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53900000036

第36章 “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邵灶友素描(1)

时值新春佳节之际,我不好串门,仍习惯地守在我的“不闲居”室内读书、作画。一日,接到邵灶友给我打来的电话,说他近日创作了一批新作,约我去他家看看,我欣然应允,晚上就去。

我和邵灶友都是从皖南农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同在故乡那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睦温馨的家庭及忠厚、诚实、勤劳、善良的乡民们的优秀的品德熏陶下成长。靠着甘于寂寞、潜心治学、不懈努力、艰苦拼搏,凭着故乡那明山秀水赋予的勇气和才智,迈步闯入通往艺术殿堂的道路上来了。由于我家境不济,又幼年失慈,少年辍学,没能同他一样幸运地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和专业训练,但我不嫉妒,只有羡慕。我晓得,要赶上他的成就,我必须花气力穷追不舍,方可与他携手共进。我总是抓住向他学习的机会,一边读他的画,一边同他切磋技艺,从中得到启迪。

当晚,我冒着漫天细雪,准时敲响了邵灶友家的门。邵灶友正忙着作画,他的妻子胡纪云赶忙过来为我开门、让座、倒茶。

我真为邵灶友高兴,因为他有一位称职的“后勤部长”。我曾不止一次听邵灶友告诉我,他之所以能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之余又能一门心思钻研艺术,全靠她的支持和帮助,家务事全由胡纪云给承包了,这里还包括她对两个儿子的教育。

无须客套,邵灶友搬出一大摞画稿给我看,我先粗翻一遍后,再逐张细读时,我惊呆了。他的画笔墨意趣雅拙并存,湿笔取韵、枯笔留气、设色得体、艳而清逸,给人深而厚古、淡而深沉、墨戏骋怀、明豁勃兴之美感。只是画幅上不见华夏名山大川、茂林修竹,而是把我领回到久违的故乡——皖南。他的画全是山庄晓雾、小桥流水、深谷幽涧、奇花异卉,那般朴实、纯净、亲切、静美,赋有田园般诗意和浓得化不开的缕缕乡情,给人一种生活美和自然美的享受,令人遐思翩翩。邵灶友真正做到了“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诚然,邵灶友是很欣赏齐白石先生这句话的。

邵灶友的中国画山水作品,正是他本人心目中的审美理想在画中的集中表现,他自豪而又深情地对我说:“画的就是我的故乡,我就是在这里长大的”,我将信将疑,他的故乡有这等神姿妙韵?我很想到他的家乡去走走看看,体察和感悟一番。

说来也巧,就在当年暮春之际,我俩随省政协书画社采风团来到皖南。闲暇,他邀我陪他回家去看望兄嫂,我爽快的答应了。一天下午,我们乘车赶到绩溪县伏岭下村时,我被眼前的景色又惊呆了。这哪儿是皖南农村,分明是身在其境中,人在画中游。这座几百户人的村庄,具备着典型的徽州民居格局,结构严谨,精致典雅那密集的农舍,一律白墙黑瓦,山墙高耸,房连房,墙靠墙;那穿透村庄的数不清的一条条窄长的小巷,既幽静而又神秘,别有情趣。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环绕着村庄潺潺向南流去,据说是流向新安江去的。河面上小桥横架,木石皆有,各有风姿。河对岸是良田万亩,麦苗一片碧绿,菜花一抹金黄。远处群山兀立,峰峦迭起,峥嵘挺拔,翠色旖旎,似画屏般呵护着这一方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那真是山高崇,水长流,炊烟恋白云,田野飞歌声。归途中,我依旧沉浸在那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景境之中,脑海里它和邵灶友的画重叠在一起,连我自己也分不清哪是景,哪是画了。是路边小河里戏耍的顽童们的欢笑声唤回我梦幻般的遐想,我真正感悟到大自然对艺术的潜移默化,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给了邵灶友几多灵气,送给他几多才智,使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位人民的艺术家。

1940年11月,邵灶友出生在这里。邵灶友告诉我,伏岭下村的前后左右,到处是大树林子,林子里的树要由几人手拉手才能围过来,十分粗壮,一棵紧挨着一棵,枝繁叶茂,遮天蔽地。就是在那严冬季节,这里依旧是郁郁葱葱,生机蓬勃。他的童年几乎都是在这些树林中度过的拾柴禾、捡蘑菇、采地衣、收野果,不亦乐乎。自从家中添了头小牛后,小灶友即成了“放牛倌”。

家人怕小灶友寂寞,在牛脖子上系了只小铜铃,牛一走动就会叮当作响。其实不然,小灶友和小伙伴一道,比谁都会打发时光,把牛一赶到河滩,让牛在滩下吃草,他们即跳入河中去摸鱼捉虾。每到傍晚,祖母就依门静静等候,只要一听到铃声,就高兴地对家人说:“灶友来家啦。”听灶友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齐自石先生曾画过的一幅《归牧图》来,画上题诗日:“祖母闻铃心始欢……”此情此景是何等相似啊。

1953年,邵灶友小学毕业了,因家境不济,还要负担哥哥在县中读书,父亲只好狠狠心动员他辍学去他舅舅经营的药铺里当学徒,小灶友傻眼了,他不愿离开学校,不愿和小朋友们分开,他想读书,他要读书。他哭着求助于哥哥们去说服老父亲,让他继续上学。正在这时,徽州师范来招生,老爸见是一所不需要多花钱的学校,即允许他去考考看,没料到,聪敏的小灶友一考就中。这年九月,13岁的邵灶友和同村的一批小朋友们沿着小河步行一百里,来到新安江边的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去求学。

从此,一个新的天地展现在这个农村孩子的面前,是那么陌生,又是那么诱人。但,愿望和理想往往是美好的,而现实又是那么不尽人意。他小小年纪,远离父母,只身来到徽州师范读初师,这所学校条件很差,学生们住在一座旧祠堂改作的宿舍里,大统铺。吃饭、上课又在另一个地方。那时的他不会料理自己生活,冬天遍体冻疮疼,夏天一身蚤子痒。欣慰的是,歙县县城是文风昌盛之邦,人的文化素质高和艺术氛围浓,特别是他的班主任兼美术老师,是一个经过正规美术教育的年轻人,他叫黄森。他教的素描、色彩、透视、构图等给了邵灶友美术启蒙。

当邵灶友读完初师那年,他的三哥邵增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汉中南美专。疼爱灶友的三哥为了让他也能走上艺术之路,经常给他寄来他画的素描、速写之类的画稿,给他作观摹和学习用,还不厌其烦地给他写信,评说灶友寄给他的字画稿,有意识地引导着邵灶友。难怪邵灶友对我说,他之所以能爱上美术专业,走上艺术道路,领路人一是他的启蒙老师黄森先生,二是他三哥邵增虎。

说起邵增虎,早在70年代我就知名。那时我常在全国性的美展上看到他的作品了,颇有印象,但就是和邵灶友对不上,不知道他俩是亲兄弟。这次陪他返乡,才听他嫂子说。原来邵灶友小时候是他三哥的“影子”,三哥到哪他到哪,三哥上山砍柴他跟着,下河摸鱼他跟着,就连晚上睡觉都要拱在一头。有次三哥同他在山上砍柴时,竟赤手空拳活捉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子。三哥为了多砍柴,即脱下上衣裹住免子,叫灶友送回家。小灶友太高兴了,一路小跑,谁知不小心被石头拌了一跤,手一松,野免跑了。尽管邵增虎很生气,也舍不得打小弟一巴掌。1951年,邵增虎以全县第二名考上县中,全家人都为此高兴,唯独小灶友不快活,他是舍不得让三哥离开他。当他老爸挑着行李送三哥去县城上学那天,邵灶友还哭了呢。他三哥在县中是优秀学生,文化课成绩非常好,特别是美术课尤为突出。初中毕业后到武汉投奔大哥谋生,没想到赶上中南美专开办,他竟被录取,后来又随美专迁址广州,美专升格为广州美术学院。邵增虎在校四年专科、五年本科学习时,没有忘记在家乡的小灶友,不停地写信给他,教他做人、学画。这位三哥对灶友在学艺的道路上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与促进。日后,邵增虎誉满华夏艺坛时,这位三哥的成功又大大鼓舞和激励着邵灶友。1955年,邵灶友由徽州师范毕业后分配在绩溪县科协工作,但由于三哥的影响他始终不忘美术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他曾多次配合形势宣传,帮助功县文化馆画了几幅大宣传画挂到了街头。1956年,在少年朋友的鼓动和县文化馆同志的推荐下,16岁的邵灶友来到了长江岸边芜湖市,报考省艺术学校,他又幸运地被录取了。当他捧着登在《安徽日报》上的录取名单时,高兴得彻夜不眠,当晚给在南方的三哥写信报喜。从此,这兄弟俩都走上了通住艺术殿堂的大道。就在这年金秋季节,邵灶友挑着行李惜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来到了千里之外的省城——合肥市,跨进了省艺术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人生旅途的新起点。

据邵灶友说,他初到省城,那真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滋味。那时的合肥虽没有今日之繁华,但毕竟是省会城市,比起山里的县城的确大得多了。他为自己高兴,能到省城学习是值得自豪的。首先是在这里能接受正规的专业课教学;再则,在这里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一切由国家供给。自己要下决心好好学习,不辜负家乡父老乡亲及远在南方的三哥对自己的期望。

当时的省艺校设备是简陋的,在合肥市郊区的九里沟,教室是一座座用毛竹搭成的草房子,但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是雄厚的,从上海请来的孔小瑜、陆敏逊、王碧梧等诸位先生及本省著名书画家童雪鸿先生都在学校任教,这对邵灶友来说可谓名师高徒,在专业上大有进展。入学的第一年,由于邵灶友操行及学习成绩优良,经校务会议决定授于一等奖,并颁发了奖状。但,人生并非一帆风顺,1957年反右运动打破了校园的寂静,一批老师划为右派下放了,一批同学定为右倾被迫离校了,校内的学习秩序也同遭破坏。1958年,艺校虽从九里沟搬迁到合肥工业大学对面的新校址,可是又开始了大跃进运动,全校也被卷进了全党全民大办钢铁高潮。当时的邵灶友任班主席兼炼钢班长,他无奈何为之,只好奉命带领全班同学走出教室,放下课本,整日里握着小铁锤、敲打着矿石。不仅如此,美术班的同学还担负着上街画壁画的任务,在合肥闹市区高高挂起一幅“端起巢湖当水瓢,那方干旱那方浇”的宣传画,就是出自邵灶友之手。紧接着而来的又是除四害运动,一茬接一茬。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着急,时光悄悄逝去,青春白白浪费,学业渐渐荒废,可又有什么法子呢?

每逢这个运动或那个运动的兴起,人们都是那么自觉自愿的投入,又是那么莫名其妙地参与,更是那么荒唐无主见地盲从着。

邵灶友和众多的同学们一道,只能艰辛地利用休息时间自学着。

正当邵灶友学而无望的时候,据说校方要保送几个优等生去浙江美术学院进修,以便将来回校任教,其中就有邵灶友。这消息对他来说真是天上掉馅饼,喜出望外。但就在这时,省文化局要在艺校选拔干部,学校怕出错,即忍痛割爱让这几位优等生接受挑选,邵灶友被选中,分配到了《安徽文化报》从事美编工作。

同类推荐
  • 盐池1936

    盐池1936

    当对家乡发生在七十多年的那场早已淡出视野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重温时,依然能够从仅存的回忆录、民谣集、地方史志等文字资料中,感受到它的波澜壮阔、如火如荼和生动浓烈。历史早已远去,我们尽其所能再现这段烽火硝烟的岁月,激励今人与后人永记历史。这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 中国历代艺术画廊(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艺术画廊(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介绍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内容,并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了详实的了解。
  • 收藏的江湖

    收藏的江湖

    本书采用大量现场实景图片及犀利精准的文字纪实方法,对收藏领域里的现状、群体等进行毫不留情的曝光,并以专业的角度给予分析和阐述。再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桩桩黑幕重重的文物拍卖、一个个假专家的道貌岸然、一幕幕骇人听闻的古玩诈骗、一座座山寨博物馆的惊天骗局、一场场真假难辨的“国宝”之争。
  •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

    本书介绍了技术-艺术思维分析、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思维生产、技术-艺术思维训练等内容。
  •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画坛上的创新潮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热门推荐
  • 绑架黑道老公

    绑架黑道老公

    悲剧,被老妈逼嫁火速找对象!好不容易被她找到个符合她条件的男人,郁闷的是这男人居然不肯开口答应婚事!哼,不识相,非得逼她绑架他,一根绳子绑在他的身上,单手一拧:“走!跟老娘去、登、记!”
  • 倾世妖妃

    倾世妖妃

    我姬安白,此生不信山盟海誓,不信结义金兰,不信血脉至亲!活着,只为了复仇,为了夺回妖王之位!只是……“咳咳,霖王殿下,你敢把你的脸皮找回来吗?”“孤此生有你姬安白足矣,要脸皮有何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未刻本叶氏医案

    未刻本叶氏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颜笑:我是你的王

    倾颜笑:我是你的王

    帝星陨落,天狼闪,传说再次被应验,只不知这次是祸还是福……***************前世杀手,一朝穿越,竟紧握半边江山,名为落夏王子,身在离年国,知当今四国为主,战乱频繁,王子征战,险地遇难,被困凤玺国。险地遇朝阳,落夏的心无数次的沉淀,朝阳与前世女友离年,竟是如此相像,无故被朝阳解救于困地,心相绕,落夏为朝阳隐蔽在凤玺国。一年时间,落夏凭着文武双全,一战成名,武状元的名号高举在头,娶朝阳为妻,而好景不长,落夏身份被拆穿,在度陷凤玺国,杀气在起,凭着杀手的杀出一个冲围,而朝阳泪撒凤玺,以生命威胁——而解救落夏。泪奔离年,离年国之王风溪因病而故,离年国的重担便落在落夏身上,一朝成王,紧握江山。再遇朝阳,便是皇与公主的身份,四国江山的和与战,爱和恨终究如何?落夏曾对朝阳说:“我的世界将为你而倾,如果我有一天我我们的爱变成恨,那么我会去死去。”朝阳:“你的生命是我的我的生命,你的世界就是我的世界,永远不会头恨。”
  • 重生小助理

    重生小助理

    叶蕊穿越武侠世界五年,再回到现代时感觉自己萌萌哒。不就是个大明星的小助理嘛,她怎么可能做不来!大明星酷帅狂拽,叶蕊表示流云飞袖分分钟秒死他!大明星演技爆表,叶蕊表示她可是穿越又重生的人!大明星逗比发作,叶蕊表示她可是专治逗比三十年!且看小助理如何成长为娱乐圈一代天后。
  • 神迹少年

    神迹少年

    他本是个出生无用之才,但是因为体质原因出现了神迹般的奇遇。看他的斑斓人生会如何改变,他的努力会成就如何的惊世...请关注《神迹少年》
  • 梅伊的召唤物语

    梅伊的召唤物语

    “讨厌痴汉,必杀是卖萌和打脸!”“哔哩哔哩!吾的目标是用呆毛征服大陆……不!是整个世界!”就这样,一位爱吐槽、会卖萌的宅系少女踏上了征服世界【才怪】的道路。**其实就是一只萝莉带着游戏系统穿越异界,为了玫瑰色的人生刷好感勾搭队友,顺便拯救世界的【正经】故事。萌是必须卖的,下限是偶尔刷刷的,节操是一路丢到底的,吃货是理所当然的,吐槽是相伴一生的,高能是总在前方的,跳坑请注意PP。西幻RPG风,战斗剧情AVG,温情治愈向【大概】,结局HE。另外,看文请默念:任蒸窝就熟了
  • 明天的太阳

    明天的太阳

    刘殿学的小说取材日常生活题材,善于提炼,通过各种生活细节,展现生活的一个侧面,幽默、智慧处处可见,单篇不长,以一种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勾勒出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 腹黑小宝:废女娘亲太抢手

    腹黑小宝:废女娘亲太抢手

    母子搭配,杀敌不累!现代而来的女杀手周旋于腹黑狼群之中,修理狼心姐妹,收拾狠心姨娘,顺便对负她之人虐身虐心。她算尽一切干扰她的人,本想带着儿子风华一世,却唯独没有算到一只妖孽男撞进她的生活,对她先是利用追杀,再是百般调戏,最后干脆骗到了他的狼窝之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我无道

    无我无道

    世间一切皆有道,仙有仙道,魔有魔道。唯独“邪”非善非恶,亦正亦邪,无我无道,有我固有道。看邪帝末裔秦风崩坏山河、扭转时空,三千世界寻那专属于自己的逆天邪道。