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42100000010

第10章 保持自我信念,祛除杂念的侵蚀(2)

要想怡然自得,就要保持平常心

平常心源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追求的是沉静和安然,是洞悉人世之后的明智与平和,是用超然的心态看待苦乐年华,以平和的心境迎接一切挑战,奋斗之后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拥有平常心,人生将变得更加平静而从容。

唐代李翱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以文会友,颇有深交。李翱所著《复性书》,就是由禅入儒之作。在这方面,他比韩愈的见解要高明得多,因此也为宋明理学家所接受,因此被视为理学之前兆。

李翱非常向往惟严禅师的德行,任朗州刺史时,曾多次邀请惟严禅师下山参禅论道,都被惟严拒绝了。所以李翱只得亲自去拜见惟严禅师,去的那一天,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

虽然是太守亲自来拜访自己,禅师毫无起迎之意,对李翱不理不睬。侍者提醒惟严说:“太守已等候您多时了。”

惟严禅师只当没听见,只是闭目养神。

李翱偏是一个急性之人,看禅师这种不理不睬的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便拂袖欲去。

惟严禅师这时候才慢慢睁开眼睛,慢条斯理地问:“太守为何看中远的耳朵,而轻视近的眼睛呢?”

这话是针对李翱“眼之所见不如耳之所闻”而说的。李翱听了亦惊,忙转身拱手谢罪,并请教什么是“戒定慧”。

“戒定慧”是北宗神秀倡导的渐修形式,即先戒而后定,再由定生慧。但惟严禅师是石头希迁禅师的法嗣,属于惠能的南宗,讲究的不是渐修,而是顿悟法门。

因此惟严禅师回答说:“我这里没有这种闲着无用的家具!”

李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问:“大师贵姓?”

惟严禅师说:“正是这个时候。”

李翱更弄不明白了,他只好悄悄地问站在一旁的寺院的总管,刚才大师回答是什么意思?总管说:“禅师姓韩,韩者寒也。时下正是冬天,可不是‘韩’么?”

惟严禅师听后说:“胡说八道!若是他夏天来也如此问答,难道‘热’么?”

李翱忍俊不禁,笑了几声,气氛顿时轻松多了。他又问禅师什么是道。

惟严禅师用手指指天,又指指身边的水瓶,然后问他:“理会了吗?”

李翱摇摇头说:“没有理会。”

惟严禅师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大约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云在天空,水在瓶中,正如眼横鼻直一样,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本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二是说,瓶中之水,犹如人的心一样,只要保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这时,突然一道阳光射了下来,正巧照见瓶中的净水,李翱顿有所悟,不禁随口念了一偈: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不知他是领会了惟严说的禅机呢,还是在赞美老禅师说得好,抑或是说老禅师道行高,反正这首诗成了千古绝唱的禅偈。

惟严禅师开始故意不理睬李翱,是想挫挫他的傲气和火气,以便投入参禅问道的心境。因此,最后见他气和、心平之后,这才对他说了入道的真谛:云在青天水在瓶。

平常心是人生的一种修养,古有明相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今有李嘉诚先生的“好景时,决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过分悲观”,这都是平常心的真实写照。

平常心还会使人不断收获与进步,因为人的最大敌人就是自己,要战胜自己就先要认识自身的缺陷,人如果没有平常心,是不可能发现自己的缺点的,又谈何完善自我呢?

坚定的志向,是获得他人敬重的先决条件

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这就是说:假如目标定得很高,取乎上,往往会得乎中;而当你把目标定得很一般,很容易完成,取乎中,却反而会得乎下了。任何事情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是要打折扣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很高的志向,这是把事情办好的一个重要前提。

唐朝时候,禅宗第四祖道信大师,在黄梅一住三十多年。贞观年间,唐太宗仰慕道信大师的仙风道骨,就派遣使臣前往迎请,希望道信大师能进京与自己见面。

使臣到了黄梅,向道信大师面告太宗皇帝的旨意,道信大师听后,只是淡淡地说道:“请你为我回谢皇上的盛意。我年老了,过惯了山林生活,不愿再入繁华的城市。”

使臣将道信大师的意思回复了太宗,太宗不死心,第二次派遣使臣前来黄梅迎请道信大师。道信大师再次告诉使臣:“请你禀告皇上,我年老多病,不能进京。”

道信大师这样倔强,使臣毫无办法,只好又把道信大师的意思禀告唐太宗。

唐太宗见道信大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心里非常不悦,觉得道信伤害了皇帝的九五之尊。

虽然如此,唐太宗仍然派遣使臣用轿子恭敬地迎接道信大师进京。哪知,又被道信大师拒绝了。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太宗终于发怒了,就令使臣前去黄梅,以刀威吓道信大师:“若再不应诏进京,当取首级前去!”

道信大师这时候不但没有慌张,反而静静地伸颈就刀,令使臣大惊。使臣也不敢造次,连忙抛刀扶着道信大师,向大师顶礼忏悔。回京后把这情形禀告唐太宗。

太宗听后,对道信大师的志向敬重不已,并赐以珍帛,以满足大师修行于山林的志向。

古之圣贤大德,心中莫不具有大志,所以视功名为粪土,看富贵如浮云,甚至连皇帝也不放在眼中。

不要轻易放弃,全力以赴才能获得成功

一个人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就要证实自己,而不能欺骗自己。经常检查自我认识的状况,并不断求得验证,相信自己的能力,时时勉励自己向上走,这才是成功之道。

有一次,百丈怀海禅师让洲山灵偌禅师去拨一拨火炉,看看有没有火。洲山在火炉中拨了一拨,却没有发现火,便照实告诉了百丈禅师。百丈禅师听完后,立即站起身来,走到炉边,用火钳在炉中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就取出来给洲山看,并且说道:“这个不是火吗?”洲山恍然大悟。

在洲山礼谢之后,百丈禅师意味深长地说道:“你只是暂时走了弯路而已。认识佛性要看时机因缘,时机到来就可以从迷醉中顿醒,至此方知自己的东西不是从他人之处得来的。祖师说:‘悟了如同没悟,无心即是无法’,心和法本来就是一体具有的,从现在开始,你应该好好护持它。”

火炉之中本来就有火,暗示我们这个身体本来就蕴涵有佛性,只是看有没有发掘引现出来而已。禅机四伏,心境朗然。然而悟与不悟,也随心自然而已。

所以我们要明白,即使身边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务中,也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要学会敏感地察觉到自己与他人认识上的差别,而且还要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差距的根源特性。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从深知自己开始,发现自己、改变自己。

坚守你的信念,不被他人的言论左右

如果你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一百个人说你是错误的又有什么关系?最终的决定者是实践、是时间,就让它们来评判一切吧!只要你大胆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了,并增强自己的信心,你就能在职场中更好地迎接每一次挑战。

一日,一个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古代大禅师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信的人认为不可思议,怎样理解才算正确呢?”

慧忠国师回答道:“这是文殊普贤等祖师的境界,不是那些修习小乘佛教的凡夫俗子所能信仰接受的,所以《华严经》说:佛身充满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而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故经本不定法,法本无多子。”

学僧听不明白这些高深的理论,再问道:“这些说法相信它们是对的呢,还是不信是对的?”

慧忠国师言简意赅地答道:“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

学僧大惊失色,疑惑地问道:“不信者讥之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为真谛?”

慧忠国师做总结道:“不信的自己不信,真谛仍然是真谛。正因为是真谛,凡夫俗子难以理解,扩之为邪见。对于邪见者,怎么能够对他们说真谛呢?”

佛陀刚刚领悟佛法时,就慨叹自己的“悟”与众生完全不一样,众生认为欲望、享乐是真的,佛陀则认为欲望、享乐都是假的;众生认为佛性真如是虚幻的,佛陀则认为那都是真正永恒实在的。

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并且被不能领悟的人斥为“邪见”。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那么你就要大胆地坚持你的正确意见而不要随波逐流。

以感恩的心态生活,不必计较他人的看法

当你试着待人如己,多替他人着想时,你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善意,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这种善意最终会回馈到自己身上。其实,只要我们不再一味追求外界的认可,疲惫无奈地生活在他人的注视之下,我们就会真诚生活,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一日,临济禅师向老师黄檗禅师告辞,准备去别处参学。

黄檗禅师就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临济禅师答道:“不是到河南,就是去河北。”

黄檗禅师当场就打临济禅师一拳,临济禅师抓住黄檗禅师回打他一巴掌。

黄檗禅师被打后,哈哈大笑着呼叫侍者道:“你去把百丈先师的禅板和经案给我拿来!”

临济禅师也高呼道:“侍者,顺便把火也拿来。”

黄檗禅师道:“话虽如此说,火是烧不着的。你尽管去你的吧,今后你必须堵塞天下人的嘴巴!”

后来,沩山灵佑禅师就这件事考问仰山禅师道:“像临济的言行,是否背叛了老师黄檗?”

仰山:“并非如此。”

沩山:“你究竟是如何看的呢?”

仰山:“只有知恩的人才懂得报恩。”

沩山:“在古代圣贤之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仰山:“有的,只是时代已经很远,我不想向老师叙述。”

沩山:“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可是我并不知道,还是请你说说看!”

仰山:“例如在《楞严经》中,阿难赞叹佛陀说:‘我愿把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给像尘埃那么多的国家和众生。’其实,那就叫做‘报佛恩’。这不就是报恩的实例吗?”

沩山:“的确如此,的确如此!见识和老师的程度相同,会减损老师的一半盛德;唯独见识超出老师时,才可以传授老师的遗教。”

感恩不但是美德,更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然而,人们可以为一个陌生人的指点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人的种种恩惠。凡事为他人着想,多考虑他人的难处,给他人以同情和理解。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冷静,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你是否因为心浮气躁,而被外界的纷繁假象所迷惑,你为之雀跃,为之沉迷,为之愤怒,为之悲喜……而最终却证明只是自己的妄念呢?现实生活中的错误往往是由于先入为主的执著心造成的。

有一个学僧仰慕智常禅师的道行,专门到他的道场来学习。

有一天,学僧跟随智常禅师一起锄草,茂密的草丛中突然蹿出一条蛇。禅师毫不犹豫,举起锄头便砍。

学僧心想:“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怎么能够轻易杀生呢?”

但是禅师却若无其事地继续除草。

学僧忍不住讥讽禅师道:“这里慈悲的道风远近闻名,原来是欺世盗名!我在这里亲眼看到的却只是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不高兴地质问道:“出家人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仍不高兴地顶撞道:“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直视着学僧。

学僧以为考住了禅师,又得意地追问道:“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重复了斩蛇的姿势。

学僧莫名其妙地说:“你说的粗细,到底什么意思啊?我想谁也看不懂!”

智常禅师岔开话题道:“听不懂?那就先不说它。请问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见我斩蛇?”

学僧心想这老头子居然想耍赖,马上毫不客气地说:“此时此刻!”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说道:“你‘此时此刻’看不到自己,却看到斩蛇做什么?”

学僧醒悟过来,急忙向禅师道歉。

杀生确实是佛门根本大戒,但智常斩蛇,到底斩了没有呢?很可能只是做了一个“斩”的姿势,目的在于斩断学僧对物欲的执著,考验学僧的心性。学僧见风即雨,执著于表象,所以遭到批评。

不被他人的思想影响,才能突显自己的优点

再伟大的人,再伟大的思想,都有丧失最初的活泼生命力的一天。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是否曾经让死人压迫活人呢?把死人凌驾于活人之上呢?让孩子成为某一种概念、思想的牺牲品呢?因此,自由自在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是一个人是否成就伟业的关键。

寒冷的冬天,丹霞禅师四处云游,来到洛阳。

有一天,他正在路上独自行走,天上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禅师于是到附近的惠林寺避寒。

天气实在太冷了,禅师走进寺庙中,觉得自己都快成为一块冰了。他看到佛殿上供着好多木佛像,前面还供着香火,于是毫不犹豫地拿来一个木佛像,点燃它,开始烤火取暖。

正在这时候,寺庙里的住持来了。

住持看到一个人在烧佛像,而且是一个和尚!

住持又惊又怒,立即大声叱责道:“你这个和尚,疯了吗?竟然敢烧佛像!”

丹霞用木杖扒了扒灰烬,慢条斯理地说道:“我想烧了这木头之后,取它的舍利子。”

住持余怒未休地说:“果真是个疯和尚吗?木佛像怎么会有舍利子?”

丹霞禅师淡淡一笑,平静地说:“你也知道木佛像是像,没有舍利子。那就让我再拿几个木佛像来烧了吧!我实在太冷了!”

偶像逝世,成为画像、雕像,不管他生前多么伟大,此时都不能够成为压迫活人的理由。我们可以尊重、借鉴他的思想,却没有必要迷信他僵硬的躯体。

同类推荐
  • 演讲口才

    演讲口才

    在任何一个艺术领域里,规矩就是那么几条,更多的则是技巧。《演讲口才》一书开篇探讨的是如何使演讲成功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本书语言简洁明了,内容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成长不烦恼: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制与自谦

    成长不烦恼: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制与自谦

    歌曲《少年》中唱道:“记忆中的那个少年,骄傲地发出宣言,伸出双手就能拥抱全世界,相信所有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一切看起来都不会太遥远……”青春期的朋友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但心智还不够成熟,总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且长大,面对父母长辈的过多照顾与干预,常常会陷入矛盾之中。《成长不烦恼: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制与自谦》为青少年朋友排忧解难。
  •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科学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某项观察、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把某人得到贵人的提携,或者在困境中遇到转折点,从此走上成功之路的现象,称之为机遇;把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活动中出现的,起带动促进作用的新情况、新目标,称之为机遇;把能促进事业获得成功的偶然的,或一闪即逝的现象、先兆或时机,称之为机遇。
  •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生活在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却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去想许多半年内就会被遗忘的小事。实际上,世界上有半数的伤心事都是由一些小事引起的,诸如一点小小的伤害、一丝小小的屈辱等等。有意思的是,那些在图书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很少因忧虑而精神崩溃,因为他们没有时间享受这种奢侈。忧虑最能伤害你的时候,不是在你行动时,而是在你工作做完之后。印度戏剧家卡里达沙把太阳升起——黎明到来的这一天称为生命中的生命,宣称:“昨天是场梦,明天是幻影。唯有今天,才会使每一个昨天变成一个快乐的梦,使每一个明天成为有希望的幻影。”在你失意无比的时候,你能否脱口而出“不管明天怎么糟,我已经过了今天”?
  •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3个忠告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3个忠告

    本书通过对乔布斯成功背后暗藏的闪光点集中描述,给自己创业或者正在职场中奋斗以及即将走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参考。这些忠告将让你避开绊倒你的石头或木桩,让你找到一条充满花香的小径。善用这些忠告,将可使自己的生活多姿而充满喜悦,引领你走向幸福的成功之路。
热门推荐
  • 如何面对绩效考核

    如何面对绩效考核

    本套书正是基于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务,针对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的各个阶段,以及职业管理中可能面临的各项问题,从实用的角度给劳动者以提示和讲解。其目的在于帮助劳动者防范职业风险,维护合法权益,提高职业生存与竞争能力,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 中国古代神兽大全

    中国古代神兽大全

    神兽是图腾是文明的象征,那么神兽都有神么你知道吗?
  • 菲儿,你快回来

    菲儿,你快回来

    或许儿时的情感都是懵懂且虚幻的吧,在这个世界上毕竟不是只有喜剧,甚至很多时候悲剧比喜剧发生的还会多很多。并不是这个世界都是像杨过小龙女郭靖黄蓉一样能幸福美满一生,更多也许是像王重阳林朝英一样怀着遗憾结束了生命。
  • 天下苍生与我何干

    天下苍生与我何干

    一个草根族,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最终一步步走向了与天下苍生相对抗的故事······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 书名轮回

    书名轮回

    男主角在车祸中丧生,死后灵魂到达了往生殿将要重新轮回,而思念现世的他,灵魂逃出了往生殿,回到了现实世界,故事讲述了主角宋乐章进入下一世轮回以前经历的所有一切,大胆设想了整个灵魂轮回系统的全貌,一部带来全新视角的心灵之旅的小说。
  •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群雄逐鹿,看天地苍茫,谁主沉浮。铁血襄阳,血泣山河。张守仁,一个具有现代灵魂无名小卒,用一把石灰撒出了一个辉煌帝国!血战襄阳扬名四方,强渡黄河攻陷蒙军,铁骑百万安民心,合纵连横定九州……江山如此多娇,却引得无数穿越者皆为折腰……
  • 多伦多之恋

    多伦多之恋

    本书分两篇:下篇是“多伦多之恋”,上篇是“永恒的诱惑”。下篇排在上篇前面。
  • 去波恩

    去波恩

    进站之前,我和小周窝在他的二手商务车里说话。暖气开着,天有点儿冷,小周建议先别进站,进去了也是瞎挨冻。我知道他是想和我再多说一会话,能和一个中国人在异国他乡如此深入和漫长地聊天,对他来说机会并不多,虽然他兼职导游,接的团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
  • “迷”世界

    “迷”世界

    一个男孩,拥有赤子之心,带着父亲给他的目标去奋斗,在路上遇到好朋友,一起修炼的爱情丶武打丶搞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