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商品鉴定的抽样方法
一、抽样的概念和原则
进行商品鉴定时,必须遵守为保证鉴定结果准确性的各种规定,其中正确的商品抽样方法是保证获得准确鉴定结果的重要因素。
(一)商品抽样
1.抽样的概念
根据商品标准或合同所确定的方案,从商品被鉴定中抽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用于鉴定的单位商品的过程,称为抽样,又称拣样或取样。
抽样应依据抽样对象的形态、性状,合理选用抽样工具与样品容器,抽样的同时应做好抽样记录。抽取的样品应妥善保存,保持样品原有的品质特点,抽样后应及时鉴定。
2.抽样的具体概念
(1)样本单位。抽样检查时,商品的提交是按批进行的,一批商品的全体,我们称它们为“总体”。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我们称它为“单位产品”,如一批电视机中的每一台,一批鞋中的每一双,一批袋装化肥中的每一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单位产品。使用单位产品的这一提法,是为了使我们讨论一般化,而不局限于具体的产品。有些商品不能自然划分为单位,可以用一定的长度、重量和容量作为单位,如1米长的电线,1米长的布,1吨汽油,散装物料可以用1个容器或1个船舱等作为单位。
单位产品是为了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划分,它与采购、销售、生产和运输规定的单位产品,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抽样检查是从商品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产品进行检查,目的是通过检查一部分而对总体做出某种统计判断。抽到的这些单位产品的全体,统称为样本。样本中的每个单位产品,叫样本单位。样本中包含样本单位的数量,叫样本大小(或样本量)。
(2)检查批。进行抽样检查时,作为检查对象而汇总起来的所有单位产品,统称检查批;组成检查批要尽可能合理,即尽可能使检查批内质量均匀一致,以便抽样的样本单位具有代表性。在正常的进出口检验中,一般是以一个进出口合同或一票货为一个检查批,有时对一个进出口合同还要按商品中的代号、批号等分成几个小批分别进行抽样检查。很多商品是从若干个生产加工点集中起来装运进出口,其中不少经过了多次转手。检验时,即便是对同一种商品也不容易利用以往各批所检验的结果。因此,我们一般将这些检查批当成孤立批处理。
(3)衡量商品质量的方法。衡量一批商品的质量,首先要衡量一个单位产品的质量。衡量单位产品质量的方法主要有计量和计数两种。
①计量的方法。当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是连续变化时,可用连续的尺度,如长度、重量、含量等衡量它。例如,轴的一个外圆直径,可用千分尺测量出它的大小,看它是否在规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内。这种使用连续尺度定量地衡量一个单位产品的方法,叫做计量的方法。
②计数的方法。当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不能或不需要用连续的计量值来衡量,仅用不合格(缺陷)的个数这样一种离散的尺度衡量时,叫做计数的方法。例如,1平方米布上的疵点数,1个玻璃瓶上的气泡个数等,或者1个单位产品区分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统计不合格品的个数。
(二)抽样的原则
1.抽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绝大多数商品的检验,由于检验方法的破坏性以及考虑到经济、效率等原因,不可能对所有的商品进行检验,只能从中抽取一部分进行检验,这些被抽取的样品既是检验的对象也是判定整批商品质量的依据,因而要求抽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否则检验的结果将毫无意义,甚至会导致错误的检验结果。
2.抽取的样品必须具有典型性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抽样检验时,所抽取的样品必须能充分说明这一目的,这样的样品称为典型样品。当发现或怀疑商品有污染、掺杂、伪造以及含有某些毒物等情况时,所采集的样品必须是典型样品,即抽取的样品应当是可疑商品而不能用均匀的样品,否则将可能掩盖真相而造成检验结果的失真。
3.抽取样品和进行检验必须及时
由于很多商品的组成、成分、含量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迅速的变化,因而在进行抽样检验的时候必须及时抽样和检验,否则也将导致检验结果的失真。例如,粮油等农副产品中熏蒸杀虫剂残留量的检验,由于熏蒸类的杀虫剂是汽化形态,样品抽出后若不及时检验,残留的杀虫剂会扩散和挥发到空气中,使得最后的检验结果产生偏差。
二、抽样的要求和方法
(一)抽样的要求
(1)抽样应当依据抽样对象的形态、性状,合理选用抽样工具与样品容器。抽样工具与样品容器必须清洁,不含被鉴定成分,供微生物鉴定的样品应无菌操作。
(2)外地调入的商品,抽样前应检查有关证件,如商标、货运单、质量鉴定证明等,然后检查外表,包括检查包装以及起运日期、整批数量、产地等情况。
(3)按各类商品的抽样要求抽样。注意抽样部位分布均匀,每个抽样部位的抽样数(件)保持一致。
(4)抽样的同时应做好抽样记录。其内容包括:抽样单位、地址、仓位、车间号、日期、样品名称、样品批号、样品数量、抽样者的姓名等。
(5)抽取的样品应妥善保存。保持样品原有的品质特点,抽样后应及时鉴定。
(二)随机抽样法
随机抽样法又称为无限制的随机抽样法,是指被检验批量中的任一单位产品,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整批商品中的每一个单位产品被选取的机会均等,并不受任何主观意志的限制。抽样者完全是用偶然方法抽取,事先并不考虑或选择应抽取哪一个样品。与此相反,其他抽样方法对获选的样品大多都有所限制。
目前,随机抽样法有以下几种类型,即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和规律性抽样法。
1.单纯随机抽样法
单纯随机抽样法又称简单随机抽样法。它是所有随机抽样法中最为简单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抽样方法。通常是按照随机原则,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序等先行工作,从总体商品中直接抽取检验样品。采取该方法,对验收的全部产品,可以完全做到随机化抽取。
简单随机抽样法,一般常采用掷骰子、掷硬币、抽签、查随机数表等方法抽取样品。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后两种方法。
(1)抽签。将交检验批量中各产品的号码,逐个写在签条或卡片上,投入箱(罐)中摇拌均匀,然后按抽签方法不加任何限制地在全部签条或卡片中随机抽取所需样品的号码。
(2)查随机数表。随机数表又称为乱数表。
采用查随机数表抽取样品,也是先将受验批中的产品逐一编号,其号码从1编起,多为2位数,也可为3位数或更多位数,编号之次序与方法不受任何限制;然后使用随机数表,从随机数表中任何一列的任何一行开始,依次选取与样品数相等的号码个数;最后按选取的号码对号抽取样品。
2.分层随机抽样法
分层随机抽样法又称分类随机抽样法,是指将一批同类商品划分成若个层次(分层时应注意每个层次内部是均匀的);再从每一层次中按比例随机抽取若干样品;最后将抽取的样品放在一起作为试样。由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事故常常是间隔出现的,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能克服简单随机抽样法可能漏掉的规律性缺陷。
例如:有批待检零件5000个,是某厂甲、乙、丙三条生产线加工出来的产品,即甲生产线的产品2500个、乙生产线的产品1500个、丙生产线的产品1000个。现欲取250个样品进行试验,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如下:
从甲生产线抽取250×2500÷5000=125(个)
从乙生产线抽取250×1500÷5000=75(个)
从丙生产线抽取250×1000÷5000=50(个)
3.规律性抽样法
规律性抽样法又称系统随机抽样法,是指按一定规律,从整批同类商品中抽取样品的方法。一般做法是:对一批同类商品或同批商品先按顺序编号,从中任意选定一个号码作为抽样的基准号码,如选定5是基准号码,则逢5(即5,15,25,35,45……)就将商品抽出作为试样。这样抽出的试样,在整批商品中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更具有代表性。该方法对产品质量缺陷呈有规律性变化的商品的风险性要加大。
(三)抽样检验方法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目前已形成许多具有不同特色的抽样检验方法。
1.计量抽样检验方法和计数抽样检验方法
如前所述,商品质量指标依其度量特性可分为计量指标和计数指标两类。按照商品质量指标的这种度量特性,商品质量检验的抽样检验方法分成计量抽样检验方法和计数抽样检验方法。
(1)计量抽样检验方法,是指从批量商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样本),检验此样本中每个样品的质量,然后与规定的标准值或技术要求进行比较,由此确定该批商品是否合格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样本较小,可充分利用质量信息等优点,但在管理上较麻烦,需进行适当的计算,因此适用于单项质量指标的抽样检验。
(2)计数抽样检验方法,是指从批量商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样本),检验其中每个样品的质量,然后统计合格品的数量,再与规定的“合格判定数”比较,由此决定该批商品是否合格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使用简便并能用于检验商品有多项质量指标的优点;其缺点是质量信息利用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