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0400000041

第41章 古人生活剪影·器皿用具杂谈(9)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至今已经有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时人们称之为“簦”。北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人们将其称为“罗伞”。官位大小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不同。皇帝出行使用的罗伞为黄色,取其“隐蔽百姓”的意思,实际上也为遮阳、挡风、避雨用。

根据我国民间传说,伞的发明源自春秋时期鲁国的巧匠鲁班。据说,鲁班经常为百姓做活,他的妻子云氏每天往返送饭,但若遇到雨天,就常常被淋湿。于是,鲁班沿途建造了一些亭子,妻子遇到下雨天便可在亭子内避一避。可是,亭子虽然好,也不便多设,遇到雷阵雨突如其来,妻子还是会被淋湿。这日,云氏突发奇想,说:“如果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茅塞顿开,就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然后安上活动的骨架,装上把儿,就做成了“伞”。

关于伞的传说多种多样,但流传最广的是鲁班说。

古人也戴眼镜吗

据传,中国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眼镜。明万历年间的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叆叇”就是我国眼镜最初的叫法。明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描绘的是永乐年间,南京城区民众的生活场景,画中有一位老者带着眼镜。

清嘉庆年间,眼镜已经很普遍。如张子秋《续都门竹枝词》云:“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据清朝李光庭《乡言解颐》的记载,我国古代人用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来划分深浅度数。

谁发明了火柴

最原始的火柴出现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当时,战乱不断,北齐大军腹背受敌,致使缺少物资、缺少火种,做饭就成了一大问题。据说,火柴就是由当时的宫女发明的。她们将硫黄沾在小木棒上,然后借助火种或火刀、火石,把“阴火”引为“阳火”,这便是最初的火柴。最初的火柴只是一种引火的材料。后来,马可波罗将其传入欧洲,欧洲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后来的“洋火”。“洋火”的发明人是英国的沃克,1826年,他利用树胶和水制成了膏状的硫化锑和氯化钾,然后将其涂在火柴梗上,将火柴梗夹在砂纸上,并将其拉动,便可产生火。

古代儿童都有哪些玩具

古代的儿童也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而中国的玩具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原始的玩具,如石球、陶哨和陶埙等。其他的还有泥玩具、围棋、风筝、七巧板等。

泥玩具的种类繁多,考古发现了大量汉朝的“泥车瓦狗”、“马骑倡俳”等。这些玩具塑造的形象简练生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主题思想,影响了后世的雕刻艺术和乐器的发展。

棋类玩具也有诸多种类,其中围棋在汉朝时已经流传至国外。唐朝时,人们将琴、棋、书、画列为文化修养的四要素。宋朝以后,象棋逐渐流行,成为颇受大众欢迎的棋类玩具之一。

风筝是一种多功能玩具,它既融和了健身、竞技、娱乐和观赏为一体,又是当代民间艺术的具体体现。在汉朝以前,人们采用固定翼飞行技术实现飞天。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促进了飞机的发明和航天科技的发展。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中就放置有一只中国的风筝,上面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七巧板也被外国人称为“唐图”或“机巧的中国之谜”。其边长和内角的规律性体现了内涵数学的原理。不少人将其作为数学、几何角度的研究对象。

九连环被认为是人类发明的最奥妙的玩具之一,于十五世纪流传至国外。

宋朝创造出了走马灯和滚灯。走马灯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旋转的装置,它的制作原理与汽轮机和燃气机相类似。滚灯的结构与古代的“被熏”相类似。其原理与近代陀螺仪中的万向支架相似。

陀螺也是古代常见的玩具。据说,陀螺的稳定旋转曾经给原子能反应堆的发明家恩里科?费米很大的启发。

算盘是谁发明的

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也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之前,算盘是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的计算工具。算盘的发明源自算筹。没有算盘之前,古人用小木棍进行计算,人们称之为“算筹”。用“算筹”计算叫做“筹算”。后来,小木棍计算受到限制,人们便发明了算盘。

关于算盘的起源,至今仍有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东汉、南北朝说。东汉数学家徐岳所写的《数术记遗》中记录了十四种算法,其中第十三种算法称为“珠算”,并有“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的记载。北周数学家甄鸾将其解释为:“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这里所描述的珠算只是一种加减的简单算板,与后来的珠算不能相提并论。

第二种是元明说。元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第二十九卷《井珠》引当时谚语形容奴仆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日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

此中用算盘来比喻老资格的奴婢,拨一拨就动一动,这说明在当时算盘已经很普遍了。明朝永乐年间的《鲁班木经》记载了制造算盘用的规格和尺寸。

另外,明朝还出现了诸多介绍珠算用法的著作,如徐心鲁《算珠算法》、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等。

第三种是说算盘源自唐朝、兴于宋朝。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家药铺,这家药铺的正面柜台上就放着一架算盘,其形制与现代的算盘类似。宋末元初的刘因曾写了一首《算盘》诗描写了宋朝的算盘。宋朝时算盘从形制上看相对较为成熟,故多数算学家将算盘的诞生上推至唐朝。

中国古代的吊桥是谁发明的

中国古代吊桥的发明者是李冰。他于公元前三世纪,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中国古代第一座吊桥,名为安蓝桥。同时,安蓝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竹缆链桥。此桥总长三百二十米,共有八个孔,全部是由竹子制作而成,没有一块金属材料。吊桥上铺有板,让人便于在上面行走。整个缆索是用竹子做的内芯,外面包着用篾片编成的辫子,篾片就是从竹子外层劈下来的竹条。篾片把内芯缠得越紧,缆索的强度也就越大,这样就保证了吊桥的安全性。

中国在公元一世纪发明了可以通车的铁吊桥。1655年,西方的马丁?马蒂尼到中国访问,他描述了中国贵州境内一条河上的铁索桥,辑录在《中国图集新编》中。西方的第一座吊桥是建于公元1741年的温齐桥,此桥跨于英格兰的提兹河上。1809年欧洲人建造了第一座可让车辆通行的吊桥。因此,中国在这方面比西方领先一千八百多年。

信封有着怎样的传奇历史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信封。《战国策·齐策》中记载:“厂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耳阶民亦无耳阶,书未发。’”其中“书未发”即书信未启封。

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了信封,但由于史料不足,信封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就不得而知了。

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里所说的“双鲤鱼”就是汉朝时的信封。这里是用比兴的手法描绘拆书函的情形,并非烹煮真鲤鱼。

这种信封就是由两块鱼形木板组成,书信夹在中间,解绳开函,便能看到里面用素帛写的书信。后来,这种鲤鱼形的信封一直沿用至唐朝。

关于信封还有两个传奇故事,颇为有趣。

据说,东晋时期,一个名为殷浩的人志大才疏,但是很有野心,一直想做官。

后来,他奉命北伐,打了败仗,结果被贬为庶人。过了一段时间,阴谋家桓温想任用殷浩为尚书令,便写信告诉殷浩。

殷浩收到信后高兴得忘乎所以,他写好了回信,却总担心有谬误,就把信笺装进去又拿出来,拿出来又装进去,就这样,不知道装了多少遍。

可是,越是紧张就越容易出错。殷浩最后装进去的是一封空信。桓温收到信后非常生气,就不再任命殷浩为官。殷浩的做官美梦就这样化为乌有。

另据,戏曲《尺素书》中记载,宋真宗时,洛阳有位富人名叫刘元普,他经常接济四方贫士,远近闻名,颇受人们喜爱。

另有一位进士名为李逊,后任钱塘县令。可是,他任职不到一个月就大病不起。看着无依无靠的妻儿,他想起了刘元普,可是他与刘素不相识。

后来,他准备了一个空信封,封好后,在信封上写上“辱弟李逊书呈洛阳恩兄刘元普亲拆”。他把信封交给妻子,让她带着儿子去投奔刘元普。刘元普根本不认识李逊,但看到函面上写得很亲昵,打开一看却是一封空信。

同类推荐
  • 成语故事·第三辑

    成语故事·第三辑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它是历史的积淀。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在让人们了解历史的同时,又获得了现实的收益。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吸血鬼的前世今生

    吸血鬼的前世今生

    千百年来,各种神魔鬼怪一直在人们的幻想中肆虐。“吸血鬼”这种不死的猎食者,这个源自于西方的神秘形象是其中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一种。无论在宗教,科学还是文化等领域,“吸血鬼”现象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他学贯中西,推动了当代中国散文的发展,被誉为“余秋雨现象”。他的近十本“文化散文”著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至今,频频刷新销售排行榜,且拥有了无数读者,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本书作者以鲜活的语言为针脚,所穿之线是余秋雨的“读书生活”。作品清晰地再现了余秋雨的成长之路,使读者从这位文化大师身上,领略到了作为一个人生存奋斗、发展完善的方向。
  •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三字经》里三个字为一句的语言,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这穷。”不仅归纳概括得非常精辟,而且比较符合科学知识。因此,笔者深受启发,思来想去,能不能像《三字经》那样,用几个字的文句,趣谈老北京呢?
热门推荐
  • 天邪战鉴

    天邪战鉴

    荷花淀,水浪涌、新莲轻卷。草长柳发青鹮唱对,寒蛙醒、戏声一片。湖外楼台楼外月,舞倩影、腰姿婉转。北斗静、流荧过隙,脉脉迢迢银汉。惊赞,花开叶落,鬓云霜染。曲陌红尘黄粱旧梦,烟火尽、昙花一现。俏丽佳人催酒醒,俱往矣、时光荏苒。渺名利沉浮,傲视苍生,天邪一念。
  • 重生之龙帝

    重生之龙帝

    龙翔在在古玩市场中淘来一座小塔,可是没过多久便连人带塔穿越到了玄天大陆,身怀万年难遇的混沌圣体,可是确从小经脉堵塞不能修炼,MD什么狗血剧情,看我是如何屠仙魔,上九幽,一步步走上至尊之路的吧。
  • 思念刻入年华

    思念刻入年华

    梦里的故事与临别的生活
  • 擒仙记—倾覆九华

    擒仙记—倾覆九华

    一人,三世前生,重重谜团一剑,万古留名,其名太昊一玺,隔绝阴阳,印掌轮回一书,传承远古,平衡天地一女,生生世世,伴君左右不相离
  • 何路到仙家

    何路到仙家

    彼岸花,情不见因果,缘注定生死。前世,他魔界尊王遗世独立睥睨九霄;她九天玄女影自娟娟妙婧纤腰。今世,人间四月烟雨蒙蒙,江南清明几多惆怅。他盖眄兰情平生稀见,她豆蔻年华细嗅青梅。彼岸花开花谢,三生石上刻段孽缘。人间无路已到仙家,但求魂梦独访天涯。
  • 末世之无限双修

    末世之无限双修

    蜀山剑宗当代门人——出尘子不幸感染了让人闻风丧胆的新型丧尸病毒但却出乎意料地因祸得福,修复了原本破碎不堪的经络而随后更是在机缘巧合下偶遇合欢门新一代魔女——柔媚儿两人阴差阳错下竟初尝禁果完成了合籍双修破茧重生出尘子再次迈入了修真世界的大门,在破碎的天地中仗剑而行。就在其他人还在为食物发愁的时候,化名为楚辰的出尘子驾着飞剑在万尸丛中来去自如,如履平地;就在其他人还满身装备的四处奔逃时,化名为楚辰的出尘子仗着手上的乾坤袋,空间戒指,轻装简从逍遥末世;就在进化者争权夺势,肆虐凡人的时候,化名为楚辰的出尘子却是开宗立派,广纳门徒;就在魔门崛起,玄门紧闭的末日时代,化名为楚辰的出尘子鹤立鸡群,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美女保卫战。
  • 新唐门秘传

    新唐门秘传

    家里族长突然病逝,唐门族人纷纷赶回老家奔丧。身为家族的长女且无男嗣的情况下,她无意之间发现一些关于唐门的秘史。一切顺理成章,但总感觉一切又那么让人放心不下。那位运命多舛的掌门,跟自己一样的右眼含有双眸,一样的脾气秉性,一样的敏感多疑,一样马不由缰。是命运轮回,还是当真只是所谓的家族遗传?腰际闻风哭泣的风来咽,摊在掌心自碎两半的玉生烟,以及梅花树下,那人昂藏七尺,美如冠玉,一身青色布艺执一把寒剑。一切都经常出现在梦里面,怎么又会出现在这书卷?【基本,每天晚上十点左右一更,多谢推荐,打赏】
  • 春心妙手

    春心妙手

    清晨,阳光明媚,一觉醒来却发现一个妩媚动人的女人出现在了自己的床上,黑色的长发、秋水一般撩人心魄的眸子,她是谁?当伪御姐遇上真处男,一段段稀奇古怪、爆笑不断、暧昧香艳的小故事就这样接连不断的上演了。
  • 独剑守关

    独剑守关

    灵宝交鸣直至天地崩裂我有什么?法术纵横如圣灵逞威我怎么办?仙魔飞舞世人哀嚎我在那里?我手中还有剑!一人一剑!我在这里,剑在这里谁也别想越过!
  • 火浴江山

    火浴江山

    冰与火,祭奠了谁的江山;血与泪,铭刻了谁的墓碑。天下乱,群雄起,腐朽帝国分崩离析,新的世界应运而生。我信奉义和,我将火浴江山,怒誓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