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6000000017

第17章 心海波澜(3)

莫把孩子当作“小大人”

现在小学初年级语文课本,内容究竟是什么样子,我还真没有怎么留意过,听说,好像比较过于成人化。记得我读小学初年级时,语文课本内容非常简单。就是“人,手,足,刀,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之类,让学生认识普通的字,而且能够跟生活相对照,学起来容易记又有趣味。读书跟玩耍一样快乐。

最近见《解放日报》等多家报纸,选登六十年前的小学老课本,意在提倡小学课本生活化。我颇为赞赏。这几家报纸选登的语文课本,内容诸如“老师好!同学们好!”“老师再见!同学们再见!”,跟我读的课本很相似,其特点是,简单易记,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再配以拙朴的插画(类似丰子恺先生的画),很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学习。相比之下,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就显得过于庄重、严肃,对于天性活泼的孩子来说,多少会有点沉闷感觉。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我觉得最大不足就是把孩子成人化了。除了表现在课本内容上,更表现在课余负担上,走进学校就开始竞争,孩子本应有的快乐随之减少。有次跟当时读小学的孙女说,我是在玩中不知不觉长大的,记忆中的童年都是快乐。孙女听了非常感兴趣,希望讲讲都是怎么玩儿。

其实,那时候普通人家孩子,既没有什么正经玩具,更没有什么少年活动场所,就是捉迷藏、弹玻璃球、掀毛片儿,街道空地都是孩子乐园。由于课程负担不重且有趣儿,课余时间又没有多少作业,读书自然就是轻松快乐的事。倘若像现在中小学生这样,老师在学校盯,家长在家中催,一天到晚就是学习啊学习,没有或很少有玩耍的时间,我想十有八九我会逃课。所以我一直感谢当时的宽松环境。

社会竞争是必然的,只是不见得这样早就把孩子拖进竞争场,让一颗颗纯净心灵承受沉重精神压力。边玩耍边读书,读书中求趣味——这是我对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美好记忆。那时心地如同花圃,没有任何困惑的荆棘杂枝,我现存的真诚坦率品质,就是那时候培养成的。尽管懂得社会人情迟了,在人生道路上吃了亏,但是我没有丝毫后悔,因为我毕竟有过快乐,使我始终相信人间美好。以至于到了垂暮之年,都能保持孩子般的心,尽量从好的方面看待人和事。从塑造人的意义上来说,我非常感激幼年教育没有过早把我当成“小大人”。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和排斥现在系统教育模式。而是希望我们的正规教育,除了普及课本知识,可否考虑按年龄段侧重施教,比方,小学主要是培养品德,中学主要是学习技能,大学主要是认识社会,这样做的结果是,即使将来考不上大学,每个孩子也有个生存本领。社会竞争再怎么激烈,都能坚强地面对和应付,回想起读书情景,依然有种温馨余味儿。人生的真正成功与否,并非全在职位高低上,或者是在财富多少上,健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把竞争贯穿教育始终,只能助长功利思想,绝不会造就平和心态,这比没有竞争意识更可怕。祝愿我们的孩子拥有更多快乐时光。

2011年2月20日

城市精神不是城市霓虹灯

是在什么背景下,城市有了“精神”阐述,我一直未弄清楚。反正自从首都北京率先,把“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北京精神,第一个向世人公布之后,全国很有些城市仿效,提出某某城市精神,而且文字形式大致相同。走进南北大小城市,在比较显著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类文字标语。

常言说,人要有种精神,活得才会有意义,日子才会有奔头儿。假如每个城市乃至村镇,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让每位官民遵守和实践,说不定就会提升或造就某个地区的整体文明风貌。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像倡导几十年的“雷锋精神”,由于有其可以“触摸”到的内容,亿万人学习时就有了榜样,在促进全民文明素质方面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

那么,现在倡导的城市精神,如何体现它的内涵呢?这就有待研究和商榷了。比如“爱国”“爱家乡”“爱父母”,毫无疑问这都是完全正确的,倘若把它作为城市精神,不是不可以,而是在感情上总觉得不自在,因为爱国爱父母爱家乡,这都是与生俱来的事情,谁愿意做不肖子孙呢?何况爱国是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上,城市本身却很难体现,如果只停留在升挂国旗,长此以往又会沦为形式。所以说“城市精神”的提出,一定要想到寄托和体现,这样才不至于变成口号和“装饰”。

引发写这篇小文章的诱因,是笔者最近的一次苏北之行。那里的盐城地区有个大丰市,走出机场不远处墙壁上,就豁然写着大丰精神:“大气、包容、创新、争先”。这些内容似乎并不豪迈,却觉得比较具体和实在,在城市建设中能不能体现,稍微留心就可以检验出来。经过两天参观访问,我发现大丰精神,都能够体现在实处。比如大气,体现在城市的格局开阔,以及官员和市民的落落大方上;比如包容,体现在建筑的中西兼容,以及科技和花草的引进上;比如创新,体现在农业和工业的创意园,以及这两方面的多种产品上;比如争先,体现在思维观念的朝前,以及农家院从休闲转向提供城市人养老的模式上。总之,每项城市精神都有依托都有体现,这样就让人有了切身感受,不再停留于口号或形式。至于其他方面的体现,如原始生态保护,如新港口建设,如对麋鹿养护,等等,都有大丰精神注入。

由此可见,城市精神的阐述,作为口号也好,当作目标也罢,绝不能大而化之,喊得响亮,听得提气,而在实处却难见踪影。中央反对奢靡之风的八条,所以抓得有力易见成效,得到老百姓普遍称赞;中央新改革方案公布后,普通人所以觉得生活有着落,都是因为要求具体措施实在,看得见摸得着办得到,让人从小处看到大决心。如果依然像过去那样,光提“节俭光荣,浪费可耻”,光提“不改革就没有希望”,而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让老百姓在雾里看花,就如同坐车没有抓手,晃晃荡荡总让人难有踏实感。

说大话使小钱,喊口号如唱歌,这样的年月应该过去了。这是一个需要梦想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精神的时代,这是一个更需要实干真干的时代。只会喊口号说大话的人,再难以隐形藏身和做官,因为群众再不像过去那么愚昧无知,不亲见亲历的事情,说出大天来都不会信。某某城市(村镇)的精神,就是某某城市的灵魂,就是某某城市的居民准则。万万不可当作城市霓虹灯,闪烁着美丽的变换图形,只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惬意;它应该是长明的街灯,照耀着这座城市的路行人,即使在漆黑夜里都不致迷路。

2013年12月1日

半生笔墨半生情

有位老朋友传来一份资料,讲述医生出身的中外作家。其实不光是医生,记者出身的作家国内国外同样不少。医生和记者职业,服务对象都是社会,接触最多的都是人,久而久之便会生“情”。即人情、世情、激情,像三把火在心中燃烧,不吐不快,于是便开始文学写作。这也许不是原因全部,但起码相当一部分记者,是这样进入作家行列的。

以我自己为例。在成为业余文学作者之前,我的职业是编辑兼记者,下基层采访的是世情,观察了解的是人情,而这一切化为新闻报道,就必须客观真实地记述,来不得半点儿个人东西。可是有些人有些事常常难以忘怀,像清澈溪水在心中流淌,就想到要写诗写散文,借以抒发澎湃激情。日积月累,发表的诗文越来越多,就被人称为文学作者,渐渐地出版了几本书,又被称为作家了。转变似乎就这么简单。

当然,过程并非如我说的这么轻松。在我当记者那个年代,写新闻报道是职业,是任务,写文学作品是不务正业,一旦被领导发现或被人举报,就要遭批评做检查,检讨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我或与我一样记者出身的作者,后来还能够写点文学作品,十有八九是顶着“雷”过来的。有的老编辑一辈子未出过书,并不是不能写作不会写作,其实他们的文笔好得很,只是因为恪守职业规则,只好放弃写作,为他人“做嫁衣”。有的老记者写了那么多新闻稿件,却连一篇报告文学都写不成,并非他们没有才能,而是年轻时没有实践机会。所以我常跟现在的年轻记者说,你们赶上的时代远比过去好,完成本职工作后可以写诗文,而且还能够在自己报刊版面发表,这在我们年轻时简直无法想象。

我的记者生涯结束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我供职的《新观察》杂志,是一本文学与新闻相结合的刊物,与我此前服务的《乌兰察布日报》《工人日报》完全不同。报纸要求从内容到文字都具有新闻性。《新观察》杂志则要求内容是新闻题材,文字要具有文学性,这就使我这个钟情文学的老记者,有了可以自在驰骋的疆土。《新观察》杂志当时主编戈扬,就是记者出身的著名作家,她很赞赏编辑记者写文学作品。她认为,自己写东西才会懂得作者,记者写文学作品才会练文笔。摆脱新闻固有八股调,文章才会活泼生动,让读者喜欢。

记者和作家这两种职业,其实没有什么根本性区别,终极目的都是表现世态人情。在从事写作之前能够当记者,起码会得到两方面锻炼,一是学会调查积累素材,一是学会敏锐观察发现问题,只要掌握文学创作规律,记者成为作家并非难事。20世纪50年代听一位苏联作家讲课,讲述他怎样从记者成为作家,他说,他做记者时有个习惯,每次出去采访前,都在台历上记下采访时间、事件。若干年后想扔掉旧台历,随手翻看了几页,忽然那些经历的事情,重新呈现在他眼前,而有些事情当时未能报道,于是他用这些素材写了小说,由此成了著名作家。这就是说,记者每天都在生活中,无须像作家那样刻意深入生活,只要记下生活中的人情、事件,哪天有了激情或曰灵感或冲动,用文学形式表现出来,就很有可能成为作家。

有人说文学就是人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开篇说的医生成为作家,后来讲的记者成为作家,除了医生和记者都接触人,职业还要求他们必须研究人的心理状态。接触多了有所思有所想,有了强烈的表现欲望,最后成为作家是很自然的事情。像我国当代一些著名作家,如孙犁、萧乾、郭小川、刘白羽、魏巍、金庸、张恨水等,都是新闻记者出身,而后开始步入文坛。

我离开记者职业,算起来已经三十多年,现在写文章,内容还会牵扯到那时的人和事。所以我非常感激那段记者生涯,它让我的思想依然活跃,让我的文笔依然不老,让我的激情依然存在。从记者过渡成作家是幸福的。

2013年11月5日

闲说家乡月饼

每年临近中秋节,月饼广告犹如候鸟,飞飞落落搅动着人心。或在电视节目插播,或夹在报纸间随送,或塞在住户门缝里,或在街头递到手中……五彩缤纷的纸片纸卡,更似斑斓美丽的羽毛。商店展示出来的月饼,不管内里如何质地怎样,都是包装堂皇身价百倍。很有点像时装模特大赛,哪怕你皮肤有点伤痕,只要用华丽衣裳包裹起来,颤颤地走几款猫步,就会招来无数双眼睛。这些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眼前的城市生活不也是这样炫耀富丽吗?

唉,无奈,月有阴晴圆缺,花有盛衰开落。中秋节的次日,甚至于在当天,月饼就会身价跌落。如同一个经济暴发大户,没有内在素质做支撑,当风光立马不再,狼狈得可怜兮兮无人疼爱。看着吃不完的月饼,中秋节过后心里添堵,这时中秋望月的雅兴,全被无奈的愁云遮蔽。我会不由得想起,早年间,家乡的中秋,家乡的月饼,还有那家乡的中秋月亮,仿佛都比别处圆润、皎洁。

我的少年时代,总算不愁吃喝,每逢中秋佳节,家里会购买月饼。可是更多的月饼,还是由自己制做。中秋节前麦子熟了,祖母、二祖母、三祖母和母亲、婶子们,提前几天发好新面,用食油把面活得柔软喷香,准备好自做糖果馅料,然后,说笑着一起烙月饼。先揪成一个个面剂子,压平包上各种糖果馅料,团成面球往月饼模子里实实地一按,形成对称的花纹字样,再轻轻地从模子里磕出,两面都涂些油放锅里烙,不一会儿工夫,一个个香香酥酥的新鲜月饼,就摆上八仙桌的大茶盘。尝鲜的除了曾祖母,就是我这个长孙了。曾祖母吃过月饼说声:“熟了,味道不错,你们也尝尝。”这时做月饼的儿媳、孙媳们,趁热掰开一个分别尝过,就又开始制做新月饼了。家乡人自家做月饼,除了烙的还有蒸的月饼,方法跟烙月饼差不多,区别是面里不放油,成了型放在笼屉里蒸,暄暄腾腾也蛮好吃。这大都是为孝敬老人,老人即使牙齿不好,吃上应节的又香又软的月饼,依然会享受过中秋节的快乐。

长大成人离开家乡,吃过各种各样月饼,自然让我大饱了口福。只是再未吃过家里自做的月饼,为我后来的中秋节留下缠绵悠长的乡思。特别是在没月饼可吃的年月,就更让我思念家乡的月饼,这时我才意识到,这月饼竟然寄托了我无尽乡情。

同类推荐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解放临沂

    解放临沂

    许世友,这位在共和国将军的行列里,以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性格而闻名遐迩的特殊人物,以其貌似粗犷,其实缜密;嫉恶如仇,大智大勇的性格,曾经征服过他属下的无数将土。山东的解放战争,就是在他领导的胶东军区,首先拉开的帷幕。
  •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宋辽金元文学

    宋辽金元文学

    本书采取文学史、作品选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一书在手,即可掌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古代文学经典作家及作品。
  • 20世纪大富豪

    20世纪大富豪

    本书收录了作者20余年来在《宁波日报》和《人民日报》这两家报纸服务时,发表的一些新闻作品和随感,内容包括见证三峡、重庆履痕、雪泥鸿爪、强词夺理、旧闻拾遗、人海觅珠、说长论短等。
热门推荐
  • 晤天

    晤天

    幼时即得天眷,天意加身、万物莫不依恋。修行道上,本身天资聪颖、还有天书为助、更兼巧合机缘,一日千里。然而“万物百姓,皆是刍狗。”!得天眷顾的卜风,在天地、万物之间,如何自处?《晤天》当中,自有精彩!
  • 不一样的夏天

    不一样的夏天

    三年前,一个考上了普通高中,一个却考上了市里最著名的高中,最后一天蓝雪儿和王博帆分道扬鞭,他对她说真好,以后再也不用见面了,可三年后奇迹发生了,蓝雪儿居然以六百分的成绩考进了A大,一次偶然的相遇,他却成了她同桌,从此蓝雪儿的暗恋开始
  • 名门霸宠:黑暗冷少太危险

    名门霸宠:黑暗冷少太危险

    新婚夜,为躲新郎她逃进他的房。一晚缠绵,他给她身心烙下不灭的印记,再相见时,他高高在上,她却是一枚失了婚的小记者。他将她据为己有,反而还认为她的动机不纯。“说,你处心积虑地接近我,究竟有什么目的?”他恶狠狠地将她抵在桌前,吹着气地问她。而她,却极度反感他的倨傲与霸道,也不屑他的身份地位。一次次的误会,一次次的碰撞,当爱入骨髓,不曾想在老爷子的寿宴上,他的出现将她惊得目瞪口呆。原来她爱上的,居然是肖家失散多年的小儿子!
  •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雄联盟之萝莉风云

    英雄联盟之萝莉风云

    疯狂的小萝莉金克丝的到来使原本安定的皮城陷入混乱然而看似和平的表面之下还有暗流涌动的黑暗势力威胁接二连三的阴谋不断皮城女警凯特琳和执法官蔚以及杰斯能否拯救皮城危机
  • 明月美人花见羞

    明月美人花见羞

    她,本单纯可爱、沉鱼落雁,但乱世美人绝对不简单!后宫的阴险狡诈,君王的不信任,姐妹的背信弃义……叫一单纯女子如何受得了?弃琴师,掌后宫,乱天下,且看花见羞如何掌王朝!“叮——嗙当”她笑了笑,手腕那儿流淌着泉泉鲜血,她终于可以……
  • 咒语

    咒语

    无尽未来,启示真然。或许,一尘一世界。或许一尘仅一尘。
  • 黎明之前夜

    黎明之前夜

    生命是否只是基因繁衍的工具,DNA技术的最终目的在何方,百慕大三角的海底沉睡着什么?本书通过真实科学理论,以及对生命,宗教以及神秘现象的串联与讨论,带领读者走进一个真实而不为所知的神秘世界
  • 都市基因王

    都市基因王

    他只是个病恹恹,随时一命呜呼的人,却凭借一张嘴,开合间杀人于千里之外。一句话覆灭千军万马;一声吼天翻地覆。他是万年前世人唾骂、万族仇视、到哪里都被当成不祥煞星的诅咒师传人。万年后,仅剩的诅咒师聂长空再现世间!
  • 薄凉前夫请走开

    薄凉前夫请走开

    “为什么,诺晨惜你这个不知检点的女人!我们离婚!”男人愤怒薄凉的嗓音在耳畔回荡。20岁生日上,她失去了所有亲人,一天之间她成为了弃女、他不离不弃。20岁的婚礼,成为她今生最值得骄傲和感动的盛世婚礼,却也成为了恶梦的开始。他说他从未爱过,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报复。她只想用真心去换回曾经的那份爱,依旧只能看着他带着另一个女人离家,从此她一个人孤独的住进锁上一切爱的房间。带着腹中的孩子,远走他国……5年后,她再次出现,身边已经有了另一个人陪伴。“我是爱你的,我们重新回到过去”他霸道的说道。她却冷笑般说“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关系,在你让我放弃孩子的时候,对你我已经没有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