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毕竟欠缺经验,高建明草草就收场了。趁着那两位还沉浸在巫山云雨之中,高建明偷偷出去把账结了,这几乎花掉了他上班几个月以来的所有积蓄。好在这地方相当“正规”,还能提供发票,科目随便开。
接下来,事情就出奇地完美了。
当时,荣昌公司的20万美元出口货款已经在其香港设立的子公司到账,如果通过国内的银行系统,按照当时的官方汇率3.7元人民币,再加上调剂价的1元,公司汇兑后将会是94万人民币的账款。但是,荣昌公司在国内需要马上用这笔钱支付另一项业务,否则就算违约。从银行花一个星期的时间走正常的境外贸易结算途径显然是没指望。
邱国建出面搞定这件事就相对容易很多了。当时地下黑市的结汇汇率达到1∶5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有20万美元要卖,通过黑市周转的话,则可以有100万的进账。但是第一次,邱国建并没有向高建明透露太多的细节,只是私下里告诉高建明,他可以给荣昌公司4.8的汇率,而给高建明则是4.85的汇率,也就是说,高建明从中间会吃到5分钱的差价。
这自然让高建明大为开心,他兴冲冲直奔荣昌董事长的办公室,说那笔20万美元的贸易结算他基本可以解决,而且还比官方调剂价高1角钱。一个公司的董事长其实没什么正经事儿,一般也就是算计算计自己那点钱。闻听此言,顿时觉得高建明简直有如天外飞仙,这个人办事不仅快,而且还能坐地赢利,比官价多2万元(20万美元×4.8=96万元人民币),当然心花怒放。在恨不得把高建明夸死之余,也反复声明,一定要确保资金的安全。
事情于是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起初,高邱二人商定的是见到汇票后,邱就将人民币打进荣昌公司的国内账户。在临操作之前,本来高建明怀里已经揣了张20万美元的即时汇票,但他还是多留了个心眼,把董事长的安全意识旁敲侧击地传达给邱国建。出于对这个潮汕小老乡的好感和信任,邱国建做了一件当时很少在地下换汇领域出现的事--拉着高建明到了银行,启动自己的国内账户,毫不犹豫地先把96万元人民币打到了荣昌的账上。要知道,当时即使凭汇票完成同城结算,最快也要第二天才能到账。而邱国建在还没有见到对方的汇票时,给荣昌公司的账就到了!
兔子没看到,就先把鹰撒出来了,这生意做得真是万丈豪情!
这一举动让高建明对这个真正认识才两天的大哥升起了一种莫名的感动和信任,高建明随即掏出20万美元的即期汇票交给了邱国建。而邱国建一看,汇票早已做好背书,收款人名称竟是他的私人名字!
两人就在银行完成了这笔交易。
接着,两人又在银行门外完成另一笔交易:邱国建掏出1.2万元人民币,交给了高建明。
高建明一看,数目不对啊!
按照两人约的定,邱给高的汇率承诺是4.85,即97万元人民币(20万美元×4.85),现在入荣昌公司账户的是96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1万块的差价是给高建明的。但是,现在怎么会多出2000元人民币呢?
高建明在没有弄清这2000元人民币的来历之前,死活推辞。
邱国建干脆拉着高建明进了旁边一个咖啡馆,两人坐下来,邱国建才告诉他原因。
第一,之所以那么相信他,没见汇票就先给他放款,理由有三:
一是对方是国营公司,基本上不会存在赖账的问题,要知道,那时的国营公司诚信指数确实不可与现在的国企同日而语。即使是真的有什么意外,也容易追讨,毕竟背着国营的壳子,而且他自己混迹这行当这么多年,早就有了一整套追讨欠款和防止赖账的体系和关系,这个他并不担心。二是其实他早在豪哥给他介绍高建明的时候,就已经发动关系调查高建明了。正好有一个道上的朋友以前认识高建明,知道高中时的高建明也有过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英勇事迹,断定高建明是个信义大于天的人,完全值得信任。三是高建明的工作单位是外贸企业,而高建明本身又是财务经理,这会对他以后发展更多的客户有很大的帮助,冒险就是投资!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诉高建明,像这次这种业务,别说是他邱国建,就是整个地下买卖汇行业,也是很少这么做的,更常见的安全做法是票换票,或大家到银行同时打款。
第二,至于为什么多给他2000元,是因为高建明给他的汇票是私人名头的即期汇票。这种票在账务往来上深受喜爱,价值最高,这种票在香港就可以直接收款,而且因为进的是私人账而不是公司账,也就无形中回避了税款。就为这个,他表示非常感激高建明。
事情弄明白了之后,两个人彼此更加生出肝胆相照的情愫。
但是,高建明仍旧有个疑问在心头压着,那就是:邱国建用高于官方汇率的价格买回美元,如果慢慢通过国内银行以及外汇调剂中心来消化的话,明摆着亏钱呀!他是怎么赚钱的呢?
门道一定不是单纯为企业加速融汇这样一个时间差,这里的水到底有多深呢?
7 信义的价值
高建明一单子就收获一万多,这可是他一年的薪水!还有更关键的,荣昌公司以及整个蛇口集团,每年涉及外汇兑换的业务不计其数,隐隐之中,聪敏的高建明感觉到机会就在他身边萦绕,仿佛春风,轻柔而享受,只需用心体会、用眼发现,都是他的。
同时,从这件事上,他也深深体会到了“信义”的真谛--信任是认同的种子,只有在信义之中生活,才会抵达获得认同的终点。
认同是什么?
认同可以换来你一切想要的东西!
如果把这句话翻译得更有现代生命力的话,应该是:你付出了,不一定能得到;但是你不付出,就一定得不到!
现在,自己有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毕业分配大起大落时同学的帮助,都和他一直以来 “助人为乐、信义为先”的为人处世原则有关。
突然之间,他彻底顿悟了父亲曾经在那个夏日夜晚的教诲:人是用心来处的,不是用嘴!
那是1982年的一个夏天,高建明父亲正在车间里挥汗如雨,忽然主任慌慌张张跑过来喊他,说派出所的电话找他。这一吓着实不轻,一直老实本分的高父半辈子都没和警察说过话,更别说打什么交道了。自己工作兢兢业业,连起码的人之常情--消极怠工--都未曾有过,警察来访,无疑像天塌一般。他一边往传达室走,一边迅速在脑海里搜索自己可能的犯罪史。搜索结果当然很干净,白纸一张,没有污点!他再次把搜索范围扩大到身边的人,儿子高建明突然出现在脑海里。这两年里,总觉得他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具体怎么个不一样法,他也说不清。难道,是儿子出事儿了?
知子莫如父,这一猜测果然正中下怀。派出所通知他过去一趟,说高建明聚众斗殴,现在正在所里做笔录呢。
到了所里,所长开始语重心长,说警方怀疑高建明和黑社会有染,问他是否知道。
“什么?黑社会?”高父眼珠子差点没崩到所长脸上。
不可能啊,这孩子一直很聪明,虽然上学吊儿郎当,最近一两年也明显有点不听话,他一直觉得可能是进入了叛逆青春期,再过一两年应该就过去了。没承想这叛逆青春摇身一变,竟发展成残酷青春,怎么就和黑社会有染了呢?
不可能!
高父死活不信。
所长说,他们也只是怀疑,问询时,高建明什么也不说。今天发生了一个百人群殴事件,社会影响甚大。参与的人都跑了,但是据现场目击者报案,说认识其中的高建明。于是民警把高建明从学校直接提了过来,可这孩子就是不张嘴,只说自己和别人发生过冲突,没有什么另外的人参与。
看到高建明父亲一头雾水,所长说,群众举报说事件恶劣,没办法,我们也只能暂时留他48小时,继续做询问。
高父有生以来第一次的派出所之行就这样匆匆结束,他甚至连儿子的影儿都没看到,就被警方请出了派出所。高父没有回家,更没有和妻子说这件事,而是直接找车间主任,想让他帮忙找找关系,看看能否把孩子先弄出来。
主任还是有点能量的,关系一发动,当晚高建明就被放了回来。
不过,看到回家的高建明,父母是又气又疼。孩子身上有很多淤青,不是打架是什么?
从来没有大发雷霆的父亲这次真火了,抄起椅子就要教子。母亲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唯一的行动就是连拉带拽,好说歹说,总算劝住了。高父冷静下来,就耐心询问,高建明这才道出原委。
原来高建明打小的时候就非常爱看三国和水浒,什么桃园结义、生死相许,什么打家劫舍、替天行道,什么异姓兄弟、江湖情怀,无不让他心驰神往。特别是水浒中描述的兄弟情义,还有自由自在、无法无天、快意恩仇的生活方式,在一个少年的心里渐渐渗透并沉淀着。我们前面也说过,加上当时港台黑道片的大行其道,都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高建明。
于是,他有了一个梦想--将来成为江湖中人,快意实践书中的情节。
世事总是弄人。当你向往爱的时候,却总不能与爱人相濡以沫;可当你向往江湖的时候,却很容易与梦想相望于江湖。高建明的梦想很快就达成了!
书中的江湖写满了各路英雄好汉,而高建明踏足的江湖,则到处充斥着流氓混混。潮汕地区自古就山高皇帝远,民风彪悍,80年代,受港澳地区的影响,汕头也涌现出一大批呼风唤雨的江湖大佬。高建明经常上学时中途逃课,放下书包,从小混混做起,亦步亦趋,慢慢结识江湖人物,聚会、喝酒、寻衅滋事,渐渐地,由于他的义气和胆略,竟然和当地几乎所有的大佬建立了联系。慢慢地,每每遇到需要有人站出来逞能的场合,高建明必然奋勇当先。高二的时候,他就有了轻松发动上百人聚众打架、快意恩仇的实力。
在外面的所有这些,他做得不动声色,一回家却判若两人,俨然一个乖乖小朋友,其父母一直蒙在鼓里。
这次的事,原本可大可小。
高建明的一个社会朋友被欺负了,原因不明。高建明获悉此事,随即召集了几个弟兄出去摆平此事,结果对方人多,没讨得便宜。年轻气盛、已在江湖小有头脸的高建明哪能咽得下这口气,再次召集上百人马,浩浩荡荡开赴对方地盘,双方对峙,一番讨敌骂阵之后,两厢开打。此役可谓战果辉煌,对方鼻青脸肿、纷纷挂彩。
本来战后大家纷纷撤离,此事就可烟消云散。可完美总是相对的,背后总有瑕疵。就当大家正要撤离的时候,对方一个小混混的妈妈居然出现了,也是原因不明。也许是喊他回家吃饭吧,正好撞见战场清理场面。一看儿子被揍得五体投地,妈妈不干了,大喊着就要上来玩命。高建明一伙儿撤离得相当迅速,眨眼之间就了无踪影。可是,遗憾的是,这个女人认识高建明。
混混妈一气之下就报了警,高建明就这样被带到了派出所。
父母听了之后,震惊之情无以言表。但高建明的坦言,让父亲觉得这孩子很有担当,还是有救的。于是,浓浓夜色下,一家人坐在小院里,父亲开始苦口婆心:
你嘴上总说什么人不能不讲义气,可是,人是用心来处的,不是用嘴!你有社会活动能力,这是个好事,但社会活动不只是江湖才有。返回头再说这义气二字,这东西也不是说完全就不好,但义气是双刃剑,玩不好就会伤到自己,更不能模仿那些乱七八糟的电影电视。人一生下来就有了终点,那就是死亡。但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生命路线是环境注定的,环境是什么?一个硬币而已。当你看到的是正面时,你就在正面里生活;当你看到的是反面时,你就在反面中生活。每个人办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这个道理还要受到天理的限定。草莽江湖虽然意气风发,快意人生,但很多事却离天理越走越远。去往目标的路不是一条,选择打打杀杀的江湖,难免会伤及无辜,迟早会受拖累,招来冤冤相报,甚至是上天的报应,这就是天理!这样的江湖没有规则、没有标准,混乱则必然出问题,必然会遭到惩罚。古往今来,多少人为舍生取正义,成就名业;又有多少人杀身舍义,到最后,义气幻化成的竟是为利伤人。义气该讲,但要记住怎么讲,前提是“不能害人”。打架伤人就是害人,其实很多时候,真正的力量是以德服人,让人在精明层面信服你,才是真正的信服。
父亲的这番教诲,对高建明此后的一生影响巨大。高建明并不是固执的孩子,他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理解人生的前路漫漫,走什么样的路,不光是靠别人的培育,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选择。
没过多久,另外一件事,彻底让高建明脱离了江湖。
1983年年初,轰轰烈烈的全国打黑运动拉开帷幕,黑社会犯罪团伙遭到强有力的打击,江湖成了“那些江湖”,一切都成了过去。高建明以前所认识的大部分大佬也都基本顺利入网,近一半收获了死刑。风声鹤唳的时节,对高建明来说震动巨大。好在高建明自从父亲的一番“不害人”的教诲之后,再没有重出江湖,加上以前在圈内的盛誉和信义都不错,很多进去的人也没有把他牵扯出来,才能得以安然渡过危局。
年纪轻轻的高建明这下彻底活明白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根本不在于自己一时的威风,而在于社会贡献和地位。于是,他开始谋求生活转型,轨迹重新朝向学习。
但是,不管怎么样,自小养成的讲求信义,却一直伴随着他的人生,成了他做人的准则。
天资聪颖、一点即透的高建明迅速把学习补了上来,几个月之后,居然在高考中顺利升级,进入大学。而那些曾经跟他一起在社会上吃喝玩乐、打架斗殴的学生同道却都名落孙山。
寒来暑往,转眼大学毕业。
经历“分配门”事件之后,高建明初到深圳,每个月拿着几百块钱的工资,每天花两个多小时进市区上班,甚至偶然一次打的(士)都成了奢侈的消费,更不用说国贸里贵得惊人的商品了。每次看到几十块钱一斤的进口水果,几百块钱一件的衣服,他都会问自己:何时才能像那些进进出出、买东西如同不要钱一样的人,在国贸肆无忌惮地购物?
没想到,今天,一笔就赚了一万多。尽管离自己的梦想虽远,但毕竟让他看到了一条发财之路。高建明深知,这条路是信义铺就的,信义能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