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2400000029

第29章 不要让孩子成为畸形人(5)

④训练想象力

当今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这自然是个值得欣喜的现象。不过,其中绝大多数家长注重的基本上是书本知识的吸收。他们带领孩子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个学科培训班之间,为孩子购买各种参考书、试卷,很早地教孩子读书写字。跟他们说到想象力的培养,他们会睁大眼睛,满脸疑惑。如果进一步跟他们解释想象力,他们会说:这太不实用。就像情人节到来,他们认为给妻子送花不实惠,不如直接买几斤肉回家一样。

这种局面的出现,既是家长认识之错,更是应试教育体制之祸。即使有少数家长认识到了想象力的重要并且采取某些相关行动,也会很快在庞大的“体制巨兽”面前败下阵来。他们会一脸无奈地说:除非你的孩子不去上小学、中学、大学,除非你的孩子不用参加工作,除非你不准备居住在……

抗拒某些体制和命运的人,要不成为牺牲者,要不成为杰出人士,但绝不会是平庸者。况且正如我在前面所说“受制于体制,并不意味人们只能束手就擒”。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优秀大学生头脑灵活,“点子”丰富;走向社会后又善于结合岗位勇于创造,获得成功。这其中的很大方面,归功于家长、老师和他自己在体制的“牙缝里”培养和训练出的想象力。

想象力在一个人智力和能力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他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应用,它很可能会成为僵死的东西;即使运用起来,它也只能维持世界的运转。只有想象力才能推进世界的发展。不管是文学艺术,还是科学发现发明,甚至一些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想象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物理学家泰勒:他的头脑中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古怪的念头,无论碰到什么人,他都跟人家谈,希望能讨论。正是这种“胡思乱想”、富于想象,使他对20世纪的物理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家长们应该颠覆过去只重视孩子知识吸收的错误观念,把孩子想象力的培养作为大事来抓。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多观察、多浏览形象具体的东西,通过接触各种环境来尽可能丰富表象,因为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要看到:知识的掌握对想象力的培养也有作用,它可以弥补观察的不足和局限,间接地增加表象,促进想象中各节点的连接并遵循一定的逻辑,但知识的逻辑性也会对想象起负面作用;音乐、绘画、雕塑……都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良好方式和途径,应该经常采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玩玩具,给孩子讲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引导孩子编故事、讲故事,都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好方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开展。尤其要注意的是,要积极赏识孩子的想象行为,对他们的异想天开、浮想联翩的行为要多给予热情的鼓励,千万不要用嘲笑的“冷水”浇灭了孩子想象的“火星”。

根据记录,我曾经从八个方面去培养女儿的想象力。一是随便指一物体问她有什么用,她说得越多越好。二是多要她讲故事、编故事。三是要她续编故事。先由家长新编一段故事,再由她接着编。有时家长再接着她编的故事继续编一段,之后还要她继续编。四是拿五六张有图卡片,要她根据不同组合编出一个个不同故事来。五是跟她讲一段故事,要她预测结局。六是跟她玩“它像什么”的游戏。先由家长选择一个目标,然后问女儿“它像什么”,譬如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像香蕉……”说得越多越好。七是跟她玩“如果……会怎么样”的游戏。例如问女儿:“如果你会飞,你会怎么样?”之后也可以由女儿对家长这样发问,然后由家长作答。八是跟她玩“词语接龙”的游戏。

不过,总的来看,由于课业负担的繁重,在女儿上学之后,训练中的大部分内容就没怎么开展了。虽然入学后女儿一直以拔尖的学业成绩让我们高兴,但是我知道她的另一只“翅膀”由于没有得到充分的伸张、训练,可能长时间收缩着。这种对其发展不平衡的隐隐担忧,一直无奈地持续到她走进高考考场的那一天。

⑤训练思维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专注力、想象力等方面智力内容的综合反映。我们通常说一个人聪不聪明,就是指他的思维能力好不好。

我已经在本书“思维习惯的培养”中部分阐述过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等方面简要介绍良好思维的培养方法,同时还扼要地指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思维体系中的分量和培养方法。读者可以回头参看那一部分。

在女儿上学之前,我特意对她开展过以下几个方面和途径的思维训练。一是为了培养训练发散思维,经常给她提问某物体有什么用,譬如说:糖有什么用?水有什么用……答案越多越好。二是为了培养训练她的综合分析能力,曾经从五个渠道展开①说一个中间有逻辑问题或明显错误的故事,要她指出来;②要她对比分析事物,说说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③出示一张有一定意义和倾向的图画,问她图画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④经常跟她猜谜语;⑤跟她下“五子连”的棋。三是为了培养训练她的分类能力,将不同性质或不同作用的物品(或词语)放在一起,请她分成几堆。四是为了培养训练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她续编故事。五是为了培养训练她多方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她解决了某个问题或者完成了某项任务时,还问她:“还有别的办法吗?”

此外,我还依据少儿智力开发书籍《教儿跟我长智慧》中的有关部分开展培养训练,进行过“多向思维能力训练”、“逆向思维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求同思维能力训练”、“扩展思维能力训练”等训练。

思维力、创造力就像人脑中的“金矿”,开发得越多,获得也就越多。不过,这座矿山跟自然界的矿山不同,同样是开发,自然界的金矿会越来越少,但是人脑里的“金矿”却会越来越多。

3.让孩子“有两把刷子”——发展孩子的特长

在中国的城市,周末的车水马龙一小半是由家长们造成的。这时候,家长们往往带着孩子,“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和各种特长班之间。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重视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升学压力、就业压力,让家长们不得已而为之。

根据我的认识和经验,带孩子去上各种文化补习班,并非科学有效的最佳教育选择。孩子成绩不理想,一般不是一个受教育时间长短的数量问题,而是一个接受知识时的质量问题。他是否愿意学,是否专心致志,是否勤勉,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才是决定他学习成绩的根本。而上补习班,并不能解决上述四个问题。

而适当让孩子上特长班则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特长班里,孩子们往往能够获得天性的满足,得到美感的熏陶和快乐的享受,在智力、知识、技能、体能以及性格个性等方面得到良好增长。我曾在幼儿美术特长班看到,小朋友们兴趣盎然、神情专注地涂鸦,全然不顾手上、脸上、身上的“五彩斑斓”,那种投入令成年人都十分羡慕。

不过,这一切成效,都要以选择的特长班符合或者发展了孩子的兴趣为前提。“强扭的瓜儿不甜”,如果家长勉强把孩子送进他不喜欢的特长班,不仅不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反而会让孩子觉得是一种痛苦。因此,家长给孩子报特长班,要以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前提。

既然是满足孩子的兴趣,家长就不要太在意孩子在特长班的技能长进。孩子在某方面特长的增长固然重要,但是他在其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长会说:把孩子送进特长班,不是硬要把他培养成什么家、什么家,而着重是增加他的一些艺术和体育素养——这是家长对待孩子特长学习发展的正确心态。就如佛家所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同时,特长班也不宜报得太多。有的家长把孩子的礼拜六、礼拜天全部占用,用于各种特长的培训,“满天的麻雀都想抓”,想一夜之间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神童,结果往往“欲速则不达”,使孩子疲于奔命、学而不精、鲜有收获。

同广大家长一样,我们也在女儿的特长培养上下过工夫。在特长班的选择上,我们基本跟着女儿的兴趣走。情况往往是:女儿兴之所至,我们就跟她报某个特长班;兴致消退,就退出某个特长班。当然中间我们也曾告诫她不要总是见异思迁。除了参加特长班,我们还会将孩子送到专业老师家里上小课,以深化提高技能水平。为了督促她的特长训练,不断提高技艺,增强她的自信心和胆量,我们有时也让她在亲戚朋友面前作特长表演,让她参加某个领域的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还记得在故乡的老屋里,正是新春佳节的时候,八九岁的女儿组织堂哥、表弟一起表演节目,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乐呵呵地观看。女儿既当报幕员,又当主要表演者,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一会儿讲故事,惹得大家一阵阵鼓掌、嬉笑。当时还健在的爷爷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这其中既包含有欢笑,也包含有自豪。

以下是我们曾经在培养女儿特长方面着力的一些地方。无疑,它只能成为各位家长的借鉴和参考。

①培养音乐特长

音乐是人类美好的精神食粮。它在开启智慧、愉悦心灵、表达情感、塑造性格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一个女孩子如果受过足够的音乐熏陶,她一定会更有灵性,更加超凡脱俗,肢体和行为也会更加优美。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一直重视女儿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特长的培养。

前面已经提及,从妻子怀孕有胎动后不久,我们就开始进行音乐胎教。女儿出生后,我们继续经常在家里播放音乐,音乐中既有世界名曲,也有通俗歌曲。即使在女儿高考前最紧张的时候,我也注意放音乐来调剂她的情绪和心情。为了让女儿在音乐方面有一技之长,在女儿进幼儿园不久,我们就买来电子琴,让女儿玩。我的想法是,先让她感受键盘,之后让她学钢琴。当时我还聘请女儿幼儿园的老师作为电子琴的教师。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女儿对键盘反感起来,我们也就没有继续让她学下去。当然我的单相思的“钢琴梦”也就破灭了。过了几年,约莫在女儿8岁多时,我们还是要女儿选择一样乐器来学,她选择了小提琴。于是我们跟她报了相关的特长班进行培训。学习中,我们发现,女儿在节奏和音准的把握上明显超出班上同学。这或许得益于她从胎中世界就开始的音乐熏陶。这一判断还可以从女儿在入校后不久就成为学校合唱队成员得到证实。我曾因此一度建议女儿将拉小提琴作为以后发展的专业来学。但女儿可能放不下一直优秀的学业成绩,所以没有同意。

跟其他大多数孩子学特长一样,当特长学习与文化学习严重冲突时,特长学习往往就会让路。女儿到了初三时,课业负担明显加重,小提琴的学习不得不停了下来。看到女儿为各种作业超负荷地运转状态,我们也不好勉强她。进入高中后情况依旧,小提琴的琴盒上渐渐蒙上了一层灰尘。这种情景不禁使我感叹:在强大的体制面前,人显得是多么的渺小,甚或就只是一粒灰尘。

②培养美术特长

爱画其实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记得从女儿能够拿笔时开始,她就喜欢涂涂画画。一支笔,几张纸,就可以打发个把小时的时间。大约从她5岁时开始,我们就给她报了青少年宫的美术班让她接受专门老师的训练。美术老师有时在教室教他们临摹,有时带他们出去写生;有时用铅笔、钢笔,有时又用水粉笔、油画笔。对家长来说,最麻烦的是上色彩课,不但要带各种笔、颜料和纸张,还要带上一只小水桶,用于调色和洗笔;画完之后的卫生清洁工作要弄上不短的时间。

至今在家里的书柜里,还有一本女儿画画的速写本,记录着她从5岁学画画开始到小学毕业的一些铅笔画、钢笔画。第一幅是她5岁多时我们带她到长沙橘洲公园游玩时她画的风车。中间的画还有“献献画妈妈”、“献献画爸爸”、“献献画外婆”、“献献画爷爷”等,其中有几幅是她根据自己编的故事“小白兔和大灰狼”而画的连环画,画中简单地勾画出了小白兔的甜美可爱、大灰狼的狡猾以及小白兔父母为了保护小白兔暴打大灰狼的愤怒,看起来叫人忍俊不禁。

尽管女儿的画作在幼儿园、小学展览过,也多次获得过区市一级的奖励,但由于她上学后时间偏紧,加上她画画兴趣减退,同时我们也考虑没有必要让她因为爱好太多而弄得太累,在保持她的其他兴趣特长班的前提下,根据她自己的要求帮她退出了学了两年的美术特长班。不过,对其美术的熏陶并没有停止。我记得至少有两次我带她到博物馆去参观画展。

同类推荐
  • 让孩子心悦诚服

    让孩子心悦诚服

    让孩子心悦诚服,强调的不是让孩子乖乖听话,而是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亲子双方共同体味到一种爱的圆满,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家庭教育最理想的境界!这样的境界,离你并不远。本书提供精准的沟通工具,让孩子与父母在放松的状态中,懂得对方,一起成长。在本书中,她用最典型的真实案例提醒……
  • 培养最懂事的孩子

    培养最懂事的孩子

    父母们都知道,生一个孩子很容易,养一个孩子却很难。难就难在教出一个懂事的孩子不容易。其实,孩子有坚强、自信、乐观、快乐,感恩等优秀的品质,懂得与人和谐相处,能够明事理,懂是非,有健康的心理,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本书共分五章,分别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让孩子快乐起来、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行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五个方面入手,为父母讲解了孩子不懂事的原因,重点就怎样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本书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用性强,是父母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的必备参考书。
  • 如何说,青春期女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女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女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女孩才会说

    阅读本书,父母会更了解青春期女孩,从而有效消除与青春期女孩之间的隔阂,轻松做到“把女儿的话听进去,把想对女儿说的话说出来”,让女孩安全度过青春期,健康、快乐地成长。
  •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孩子拖拉的毛病并不是一天就能产生的,而且他那让我们倍感头疼的磨蹭举动,也不全是他自己的原因。其实仔细想一下,我们的很多言行,比如老是催促他,其实恰恰就是孩子变得拖拉的“罪魁祸首”。因此,要改掉孩子的毛病,我们首先就要作出改变。
  •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穷养”的男孩,从小就能养成吃苦耐劳的作风,从容面对各种困境。“穷养”的男孩,不会轻易被生活中的挫折打倒,始终斗志昂扬。“穷养”的男孩,懂得自我约束,不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引诱。“穷养”的男孩,更懂得责任的内涵,敢于担当。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针对穷养男孩问题,提出了更具实用性、科学性的教育方法,如个性、能力、习惯等多方面。
热门推荐
  • 机天御帝

    机天御帝

    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小时候误食一颗漂亮的珠子,待他长大之后,这颗珠子会爆发出怎么力量?那双天生倒映宇宙的眼睛,到底代表着什么?本是一个小人物的他,慢慢成长为一个强者,在未来,他将会创造一段无法超越的传奇。
  • 蜷缩的小熊

    蜷缩的小熊

    梦中总是出现那模糊的身影,难舍的叫声,清晰的心痛。生活不总是甜蜜蜜,总是想着逃避。遇到他,爱上她,只是继续儿时的懵懂。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中国神魔小说,为明代陈仲琳(一说是许仲琳)所作,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姜子牙辅佐周室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等生动、鲜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 鹿晗别再骗我了,我受不起

    鹿晗别再骗我了,我受不起

    ”鹿晗,你还想怎么骗我”“我........”“哼,”女孩冷哼一声强忍着眼泪,转头就走..........
  • 消失校园

    消失校园

    实际上,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是用许多电影和小说、传闻作为题材,然后加上可怕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相信你所看到的东西,不过,你相信了也没关系,因为与我无关。对了,如果你身边真的发生了与故事里类似的事情,那就照故事里那样做。还有,千万不要去考证故事的真实性,不要去寻找事发地点,不要去调查那些所联系的人。相信我,知道真相的人都不在了。所以,我把特别重要的部分都忘了,然后用想象力编造这个故事。
  • 城战系统

    城战系统

    因为机缘巧合,青年马乐被带入了一个无尽轮回的世界。这里有恐怖的生化丧尸,也有奇异的魔法怪兽,有航行太空的宇宙舰队,也有飞檐走避的武林高手……踏进这里的那一天起,就意味着他永远与普通人划清了界限,过上了如角斗士一般,只有战斗和杀戮的生活!
  • 带着年货救东汉

    带着年货救东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汉室宗亲刘轩,奉旨除奸。本书是一本新书,请大家关注,谢谢!老台词,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在此感激
  • 宠你入骨,宝贝休想逃

    宠你入骨,宝贝休想逃

    他出差在外,一周未归,她洗手作羹汤,想给他两结婚纪念日一个惊喜。等到的却是她每天对着冰冷的房间说晚安,而他却醉意熏熏躺着他心爱女子的床上叫着别人的名字。忍气吞声,温柔相待,她总以为,不争不吵,努力赚钱,他就能回头看到自己自己的真心,摆脱她是为钱嫁给他的印象。当母亲去世,他见死不救,却还在与昔日的爱人恩恩爱爱的时候,一切,好像没有什么坚持了。静静的从他生命里消失,离婚,这样不是很好吗?当她决定走向她自己的康庄大道时,他却告诉她,她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那个人。
  • TFBOYS之十年我们一起走

    TFBOYS之十年我们一起走

    三位少年和三位女生走到了一起,他们注定了要在一起一辈子。
  • 儒效

    儒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