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3000000006

第6章 出发,寻找传说的幸福城(2)

两边的山是这个样子,车轮下的路,坑连坑,连所谓的“搓板路”还不如。沙石路面,已经轧出了很多的坑。司机们早就总结说,那叫“三颠路”,车在路上颠,人在车上颠,心在肚里颠。有的批次是在8月份最热的天气里翻山的,那个热风吹在脸上,可以把嘴唇吹焦。

半路停车的时候,大家一下子看到山窝窝里有一股水,都争着要去把毛巾放到里面沾沾,好擦擦脸舒服一下。带队的那些兵团的干部赶紧跑去拦住说:“你们不能去,那是浓碱水,擦上去风一吹,皮肤马上就裂了!”

就像他们当初的感受一样,行走在南疆的人,都会一路切身体验到什么是辽阔无际的大漠,之后很可能惊喜地进入了绿洲,看到杨树遮蔽的路边,有衣裙鲜艳的各族女子,还有满地成熟的瓜果。新疆大地绝不只有荒凉,在这长途跋涉中,壮阔的景象和间或出现的绿洲,让他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纪录片里展现过的画面。他们发现,茫茫的戈壁之间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绿洲。那地上的西瓜,一个个都好大,还有哈密瓜,一问,两分钱一公斤,几乎是随便吃了。

上海来的这些女孩子,她们用来扎小辫儿的,那时候叫“玻璃丝”,实际上就是塑料绳。五颜六色的玻璃丝,一根可以跟维吾尔族老乡换上半篮子大杏。因为这种在上海很普遍的玻璃丝,在这边还没有,甚至没见过。维吾尔族小姑娘漂亮,又都特别爱美,喜欢打扮,那玩意儿扎在辫子上多好看啊。而那些又大又黄的甜杏,也是上海女孩子们在内地绝对没有尝到过的。

每经过一处集镇村庄,一定能看到打馕的作坊。馕,这种新疆特有的食物,最初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顶多引起好奇但并没怎么在意,而日后却几乎成为了他们的一种奢望。

王祖炯坐在卡车上不知行进了多久,听说到达库尔勒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在山脚下有一片房子,就是农二师的转运站。进进出出所有的人都会在这儿住下。没有电,有人提着马灯走来走去,喊几班的往哪里走,人就跟着走,进去倒头就睡,都疲乏得不行了。

这时候,上海劳动局派去送人的李队长喊:“注意啦,师首长关心你们,一人发给你们一个馕!”“囊”是什么东西?王祖炯想,“囊”就是个布口袋吧,想必里面装了很多好吃的。一会儿各个班长从那边房子里出来,一人抱了一大摞,说是发馕了。大家接了一看,这不就是大饼嘛,不过比大饼还要大,也硬得多。

第二天还要整天赶路,是没地方开饭的,实际上发给每人一个馕是路上中午的干粮。许多人还不当回事,似乎已经忘了一出上海经过灾区时,第一次接受的社会现实的触动,更没有想到自己将来几乎会和见到的那些灾民一样难,大家都不愿意吃这东西,纷纷扔了。王祖炯倒没舍得扔,当然这其中有个原因,他离开上海的时候,由于父亲是在押反革命,家境很不好,所以没什么吃的可带。

天没亮又出发了。车开动的时候,坐在卡车车厢上的王祖炯看到昏暗的马灯灯光下,有个人在弯腰捡东西,捡他们扔掉的那些馕。借着那一点灯光认出来了,是带队的郭指导员。他没有马上上车,而是在下面到处捡。他当然知道,这些馕在后面的路上有多宝贵。

去往南疆的上海青年,主要集中在阿克苏的农一师、库尔勒的农二师和后来在喀什地区新组建的农三师。去往北疆的,集中在条件比较好的石河子农八师,少部分在博乐的农五师、五家渠的农六师。上海青年的分布以条件更为艰苦的南疆各师为主,其中分到农一师的最多,有四万多人。

经过阿克苏的时候,毛国胜从卡车上看出去,觉得这多少还像个城市,虽然没法跟上海的街道比,但在新疆这么多天总算看到了楼房,二三层的土灰色楼房,看到了马路,偶尔有汽车过去。不管怎么说,阿克苏毕竟是个地委所在地。

穿越天山,当年另一支队伍的走向,是从库尔勒折向东,318国道大致沿着塔里木河的流向延伸,空旷的路边出现了路牌:34团。这是地名。当年激情满怀的王祖炯也许不会想到,他的目的地就在这里。这就是农二师34团,处在塔里木河下游,西接塔克拉玛干沙漠,东临荒无人烟的罗布泊。

这块地方在地图上能够找到,附近的地名叫铁干里克,曾经的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个重镇,现在一切的印记都湮灭在了茫茫的荒漠之中。

操着南腔北调劝说:下来吧,到了

作为当年随军进疆的老兵,赵国胜说:“我们原来老部队的人员构成,一部分是经过打仗过来的;还有一部分呢,是从湖南、四川、山东这些地方招来参军的女同志。这是在转为建设兵团以前的情况。”他说的这些女同志,应该就包括那“八千湘女上天山”了。

从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之初,成员除了集体转业的原第一兵团和第二十二兵团部队官兵,其余大都陆续来自山东、河南、甘肃、湖南等地的乡村。到60年代,所有这些人都已经是农场的老职工了。对于他们来说,大上海也同样像是一个传说,同样是在那遥远的地方。

兵团的军人子弟何立云,那时候也是个差不多二十岁的青年。对于上海青年的到来,他记忆中的情景是这样的:“听说他们要来了,赶快尽我们农场的能力,为他们准备盖的被子,准备一人一块白布作床单,还有一人一条褥子,褥子里面我们都给装上麦杆子。上级派我们单位的人去缝被子,装被子。而且提前有通知发下来,说他们什么时候到,像打仗一样,事先都联系好了,第一天他们到哪儿,第二天到哪儿。哪一天到你们这儿,必须在几天之内准备好。”没想到的是,后来他娶了上海女青年李雯兰。

在纪录片《军垦战歌》里,就有欢迎支边青年到达团场的场面,当地组织起干部、职工和家属以及各族群众都来夹道欢迎。这和实际情况差不多,并没有多少渲染。那是1963年的7月30号,第一批上海支边青年来到了农一师,先是到达师部所在地。到处都挂起了欢迎横幅,张贴了标语,农场的领导、老同志排成队,分列在路的两边,热烈呼口号,鼓掌欢迎。

这第一批是给后面十万人打基础的,所以在欢迎上,在生活上、住宿上都准备得非常用心。上海青年来了以后,那时候房子少,就先安排住在学校,还安排在师、团机关的办公室。像李梦桃他们分到北疆五家渠的农六师,这里唯一的一座楼,是师里的俱乐部,叫八一俱乐部,让他们住在里边。先住上十天八天,好好休整、适应一番,从头到脚整理一下卫生。然后再分往各个团场,下到连队里面。

那天,何立云他们终于得到了通知,叫所有的人马上集合,全团各连的人都很快集合起来。然后派上各种车辆,包括牛车、马车、拖拉机,呼呼啦啦地赶路,把大伙都拉到团部来,让大家提前排列在那条唯一的大路两边,等着欢迎上海青年。

毛国胜是站在卡车上接近团场的,他们的车子在路上停下来,前面就是农场了,看到了白杨树,两边都是笔直的高高的白杨,然后听见敲锣打鼓。他们跳下车,按要求都整理好行装,把帽子戴正,腰带扎紧,女生把头发理顺。大家充满了好奇,一下子都打起精神。整队大步往前走,就看到前面男女老少的人群,他们兴奋地走进了老职工和家属的夹道欢迎中。

何立云站在欢迎队伍里,大家都翘首向路口的方向望,远远地看见上海青年站在大卡车上,看见他们下车了。那边一喊“来啦!”这边就赶紧敲锣打鼓。有大鼓,也有腰鼓队,一些人打着腰鼓,扭着秧歌,当地的中小学生都列队齐声呼喊着口号。男男女女把拿在手里的小红旗挥舞起来。

何立云猛拍着巴掌,跟着呼口号,接着还唱歌,唱塔里木河真美丽,塔里木是个好地方,新疆是个好地方。这时他们上海青年就走过来了,他们也唱,欢迎的人们更卖劲儿地唱。何立云看到,他们的样子都很高兴。这个时刻他觉得很开心,他和旁边的小伙子们都注意到,走近来的上海女青年个个都那么白净俊俏。

同类推荐
  • 银水换神泉

    银水换神泉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一座绚丽的文学宝库,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纯朴乐观、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学瑰宝。它植根于民间,融幽黙、风趣、机智、巧合等元素于一体,以其通俗易懂上口易记而得以广泛流传。它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它给正史以弥补,给名著的孕育奉献了营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基本上都是先有零散传说而后成书。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以扬善惩恶为主,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并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如果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平淡……
  • 77天,汶川大地震亲历记

    77天,汶川大地震亲历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股相当于251颗原子弹的能量从莲花心沟地下约19公里处汹涌而出。仅6秒,超过300万方的固体物质横扫了方圆2.5公里,扑向近在咫尺的映秀镇……
  • 爱在旅途:不曾再见的旅行

    爱在旅途:不曾再见的旅行

    本书内容选取国内充满小资气息的十个热门旅游景点,不同的人物在每一个景点发生的或艳遇或邂逅或赶赴约定等不同的情感故事,集最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最新最有价值的旅游资讯攻略,以及精美的摄影作品插图于一体,做到美文、美景、美图三者共赏,立体而丰满,让人耳目一新。
  • 情感的故事

    情感的故事

    本书是一部以情感为主题的大学生文化读本。情感是人生的一个基本内容,没有情感就构不成人生。人的情感是以其生物存在为基础的,但又是超生物的,是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的表现。情感的核心是爱。爱是人生的动力,也是人生的目标和归宿。本书选择了古今中外文化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的书信、文章,编辑成书,从亲情、爱情、友情、生死等多层次展示情感的故事和情感的人生意义。读这本书,你会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是丰富的,因为情感是丰富的;人生是美丽的,因为情感是美丽的。这个读本将帮助读者扩展情感视野,深化情感意识,增强爱的信念和自觉。
  • 先读唐诗再旅行

    先读唐诗再旅行

    本书分为“帝都长安”、“西出阳关”、“黄河岸边”、“西署巴南”、“吴楚春色”、“人间天堂”等六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心里的那座孤岛

    心里的那座孤岛

    秘密,是舍不掉的记忆,是今生的羁绊假如相爱是你我的命运那么就把一切都抛弃吧为了爱情的涅槃以及生命尽头那点温暖的光点燃我们这两把烈火,托起宣判死亡的圆盘,让一份遗留下爱自燃的。
  • 我的修真分身

    我的修真分身

    新书【最强快递】已经上传,求收藏推荐。…………在一声莫名的雷鸣后,林夕发现在修真界有了一个分身,从此人生天翻地覆……是龙就要翱翔于九天之上,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位面文明的碰撞,无数天骄的对决,无尽之征战,永无止境的血与火……这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位面征服史。也是一个誓要诸天尽暗的大魔头成长录。
  • 香梦

    香梦

    “你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不凋零的花。”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我们已近不惑之年。回想当年,感觉天没有这么高,太阳没有这么明亮,苦累氛围四厢弥漫,但却是那样的温馨惬意。那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眉飞嬉笑荡涤了所有哀伤忧愁。朋友们,请和我一起穿越时空,重温那魂牵梦萦,已遥不可及的童年美好时光吧。
  • 诺,言

    诺,言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这或就是青梅竹马间的爱情,当你朦胧意识到的那刻起,情根深种。
  •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正是在促进民族富强和人类和谐繁荣的责任驱使之下,我们完成了动物与海洋、植物与海洋、宝藏与海洋、科学与海洋、海洋中的食物链、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等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以期更多的优秀青年立志于投身海洋事业,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 天弃记

    天弃记

    天若弃我,我该如何。是从天,还是唯天。谁能给我个答案。
  • 元气小少年

    元气小少年

    身为穷家子弟的唐枫,被天河镇最衰落的门派御剑派门主吴迪收留入派,并决定在四个月后的武道赛中制胜。可天赋极差的唐枫又怎能制胜天河镇呢?一次奇遇令他的人生从此颠覆,从此开启了武修之路。
  • 用心挣钱,用脑花钱

    用心挣钱,用脑花钱

    本书向读者揭示了金钱的本质与真相,揭示了古往今来富翁发财的秘密,如何成就自己的金钱梦想,用心挣钱,用脑花钱才是最聪明最智慧的做派。
  • 大星系时代

    大星系时代

    狂暴!!!热血!!!来吧,这儿是大星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