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01500000002

第2章 第一场:我不是影评人(2)

当然,就算老天真的给了我第二次机会,凭我这胆小如鼠的劲儿也不可能说实话。还有,我是文科生,请理科生不要跟我一般见识。

总之,所谓的梦想和希望,就是塞到你家邮箱里的糖尿病灵药宣传单(或者大力丸宣传单)。你看了一眼,说:“切!一个人得蠢成什么样才会信这个。”可是,所有人都信着呢,因为都病得不轻。我们需要做的,是面对现实,放弃一切幻想,找到真正的解药……好的,作者在说够了愤世嫉俗的话后终于有了转折,在这转折之后便是精心炮制的大道理。听起来也许不那么舒服,却对身心有益。对不起,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曾经很有规律地健身一年,最大卧推重量从35公斤“上升”到32公斤,我还等着谁来给我调理一下呢,哪有时间管你的事。

基本上,这篇文章就是用来解释这本书的,这是一本抄袭了《宋飞》精神的书——其实也没什么精神,精神病还差不多——它不会给你的人生带来任何积极影响,它无法教会你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它不负责提供一种获取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它似乎爆了很多可以用来跟你的朋友吹嘘的关于电影的料,比如“伍迪·艾伦把西科塞斯给揍了”,但多半都是在胡编乱造。虽然多数的文字都在说电影,却读不出一点对电影的热爱,在某一刻,你可能还会觉得这是一本试图证明看电影是傻逼行为的书。总之,它不是成功指南,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文艺青年的装逼手册,作为厕纸它太贵太硬,它不是任何人的正确选择。

警告:如果你是价值观不成熟的小朋友,觉得作者拿无知当个性的态度不同寻常,并且受其影响,活得我行我素。那么,无论你之前的生活有多美好,之后都会变得很糟,你的学习成绩或销售业绩一落千丈,你的老师或老板嫌弃你,父母不承认你,朋友不联系你,你的伴侣也会像伊莲一样脚底抹油。你将会变成无人搭理,孤独到死的可怜虫,直到有一天横穿马路时被撞飞到人行横道前,正在等绿灯的作者会走过来对你说:“这就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下场。”

希望你在书店选书时就看到了上面两段。

我能想出的唯一建设性意见,是多看看《宋飞》。作为一个外国人,只看一遍很难领略其中妙处。但是,如果你看到第73遍,就会发现那简直是出自上帝之手的杰作。

最后,祝愿你有足够多的时间浪费在一部狗奶肥皂剧上,Live long and prosper。

我不是影评人

在中国,“影评人”有它自己的意思,那些在媒体或者网络上写跟电影有关文字的人,即便不是以影评为主,也都习惯于自称或者被称为影评人。进媒体和上网一样,是没有门槛的,影评人自然一抓一大把,鱼龙混杂。而且,多数人所了解的影评人都是收红包的影评人,多是从网络写手转行过来,有点像落草的梁山贼寇,早些年没事干,就到山下劫个富,在论坛上骂骂大片,有知名度之后就被大片招安了。

我倒不觉得这是多大的罪,为烂片摇旗呐喊,顶多是让观众浪费了买烟买衣服的钱,同时占用你逛淘宝、打游戏的宝贵时间。而且现实情况更可能是这样的:人们既不知道这些影评人是谁,也不理他们的推荐。如果你是例外,千万别四处张扬,被影评人忽悠,就跟遭遇仙人跳一样,是相当丢人的事儿。

总之,因为现有的影评人不靠谱,有些人就想知道靠谱的影评人是什么样,视线转移到国外,引进了宝琳·凯尔、罗杰·艾伯特、大卫·波德威尔等所谓的优良品种。没几个人看过他们写的影评,只是读过几篇夸大其词的个人简介——人物文章跟简历或讣告是一个路子,总是能让当事人看起来更好一些。因为他们的名气很大,神秘感十足,经常出现在红包影评人的对立面,很容易就在小小的文艺圈里建立起权威,让人相信影评人也可以信赖和仰望。

基本上,这种观点和我的文章一样,都是在胡扯。影评人令人讨厌,因为他们是影迷中的特权阶层。尤其在网络普及之前,个别人的观点就能让导演瑟瑟发抖,而片子并不是拍给个别人看的。

创作者痛恨评论者的例子也能在电影中看到,《云图》里一个作家把书评家扔到楼下摔死,《杰和鲍勃的反击》里杰和鲍勃痛扁大骂其漫画的粉丝。伯格曼曾在采访时说:“也许他们只是嫉妒,因为他们拍不了电影……”这是孩子气的应对方式,也表达了他们的真实看法。

如果说影评人是有存在意义的,那他们至少应该代表一种标准,他们具有非凡的赏鉴力,不但会甄别好与坏,而且能解释好与坏。所以,他们首先具备的是实用性,让无法一天看三部电影的正常人找到值得一看的片子。其次是启发性,他们让被忽略的细节得到重视,他们给不理解的影迷提供答案。这些他们都可以做到,就像我也能表演空中转体三周半,只不过总是以失败告终。

《死亡诗社》里有个古板的语文老师,讲了用X轴、Y轴评定一首诗的好坏的方法。脑子正常的观众都会鄙视他和他的方法,但是当我们回到现实,还是很容易就去相信X轴和Y轴。有了两个轴,就有唯一的交点,这个交点就是标准。但是,就算X轴和Y轴真的存在,也只对个人有效,X轴代表影片,Y轴代表品位,如此每一部电影在每人心中都形成一个坐标。但是每个人的品位都不一样,因此属于电影的坐标不止一个,而是无数个,它们由点连成线,最后变成面,变成无穷大。所以,与其争论电影的好坏是否能以客观的标准评判,还不如承认自己的品位就是低到这个份上了,又能如何?祖国的GDP依然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着,非洲人还是吃不上饭。

宣扬客观标准的人中,少不了看过挺多片子、知道挺多电影史和理论的影迷,无论他们是否以影评人自居,都渴望成为权威(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我也看过挺多的片子,知道一点事,但小丑式的天性决定我成不了权威,我更愿意蹲在权威肩膀上拉屎——为什么要蹲在肩膀上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屎拉到头上。当然,以防你也想成为权威却不得其法,俺在这里就献丑谈谈经验,毕竟在影迷圈混迹多年,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写影评。

能让你获得自我满足的影评有两类,第一类以归纳为主,说的是所有人都看到的东西。第二类以装逼为主,说的是所有人都没看到的东西。先说第一类,既然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又如何突显你的特殊呢?窍门就在于表述方式。比如看完《变形金刚》,无数人的第一感觉都是“打到后面就分不清谁是谁了”。这个说法太口语,一点都不屌。专业人士会说“没有辨识度的机器人……”听起来是不是不一样了?其实意思根本没变。却更有可能让别人产生“哦!我也是这么想的”的感觉,此为第一类影评能够获得的最大褒奖。

相比之下,我更愿意谈谈第二类,因为有槽可吐。首先我会引用一段安德烈·巴赞的话作为例子——巴赞是如此的权威,我迫不及待地要在他的头上拉屎。

巴赞说:“让我们再研究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噱头。在《冒险者》中,夏尔洛从悬崖上居高临下地向追他的警卫投掷石块……那些警卫都被轻重不等地砸晕在地。但夏尔洛没有趁此机会逃之夭夭……他没有发现,他们的一个同事正从背后靠近他……伸手找石头的时候,夏尔洛摸到了警卫的皮鞋。请欣赏他的反应:夏尔洛没有逃跑,因为他显然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也没有在判断自己走投无路后向监狱看守投降。他用一点沙土覆盖了这只碍眼的脚。您笑了,您的邻座也笑了,所有人首先都发出了同一阵笑声。但我在不同的放映厅里‘听’了20遍这个噱头。当观众或至少其中一部分为知识分子(如大学生)时,放映厅里会涌起第二波性质不同的笑声。”

我真的没见过比他更不要脸的人了,“当观众或至少其中一部分为知识分子时,放映厅里会涌起第二波性质不同的笑声。”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像他这样的聪明人,从卓别林的行为中看到了更多的东西,所以有了第二轮的微笑不语。还有一些蠢货呢,只是在那里傻笑而已。

另一个装逼的例子来自《七宗罪》的评论音轨,与大卫·芬奇、布拉德·皮特一起讲片的是个英国电影学者,这家伙胡说八道的能力跟巴赞不相上下。影片后半段有一场车内戏,角色包括两位警官和自首的杀手,杀手说:“坐看五个无辜的人死去(镜头切换到杀手),直到你们觉得该设置陷阱(切换到皮特)。告诉我,你们又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切换到摩根·弗里曼)……”然后这位老兄开始借题发挥,说镜头的切换暗示了角色的命运——杀手“死去”了,皮特落入了杀手设置的“陷阱”,弗里曼则看到了证明杀手有罪的“证据(即箱子里的人头)”。就像伍迪·艾伦在《安妮·霍尔》中说的,“知识分子看起来才华横溢,其实狗屁不通。”

遗憾的是,证明他们狗屁不通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上一段言论,听起来有模有样,一定能唬住大多数人,然后他们会说:“之前没觉得,听您一说再看就不一样了。”我相信也唬住了学者自己,他肯定会忍不住偷偷地表扬自己:“这真是个天才的发现啊!”

沿着巴赞们的足迹,诸多小巴赞玩起了模仿秀,他们意识到电影不光是看的,还得想。只要片子合适,愿意边看边想的人一定能体会更多妙处,但是一不小心就会想得太多,变成牵强附会。这两种情况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找到了导演或编剧想说的,多数都放在明处,你只要把它们联系在一块就好。比如《卡波特》开场不久,卡波特花钱让一个黑人乘务员当着好友的面表扬他的新书,这就是极端虚荣和自恋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全片还有相当多的细节与其形成共鸣,他的悲剧也与此相关。小题大做的情况,则是把多余的东西强加给导演或编剧,讲《七宗罪》的英国佬就表现得好像福尔摩斯,如果创作者把想法隐藏得这么深,深到没几个人看得到,那还有什么意思?另外一种如同展览馆里的解说员,面对油画中的裸女或者用树根雕出来的大鸡巴,生搬硬套地拔高,让人相信你看到的不只是一根鸡巴,更是人性之美。基本上,截图拉片党都可以归到这一类,他们一帧一帧地看电影,分析打光、构图和摄影角度,赞叹大师的精巧设计,装出一副很懂美学的样子。

镜头当然重要,但它们对观众的影响往往是下意识的。我觉得,只有在先有感觉的情况下,分析镜头才有意义。先说几个反例:《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用手持摄影方式拍摄,画面一直在晃,可以说这跟角色的情绪,以及关于失忆的故事有关,这是在纸面上合理的说法。但如果导演用很稳定的镜头拍它,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后来“晃”成为装文艺最简单的办法,晃就像艺术家的长发和胡子,如果你什么像样的作品都拿不出来,长发和胡子至少让你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

让我最难忘的镜头之一来自《西部往事》,莱昂内用一个出其不意的抬升镜头制造了强烈的对比:前一秒只有孤零零的站台,让你以为置身于大漠黄沙,随后才发现火车站后面就是繁华的西部小镇,如同从贾樟柯电影中的小县城瞬间穿越到上海徐家汇,脑海中浮现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也是《西部往事》的主题之一。于是,配合上音乐的变化,俺无法自控地流出了猫尿。不过,猫尿是流在前面的,注意到镜头的抬升则是很久以后的事。事实上,就算你始终没有注意到,也无所谓。同理,只有当多数人都看到了窗外的男孩,《公民凯恩》的大景深镜头才有意义。我承认男孩很显眼,不过仅此而已。

插一句贱话,在我的传记片榜单中,《公民凯恩》不但比不过《卡波特》和《社交网络》,甚至要排在《焦裕禄》的后面。然后回到正题,影评人能做的唯一贡献,也就是把影片最基本的思路给整理清楚,那还不如直接看导演和编剧访谈呢。再说这也没什么难的,只要你能撑过高考,把片子看懂就是小菜一碟,多数人只是不愿意动脑。可能正因为这个行业的技术含量太低,才会有那么多人不可自拔地装逼,以此来彰显其工作的价值。而且像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影评人特别愿意自问:“我们需要影评人吗?”再把写影评说得特别了不起,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特有帮助……

其实,真正被需要的职业从来不会跳出来证明他们是被需要的,比如挑粪工。所有文史类的大学教授和影评人在挑粪工面前,都跟大粪一样没有价值。不服就去找周总理。

以上,都是从客观角度分析的,也许是对的,但多半是错的。而无论对错,这都不是我拒绝承认影评人作用的主要原因。因为人都是跟着主观情绪走,然后用客观做理由和借口。所以,真正的原因已经写在文章的第七段:俺天生就是这么个德性,做不了权威,也不让别人做权威。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是在十足的屌丝环境中长大的。如今离家千里之外,我还是怀念生我养我的那条屌丝街道,因为学生素质极差,同学区的知名小学拒绝在此招生。后来跟我处得最好的同学也是屌丝,我的高中是屌丝高中,我的大学是屌丝大学,给我第一份工作的媒体是屌丝媒体。我童年最难忘的娱乐项目,一个是满地打滚,一个是看福利厂的员工下班。所谓福利厂,就是只招收身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的弱势群体的黑板厂,他们的员工总是一起下班,一起经过我家门前,浩浩荡荡,很像《美国恐怖故事》里的场景。

同类推荐
  • 黄河金岸

    黄河金岸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丰厚;黄河文化广纳百家,兼收并蓄;黄河文化内涵深广,意蕴深邃。作为中华民族母体文化、本源文化的黄河文化,融入了各民族的血脉,成为连接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黄河金岸”具有强烈的文化启示意义和高度实践价值。“黄河金岸”是大自然的启示,是历史进步的启示,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启示。“黄河金岸”是宁夏迎接一个伟大时代的厚礼。《黄河金岸》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以及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千百年来,历代诗人留下关于黄河的千古诗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
  •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1之火车记 心虚悬着,处于古汉语所谓“惴惴”“忐忑”之中,像断了线的汼……
  • 趣味真相预测(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真相预测(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中国异体诗新编

    中国异体诗新编

    本书共选辑上起汉代,下迄现当代一百八十四家的异体诗六十一类,三百五十多首,依类分编。入选作品与《趣味诗三百首》无一雷同。原入编《趣》诗的车船名诗、针灸名诗、龟兆名诗、相名诗、围棋名诗、节气名诗、五行诗、六甲诗、翻韵诗、拆字诗、回文曲等,因未见续作,不再重列。但据此可知中国异体诗门类至少在七十类以上。 每首诗后有作者介绍、注释和说明。作者介绍列于首次出现的作品之后,同一作者在诸多门类中有诗作的,不再重出。注释着重疑难词语和本事、典故,力求简明。双关词语,词义易明的仅注与诗题有关的词义;词义难明的兼注双重意义;难句略作串讲。诗作全部注明出处。各篇说明着重阐明该篇的特异之处和主要内容、题旨。
热门推荐
  • 空中天使的对话

    空中天使的对话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涉鸟家族——空中的优雅舞者;鸣鸟家族——空中的音乐家;珍鸟家族——空中的珍品等。
  • 你是我爱人2

    你是我爱人2

    失恋,还穿越?什么什么??我是那个大美女?名传千古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
  • 蛇王爱妃彼岸花

    蛇王爱妃彼岸花

    原书名:《蛇王的爱妃》26302175他用最惨烈的方式,让她失去了属于他们两人共同的孩子。当她带着他的第二个孩子跑路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咄咄逼人高高在上的王了。而她也不再是娇弱的女子,她是冥界的王。一场偶然的邂逅,一段华丽的收场。相遇在错误的时间里,生长在不同的世界中。你往东我往西,擦肩过客。只是一场爱恨情愁,竟是凄清的美。若人生只如初见,是否仍会选择这样的遇见。若人生只如初见,那么似水流年会不会繁华一些?
  • 傲天魔尊

    傲天魔尊

    九颗龙珠散落大陆,掀起一片血雨腥风的争夺。张楚拥有龙族血脉,半人半龙的体质。由于龙族体内拥有龙丹,更是武者提升实力的至宝,龙族逼不得已偃旗息鼓,隐没于世。张楚踏上了寻找龙珠之路,渐渐的发现原来神控制着大陆的一切,逆天改命,挑战神的权威,我命由我不由天。
  • 鸿蒙神帝

    鸿蒙神帝

    孙羽原本是一个乡村少年,偶然之间获得秘宝,打开修炼者的大门。随后,他却做了一个无比真实的噩梦,可怕的是那噩梦后来竟然实现……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梦境,孙羽的身世也变得扑朔迷离……升级体系:灵元境、武元境、地元境、天元境、宗元境、尊元境、王元境、皇元境、帝元境。
  • 邪王溺宠毒妃

    邪王溺宠毒妃

    出门探亲,却路遇敌军。什么?救了她的是王爷?!什么?!王爷为了就她身中某种毒药,只有她能解?秦晚的内心是拒绝的,可无奈自己无法动弹,只能被当成药引,与他春宵一度...原以为他是高不可攀的战神,她不过是平民医馆里的小透明。人生从此再无交集,可不出一个月,他就出现在她面前,“我怎么觉得你看起来很眼熟?”“不眼熟,你看错了。”秦晚心慌,想逃。却被他的大掌扣住——“本王觉得……你就是那个占了本王便宜就跑的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勿念

    勿念

    两个相爱的人,不仅仅是关心疼爱对方,也可能因为喜欢彼此爱彼此,然后做出很多伤害对方的事,沈瑶儿和欧阳逸枫便是如此,两个原本相爱的人,却总会因为误会或者猜疑而伤害对方,但相爱的人总会走到一起,即使他们分开太多次……
  • 婚深意动,首席老公别太凶

    婚深意动,首席老公别太凶

    离婚又结婚,温冉的感受是,更高更帅更持久,三年前,他差点家破人亡,她却毁了婚约和心上人双宿双飞。三年后,他把她困在灵堂,肆意强迫,逼她一遍遍说对不起,也绝不放过。二婚嫁他,本以为会形同陌路。他却说:“自己主动就一次,我主动一天。”她多次想逃,他却不放手。一日,她见到前夫,在前夫隔壁他各种发作,她哭着求,“别在这。”他讥讽冷笑,“那去隔壁行不行?我不怕围观,因为他哪里都比不过我。”
  • EXO之初雪那年

    EXO之初雪那年

    世界这么大,终究遇见你。最美的年华相爱,最甜蜜的时光终结;信誓旦旦的誓言,终究是岁月的亏欠;而心里一直空出的位置,是为了留给那个曾经深爱的你…………她的心里,一直装的那男孩,是谁…………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九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九卷)

    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世界上下五千年中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版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世界历史。全书分为古代文明、争战中的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世界大战时期、冷战时期、世界新格局等九大篇章,精彩扼要地讲述世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各大文明的发展历程,为读者讲述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进而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