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40700000026

第26章 故宫烟云(5)

在清代晚期,慈禧太后为宫中一些殿堂题了联匾,本书中收录的较多,包括储秀宫、皇极殿、绥寿殿、养心殿、长春宫等,这恐怕是许多人没有想到的。从一些资料来看,慈禧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史、书法、绘画都非常喜欢。她有相当的文学造诣,《清稗类钞·考试类》载:“孝钦后工试帖诗,每岁春闱,及殿廷考试,辄有拟作。同治乙丑科会试,试题:芦笋生时柳絮飞。得生字,拟作云:南浦篙三尺,东风笛一声。鸥波连夜雨,萍迹故乡情。”她有艺术天赋,善书画,美国赫德兰《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对此有记述。《清稗类钞·艺术类》也载:“孝钦后喜作擘窠大字,亦临摹法帖,作小楷。尤喜绘古松,笔颇苍老。”当然,她也有代笔者,但她的书画具有一定造诣,则是肯定的。

杨新同志的这本《故宫联匾注释》,虽是一本普及性的读物,但也是作者多年努力的成果。本书收录广泛,包括前三殿、后三宫、养心殿、宁寿宫区以及西六宫等,比较重要的联匾差不多都收进来了,人们从中可对故宫的联匾有个基本的了解。同时,本书还收录注释了几首与匾联有关的乾隆皇帝的诗歌、铭文。例如,养心殿西暖阁北墙乾隆帝仿鲍明远体的一首五古,养心殿宝座后屏风上乾隆帝的一首五古,交泰殿宝座后的《交泰殿铭》,以及现放在漱芳斋后面一个宝座屏风上的“赋得正谊明道八韵”等,这里一并介绍,或因其本身重要,或因有利于加深对相关联匾的理解。这些联匾内容,多来自经书,成句典故甚多,对于当今的一般观众来说,不光一些字难认,意思更难理解。杨新同志不惮烦劳,翻阅大量典籍资料,认真细致地加以注释,除过弄清成句及典故的来历外,又结合宫殿的特点或作者的情况,对联匾的深层或多重意义加以阐发,而对一些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更有助于对联匾的理解。我还感到,杨新同志的笔触,既有注释时的严谨准确,在叙述中亦不乏轻松灵活,例如养心殿后殿东里间门楣上,有光绪帝载湉所书“毋不敬”三字,而在东次间门楞上则有慈禧太后那拉氏所书“又日新”三字。杨新同志在讲解时说:“又日新”与“毋不敬”,好像是慈禧与光绪母子的对话,一个说:“你要天天悔过自新。”另一个说:“我没有什么不孝顺的。”相信读到此处,读者当会有深切的体会。

故宫清代的联匾甚多,是宫廷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杨新同志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有不少联匾需要注释,介绍给广大读者,使人们从这一个小小的侧面,去了解并挖掘清代的历史特别是宫廷史,我想这是大家所企盼的,我们也相信杨新同志会继续努力,完成这项颇为费事而又很有意义的工作。

《故宫联匾导读》序言,故宫出版社,2011年

故宫的古琴

《故宫古琴》一书的问世,对于古琴的保护与古琴艺术的传承,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2003年,中国的传统音乐——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引起极大反响,使这一日渐式微的古老艺术又为世所关注。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乐器,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和中国文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且不说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等都以谈琴著称,即如它的制作,虽是造琴工匠的作品,但却有文人的直接参与。它的演奏成了一种高雅和身份的象征,在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当中排在首位。二是古琴艺术长期以来不是面向大众的表演艺术。人们弹奏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个人修养及情感交流等结合在一起。因此它成了一种贵族和文人的精英艺术。古琴艺术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历代琴师对琴曲的流传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古琴的漫长发展历史中,产生了精湛的造琴工艺和造琴名家,现仍有不少名琴传世,都成了珍贵的古代文物。

故宫博物院现收藏古琴四十六张,其中三十三张为明清两代宫中古琴收藏的遗存,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古琴艺术虽长期在传统文人雅士中广泛流行,但历史上也不乏雅好古琴的封建帝王。唐代制琴名家多,琴文化发达,当与唐明皇重视音乐分不开。宋元明清,琴与文人的关系空前密切,各个时代也有雅好古琴的帝王,这当然与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趣味有很大关系。宋徽宗赵佶就是一位有名的酷爱古琴的帝王,他曾将流传于世的历代名琴收集起来置于宣和殿之“万琴堂”。故宫博物院收藏赵佶的一幅《听琴图》,描绘在一棵高耸的青松之下,一个道人在信手弹琴,两旁山石之上各坐一人,侧耳倾听,陶醉在美妙的琴声之中,整个画面一派清雅端肃的气氛。元世祖忽必烈不懂琴乐,但曾下令召见来自江浙的琴家王敏仲,珍藏传世名琴。明代帝王中多有爱好古琴者,除过弹琴外,有的还喜欢造琴或作曲。清乾隆皇帝汉传统文化的根底很好。正像他喜欢收藏历代书画外,他也非常热衷于收藏历代名琴。郑珉中先生在本书的“前言”中,用大量篇幅谈了明清宫廷古琴收藏的盛况,可惜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被劫毁,置于其中的一百零三张明朝所遗之历代古琴同罹劫难。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宫中所藏古琴仅三十六张,其中三张后南迁运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相继接收与收购了一些古琴,使故宫藏琴增加到四十六张,不仅数量上在全国博物院中居于首位,而且属于唐、宋、元三代的典型器就占藏琴的三分之一,因此在质量上也是最好的。

《故宫古琴》由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郑珉中先生主持编写。郑先生1946年进入故宫,将届一甲子,虽退休多年,仍坚持每天上班,风雨无阻。先生琴棋书画俱通,他的中国古书画鉴定及书画创作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古琴,亦颇有造诣。故宫收藏古琴,20世纪50年代,即是由郑先生同顾铁符先生一起鉴定划级的,后他又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传世古琴的分期断代与具有鉴定性的论文。郑先生又是故宫现在能够弹奏古琴的绝无仅有的人。中国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古琴艺术申报书》中,确认了包括港、台地区在内的我国五十二位古琴传承人,郑珉中先生名列第二十七位。我也有幸聆听过他的演奏。2003年12月,王世襄先生荣获荷兰克劳斯亲王奖,我受邀到荷兰使馆参加颁奖仪式。在使馆门口,见到了同来出席的郑珉中先生,不过他身背一张琴,中式的蓝布衫,神凝气闲,一副儒雅、朴质的样子。在颁奖仪式上,郑先生操了一曲《良宵引》,意态庄重,手势优美,稳健细腻,声情并茂,获得阵阵掌声。王世襄先生对古琴的研究也是颇有成就的,他能请郑先生演奏,固然有情谊因素,但郑先生的演技当是公认的。由这样一位对古琴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弹奏实践的人来主持编写,人们有理由对这本书寄予大的期望。郑先生为这本书付出了大量心血,撰写了长达一万六千万字的“前言”,并作了“后记”。书的内容丰富,既有一定的观赏性又有相当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一本有分量的耐看的书。

本书有三点相信会对人们有所裨益:其一,对古琴知识的传扬。故宫博物院藏古琴既多又精,有着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例如九霄环佩,就是现存最为可靠的盛唐雷氏制作的伏羲式琴,把它们出版,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古琴的发展历史,并从比较中有多方面的收获。作为辅助的与琴有关的古代文物,也会加深人们对源远流长的琴文化的体会。其二,对二十张古琴测绘了线图和可以窥见其内部构造特点的CT平扫图像,可供海内外制琴家观察研究,从而仿制出更多音韵绝伦的七弦琴。其三,郑珉中先生的“前言”是其终生研究古琴的心得集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古琴产生发展的历史,对于湖北、湖南古墓出土的琴与传世古琴的关系,对唐以后七弦琴能够传世的原因以及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古琴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对传世古琴的断代,都有缜密而认真的考辨,都有自己的见解。把“前言”与书中所收古琴图像结合起来,读者自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故宫古琴》的出版,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的关系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或称无形文化遗产,相对于有形的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而言,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可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人们在文物(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上的一大发展。过去说到文物,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现在认识到,许多非物质形态的东西,同样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而且事关“文化身份”,其意义不言而喻。对博物馆来说,提高这方面的认识同样很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博物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丰富馆藏、拓展陈列展览的表现形式、密切博物馆与社会各界的关系以及促进博物馆自身的功能完善和结构调整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故宫博物院从自身工作任务出发,对有些属于工艺、技艺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重视的,例如古建筑的工艺、技术,文物修复、装裱的传统技艺等,都有专门机构与专业人才,做得是比较好的。但还有一些类似古琴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器具、实物等,在认真保管好的基础上,如何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或与社会力量相结合,进行必要的整理、传承和研究,也是应探讨的一个新课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200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二十届大会的主题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国际博协对此做了这样的解释:迄今为止,全球的博物馆学者都着重于收集、保存、研究、展示和交流有形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为此,他们建立了许多博物馆,作为学术研究、促进社会发展、诠释文化遗产和进行大众教育的场所。然而,文化不仅以有形的方式,也通过无形的要素表现出来。有赖于此,人类的文化得以世代相传。所以,国际博协希望通过本届大会,引起世界博物馆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多关注。第二十届大会通过了“国际博物馆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城宣言”,对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和建议,例如建议博物馆特别关注并抵制无形资料滥用的企图,特别是它的商业化,建议所有的博物馆培训项目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作为职业要求等。我国也正在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博物馆在保护、展示、研究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今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也应有所作为,这需要不断提高认识,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办法。这是由《故宫古琴》一书所生发的一些感想,也是我们正在努力进行的工作。

《故宫古琴》序言,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天朝衣冠

《天朝衣冠——清代宫廷服饰精品展》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与广大观众见面了!

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八十余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质量最精、规格最高的服饰展览,其中绝大多数是经年深藏宫中的珍品首次面世。在奥运会隆重举行的这个黄金时间段举办如此大型展览,我们旨在与中国人民第一次在自己这片古老国土上向世人精彩地诠释“更快、更高、更强”的现代奥林匹克竞技精神的同时,也向世人提供一个展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更精、更巧、更美的古代优秀灿烂文化的窗口和平台。毕竟,她们都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组成部分,都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

同类推荐
  •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本书记录着作者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以及和学生高山流水般的情谊。在她的心中,教育无小事,她把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一个世界,细心的雕琢,耐心的呵护。
  • 安启元文集(上卷)

    安启元文集(上卷)

    本书收入了安启元同志1990年9月至2007年3月,在任陕西省委副书记、书记,省政协主席和全国政协常委三个时期的讲话、调研报告、视察工作中的随谈及撰写的理论文章共161篇。
  •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在泱泱大唐诗歌的花海中,作者简墨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 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这片星野时空交错,那些闪耀着灵性与才情的诗人的一生 或片段如历史剧般一幕幕倾情上演闪烁、归寂,而他们的一吟一唱却闪烁着诗意的光辉,历千百年不落。
  •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其实,你是价值连城的钻石,切莫把自己当成鹅卵石一样随意丢弃。慢慢地寻找吧,去发现和你相匹配的宝贝。
  • 音乐短章

    音乐短章

    音乐好似诗歌绘画,表达人的不同状态,描绘心中的掠影,阐述灵性的幻象,把意念中巡游的东西铸制成形,对肉体最美好的愿望加以说明。
热门推荐
  • 矮奴:一个大唐袖珍小男人的苦难传奇

    矮奴:一个大唐袖珍小男人的苦难传奇

    《矮奴》由夏汉志所著,《矮奴》是我国历史上全面展示鲜有人知、 奇特残忍“人造矮奴”制度的面市唯一作品。本作品充分挖掘出了隐藏于 人类内心深处的邪恶,引人深思。 大唐德宗年间,在南楚道州,一个3岁男童唐子文被富豪林员外装进一 个陶罐制成了矮奴。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悲剧性的变化。一路走来,从 林府的丫环和小姐,再……
  • 穿越之异世奇才

    穿越之异世奇才

    前世?今生?全球顶尖杀手欧雪菲穿越时空,再世为人。曲折离奇的身世,独一无二的天才.....一直是顶尖杀手的欧雪菲,一度以为自己父母已去,不曾想,一次骇人听闻,却早有预谋的穿越,阴差阳错的成了她的寻亲之路...........................他,南宫羽夜,修罗战神,冷酷无情,暗夜王朝顶尖高手,实力高强,深不可测........只因人群中她的回眸一笑,从此便不可自拔........“菲儿,”“嗯?”“让我们携手共进,笑傲江湖!”
  • 上古女修重修记

    上古女修重修记

    一不小心卷入道魔大战的九汐被几个大乘期的同道坑死,无意中重生在不知道多少万年以后的修真末年时代,在这个要灵气,灵气稀薄,要灵草,灵草稀少的作死年代,她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因为别人毁了自己刚炼好的一把法器,就洗劫了人家全家……
  • 魔霸九洲

    魔霸九洲

    主角脱线,思维跳跃,却也是很辣之人,平时跟个脱现狂魔似得,但要是把他惹到了,嘿嘿……
  • 西三旗:赵大年短篇小说选

    西三旗:赵大年短篇小说选

    本书包括:《五百里路呀》、《怪圈儿》、《活鱼》、《西三旗》等21篇小说和一篇报告文学。
  • 抗恶神剧

    抗恶神剧

    2012年春,人类生活的地球发生了翻天地覆地变化:天空昏暗无光,地震,海啸等自然灾难接踵而来。人类科技至此倒退几十年。地壳的剧烈运动竟然在被称为末日后的一天消失得无影无踪。当人们踏上了宇宙之路时,经过无数猜测总算得出了一个结果:地球被吸入了黑洞。黑洞内不是一望无际的黑暗,也不是被压缩成极点的零度空间。他更像是一个空间的传送纽带,将地球穿越到了另一个宇宙…令人惊讶、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一个宇宙还有一个地球!文明程度我们尚且未知,但地球上已经面临资源匮乏…金钱狂热者、邪恶政治家必将伸出他们的魔爪…华夏组织的一名特工,肩负起了他的责任…命运多舛的他是国家的棋子,还是国家的杀人机器呢?
  • 千玺:我们的约定

    千玺:我们的约定

    千玺的约定是什么?她是否还记得那年的花海?
  • 太子追妻棒棒哒

    太子追妻棒棒哒

    她是阴差阳错穿越女,啥大抱负没有,偏生处处被逼婚;他是忍辱负重皇太子,万事运筹帷幄中,偏拿逃妻很没辄。今生到前世,若情到深处则天命亦可改,奈何玉帝老儿从中作梗,红线牵他人,惹她一世情债还不得;幸有痴情皇太子,护妻追妻任劳任怨,历经磨难终成眷属。民间传:太子治国棒棒哒?某宝答:爹爹追娘棒棒哒!
  • 王俊凯最后的恋爱

    王俊凯最后的恋爱

    十年前,他们约定!十年后,他们分离!明明是一段纯粹的爱情,但老天爷却不喜欢这般模样,任性的添加调味料,但只是想试一下他们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 化险为咦

    化险为咦

    明茴国自建国以来国泰民安,全靠一个地下组织。此组织分金木水火土,乃五行使者,在暗中助朝廷安稳武林,却不想被挑拨离间……什么?水汪汪是水行使者的传人?水汪汪是谁?一个相貌无特色的小丫头,却有一手易容的好本事,贪生怕死,厚颜无耻,小人之心。偏偏有个帅气逼人仙气冉冉的师傅,那绝对是炫耀的资本;可是别家的师傅将自己的徒儿捧在手心,处处维护,可是为何自己的师傅却要自己出生入死,上刀山下油锅;瞧瞧水汪汪用什么办法在这混世之中生存吧。果然不是亲生的TOT,有没有人来救救苦命的我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