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与例说}
一、技法叙说
(一)所谓拈连,就是作者在文章写作或作品的创作中,在连续描述甲乙两个事物时,利用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将描写甲事物的词,用来去描写乙事物的一种艺术技法。
(二)运用拈连,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临时扩大词语使用的范围或表现对象,或利用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临时仿造新词,以表达特殊的意义,揭示事物的本质。
(三)运用拈连,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必须以说话人对客观事物的真挚感情和热切愿望为基础,在巧妙地运用词语连接事物和感情时,使读者感到情意深厚。
第二,作者在反连中,临时创造新词,只能用在特定环境中,一般情况,不能单独使用。
(四)拈连有两种形式:
第一是顺连,即把上文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直接连带地应用下文乙事物。
第二是反连,即把适用于上文甲事物的的某个词语,通过词义的联想,把原词更改一两个字,变为相应的反义词,再连带地应用于乙事物,形成正反对比。
二、举例说明
我们先看顺连。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写道:
反共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汪精卫的政策,你也要反共,那很好,他们就请你加入他们的反共公司。
作者由“反共”拈连出“反共公司”。作者对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汉奸卖国贼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共与反人民的顽固派,是一个极其尖锐的讽刺和无情的嘲笑。
我们再看反连。
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写道:
但是,“疾恶太严”,“操之过急”,汉的清流和明的东林,却正以这一点倾败,论者也常常这样责备他们。殊不知那一面,何尝不“疾善如仇”呢?人们却不说一句话。假使此后光明和黑暗还不能作彻底的战斗,老实人误将纵恶当作宽容,一味姑息下去,则现在似的混沌状态,是可以无穷无尽的。
作者利用“善”与“恶”的反义关系,由“疾恶太严”(即“疾恶如仇”之意)拈连出“疾善如仇”,表达了“光明与黑暗”,好人与坏人,革命与反革命,对于“善”和“恶”的两种针锋相对的态度。
{例文阅读}
我站在荷塘边听雨
我打着一把花伞,
站在荷塘边听雨……
雨儿啊!
你轻轻打在——
碧绿的荷叶上;
雨儿啊!
你也轻轻打在——
我的心坎上。
雨儿啊!
你打走了我的——
烦恼——苦闷——彷徨;
雨儿啊!
你打走了我的——
郁积——哀怨——忧伤。
在人生的道路上,
我那枯萎了的——
青春的花儿,
再一次喷洒着——
迷人的芳香;
在人生的道路上,
我那熄灭了的——
生命的灯火,
再一次放射着——
耀眼的光芒。
一、美学思想
在审美意识地强烈制约下,笔者在本诗中运用了拈连的艺术技法。
二、名人名言及其他
德国律师亨利希·马克思说:即使是最幸福的人也有忧伤时刻,无论对哪一个凡人,太阳都不会永远露出微笑。
美国学者卡耐基说:不要让自己因为一些应该丢开和忘记的小事烦心,要记住:“生命太短促了,不要再为小事烦恼。”
美国学者约翰·雷说:烦恼是人类所有病态中最狡猾而且富有破坏性的。
三、畅想裂变与悟语流泻
道路曲曲折折。
生活坎坎坷坷。
人的一生,不光是太阳和金光,还有风雨和雷电。
人的一生,不光是月亮和银光,还有冰冻和霜雪。
纵然前面是刀山,人生也要插翅飞过去,写下人生的——鲜花遍地——和——香气四溢。
纵然前面是火海,人生也要插翅飞过去,写下人生的——霞光万里——和——战歌飞扬。
人生有忧伤,把忧伤埋在心里,或者干脆扔到印度洋的——苏伊士湾里去,化成一个灿烂辉煌的太阳——去照耀大地的万物吧!
人生有惆怅,把惆怅埋在心里,或者干脆扔到印度洋的——亚喀巴湾里去,化成一个皎洁明丽的月亮——去照明夜晚的黑夜吧!
四、简析课文
在“烦恼——苦闷——彷徨”中,不能自拔的人,没有出息。
在“郁积——哀怨——忧伤”中,不能自拔的人,没有出息。
在“烦恼——苦闷——彷徨”中,不能自拔的人,甚至自杀,失去了青春的美丽和生命的光彩,我们为这样的人惋惜。
在“郁积——哀怨——忧伤”中,不能自拔的人,甚至自杀,失去了青春的美丽和生命的光彩,我们为这样的人痛心。
能从“烦恼——苦闷——彷徨”中走出来,让“青春的花儿,再一次喷洒着——迷人的芳香”的人,才是坚强者,我们敬仰这样的人。
能从“郁积——哀怨——忧伤”中走出来,让“生命的灯火,再一次放射着——耀眼的光芒”的人,才是勇敢者,我们赞美这样的人。
笔者在本诗中,运用了拈连的艺术技法,即雨儿打在荷叶上,也“打在了我的心坎上”,“打走了我的烦恼——苦闷——彷徨”,“打走了我的郁积——哀怨——忧伤”,从而赞美了从“苦闷”和“哀怨”中解脱出来,让青春的花儿再一次绚丽和让生命的灯火再一次灿烂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