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63200000027

第27章 歼8Ⅱ(1)

歼8大改提上日程

601所首次自行设计的歼8白天型飞机经过15年艰难曲折的战斗历程,于1979年底完成了设计定型。歼8白天型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有能力自行研制超声速歼击机,使航空工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歼8白天型飞机批生产了60多架,装备了空军、海军,从此我国空军、海军开始用我国自行研制的歼8飞机保卫我国的领空和领海,壮了军威,壮了国威,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以后根据作战的需要,空军提出研制歼8全天候飞机的要求,即在歼8白天型飞机的基础上加、改装11项电子设备。歼8全天候飞机于1984年完成设计定型并投入批生产,交付空军、海军使用。

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军用飞机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通过战争实践改变制空权战略原则的时代。

经过中东和越南两场地区性战争,空军、海军和航空界的人们对歼击机的战术思想有了很大转变。从强调高空高速的截击机,转变为以突击中低空、超声速机动性的格斗为主,兼顾对地攻击的战术战斗机。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又要求歼击机具有超视距作战能力,因此需要装备远距离火控雷达和相应的中距拦射导弹,同时还要有完善的电子对抗设备,即全向雷达告警器、杂波干扰机及消极干扰投放器等,以保护自己。

我国空军当时装备的歼击机显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70年代初,苏联研制的米格-23飞机已开始装备苏联空军,成为苏联前线的主力作战机种。该机不仅有较好的中低空性能,而且有较大的航程和装载能力,其火力控制系统有较齐全的功能。在当时中苏、中越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无疑米格-23飞机对我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我国空军当时装备的歼6、歼7飞机的作战性能赶不上米格-23飞机,正在测绘仿制的歼7Ⅲ型飞机作战性能也低于米格-23飞机。

歼8飞机能否在与米格-23飞机对抗中制胜,成为当时高层关注的问题。601所在顾诵芬组织下于1979年7月写出了《歼8与米格-23空战性能对比分析》报告,以(1979)所科字第221号文上报给有关单位。其分析的结论是:

歼8飞机在高度5千米以上,飞行性能全面优于米格-23飞机;5千米以下,飞行性能各有所长;垂直面歼8优于米格-23;水平面米格-23优于歼8;歼8可与米格-23匹敌。但歼8白天型飞机因采用机头进气,限制了机载雷达的性能,而米格-23是两侧进气,其武器火控系统优于歼8飞机,这对歼8作战不利,也不能满足空军的要求,歼8飞机尚须进一步改进。

当时601所还在进行歼13项目的工作,在人力、设备及资金等资源分配上,歼8改进与歼13两个项目同时进行显然是有难度的。

1980年3月19日,时任三机部副部长的王其恭亲临601所召开歼8大改方案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管德、赵沛霖、沙正平、吴正勇、邱宗麟、李明、杨凤田等。会上王其恭传达了空军对歼8大改的意见——“空军张廷发司令员提出歼8要大改,要两侧进气,要换6600千克力推力的发动机,加大天线口径的雷达,挂导弹。”“歼8大改第一,1985年拿下来。”

在推动歼8大改的过程中,管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杨凤田回忆说:“在王其恭副部长来所调研时,管德助推了歼8Ⅱ。”

从1976年开始,所开展歼6后继机歼13,也称2号机的研制,但由于动力的原因,到1979年也确定不了方案。我们开展探索歼8改两侧进气时,所里是存在不同意见的,我们主张先搞歼8改两侧进气即歼8大改,搞歼13的同志主张继续搞歼13,不要搞歼8大改。正在这时三机部王其恭副部长来所调研,3月18日在行政大楼会议室开会,顾总在外出差没有参加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技术副所长管德、赵沛霖,副总师邱宗麟、吴正勇、方宝瑞,总体室领导李明、沙正平和我。我当时是总体室副主任,主管总体工作。开始王副部长说明来意,意思是春节后部领导与空军张廷发司令员交换意见,空军提出改歼8成两侧进气,装大口径雷达及换装大推力发动机,来所征求大家意见。吴正勇、方宝瑞、李明坚持继续搞歼13。我和邱宗麟、沙正平主张搞歼8改,尤其是我认为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歼13由于没有合适的发动机很难维持下去,通过我们前段的论证,技术方案是可行的,研制出来是可以制胜米格-23的。两种意见坚持不下,最后管德表态,他说:“歼13搞了好几年了很重要,但从目前情况看很难顺利进行下去,如果有力量可以两个都搞,但优先搞歼8改进吧。”他的意见得到了王副部长的认可,可以说管德同志助推了歼8Ⅱ。

——杨凤田《管德与歼8Ⅱ》

在杨凤田所回忆的这次会议之前,管德的意见已经很明确,他也曾多次向部领导反映过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因为发动机没了,歼13已经不可能搞出来了。

歼13、歼9都没有以后,我出了主意。我跟部里领导同志建议,把歼8改成两侧进气,前面可以装雷达,还可以多装一点武器装备,作战性能也好一点,但研制进度要快,因为歼8本来已经有了,是一个老飞机。

我为这件事找到当时副部长,因为我跟他们熟,他们都是四局的老领导,像徐昌裕等老领导,都很熟。我去了以后,可以推门就进他的办公室,用不着先预约。

——管德访谈(2011年10月)

经过使用部门和工业部门的详细研究,认为在歼8飞机基础上进行大改是可以适应现代空战需要的,而研制费仅为研制新歼击机的十分之一。

歼8Ⅱ立项

1979年8月,三机部根据《歼8与米格-23空战性能对比分析》报告,发出了三计(1979)1415号文《关于对歼8飞机实现全面技术改装可能性论证的通知》。文中要求:“歼8飞机在其研制过程中,由于受到当时的技术基础和研制手段的限制,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有必要在实现设计定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发展。下一步设想应总体上对飞机的气动总局进行调整,实现两侧进气,以提供较宽敞的空间,改进先进的火控系统……从而提高飞机的战术技术能力。为此请601所组织必要的力量,对上述意见进行研究,提出一个歼8大改方案,报部审议”。9月11日,601所在科研生产例会上传达三计(1979)1415号文,并布置了有关工作。在顾诵芬总师的组织下,有关专业进行了认真研究、计算。1980年2月提出了《歼8(白天型)增加外挂能力设想》,这一设想形成了歼8Ⅱ型飞机的雏形,为型号上马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980年4月10日,三机部一局电话通知,要601所在4月13日之前到部汇报歼8大改工作。4月11日,三机部又来电话通知,此次汇报,顾诵芬必须参加。就在顾诵芬要出发的那天,发生了一个意外。

1980年4月10日,三机部电话通知,要求601所派人向部里汇报,而且要求顾总必须参加。经研究顾总决定带我去北京汇报。不幸的是在准备去京的上午,顾总在组织有关专业讨论进气道设计方案时,由于连日辛劳,不慎摔倒,伤势很重,昏迷不醒。送医院抢救清醒后,用很微弱的声音对我说:“我去不了,你一个人去,到北京后找老管(指管德副所长)。”我到京立即找到管副所长,一起到部机关向有关局、办汇报了歼8大改方案。112厂总工程师罗时大、总工艺师顾元杰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要准备向部党组汇报的材料。由我执笔编写了《歼8两侧进气全天候飞机研制设想》,经管副所长审定后,1980年4月16日上午,在三机部二楼会议室由管德向出席部党组会议的吕东部长,段子俊、油江、王其恭、于辉副部长,刘鼎顾问等简要汇报了歼8大改的研制设想。经认真讨论,吕东发表了结论意见:“歼8大改部党组已在会前交换了几次意见。可以定下来,会后尽快联系,向国防工办汇报。”4月18日下午,王其恭带领管德、我和部机关的同志参加了由国防工办叶正大副主任主持的会议,听取了歼8大改汇报。4月24日,王震副总理主持召开会议,确定研制歼8大改。会后管德带领我与空军指挥机关的同志一起研究由我草拟的《歼8两侧进气全天候型飞机主要战术技术要求》,经与空军机关反复协商确定的文稿,经张廷发司令员签发上报。1980年9月4日,总参谋部、国务院国防工办联合正式批复歼8改进型主要战术技术要求,并定名为歼8Ⅱ型飞机。

——杨凤田《管德与歼8Ⅱ》

这一段历史,已经载入了601所所史和歼8Ⅱ研制史。

相当于研制一架新机

从1980年9月4日正式立项开始,歼8Ⅱ研制工作在601所和相关单位全面铺开。此后不到4年时间,歼8Ⅱ飞机实现了首飞。翻开歼8Ⅱ飞机研制的日程表,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速度。

1980年12月,召开了歼8Ⅱ型飞机火控、飞行控制系统和电子设备选型方案论证会(8201会议)。

1981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歼8Ⅱ型飞机方案论证会(8203会议),初步确定了歼8Ⅱ型飞机的研制方案。

1981年底,601所完成了供技术设计用的飞机总体图。

1982年5月,完成了木质样机制造,6月召开了木质样机审查会,通过了样机审查,冻结了飞机的技术方案。

1982年底,601所发完了飞机结构图样,沈飞公司开始了飞机试制的准备工作。

1983年初,沈飞公司正式投产歼8Ⅱ型飞机零批飞机。

1983年5月,601所发出了全部飞机生产图样。

1983年10月26日,总参谋部、国防科工委发出了(1983)技六字第2745号文,联合批复了《歼8Ⅱ型飞机研制方案》,确定了歼8Ⅱ型飞机的战术技术要求。

1984年3月,歼8Ⅱ0001架飞机总装完毕,移交试飞站进行首飞准备。

1984年6月12日,歼8Ⅱ0001架首飞成功,开始了调整试飞。

1984年8月9日,航定委以(1984)航定字第3l号文批复了《歼8Ⅱ型飞机设计定型试飞大纲》。

1984年11月27日,歼8Ⅱ0001架飞机转场到630所,开始了定型试飞。

1988年1月底,完成了定型试飞。4架原型机共飞行588个起落/451小时。

1988年3月11—15日,在601所召开了歼8Ⅱ型飞机技术鉴定会,通过了技术鉴定。

1988年10月1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以(1988)军定字第21号文,批准歼8Ⅱ型飞机设计定型。

歼8Ⅱ型飞机的研制成功,是我国自行研制歼击机道路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使我国航空技术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航空工业又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也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有效的型号研制管理办法,为航空工业的继续发展开创了新的路子。

歼8Ⅱ型飞机是在歼8飞机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其改进的重点是突出中低空机动性和超视距作战,并对与之相应的分系统进行更改。这样,把更改面控制在最小范围,以保证用较低费用在较短时间内能拿到适应当代空战环境的新歼击机。要实施超视距作战,最主要的是把歼8原来的机头进气形式改为两侧进气形式,这样可以在机头装一个作用距离比歼8高1倍的雷达,其天线直径达700毫米。经过601所进气道设计专业同志十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并参考了国外飞机两侧进气的设计特点,终于设计出了歼8Ⅱ型飞机的两侧进气道,歼8Ⅱ型飞机的两侧进气道采用较大的进口唇缘圆角半径,控制了喉道边界层增长,在管道进口加装了导流片,使进气效率在低速时比歼8提高了6%,而超声速时仍保持了歼8的高水平。同时由于流场均匀性的改善,飞机即使在高空小表速时发射距进气口侧边不到半米处的红外导弹,也不会造成发动机停车。歼8Ⅱ型飞机两侧进气道设计成功是保证全机满足战术技术要求的基础。

为了突出中低空跨声速机动性,歼8Ⅱ型飞机装用了在涡喷13基础上采用气冷叶片高温涡轮的涡喷13AⅡ发动机,其静推力比歼8用的涡喷7甲提高了10%,使歼8Ⅱ型飞机的低空爬升率比歼8提高了17%,而稳定盘旋过载也提高了7%。

突出中低空机动性的另一方面改进,是提高滚转效率。歼8交付部队使用后,据反映,在空战格斗时,因滚转率不够而对歼7不能占优势,因此要求歼8Ⅱ型飞机提高副翼的效率。601所根据歼8飞机搞过增稳系统的经验,决定采用电传操纵差动平尾,这在国内是首创。经过各分系统主管设计师的努力及充分的地面试验后,进行了试飞。飞行员评价:采用差动平尾后,滚转效率明显提高。实测表明,亚声速滚转效率比歼8高45%,突出了低空机动性。

为提高歼8Ⅱ型飞机的作战效能,采用了数字式火控计算机和大气数据计算机,加装了可以定飞行高度、自动改平、俯冲自动拉起、对飞机三轴人工增稳的自动驾驶仪。

为适应新装系统的要求,加装了两台自行研制的6千伏安电磁恒频交流发电机。液压系统改用210大气压、流量80升/分的液压泵。由于系统的变化,新研制和改进的成品达158项,占成品总数的30%。

同类推荐
  • 天纵神武:李渊

    天纵神武:李渊

    李渊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之一。他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并因之得到了后人的褒扬;他也因无力阻止亲生骨肉的相互残杀,无奈地被其子李世民“请”下了丹墀,而令后人悲叹与哂笑。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实业家,他的一生有着不平凡经济。本书着重于张謇堪称传奇的一生,全面介绍张謇的功绩,力图使读者对张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是卢梭继《忏悔录》之后另一本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录了卢梭的一些思想片段。由于这本书是在卢梭遭受长期迫害,身体虚弱不堪,又居无定所时完成的。书中的卢梭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别人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无论它多么没有意义,都可能对卢梭造成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因为过多地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变得不得不被动接受时,他感到自己失去了自由。面对这样的情况,卢梭不会像加缪一样以“抗争”与以回击,天主教背景和懦弱的个性使他最终选择了逃避。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冷雨飘雪

    守护甜心之冷雨飘雪

    她,因为一个转学生的到来便她遭到友情与爱情的背叛,然而她发现原来自已是世界首富,之后她开始了一系列的复仇计划
  • 明末大革命

    明末大革命

    那一年,年幼的天启帝刚即位,便被“移宫案”砸晕了头;那一年,魏忠贤还不叫“魏忠贤”,李自成也不叫“李自成”;那一年,东林党仍在党争,后金蒸蒸日上;那一年,奢崇明反明,西南大乱;那一年,我们的主人公来到了明朝…
  • 逃爱萌妻

    逃爱萌妻

    居高临下的男人让她压迫感爆棚,她紧张的浑身僵硬。绑架她的男人有着一张端正英俊的脸,眼神却冷冽异常。“因为这是你欠我的!”苏沐琪完全没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英俊的男人为什么会对她这么怨恨,他们明明是第一次见面啊。“你以为可以逃开我的报复么?辛晓琪!”可是,辛晓琪又是谁?怎么自己竟然成了别人的替罪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暮霭沉成香屑

    暮霭沉成香屑

    一个是家道中落的官家小姐;一个是心狠手辣的商户巨贾。这两人却碰在了一起……
  • 折翼天使的爱

    折翼天使的爱

    本书女主人公张筱凌自小手背上便有着一个类似翅膀形状的胎记,因此她招来大家的嘲讽与冷眼,张筱凌变得悲哀,脆弱,自卑......张筱凌为掩埋心中的悲伤只好将自己裹在冷酷的外壳之下,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冷冰冰的,可是又有几人能知道她心中的软弱与悲哀呢?筱凌那受伤的心灵又有谁能来抚平呢?是温柔如水的刘睿凛,还是可爱搞怪的江圣凌?又是谁改变了张筱凌?筱凌又将面临怎样的友谊危机?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能否让她“浴火重生”?她是天使,是折断了翅膀一人躲在角落里独自哭泣的折翼天使!折翼天使的蜕变记即将拉开帷幕!
  • 灭胡之铁血篇

    灭胡之铁血篇

    五胡乱华,生灵涂炭,狼烟蔽天,哀鸿遍野。这是一个血腥的时代,这是一个悲剧的时代,弱肉强食,强者为尊,多少英雄走入末路,多少寒士一飞冲天。
  • 圣者魔心

    圣者魔心

    神魔大战一千三百年后。一场剧烈的地震传遍了隆泽大陆所有角落,就当人们为地震造成的破坏而震撼不已时,一些大陆上的高人突然发现封印魔界封印炼狱之门的天雷劫阵被人破坏。而就在这天一名被遗弃的男婴被沐风国四大家族之一的欧文家族族长丹特.欧文所救。丹特为这个孩子起名尼克。尼克.欧文。原本丹特希望这个孩子能和这个普通的名字一样安安稳稳生活着。但随着这个孩子慢慢成长他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这些原本应该让人嫉妒的才华却引起人们的嘲讽、嫉妒甚至恐惧,为此最终导致了家族灭亡,从而改变了这个孩子的一生,也最终改变了整个大陆的发展轨迹……边角料第一次写书,求各位赏个脸,求关注。
  • 那时汉朝(肆)

    那时汉朝(肆)

    本书讲述从汉武大帝北上,对西域发动汗血马战争写起,到张敞和黄霸较量为止。外戚李广利率军出征,惨胜而归,总算打通西边门户。可当刘彻再度对匈奴用兵,却遭遇一连串的滑铁卢:汉朝将领李陵和李广利先后投降,汉使苏武被囚北海十九年。前线失利,后院又起火。赵人江充,利用巫蛊,逼反太子刘据,制造臭名昭著的巫蛊惨案。这时,刘彻噩梦醒来,托孤霍光,暮气沉沉的汉朝,重获新生……
  • EXO边伯贤:对不起,我爱你

    EXO边伯贤:对不起,我爱你

    世界恍若都是一片虚空无光的混沌,好像什么也呼吸不到,窒息的痛楚犹如他利用完我,将一把锋利的匕首沾上诅咒的血族亡灵,捅进心口。明明她这么爱他,为什么会落得这样一个结局?犹记得那日,恍如隔世:紫藤花碎落层层叠叠金影,你的温柔话语还在耳旁:“冷汐,我不介意你血族公主殿下的身份,只要我们能够在一起。如果血满月那日你必须吸血,那么,我宁愿——把我自己,给你吸干。”。“你没有必要这样,一直都没有必要。我承认我喜欢你,我只是怕连累你,我怕你被别人耻笑说你有一个血族女友。”白冷汐泪落,哽咽着道。可是……后来他还是背叛了自己.......我不过只想和你好好的在一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 活在地狱之2012战火洗礼

    活在地狱之2012战火洗礼

    李三狼带领部队,全歼敌人,围剿土匪,血染沙场!经过战火洗礼,带领战友兄弟,又接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空交错,末日生化病毒,神秘基地的背后会有怎样的危机?可爱小护士的倾心,两人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全军戒备,整装待发,即将迎接一场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