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3700000018

第18章 树上开花(1)

“地瓜花”方德鸣才上任便得到了楚里的信任。她带的那个总务处,一改过去懒散邋遢的习惯,自己动手改造线路换电表,盖房抹墙挖粪坑,样样不含糊。尤其是落实了伙房承包经营责任制,把伙房一分为二,引入竞争机制,大大改善了师生的伙食标准,既满足了吴傲一分钱买七样咸菜式的传统派,又满足了大黑张大肉大鱼狼吞虎咽式的开放派,皆大欢喜。

总务处的学期总结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表扬到了每一个人,如“水电部长”一学期上了多少回梯子,查了多少次水电表,收交了多少度电费。张会计上报了多少张表,发了多少次工资。伙夫烧了多少吨煤,做了多少个馒头,炒了多少盘菜,烧了多少壶水等等,等等。各种数字一细数,天哪,了不得!这世上的工作可都让他们干了。怪不得有的教师建议车主任下学期也为每一位教师详细算一算共上了多少节课,讲了多少句话,写了多少个字,备了多少节课等等,等等。细高登说话又不分场合:“算一算每人尿几斤尿,阿几次屎。”逗得众人前仰后合。

春夏之交的校园郁郁葱葱,一辆崭新的深蓝“上海”轿车,构成了校园一道明丽的风景。迟彪高兴地在教师会上宣布:“咱有车了,搞‘四个小学’下乡再也不用挤公共汽车了。”

“想得美,哪个单位的小车不是一把手的专车。”已兼任办公室主任的“地瓜花”方德鸣安排文书:“任何人要车一律经办公会研究。”言外之意是一律不派。

楚里、肖任和迟彪三位校级领导配合了近两个学期,已过了磨合期,形成了一套规律的运转模式。楚里抓大放小,尤其是教学工作,放手让迟彪抓,肖任在中间和稀泥。这位迟副校长精力充沛,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亲自带领班主任从早操到熄灯“九到场”。开教学例会,一周大讲特讲学生评教如何如何科学,如何如何公证,是评比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一周又大讲特讲学生评教如何如何不合理,反来正去,自相茅盾,自己讲的嘴角起沫,人们越听越湖涂。干也是,干也不是,今日下雨明日风,左摇右摆。幸亏肖任校长从中调整才压住阵角,幸亏中师教育到了最辉煌时期,生源质量高,才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文书,明天下午巡查实习生工作,请安排车。”迟彪坐在办公室的排椅上,两腿打在一起,晃了两晃,擦了两下眼镜。

“迟校长,方主任说需经领导办公会研究。”

“研究?今日才是星期一,周五开办公会什么晚不了?”迟彪气的站了起来,一步闯出门外,迎面碰到楚里便询问派车之事。楚里好象没听到,嘴角略动了一下走了过去。气的迟彪脸色苍白,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静静地呆了一会儿,回家推出自行车奔向了公共车站。

“地瓜花”自从兼任办公室主任,把总务工作交待给新提拨的一位青年副主任具体负责,自己重点靠办公室。新的工作环境换了一幅新的形象,脸上抹了厚厚的一层香粉。把“花瓣”的线纹涂了个平平正正,很像工笔人物的脸部罩粉。说话用假噪,“唧唧”的像电视剧上的清宫太监。天下一点湿不透地皮的小雨就说皮肤过敏,挂电话要车接来再一同接家住校内五十余米的楚里。久而久之,一阴天,不用电话,司机自己就到了。楚里心里那个美啊!自己当了多年乡镇书记还没坐上轿车,心中常唸叨当时那句顺口溜“县委书记帆布蓬,公社书记130,支部书记扑噔噔,老百姓啊蹬呀噔”,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风光了个够。又拉着大娘婶子三大姨饶村转了三圈,引得村民争相参观。“看人家二黑子,真不知是哪辈子烧了高香”。

学校阅栏室和卫生室仅一墙之隔,是学校两大“新闻传播站”。一大早,“传播员”便开了门,吸引了很多观众。

“你昨天看新闻了吗?”

“你说裘文革吗?我看到了,晚间新闻一晃就过去了,没听清说什么。”

“说是给初夏的首都送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他是在首都一家著名的美术馆展出,又是权威电视台播出,这一次可弄大了。上一次在省里三万元一幅,现在是不是该三十万了,一幅画就换咱那辆车。”

“厉害,想不到咱院里还真出人。早展出的话,工厂就不用咱集资了。”

“集资那可是好事,百分之二十的利,比银行里存款高的很,不是说为福利股吗?每人只准集二千元,怎么老牛头集了六千元,一个光棍攒这么多真不容易。”

“你说能保险?”

“我看差不多。楚里书记不是在会上讲了吗?领导是二万元的风险股,分红也多,百分之三十八呢!风险大。群众的福利股到什么时候也没有风险,即是工厂跨了还有学校,学校跨了还有政府嘛。”

“咱攒几个钱不容易,不能填了死枯隆眼。不是人家裘文革,一幅画就顶咱多年的工资。”众人以八成嫂为中心议论纷纷。

十天以后,裘文革载誉而归,楚里紧紧地握着他的手祝贺。轰动京城的壮举一传十、十传百,几乎家喻户晓。县报的一位青年记者蹲门采访了整整两天,“以裘三石轰动京城、老将军感之落泪”为题,大篇幅报道了这一盛况,现节录如下:

六月六日,汉水师范美术教师裘文革个人画展在首都美术馆隆重开展,国家电视台赞誉为“给初夏的首都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裘文革自幼酷爱美术,曾拜裘八、吴傲为师,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后又拜魏老为师。魏大师赞其为“当代三石”。他的作品笔力雄沉,力透纸背。尤其是用家乡的树叶作画更巨有乡土气息。北京著名大师黄胄赞其为“五百年来第一笔”。展览成功,轰动京城。中顾委的几位老将军在他的《母犬图》前,吟着怀母诗,感动的老泪纵横、泣不成声。绘画艺术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实为古今罕见。一位外商出资三十万美元欲购《母犬图》被其婉然拒绝。中国美协主席当即拍板吸收他为美协会员并介绍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展览规模空前,观众络绎不绝,被誉为当代之黄秋园,中国之梵高。

展览期间,裘文革专程拜见了著名国画大师黄胄。黄大师已闭门谢客多年,裘文革送上一束鲜花便被黄夫人迎了进去,踏着一地厚厚的信函、请柬步入画室,黄大师题赠:“五百年来第一笔”并合影留念。

据统计,裘文革三石是我县唯一的全国美协会员。将被邀赴台湾等地展出。

裘文革正式更名裘三石,成了小城里的新闻人物。

裘三石有了大师派头,头留披肩长发,身穿黑色宽松衣裤,胸挂金色怀表,脚蹬练功鞋,走路大腹便便,人也老成了许多,双手捧腹,从不开口多言。每早闻鸡起舞,先打一套陈式太极拳,再静练一套智能功,吸引了好多师生观看,了不得!到底是大师风采!久而久之,他竟收了几个爱徒,练功之后,谈仙说道,把那一套智能功说的神乎其神。引来一位吊旋风要求发功治疗。他装模作样地发了一阵功便打发走了患者,连忙奔回老宅,从屋梁上取下当年封存的“老会长”祖传密方,小心翼翼地打开,但见上面端端正正的蝇头小楷工整秀丽:

祖传吊旋风神药(传男不传女)

银珠2分、朱砂2分、葱根7个、胡椒7粒、共制成细未,以药棉醮之伸向鼻孔。(左歪伸右、右歪伸左)后喝用大姜、红花、老冠草所熬之汤,坐出汗,一月内不得下针见铁,病发后十日见效。

想起大姨“老会长”,裘三石心中难过,屈指一算,她已经走了四十余年。

裘三石买药烧汤准备就需,让患者配合治疗,说神功能传千里之外。于是,患者在家中遵嘱按时醮药发汗,大师在学校按时发功,两人不见面,如此十余天竟然痊愈。神功,真是神功!人们服了,拜师学艺者数百人,每天集合在东操场,随着音乐“头顶着篮天,脚踩着大地,心想着海南岛,勾––葛––”老弱病残闭目垂肩,一仰一合。

裘三石名气更大了,人们称他为裘大师。

裘大师讲课也大谈玄机,什么“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什么“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道法自然”、“大巧若拙”,“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无为也为尊,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什么“生生之谓易”,“变则通,通则久”云云,讲得两位校花入了迷,天天课上课下围着听大师云来云去。

“我二十岁前就对两宋花鸟画作了精深地研究,书法则遍临历代名家的碑帖。注重对生活的感受,注重写生,几天不看花就难受。对花的观察已不拘于其枝枝叶叶,而是与之对话,画花也不是画它的外形,而是画精神,画生命的感受,展示其内在的生命力……”两位校花天天不离左右,裘大师更加红光满面,精神焕发。

“省电视台来电话约三天后来给大师拍专题片。”女文书笑出了酒窝。

六月中旬的校园郁郁葱葱,苍翠欲滴。草绿色的水杉墨绿的松,青绿色的白杨黄绿的槐,简直把个校园绿透了。早已换上夏装的人们步履轻盈地活动在这绿的世界里,红黄兰白黑五颜六色点缀其中,构成了一幅初夏的风景画。最引人注目的是省电视台的现场采访,以八成嫂为主的“传播员”趴在阅栏室的玻璃窗内,挤扁了鼻子向外观看。

“出去抢个镜头吧!”校医拍了一下八成嫂。

“要抢你先去,咱是庄户地里的嫚儿,见不得人。你看裘大师多风光,那嘴怎么又大了。”

“裘大师够风光的,就是楚里书记没有风度,那个白衬衣也不扎进裤腰内,衣襟长的像个村支书。”

“他今天比平时精神多了,你看他笑的,你见过这种笑吗?怪不得细高登叫他“三笑”哪,你再看看他的头发,可能抹上了花生油。

楚里在众人的注视中带着两位记者在校园取景。裘大师一会儿练静功,一会儿舞太极,引得扛录像机的弯腰屈膝,上下俯仰抓拍,左右摇晃取势。相比之下,那位持话筒的却泰然自若,静观这大师风采。一行人在绿的世界里转来转去,转到东南角家属院外时,楚里脸上的肌肉忽然一下子收紧了,幸亏摄像机此时正对准主角,没有把这一瞬间变为永恒。

楚里的故乡楚家集是个大村,五百户人家无杂姓。自洪武年间迁于后的四百年间共出了四位贡生,其中的父子同拨,披彩戴花传为佳话。乡村人迷信,便把村头的七棵参天白杨视为神物,初一十五,烧香许愿的人络绎不绝,关于大杨二杨六杨七杨是七仙女下凡的神话越传越奇。文革时期,一群红卫兵喊着号子,挥动利斧,将其连根砍掉。一时谣言四起,什么砍破的树皮流血,什么夜夜听到女人哭等等,令人毛骨悚然。

楚家集的老人都说楚家集的风水破了。改革招生制度后,邻村一连出了数十位大学生,而这个贡生村却年年剃头刀子剃光头。贡生的后代平时名列前茅,可一进考场就紧张的上吐下泻,复习了多少年,一年比一年差的分数多。难道这楚家集的风水真的破了?不知是谁,又在原地栽上了七棵小白杨,逢年过节,小小的杨枝上系满了大红绸带,楚家集的人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楚里的老宅就在村前的杨树后,他升迁一次,就悄悄回乡在树下烧三柱高香,磕七个响头。他一调进师范,就对那两排参天白杨情有独钟,尤其是那棵最高大的很像村头的三杨。那三杨可是正对着他老宅门的那一棵。想想自已是农民出身,靠着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升坐着官椅,虽说这学官是个清闲之职,可相当于正县级,那四位贡生还没有放个县官呢,上几天坐着小车荣归故里,还比不上那父子同拨?

这细高登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对这大白杨动斧子!

细高登一家三口住着一间不足十五平方阴暗潮湿的小黑屋,屋前屋后的大白杨枝茂叶繁,遮光蔽日。左邻右舍早就视其为眼中钉,细高登带头一商量,决定伐枝削冠,以便采光。众人备好工具,细高登腰掖利斧,顺着竹梯,爬上树杈,手起斧落,大小枝叶纷纷而下,恨不得一口气剃光了这该死的树头。正砍起劲,忽听一声喊,向下一望,见众人散去,不知何因,忙找梯子,见已歪倒在地。只好双腿夹紧一滑而下,口里骂了句“这些土鳖”一抬头见楚里一行走来,忙转身一溜烟儿钻进家门。

裘大师正进入角色,忽见楚里拉长了鼻子,便冲着记者摆了摆手,附到楚里耳边:“这些人怎么下得了手,杨树之冠哪!”

艺体组裘大师画案前,两枝校花已备好了文房四宝。裘大师先练了一套静功,又舞了两节太极,然后扩胸冲拳,突然抓起大提斗,饱醮翰墨,任意挥洒,顷刻之间,雪白的宣纸上墨色琳璃。两位记者都看呆了:干了大半辈子新闻,拍摄的画家何止千人,从没见过这种阵势。大家,的确是大家!怪不得台长安排到这个千里之外的小县城采访呢。左边应邀观看的文化局长余步高,不时地鼓掌喝彩,气氛热烈。右边的裘夫人纪霜,一大早就盘头洗面,涂脂抹粉,对着镜头练表情,心里乐痒滋地开红花:人道是妇随夫荣,我纪霜算是没找错了人。她正眯着双眼,微笑着看镜头,两技校花忽然挤入了她和丈夫之间,顿生酷意,头一扭,摔门而去。

同类推荐
  • 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曾晓文中短篇小说精选集

    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曾晓文中短篇小说精选集

    本书为中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作者历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十余篇,主要反映北美的华人社会生活风貌,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留学生、一代移民、二代移民在北美洲立足、扎根过程中的奋斗、磨难和喜悦、追求。
  • 红颜·蓝颜

    红颜·蓝颜

    关于忘记与回忆,离开与回归,撕裂与弥合,清醒与幻觉,身体与灵魂,背叛与忠贞,欲望与爱恨厮缠。作者用一封又一封的情书,串联起整个的故事。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一个温情激荡、神秘莫测,因而你不能不读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拾获的鲨鱼腹中滚出了一个漂流瓶,里面有三张被海水侵蚀得残缺不全的分别用英文,法文和德文写的文字。航海者们分别把三张纸上所能看清的词汇翻译了出来,然后连猜带想地用一种语言将这些文字填补全,原来是一封求救信!是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两年前发出的求救信。求救信引动了航海者们极大的探险兴趣和蕴藏在心中的英雄主义情结。于是格里那凡爵士和他温柔贤惠的夫人海伦,还有他们的朋友麦克那布斯少校、地理学家巴加内尔,带上了格兰特船长两个坚强的儿女——聪慧的玛丽小姐和勇敢的小罗伯特,乘坐着“邓肯号”帆船,踏上了寻找、解救格兰特船长的冒险之路……
  • 岗厦14号

    岗厦14号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家园或一个春天的童话

    家园或一个春天的童话

    二十几年前,一个维吾尔族青年怀着对孔子的敬仰来到山东曲阜学习,如今他已双鬓斑白。本书是他一生重要经历的回顾。作者将维吾尔族的风俗、饮食、文化特色融入他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中,饱含作者对本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深情热爱,也从中看到了几十年来维汉两民族之间不断交融的历史与民族情谊。
热门推荐
  • 无法逃离的悲伤

    无法逃离的悲伤

    一、一场际遇,翻天覆地。二、夜迷离,心迷离,你我之间梦里梦外。三、一次沉沦,一饮断肠。四、我若来过,浮生如梦,随风摇曳,落尽斑驳。(我知道,我们本是很相爱的。可是,我也知道,我已经不能再陪着你,看着你一起悲伤了。我已经很累了,什么都没有了。请原谅我,先丢下你。离泪,离开眼泪,我最终无法逃离悲伤……)
  • 热血夺爵

    热血夺爵

    ——远古时期,因天地神秘破裂,空间裂缝肆虐,无数天外魔气从空间裂缝中蔓延而进,导致当时三分之二的人类被魔气入侵,衍变成了性情残暴,冷血嗜杀的魔化武尸。无数年后,在这个人类龟缩防御,魔化武尸肆虐横行的黑暗时期,迦岚城冷猎因误食神秘尸丹,获得神秘爵兽的相助,此次踏上了一条热血夺爵之路!(PS:《热血夺爵》总群:95931826、一群:41691609.)
  • 轮上十二月

    轮上十二月

    她是上古时期遗留下唯一的神族,无情无欲,是世界最公正的存在。看沧海变成桑田,历经时世的变迁。邻涯眺望,莫名感到一股凄凉,她问:“本君是否真的活了太久。”“上神为何如此想?”老树仙摸了摸自己的长胡答。“算了。”她想了想,终究是没说出来。“上神不妨下界看看,体会体会人的七情六欲。”“……”ps:本文一共分为12卷,每一卷是一个故事。
  • 最强神眼

    最强神眼

    拥有透视异能的张均,凭借着一双火眼金睛,玩赌石,看风水,当神医,拯救万千靓丽学姐!望闻问切之后,就是临床检查……
  • 女人,你要爱自己

    女人,你要爱自己

    每个女人走到人生的某个阶段时,往往会对未来产生犹豫和疑问。这是我想要从事一生的工作吗,他是我真正爱的人吗,我是那个我真正想成为的人吗,我是真心喜欢身边的同事、朋友吗,我每天脸上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吗,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吗,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真正想做的吗,我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来的是真正的自己吗?在这个忙碌的现代世界里,很多女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如果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自我,就不能正确地调节自己,引导自己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生活、去工作、去恋爱,很可能会陷入痛苦、抑郁、茫然,甚至绝望中;如果能够及时警醒,准确地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作出正确的抉择,就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 侠女倾世缘

    侠女倾世缘

    她说,她曾经是江湖上的一根野草。因为一场事故,她成为复仇的火草,烧伤了他人,附带伤了自己。成亲当夜,她却逃婚。一个失势的皇子殿下,面对她,从最初的毫无感觉到最后的惺惺相惜,夺回皇位只为换得她一笑倾城。“说过了!你只能爱我。”“凭什么?”“凭你上了我的床。”生活的安宁,却为何重返现代,只为前世复仇,她终究是筹码还是为自己而活?活在数个男人之间,她茫然失措过,也措手不及过,她哭过,她笑过。一条姻缘线扯出她的一生幸福。一篇不虐的文,一篇淡淡的文,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其实活着是为自己。
  • 海底捞能捞多久

    海底捞能捞多久

    海底捞火锅连锁全国也不超过百家,为何会吸引如此大量的关注,对顾客有这样的吸引魔力?陈禹安提出了海底捞的三大悖论。复制悖论:为什么海底捞没有确立标准化(高度同质化)的制度与流程,却能够复制成功?激情悖论:为什么海底捞的员工能够激情四溢、乐此不疲地去对待一份单调、繁琐、强度巨大的工作,甚至为了捍卫门店的利益而奋不顾身?人治悖论:为什么海底捞近乎奇迹般的成功能建立在广被诟病的人治基础之上,而和我们惯常认为的科学管理背道而驰?作者详细分析了海底捞的缘起和火爆,探索它成功的奥秘,并对它的未来进行了预测。
  • 都市风云:重生之异女来袭

    都市风云:重生之异女来袭

    偏僻村庄里的结巴女学生,由于暗恋初恋遭到情敌陷害,不幸身亡。睁开眼,昔日结巴懦弱女不复存在;再遇见,昔日痴情女无影无踪;再遭遇,生活中的小人不再是问题。发现异能一同与自己重生时,庄青落很淡定。当一自称神算之人对她喝:“姑娘,看你面色发虚,需我道术一补!”她不淡定了:“眼珠瓦特了?没看到我桃花正旺?”简介很逗比,正文很高冷。慎入!
  • 最强武道。

    最强武道。

    身怀无双至宝,重回少年时代,进军最强武道!
  •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