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回了一次老部队。
其实准确地说,是老营房,因为部队早就不驻扎在这里了。
这里是长清县的五峰山,现在好像是济南市的长清区了,而我们的营房也大都成了旅游地,雕梁画栋的房子盖了好几座。
好在还保留了几排当年的房子,用石头垒成的顶部旋砌成窑洞的模样,年代很久了,显得有些破败。但是,神奇的是,当我站在这四十多年前住过的房子前面时,耳畔似乎想起了当年的歌声。
营房的每一块石头都成了录音机。
军营的歌声,其实总会在我的耳边响起。
一九六九年的二月二十四日,一列闷罐车把我们四百多个新兵蛋子从北京拉到了济南,随后,我们分到二营的就被大卡车拉上了五峰山。
刚刚下过雪不久,我们踩着雪进营房。突然,一阵雄浑的歌声响起,这是连队的老兵在唱歌。实际上不是歌,而是京剧的曲调,不过填了新词:
首先,祝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领袖、伟大的舵手万寿无疆,再祝,林彪副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
这是我到军营里听到的第一首歌。
这首歌把我镇住了,激越的音符在山里回响,至今也在我的心里回响。不是说词,那词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关键是那旋律和那上百个男子吼出来的动静,在空灵的山中回荡的那种感觉。
当时的部队,歌唱领袖,歌唱祖国,歌唱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后来,我们连队曾经驻扎在济南团部,记得那时每天起床号之后,照例是《北京颂歌》从高音喇叭中飘出来,歌词我还大致记得:
灿烂的朝霞升起在金色的北京,
庄严的乐曲报道着祖国的黎明!
啊,北京啊北京,
祖国的心脏,
团结的象征,
人民的骄傲,
胜利的保证。
各族人民把你赞颂,
你是我们心中的一颗明亮的星。
火红的太阳,
照耀在中南海上,
伟大的首都,
你是毛主席居住的地方。
想来也正常,毛泽东的教诲“党指挥枪”在部队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每一个细节都在灌输这个观念,唱歌是部队的必修课,当然也是意识形态的阵地,不可忽视的。
说起必修课,想起一个唱歌的重要地方,就是饭堂前。那时候,吃饭前要唱歌,不唱歌不能进饭堂。一般是以排为单位,值班班长指挥大家唱。来得晚的人要补唱,不过似乎一两个人就不用补了。大家在里面吃饭,一个人在众目睽睽下唱歌也不太妥当。我那时候常常躲到最后去吃饭,避过唱歌,损失呢,是好吃的会被抢光。
其实不是大家都愿意唱,记得一次站在我身边的排长嘟囔一句:感谢党给我们饭吃。
在饭堂前唱的最多的歌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不是因为多么恨鬼子,而是因为这首歌短,喊完了就可以吃饭: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
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当然,除了短,这首歌也阳刚,是可以提振士气的。特别是开头的“大刀”两个字,似乎是积压了千年的声音从嗓子里迸发出来,格外响亮。
如果要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就不得了了,因为这首歌太长,从第一唱到第八,非把战士们唱晕过去。
但是这首歌也常唱。
如果说,军营的歌可以分作忠于党忠于领袖和国家,提倡勇猛杀敌精神,那么,强调组织纪律性也是时时歌唱的一个内容。不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更适合在行军时唱,因为反正走路,前面没有饭吃,嘴巴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唱歌呗。而且这首歌在行军时唱很贴切,每一个音符好像和每一个步伐都是严丝合缝的。
军营的歌声,也是内部团结和军民团结的一个手段和象征。
在军营里,到处都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口号贴在墙上。歌声占了其中四个字。活泼自不必说,团结也是有讲的。比如,部队内部集会,开个会看个电影什么的,坐定之后要唱歌,除了自己这个连队要唱的响,还要拉别的连队唱,而且一定要把他们比下去。赛歌在军营里是个很严重的事情,为了压倒别的连队,常常是连长指导员亲自督阵,谁也不许偷懒。兄弟连队就在这种竞争的气氛中增加了团结。这也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
有的时候,部队也会和驻地老百姓一同集会,例如和驻地的一些学校的学生或者工厂的工人,也要唱歌。这时的军人会格外卖力些,因为营房里见到老百姓少,尤其是花衣服少。当然,老百姓唱歌不是部队的对手,我不是说技巧,而是说嗓门。
离开军营好多好多年了,我身边没有一套军装,没有一个军用书包,甚至在军营里写的十几本日记也被老娘不知道卖给哪个收废纸的了,只有军营的歌,始终跟着我,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