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9300000018

第18章 玩耍是童年文化?(3)

诸如这样的表现形式,阐明了儿童获得和改造文化的策略性过程,但它却通常被简单地称为“玩耍”,这说明,对儿童作为有能力的社会行动者的价值贬低和去权(disempowerment)是西方文化中“儿童”身份中的组成部分。

由此,文化再生产的关键场所———儿童得以性别化为这样或那样的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性和物质空间———仅仅因为使用了“玩耍”一词,或认为玩耍是只有模仿没有创造性的社会行动而遭到贬低,从而常常被忽视或被低估了。

这一问题不仅在传统社会化研究中最为常见,在更为细微的关于社会和文化再生产的复杂的理论中,这一问题也普遍存在(例如,Bourdieu,1986;也见“身体与童年”一节)。

儿童和他们的同伴

对于儿童社会化的传统解释将“同伴群体文化”理解为文化再生产的场所。儿童的同伴们被视为儿童个体评判自身和接受评判的参照,群体文化则常常被视为有问题的而不是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帮助的(见Musgrave,1987)。例如,在亚文化研究(如果不是被看作彻底对立的,至少是被看作破坏性的)和被视为越轨和犯罪源头的同伴群体的研究之间存在概念迁移。在研究文献中,“同伴群体”是潜存着危险的儿童集合,他们对儿童个体施加有害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儿童的友谊则必须加以鼓励。确实,在大量的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关于儿童朋友的研究中,一个始终存在的主题就是成人对于那些没有朋友的儿童的忧虑。时常会听到这种担忧,那些不交朋友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讽刺。

但是,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不同研究传统话语的产物。传统的社会化理论由于建立在儿童发展的社会心理学模式之上(见“前社会学中的儿童”一章),它的假定是文化信息从有能力的成人那里单向传递给能力不足的被动的儿童。在这种模式中,几乎没有为儿童的社会化的可能性留下概念空间,社会化“失败”被有效地归结为与儿童个体有关的病态。但当同伴群体的概念出现并被看作社会化的环境后,大多数研究都发展出上文所提到的20世纪70年代的亚文化的传统。由此,对同伴群体社会化的探讨成为当代对越轨行为的讨论的有效部分,而很少有研究将注意力投向普通儿童的同伴群体。

有着很长历史的关于儿童友谊的研究,也同样是基于一种潜在的发展模式。一个儿童对于友谊概念的掌握被假设为随着一系列阶段前进,年龄增长为儿童提供了学会更多“成人”类型的友谊的机制。但是,这种模式的最终结果是将那些“没能”登上友谊阶梯的儿童和那些停滞在和他们的年龄不相符的友谊关系中的儿童问题化(BigelowandLaGaipa,1980)。并且它也没有揭示多少这种友谊关系的性质。我们仍然对儿童对特定类型友谊关系的体验知之甚少,这要求研究者更多地对儿童的友谊开展定性研究和人种志的研究(GottliebandLeyser,1981;PutallazandGottman,1981)。

这两种研究传统———社会化研究和友谊研究———之间的相似之处值得注意,因为新童年社会学研究所做的就是把它们结合起来。通过对儿童行动、少数群体儿童特点和部落儿童方法的关注,同伴群体被赋予了更为积极的角色。因为儿童主要是和他们的同伴一起玩耍、讲笑话和交换想法,所以儿童的友谊网络促进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开始变得清晰。由于抛弃了顺序发展的视角,儿童文化的“类型”就可以被看作是流动的、环境生成的,而不是结构预先决定的。

詹姆斯(1993)对英国儿童的友谊的研究为说明了这种对儿童中心的关注带来的新视角。她发现,儿童对“朋友”一词赋予的意义可能和成人所理解的不同。例如,持续性被认为成人友谊的一个重要特点,却时常在儿童的友谊中缺失,这一因素常会引起对儿童心理状况的关注,且用来证明儿童的社会性不成熟。詹姆斯认为,这种成人中心的视角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因为它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评判友谊,而显然一个刚刚进入小学的英国儿童可能对友谊关系的持久性既不会感到苦恼也不会感到高兴。他们的友谊只会慢慢地变得和成人的相似。最初,仅仅因为“有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在一段时间后,随着儿童更加融入童年的社会世界后,“成为朋友”的价值开始成为第二特征。学习成为朋友涉及儿童通过同伴群体文化建立“友谊”的微妙过程,这种同伴群体文化是一种具有一致性和个人性、平等和竞争的“文化”。

友谊不单单是一种认知性的情感关系。它必须通过社会行为进行肯定、确认和再确认。这解释了儿童社会关系中对“相似性”和一致性的强调———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食物,喜欢同一个足球队———可以降低他们之间差异的重要性。它代表了一种可以看见的友谊,通过这种公开的表演,儿童对他们相互之间的友谊进行评估和承认:作为朋友必须不仅要体验到,还要被看到。(James,1993,第215页)由此,从属于儿童“文化”就成为儿童学会(或没学会)和同伴互动和交朋友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萨罗(Corsaro)早期关于美国幼儿园儿童的人种志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儿童社会关系的最早极具价值的洞见之一,这种洞见来自将关于同伴群体社会化的研究和关于友谊的研究相结合。科萨罗的著作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他指出已有关于儿童社会能力和社会化的研究仅仅集中关注成人如何教育儿童,他坚持认为对于当成人不在时儿童同伴群体的互动的研究更为重要。对他而言,当4岁儿童尝试加入其他儿童的游戏时,就产生了互动的情境复杂性,这种情境复杂性构成了一个不同的儿童的社会世界。

科萨罗(1979,第317页)认为,实际上它们表现出了儿童文化:

儿童在同伴互动中的许多接近策略都与成人的规矩不同。但是,这些策略确实伴随着儿童越来越意识到接触仪式(accessrituals)的作用,这是能力提升的核心特征。在这个意义上,许多儿童加入同伴互动的早期策略可能是成人的接触仪式的前身,仅凭这一点就值得认真研究。此外,对儿童接触仪式的研究对于理解儿童按照自己的标准组织的世界非常重要。

正因为如此,儿童文化可以被视为儿童能动地参与限制他们的空间和时间结构时自然产生的一种事物。

儿童的童年

前文已经指出,关于儿童文化的许多研究都是在学校中进行的,这既说明了方法论的局限,也表明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西方社会中儿童与同伴的社会生活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学校环境中(见“社会空间中的童年”和“童年的时间性”两章)。所以,教育人种志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关于儿童社会世界的洞见(例如Pollard,1985;B.Davies,1982;Whyte,1983)。

同类推荐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3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3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共4册)(精)》由李康学所著,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两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这是公认的。从情感和诗性的意义上说,还应该算上《两地书》。这是一册特殊的文本,它记录了鲁迅先生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从相敬到相知的心灵历程。
  •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的名称,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的。因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的文学活动,有人提议将它改称为文学学,但这三个字中却有两个相重,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也有人沿袭古代文论用语,称之为诗学,但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诗学已不是文学理论的同义词,而是指专门研究诗歌的学问,容易引起误解,所以人们仍称它为文艺学。何况,文学和艺术原是相通的,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冶,即此之谓也,因此,研究文学现象的文艺学,同时也必然包含许多艺术学原理。
  • 心路:老九诗歌集

    心路:老九诗歌集

    本书收录了作者万年创作的古体诗歌百篇,分“明志篇”“观感篇”“家教篇”“求凤篇”“游历篇”“闲适篇”“哀念篇”“拾遗篇”等以及作者创作的各类书法作品二十余幅。
  •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在文坛行走三十年,亲见的人物不少、亲历的事件也颇丰繁。早些年,我就产生过这样的念头:我要把行走文坛三十年的见闻书写出来。我们山西文坛的耆宿元老,我们的老师西戎和马烽,身处文坛半个世纪乃至六十春秋,他们的经历该是多么丰富、多么宝贵!然而,西老最后突然中风失语;马老像平素一样去住院,却再也没有像往日一样痊愈归来。发生在眼前的这样活生生的例子,简直惊心动魄!也许,老师们并不愿意将他们的回忆形诸文字;但是,假如他们曾经有过那样的念头呢?天不假年,死神使出了霹雳手段。
热门推荐
  • 净罪

    净罪

    天地有正气,涤荡人间不平事!警校高材生李捍卫放弃留在省城工作的机会,自愿扎根刑侦一线,一直以来变化的是案情对手,不变的是破案缉凶。为受害者讨回公道,为枉死者伸张正义,绝不让任何一个犯罪分子逃脱国法的审判和制裁。
  • 我的绝色校花女友

    我的绝色校花女友

    兵王高飞重生回到校园,专治各种不服。前世的遗憾,现在要完全弥补。男儿从军傲天下,干混子,泡校花,潇潇洒洒自由自在!
  • 惊世妖娆,凰女千千岁

    惊世妖娆,凰女千千岁

    边境有女匪,不仅无恶不作,还公然抢夺了天朝供物八卦象!龙椅上,一双锐利黑瞳刹那抬起……她,21世纪超级女特工,竟穿越成沙漠女土匪!铤而走险,只为找寻一个惊天的秘密,却不料触怒天威!他,御天皇朝帝君,颜值逆天,智商惊人,率雄狮百万只为围剿那个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画皮皇后:一场江山梦

    画皮皇后:一场江山梦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她问君出生之时,天出异相,日月同出。一封圣旨,她家破人亡,孤苦伶丁,无依无靠。她误信奸人,险些被害,却惨遭毁容。为报仇,她索性画皮,蒙上美丽面容,后来她听信谗言,误杀所爱。他秦东陵晋国新皇,不被世人看好皇帝,却频频意料令人心服口服,他采取一国两将之法,遭遇众臣反对,亲人不持,他坚持己见,是否让晋国更为繁荣?还是儿女情长毁于晋国?〈宫斗复仇剧情,不喜勿进〉
  • 校草的逗比小天使

    校草的逗比小天使

    一个一点大小姐脾气都没有的干物女奚家独生女千金——奚沫冉,因为父上大人的迷信被要求转学找儿时青梅竹马,就是所谓的有缘人。
  • 琉璃妃

    琉璃妃

    穿越找回亲生父母,找到真爱,原以为可以顺顺利利幸福下去。可是却带着绝望坠落山崖。五年前:“上官逸,这般伤我,你会不会心痛?”受他一掌跌落山崖之前,她绝望的声音在他耳边萦绕。五年后:一双儿女清秀可人,绝美的容颜隐与面纱下,唯美的紫瞳妩媚动人。“你个坏蛋,别碰我娘亲!”再遇佳人却被自己的儿子怒吼。“虽然你长得很帅气,但是我觉得你不是个好人。”女儿更是很不给他面子。“璃儿,我……很想你。”五年的思念让他整个人都在崩溃的边缘徘徊,如今见到她便不愿意放开。————————————————————————————————————“爹爹,是不是有了新弟弟妹妹你就不疼樱儿了?”小丫头的大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上官逸。“不会,爹爹一定一视同仁。”上官逸宠溺的抱着红缨。“那要是哥哥欺负我呢?”小丫头继续问。“要是樱儿有理,爹爹肯定帮樱儿。”上官逸拢了拢她的发丝。“那要是樱儿和哥哥惹娘亲生气了呢?”红缨依旧追问。“那我会收拾你们的。”上官逸想也不想的回答。“哥哥,你看,我就知道爹爹不会帮我们的,你输了,赔我一根糖葫芦~”红缨兴奋的从上官逸的怀中跳下,然后兴奋的去找紫桓炫耀。紫桓瞪了一眼上官逸后便牵着红缨的手走了出去,只剩下上官逸在原地嘴角抽搐,头冒黑线。————————————————————————————————————和风暖阳的三月,一对璧人倚在树下,唯美的画面让人不忍打扰。“上官逸,你是真的爱我么?”琉璃那可怜巴巴的眼神一直盯着上官逸手上的东西。“当然啦,我最爱的就是你。”上官逸不明所以,只是觉得慕容琉璃现在的样子很可爱。“那么,嘿嘿,就把你的鸡腿让给我吃吧~”听到满意的答案后,慕容琉璃顿时两眼放光。“--!可是你已经吃了五个了……”“不是我想吃,是你儿子想吃!”慕容琉璃使出杀手锏,指了指自己的肚子。上官逸只好败下阵来,谁让老婆最大,怀了孕的妻子更应该顺从。
  • 三玄绝域

    三玄绝域

    俗话说:英雄联盟,谁与争锋?人生失意的君无极,一次醉酒后玩起了众人皆知的网络游戏英雄联盟。但是人神共愤的坑爹技术,被坑的队友一怒之下砍断了他脖颈处的大动脉,他的意识随即陷入黑暗。不过醒过来的君无极震惊的发现他并没有死,他居然穿越重生了。而且让他更震惊的是他居然从此有了三个身份,他,七皇子,无极域主。这尼玛到底是怎么回事?别人穿越重生不是只有两个身份吗?他怎么有着三个身份?且看君无极如何背负三个身份,走上另一类的巅峰之路。
  • 战神联盟之星火希望

    战神联盟之星火希望

    万魔天尊苏醒之日,就是世界末日之时。只有希望晶石才能阻止这一切......
  • 庶女本色:凰权

    庶女本色:凰权

    即将登上皇后之位,夫君竟是执意迎娶自己姐姐,她却被剖腹害死!傅妍容以滔天怨气重生,却发现似乎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就是你!这位素来以冷淡著称的皇子,为什么总纠缠着我?我要宅斗要闹翻天,不要总拉我宫斗啊!一开始傅妍容是拒绝的,等到后头自己几乎是被强硬送上皇后之位时,她回首望着面瘫脸夫君以及一群小面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一开始就走错频道,说好的宅斗剧本都被甜宠替代!
  • 诸天永夜

    诸天永夜

    诸天至高无上,无人体恤苍生。山野少年,鼓勇而起。出入青冥,但求心中快意。生死交错,唯有掌中断刀!九重阳明,只是修行路上的开始。天晓四境,元丹九转。漫漫长生,千灾万劫。人阻,则杀人;仙碍,则斩仙;天妒,则伐天!打破一切的不公和压迫。以一场浩浩荡荡的大变革,永沦诸天!诸天沉寂,万世永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