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八一”建军节了,这个日子,对我来说很淡了,原本没有想写东西。可是,洪洋兄在微博上问我:明天是“八一”,你不写几句?我调侃他:你在部队混得好,四个兜早就穿上了,我当了六年兵,还是两个兜回来的。
好像耿耿于怀,其实,不管是不是当了干部,不管当年受了多少挫折,我还是很怀念部队的那一段日子。我的人生其实是在营房起步的。
六年,两千多天,值得写的事情太多了,今年“八一”写什么呢?就说说我在一九七二年的“八一”,第一次喝白酒吧。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酒量不错,酒桌上,很多人说,你的酒量是在部队练出来的吧?我都会笑而摇头,讲一段我在部队第一次喝酒的事情。
我十六岁到部队,在家没有喝过酒,到部队也没有机会喝酒,我后来常常开玩笑说,酒都是让连首长喝的。记得在连队开始新兵生活的时候,每天伙食相当的糟糕,咸菜、冬瓜虾皮汤、西葫芦虾皮汤是常态,尤其是一种叫“小豆腐”的菜,是用白菜帮子和豆腐渣滓混在一起烧的菜,其味道,四十年后我想起来还要皱眉头。困难如此,根本不要想“酒”字。
在连队呆了一个多月,我调到了团篮球队,伙食费变成了一天六毛钱。团篮球队是济南军区的冠军队,是团首长特别是军区直属队首长的心肝宝贝。特别放在团警通连算一个班,而这个班的领导是一个参谋加一个排长。警通连驻防在团部,生产搞得不错,没有亏空伙食费,总算告别了“小豆腐”。但是,酒,还是没有见过,好像也没有闻过酒味。
再后来,济南军区体工队解散,篮球队放在了防化团,马连民、穆铁柱、邢伟宁等国内一流的篮球明星到了团队,我就混不下去了,又回到了五连,继续吃那“小豆腐”。
一九七二年,济南军区运动会,军区直属队是一个代表团,篮球没说的,可排球会打的人不多,军直机关从八一队、省少年队和省体校找了一些专业运动员,为了表示群众性,要求所属部队每个团抽一个人。我在外语附校多少练过几天排球,身体素质不错,防化团就派了我去。
这支排球队训练在驻守山东博兴县的边防一团,训练什么的不说了,还是说喝酒。一九七二年的八一节到了,边防一团招待大家,大概是因为穷,排球队还不是集体参加,是每个团派一个代表,防化团只有我一个,是当然代表,于是,我第一次喝了白酒。
这有点历史意义,所以我记得清楚。那是一个喝水的玻璃杯子,一杯酒大概是四两。是什么酒我不知道,不是不记得,是压根不知道,记得我几口就喝完了这杯酒,也没有再添,现在想,也许当时酒还算奢侈品,不能添了。就这样,惊呆了我周围的人。他们纷纷问我,你那么能喝?我很茫然,这算能喝?我没有喝过啊!
从那天开始,我知道了我的酒量还不错,也知道了,酒量有的就是天生的。
试过这一次后,心里有底了,在之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喝酒还是帮了我不少忙的。
二〇一〇年七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