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照商标用途分类
商标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营业商标、商品商标、等级商标、证明商标和服务商标。
(1)营业商标。营业商标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把厂商名称、标记作为商标固定在其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以识别自己与其他商品(服务)。所以,营业商标又称“厂标”。营业商标除可以达到让消费者识别商品来源的目的外,还极易使消费者对该商标的商品产生安全、可靠的印象。所以,近年来凡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厂商,很多都采用营业商标。如“海尔”冰箱、“同仁堂”中药、美国“福特”汽车等。
(2)商品商标。商品商标又称个别商标,是指为了将一定规格、品种的商品与其他规格、品种的商品区别开来,在个别商品上使用的商标。
(3)等级商标。随着商品规格、品种的不断增加,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商标的识别作用,便于消费者认牌购货,同一厂商在不同规格、品种的同类商品上逐级使用独自的商标,这样的商标叫做等级商标。这种商标多见于国外,如瑞士手表、“劳力士”和“欧米加”牌手表为一类表,“浪琴”、“天梭”牌手表为二类表,“梅花”牌手表为三类表,“黄纳格”牌手表为四类表。
(4)证明商标。证明商标,又称保证商标,是指由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经过鉴定,保证或证明商品质量等级,准许商品所有人使用于其商品上的商标。商品或服务项目都可以使用证明商标。证明商标的注册人,既不是商品制造者、经销者,也不是服务基础上的经营者,而是商品(或服务)生产者、经营者以外的第三者。如“纯羊毛”标志,就是在国际羊毛局注册的证明商标。商品质量体系“认证标志”,如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也即成为证明商标。如中国环境标志、绿色食品标志、真皮标志等也是证明商标。
(5)服务商标。服务商标是指金融、运输、广播、建筑、旅馆等服务行业为把自己的服务同别的服务业务相区别而使用的商标。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已经采用服务商标,我国目前尚无统一规定。
3.按照商标使用者分类
商标按其使用者不同,可分为制造商标和销售商标。
(1)制造商标。制造商标,又称生产商标,是指商品制造者为了与销售商竞争并加以区别而使用的商标,是表示商品制造者的商标。这种商标往往与厂标一致,使用这种商标是为了区别制造者与销售者,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树立企业形象。
(2)销售商标。销售商标,又称商业商标,是商品的销售者为了把自己经销的商品与他人经销的商品区分开而使用的商标,是经营者销售商品而使用的商标。这种商标常在生产者实力较弱、销售者享有盛誉的时候使用。例如,我国外贸公司从乡镇企业组织货源出口,统一使用外贸公司的商业商标。
(二)商标的管理
我国的商标管理是国家商标主管机关对于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以及商标印刷进行的管理活动。商标是否依法正确使用,既关系到企业本身的信誉和利益,也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对整个市场活动能否有秩序的进行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加强商标管理工作对促进生产,保证商品质量和维护商标信誉,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商标注册和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该局的商标局,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地方的商标管理工作。
1.商标印制管理
商标标识是商标的表现形式,加强对商标标识的印制管理工作是商标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1985年12月2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了《商标印制管理暂行办法》。这是商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
商标印制工作必须由持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并经核定允许承揽商标印刷、印染、制版、刻字、织字、晒蚀、印铁、铸模、冲压、烫印和贴花等有关业务的企业承担,严格禁止无照或者超越经营范围承揽商标印制业务。商标印制单位应建立印制登记制度,将“注册商标印制证明”或“未注册商标委托书”,以及印制后的商标标识样品,按顺序存放备查,存放期不少于一年。
需印制注册商标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工商业者凭“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注册证”到所在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具注册商标印制证明,凭证明委托商标印刷单位印制。需要印制未注册商标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工商业者凭“营业执照”到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未注册商标印制委托书”,凭委托书委托印制单位印制。
2.注册商标的管理
(1)检查注册商标的使用。对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的,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名字、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自行转让注册商标的,通知商标注册人限期改正。对抗不改的,报请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对将注册商标用于核定商品以外商品的行为,责令其改正,或令其另行申请注册。
(2)报请撤销停止使用的注册商标。对连续多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的,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注册商标。
(3)监督检查商标的商品质量。监督商品质量是我国商标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对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要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其检讨并通报,并处以罚款;对有毒有害并已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予以销毁,还可以报请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
3.对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
未注册商标如果不是法律规定不允许注册的,允许使用,但是,商标使用人不具有商标专用权,因而也不受法律保护。由于未注册商标在使用过程中与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和消费者的利益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商标管理机关也有必要对未注册商标进行管理。
如果使用未注册商标擅自加注册商标标识,冒充注册商标或商标文字、图形及其组合,违反商标标识禁用条款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禁止其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停止广告宣传、封存或收缴其剩余的商标标识,责令其限期改正,根据情节,可以予以通报或处以罚款。此外,凡使用未注册商标,不标明企业名称和地址的商品,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4.商标不得使用禁用的标志
各国的商标法规,对于商品商标的文字、记号和图案都有一定的禁忌或限制。
(1)申请注册的商标不能与已注册的同类商品的商标相同或相似,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混淆和误解。
(2)不能使用国内外重要政治标志和重要的国际组织徽标。例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相近似的;与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相近似的;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旗帜、标记、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与“红十字”、“红新月”的标志、名称相同或相近似的,都不能作为商品的商标。
(3)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4)夸大宣传带有欺骗性的。
(5)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6)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区划名称和众所周知的外国地名,也不得作为商标,但在1988年1月3日《商标法实施细则》颁布前已获专用权的商标,允许继续使用。
本章小结
本章从包装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商品包装的两种属性,对商品包装容纳、保护、便利等方面的作用作了讲解;介绍了商品包装的分类和包装材料的种类,以及常用材料的性能特点;重点介绍了商品包装标准化的作用和内容,标准化的实施;最后阐述了商标的标志,商标的作用及分类管理。学习中应围绕商品包装的作用来理解商品包装的相关问题。
商品包装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根据商品的特性,使用适宜的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将商品包封或盛装,其目的是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商品包装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为名词用,指商品包装物,包括包装材料和容器;二是作为动词用,指包装商品时所采用的操作技术和方法。
商品包装离不开包装材料,商品的包装材料很多,选择包装材料必须遵循质优、体轻、合理、节约、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原则。
包装标准化工作是提高产品包装质量、减少消耗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商品包装标准化是根据商品体的要求,对包装的类型、规格、容量、材料、容器的结构造型、印刷标志、封装及形式、检验方法等的统一规定和贯彻实施。
商品包装标志是商品包装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便于识别商品,便于准确、迅速地运输货物,避免差错,加速流转等。商品包装的标志根据作用不同,可分为运输标志、指示标志和危险品标志。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独特标记,其标志物是商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出售自己的商品。商标的组成要素主要是文字、图形或文字和图形的组合。由于商标的使用在识别商品,便于市场竞争,利于商品质量监管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习题
一、简答题
1.商品包装有哪些基本作用?
2.商品包装的两个基本属性的内涵是什么?
3.商品的运输标志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4.何为商品包装的标准化?它包括哪些内容?
5.商标在商品包装中有哪些作用?
二、练习题
1.结合实例分析商品包装对商品的作用。
2.结合生活实际,你认为哪种包装材料更具有发展潜力?
三、案例分析题
酒香也怕巷子深
商品包装在现代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令人瞩目。包装是商品的脸面和衣着,它作为商品的“第一印象”进入消费者的眼帘,撞击着消费者购买与否的心理天平。
在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我国名酒茅台酒,因为包装粗糙,造型不雅,让外国人瞧不起,没能进入预选行列。在这“紧要”关头,我国参展的一商人急中生智,“不慎”将一瓶茅台酒打烂在地,顿时香气四溢,吸引了所有的人,征服了评审官的心,才使茅台酒“金榜题名”、“笑傲国际市场”。这则故事说明,当时的“茅台人”缺乏商品的整体概念,只重视了商品的内在质量,而忽略了商品的外在质量。它告诉我们,在现代市场营销中,要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一起抓,做到“好马要配金鞍”,好商品一定要有好包装。如果仍坚持“只要商品质量好,就一定有销路”的老观念,仍坚持“金玉其中,败絮其外”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重蹈茅台酒之覆辙。
分析提示:在市场日趋激烈的今天,商品包装已经成为一种宣传和促销的重要手段。从包装的功能(保护功能、促销功能、增值功能)来分析本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