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14400000016

第16章 纪录片《邓小平》前前后后

《我的父亲邓小平》出版后,央视军事部的汪恒和张华找到我,希望能够做一个十二集的纪录片《邓小平》。这时,中央文献出版社已经做得风生水起,除了出版图书,我还力主成立了一个音像制作中心,当时,这个执照还是不好拿的。没想到的是,这个音像中心一成立,就来了一个大活儿。

记得和央视的第一次交流是在梅地亚中心,我是和音像中心的主任张宁一起去的。这时,我已经是出版社的副社长了,当时还是很年轻的司局级干部,颇有些踌躇满志。

因为是意向,所以没有费多少口舌,反正要经过文献研究室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而且我知道,央视军事部是国内顶尖的纪录片拍摄机构,他们制作的《望长城》和《毛泽东》,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我当时只是有一点点担心,按照惯例,尚在世的领导人没有拍摄纪录片的先例,这也许是一个难关。当然,主要的还要经过家属同意。

那次沟通,印象深的是汪恒开车送我们,那是一辆米色的丰田旅行轿车,羡慕得我不行,心想,什么时候我才能有这样一辆车啊!其实,那时中央文献出版社已经有了一辆桑塔纳轿车,算是很不错的了,只是人心总是有点贪。

要做这件事情,首先要家属首肯。恰好这时候《我的父亲邓小平》这本书还在收尾阶段,小平的小女儿毛毛,当时她大名还是萧榕,这个名字,是她在驻美使馆工作时用的,那时还常有接触,就找了一个机会和她探讨这件事情。没想到,她没有反对。算是过了一关。

其次,还要有钱,谁来出这个拍摄费用呢?央视军事部似乎胸有成竹,他们说,有一个朋友在做生意,他们愿意出钱。是谁呢?

这天,刘孝礼主任和张华约了一个饭局,在首都宾馆的日本料理,我见到了刘长乐和崔强。原来,军事部说的出钱的人就是刘长乐。

刘长乐和崔强都是一九五一年生,都是身材魁梧的汉子,军旅生涯的痕迹还很重。他们原本就是当兵的,在部队的最后工作岗位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部。这个部门和央视军事部算是兄弟单位,都隶属于总政,所以他们和刘孝礼很熟。转业下海后,刘长乐在香港注册了一个乐天发展有限公司,拍摄《邓小平》,就是由这个公司来出钱。预计是投一千万人民币。这在当时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当时,刘长乐的公司就在首都宾馆旁边的紫金宾馆租了一座小楼办公,没有想到的是,从这次见面开始,我和刘长乐、崔强整整打了十年的交道,从一起拍《邓小平》,到后来我加盟凤凰卫视,成了刘长乐麾下一员。从做柯受良“飞跃黄河”的现场总指挥开始,到负责凤凰卫视的国内公关,到创办《凤凰周刊》,再到管理凤凰网,我在凤凰卫视呆了七年。

有了小平家属的态度,又有了钱,我向文献研究室领导汇报的腰杆就硬了。

很快就和广电部达成了协议,成立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广播电影电视部两家合作的《邓小平》摄制组,当然,主导权在文献这边。具体的分工是这样的,中央文献研究室这边的领导是主任逄先知亲自抓,主创人员主要是邓组,总撰稿明确了是冷溶和陈晋,我是制片人。央视那边由副台长沈纪负责,总编导是刘孝礼,执行总编导是汪恒,制片人是李东生,就是最后岗位是中宣部副部长的那位。当时我对他印象很好,豪爽、仗义,酒品好,怎么也没料到他最后的结局。

香港乐天公司是出资方,总制片人是刘长乐,制片人是崔强。

三方组成了一个摄制组,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

只是有一句话,我当时没有在意,后来铸成了一个错误,不大,也不小。

大逄,这是我们平常对逄先知的称呼,因为他个子大,当然,也是一种尊称,因为他做过毛泽东的秘书,文革中在秦城监狱住了八年,是个有水平也正派的领导。他对我说,向关根同志汇报过了,他同意,只是不要张扬,要悄悄地进行。

我没有非常重视这句话。

一九九四年的一月四日到五日,春节前的北京很冷了,但是《邓小平》剧组却热得很,主创人员集中在了北京郊区的一个培训中心里,进行了两天的讨论,主要是研究架构,讨论重点,并且分工。参与撰稿人员都是了解邓小平又对中共党史有研究的人,而编导则是在军队系统调集的一流人才。

我现在手里还保存着当年的文件,在拍摄初步构想中,有这样的话:“在《毛泽东》创作时,我们特别突出表现了毛的个人特征,而《邓小平》创作则要以邓的政治生涯为主要创作线索。如果说毛使中华民族摆脱苦难,邓则使中华民族走向富强,邓的探索和其思想的发展将是我们重点要反映的,要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深刻的阐述和表现。”

“邓在早期就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东西方的文明造就了这一伟人。因此,要着眼于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也属于整个世界。”

《邓小平》这部纪录片,后来也是按照这个基调拍摄的。

至于拍摄人员,当时安排了武警部队的褚嘉骅、济南军区的徐海婴和央视的陈晓卿、华越、张华等人。

拍摄的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先是调人。军队的人好办,拍邓小平,这是大事,军队的组织系统一说就可以,就是调赵群力费了些劲。

赵群力那时是甘肃电视台副台长,他也是刘长乐的发小,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国内顶尖的航拍高手。我还是靠着当年发行《邓小平画册》时和甘肃省委办公厅结下的交情,通过他们找了省委宣传部长,把一个省台副台长愣是调到《邓小平》剧组当了一个航拍摄像。

群力这个人,身上很多故事。平时,他对很多事情都不在意,你和他说什么,哪怕是很重要的事情,他都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但是只要一说到航拍,一说到飞机,他的眼睛立刻就放出光来。记得拍摄百色起义这段时,在百色当地的一个硕大的山洞里,群力开着飞机拍摄,结果出了事故,好在有惊无险。但是,当时我们心里就隐隐有这样的想法,按照群力这个一上天就忘了自己的做派,他早晚要出问题在航拍上。果然,后来他在浙江温州航拍时,飞机刮在山上的一根高压线上,他牺牲了。

这是后话了。

除了调人,还有前期的物质准备。刘长乐利用香港公司的优势,从海外进口了一批二手车,我到海关总署办理了海关监管的手续,就是为拍摄而进口,但是拍摄完毕再退回海外。那时候正好我和海关总署因为邓小平画册的海外事宜有一些联系,事情办得也顺利。

剧组的办公地点就在北极寺干休所租了一套军职房。别的印象不深了,唯有那一大堆的方便面,和满屋子弥漫着的方便面味道,似乎还在我脑子里。

拍摄这部片子时,我还有一个任务是协调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的关系。

这两个单位,都是大牌,但是性质不一样。中央文献研究室是党中央的一个部级单位,权威、严肃,正襟危坐,工作人员大都一板一眼地工作和生活。而中央电视台,是顶级的新闻单位,也是个副部级,而编导人员多了一些开放和灵动。两批人在一个锅里抡马勺,难免磕磕碰碰。但是,拍摄过程中,总算是没有大的矛盾。

去年,是《邓小平》剧组成立二十周年,我请当年的创作人员到杉园共识堂小聚,二十年的光阴,足以把白发染黑,当年一个锅里吃饭的战友相会,还是说不出的激动。尤其让我震惊的是,张华居然从包里摸出了一枚铜章,正是当年摄制组的公章,他居然保存了下来。

我对张华说,这是可以进博物馆的啊!

这枚图章,勾起我的一段回想。

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大逄叮嘱的那句话引发的问题。

一九九四年春节前,邓小平剧组完成了拍摄提纲的创作,准备先给小平家属看。我给毛毛打电话约时间,她说,他们都在陪老爷子在上海过年,约我们到上海面谈。她说,我和上海市委打招呼,他们会关照你们的。

我们为了郑重,特别准备了剧组介绍信,盖的就是张华保存的那枚铜章,还印了名片。到了上海,果真收到了热情接待,我们也认真地呈上了介绍信和名片。接下来就是见毛毛,给她邓小平纪录片的拍摄提纲。毛毛说,晚上请你们吃大闸蟹吧,也不用上饭店,省点钱,就到朋友的公司去吃。

那天晚饭,我用力吃了三只大闸蟹,因为剧组进展还顺利,似乎要奖赏一下自己。

乐极生悲就是这个道理。回到北京,大逄找我,批评说,你们怎么搞得,不是说要低调,悄悄拍摄吗?怎么你们又是介绍信又是名片的!原来,我们给上海市委的介绍信和名片都到了丁关根的手里。他们也没有恶意,只是询问,中央知道这件事情吗?

关根同志也不高兴了,追问下来。

其实我也可以理解,小平年事已高,他的健康会影响国内甚至国际的形势,也会影响股市。而大张旗鼓地拍摄他的传记纪录片,也许会引起不好的联想。

只是,我想不出来,又要拍片子,又不能声张,怎么做呢?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钱到底从哪里来的?我把过程再次原原本本向大逄汇报了,也汇报了刘长乐的身份背景,大逄倒是表示了解和理解,但是他告诉我,关根同志说了这样一句话:拍邓小平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中央电视台拿不出钱来吗?

重新落实经费,又要处理前面遗留的问题,比如,怎么解决刘长乐公司的前期投入?后来,明确了把《邓小平》的海外版权给了刘长乐的公司。其实,这个时候,刘长乐已经萌生了自己办一个电视台的想法,凤凰卫视的孕育,应当就在此时。

剧组几乎停工了两个月,这两个月,是煎熬。

这之后不久,因为种种原因,我不再参与《邓小平》剧组的管理,不过这个时候,拍摄也走上了轨道。

在后来,我加入了凤凰卫视,只是远远地关注《邓小平》的创作。其实拍摄早已基本完成,就是等待播出的时机。

十二集纪录片《邓小平》的播出,大约是在邓小平去世前一个多月,那时候,我正在筹备柯受良驾车飞跃黄河的活动,每天都在不停地奔波和忙乱之中,我只是知道,演职员名单里已经没有了我的名字,倒是给我发了一笔稿费。

多少钱呢?两千元。

不过,拍摄邓小平纪录片的经历,价值超过两个亿也不止。

同类推荐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读懂朱自清

    读懂朱自清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人类需要宗教,因为宗教是关于生命的哲学;人类需要信仰,因为信仰是人类生存的指针。本书以崭新的角度客观认真地叙述佛陀的生平及教义,阐述佛教的精神、佛陀的真实人格,并扼要介绍佛陀出世时印度社会的背景,以及僧团成立的状况及其矛盾和困境。释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间,生长在人间,成佛亦在人间。他是我们长夜漫漫的人间慧灯,他是我们苦海茫茫的人间舟航。他的人格已经到达最完美的境地,他的自性已是清净不染,他解脱了世间上一切束缚烦恼,他己经远离了人生的生死痛苦。他住世说法四十余年,告诉我们求得解脱的方法,指示我们应行的大道。他所留在这人间的佛法,无一不是从他大智觉海中流露出来,无一不是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
  • 李鸿章全传:2

    李鸿章全传:2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国际超级间谍档案

    国际超级间谍档案

    本书介绍了形形色色的间谍以其特殊的使命书写着人类的历史和现实。
热门推荐
  • MAT之救援行动

    MAT之救援行动

    全球网战时代,一新入MAT游戏的伪兮饭如何能加入国家网军,营救国家高级军官,获得女神青睐呢?“喂!什么叫伪兮饭啊,你给我说清楚。。。。。。。。。。。。@#¥%……&&**欢迎进入MAT的世界。。兮爷我来咯!
  • 冷帝嗜宠之摄国大祭司

    冷帝嗜宠之摄国大祭司

    她,红妆伪爷,恶名在外。为了重塑好形象,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也为了自己的小命儿,她一心想参军。哪知,因‘不收童男’而被挡之门外!摔!小爷是个女的啊!难不成还要临时找个男的意思意思?看着辛苦的父母和娶不到媳妇儿的兄长,以及一群可怜巴巴的弟妹,她心一横,咬牙:“小爷豁出去了!”然后……她亵渎了一个男神级的——高岭之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狂妻驯九夫

    狂妻驯九夫

    文静,本是现代豪门文氏长女,商界女王,意外穿越异世,重生在大衍皇宫。一个意外,让她不得不女扮男装成为二皇子段天宇。看似慈祥可亲的外公,实则却是心狠手辣野心勃勃,到处心积虑想要除掉对手登上帝位。
  • 心心相印的爱恋

    心心相印的爱恋

    一男一女不经意的邂逅,便从此注定了彼此的命运,两人相遇、相识、相爱、相离,之后再次相逢并相恋,从读书到工作,尽管两人在这一路上遇到了不少的挫折,但最后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 雨果(世界十大文豪)

    雨果(世界十大文豪)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漫长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优秀的诗歌、戏剧、小说、文学评论等作品,对法国及欧洲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 傲世神荒

    傲世神荒

    废物崛起,成就无上修为,奇遇不断,美女如云,铸就第一宗门。叫你如何夜御那啥嘿嘿。
  • 古武仙路

    古武仙路

    长生大陆,一个修仙者横行的世界,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李明,一个来自地球末法时代的古武传人,如何能够在这个残酷的修仙世界里面用自己的古武,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古武道路,去寻觅那一线仙机,登上那无上仙位?一切尽在古武仙路!
  • 葬魂之诗

    葬魂之诗

    为了再次与你相见,熬过了穿越千年的孤独与思念,只因与你的约定。说明:这是一部讲述人与魔人之间跨越种族的爱恋,又因种族不同而走上殊途的故事。故事风格主要是热血,但又夹杂一丝淡淡的悲伤,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让你沉浸其中,去感受那穿越千年的悲伤与爱恋。
  • 我的老公是孔明

    我的老公是孔明

    纳尼,诸葛亮穿越了?!就是林轻羽的同班同学兼同桌?!咦?诸葛亮居然还是轻羽家的新成员?哼!林轻羽妹纸表示极度抗议。诸葛亮,看我林轻羽不把你从林家轰出去!接招吧!
  • 武侠小说大宗师

    武侠小说大宗师

    突然间有人对刘辉说:“穿越倒计时开始:”“十九八七……”刘辉急忙拿起手边一本《世界近现代历史》,下一秒,他到了1954年香港的一处厕所,还撞倒了金庸。那声音却又说:“穿越结束倒计时开始:”“十九八七……”刘辉急眼了:“什么?穿越几秒钟就结束了?”刘辉慌了,他看了看刚从厕所出来的金庸,道:“查兄弟,我看咱俩有缘,这本书送你了。”刘辉回到现代,世界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