌生的城市认识了郭辉阳。郭辉阳对彭静一见倾心,两人日久生情。而刚刚创业的徐叶却得富家女的垂青,在富家女的帮忙下,公司越来越壮大,两人最后因情走到一起。
  • 凡生之道

    凡生之道

    一个名为徐凡生的少年为了追寻自己的道,毅然走上了一条逆天改命之路,他此生不甘于平凡,他渴望成为强者,一切的一切就因为这个少年的出现,发生了惊天大变。
  • 赶尸集之前世今生

    赶尸集之前世今生

    福尘一扫千万里,荡气回肠最无名。人鬼道者僵尸跳,剑法天地黄符飘。千年多少英雄事,尽在今朝赶尸篇。
  • 让全世界孩子都乐不可支的笑话书

    让全世界孩子都乐不可支的笑话书

    《让全世界孩子都乐不可支的笑话书》精选了中外优秀笑话几百则,并进行了适当的整理和改编,内容大多与儿童的学习、生活实际相关,文字简练,特别适合孩子阅读。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每则笑话后面,都加了一个“快乐解读”,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不只看笑话,更能从笑话中学到知识。
  • 六墨道

    六墨道

    一人世界,一花一树木。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运气是主流,计划是分流。看山野之人如何在这修行界成长,坐看其跌宕起伏的人生!
  • 卫墟

    卫墟

    相传,宇宙之初,世界本为混沌,混沌之中孕育着一对先天至宝星辰幡和山河图。后混沌剧变,天地初开,两件先天至宝相继出世,其中一个化为天上星辰,一个变作地上山河。星辰斗转,山河异变,洪荒世界,百族缤纷登场。忽一日,山河图现,地上山河分崩破碎,百族近乎殆尽,惟人妖二族大兴于世。万年后,星辰幡又现,一场持续数千年之久的星辰浩劫终于临世。一个修仙少年,一场星辰浩劫,看似毫无交集的两者之间,又演绎着怎样的星辰故事?有后人记之:遥想当年星辰乱,皆缘一杆星辰幡……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豪门交易:弃妇要翻身

    豪门交易:弃妇要翻身

    “求求你,不要再这么对待我了。”季月娇满脸泪水的请求,雷霆不屑一顾,“你不觉得现在求我太晚了吗?嫁给我可是你一手策划的。”季月娇本是为了家族设计与雷霆联姻,却沉沦在他的温柔里,谁知这竟是有预谋的报复,“既然你这么喜欢雷太太的身份,那么你就一直守着这个身份孤苦终老吧!”
  • 萌女要逆天之樱花少女

    萌女要逆天之樱花少女

    一个萌萌哒的15岁女孩,谁也想不到竟然是全球第一组织“噬血”的金牌杀手!偶遇一老人,老人说要带她去异世大陆,她只问:有美男吗?(⊙﹏⊙)b,她自在的拿完老人一半多的家当后,便“优雅”的开启了她的异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